快點來登入喔~!!
《萬曆新明》第四十章 面聖
到了年底,宮內要準備各類祭祀的事項繁多,李太后忙的腳打後腦杓。將朝政扔給朱翊鈞,只有大事才過問一下。朱翊鈞怕她累著,到仁聖太后那裡請她幫李太后的忙。

在裕王府時期,李太后原本和陳太后是小三和正主的關係,開始不是太融洽。但陳太后精明,見自己爭不過,縮在一邊,從不在裕王跟前現眼。

等裕王登基,陳太后也不住坤寧宮,自己找了偏殿住著,要把坤寧宮讓給李太后。李太后也不傻,她雖然不住,但和陳太后的關係變得如同姐妹一般。

後來隆慶帝越玩越花花,反倒是陳、李兩人做了伴兒。陳太后還經常給李太后出出主意,收拾了幾個鬧得不像樣的狐媚子。

隆慶帝崩了之後,陳太后再次祭出龜縮大法,天天在后宮自己找樂子解悶,這政務、宮務一言不發。如此以來,李太后更加喜歡,把陳太后捧得高高的,史書上說她敬陳太后如母,應該不是虛言。

這次是隆慶帝駕崩後第二次過年,各種祭祀禮儀繁瑣程度幾乎加倍。李太后精疲力竭之下,皇帝一攛掇,陳太后也就伸了手。朱翊鈞本意就是要加強一下陳太后在后宮的存在感,以備萬一罷了。

......

萬曆元年的二十五,已經回京兩天,正在四處拜訪的戚繼光接到本兵譚綸尚書派人通知,讓其明日面聖,早晨先到禮部演禮。

戚繼光按耐住激動的心情,當天一早兒先到禮部去學了武將面聖的禮儀。然後進了朝房,等面聖的通知。

二十六正是朝會日,朱翊鈞在皇極殿臨朝。因為是萬曆元年最後一次早朝(臘月二十九免朝),朱翊鈞將內閣、各部、都察院等部門通通表揚了一遍,然後作了展望明年的發言。

發言除了對考成法的貫徹實施再次予以強調,主要是定下明年為五年規劃的第一年。到明年三月底,所有部門將本部五年規劃、三年規劃通通上報內閣,內閣按照各部上報規劃予以審議,並報皇帝簽閱。

朱翊鈞道:「朕期以五年,要讓國政起衰振隳,氣象更新。總的目標,朕已經和張老先生、呂先生定好了,朝會後下發——各部要按照考成之法,按半年、全年為時限計劃明白,剋期完成。」

頓一頓又道:「如果對總目標有難處,正月底前報內閣修改——四月三日,內閣要將各部任務製成大圖,掛在皇極殿上,此為掛圖施政也。」

說完笑道:「各部的規劃都放在殿中,完成一個就塗上紅色,事敗一次就畫上綠色,到時候誰家滿眼都綠,也莫等彈劾,自請出外罷!」

這話雖然笑著說,但是經過大半年考成的眾臣聽了,心裡直打鼓。個個心說這年別想好過了,得仔細籌劃籌劃,規劃報的高了,到時候難看;報的低了,現在就難看。

剛進臘月的時候,給邊軍的賞賜、以及正月安排什麼祭禮等事什麼都審議下達了,這最後一次朝會本來沒什麼大事兒,眾臣本來都懈怠了。等聽了朱翊鈞的掛圖作戰之法,這才精神起來。

沒想到皇帝說完規劃,又想出一出道:「朕居內宮,對天下民情蒙昧罔聞,如何釐清國政?此前和太后、張老先生都商量過了,擬予巡撫以上地方官密奏之權,此後這密奏奏章走專門馬遞,不進通政司,直入乾清宮,內閣回去落實一下,形成章程報給朕看。」

眾臣聽了,心中如同響雷一般,齊刷刷看向張居正。張居正面上無甚表情,心道都說和我商量過了,你們看什麼看?!只是躬身領旨。眾人各有心思,也沒心情再奏報什麼,各尚書領了內閣中書給的五年計劃目標,朝會便散了。

......

朝會散了,張居正、呂調陽,禮部尚書、侍郎等相關人員都留下,皇帝召見戚繼光,這些人要陪著。.

戚繼光在午門外朝房等的心焦,已經方便了好幾次,還感到有些餓了。眼見天光要到午時,心說完了,估摸著這次覲見又不成,不知道是皇帝忘了還是出了別的事。

陪同的禮部官兒見他神色不定,笑了笑道:「戚總兵不必著急,此時早朝未散。須早朝散了,皇上才能見你。」

說完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的麵餅,一撕兩半,遞給戚繼光道:「戚總兵今天起得早,想必餓了,不嫌棄的話,咱倆分了它吧。」

戚繼光謝過了,接過道:「大人怎麼稱呼?」

那官兒兒道:「當不得,當不得。我叫蕭平,乃禮部照磨,戚總兵叫我的字無涯即可。」

待吃過了餅,那蕭平又從懷裡掏出一個葫蘆,先遞給戚繼光道:「戚總兵喝水。」

戚繼光笑道:「蕭大人這懷裡東西可真多也。」蕭平道:「此類事多了,自己就知道準備點了。」

兩人喝水說話間,有內監過來傳旨道:「戚總兵,皇上要見你,且隨咱家來。」

蕭平問了內監姓名,將戚繼光進宮辦的臨時腰牌、文書等物都交給他,拱手和戚繼光分開,自行回禮部去不提。

皇帝特旨允戚繼光穿甲頂盔覲見,而覲見皇帝肯定不能穿輕便的棉甲和紙甲,戚繼光今天穿了厚重的金漆山紋甲,頭頂是六瓣明鐵紅纓盔,加起來三十多斤。

其實戚繼光想穿他的加銜右都督的袍服,威風還不沉。這套盔甲儘管很帥,但戚繼光餓了一上午,且那內監走的飛快,戚繼光從午門跟到皇極門時就有些腿軟;進了皇極門,穿過皇極殿殿前的廣場後,簡直氣喘籲籲。

戚繼光忽然領悟,喊住內監道:「哎,公公等等,我喘不過氣來了。」說完,從懷裡掏出一塊銀子,約有十兩重,遞了過去。那內監也是直喘,邊深呼吸邊暗道總算沒白跑一趟。

此時那內監方道:「皇上在武英殿,呼呼——見你,咱兩個從武成閣邊上的小門繞過去。」

戚繼光:「......,......」

內監唱名,休息好的戚繼光自武英殿門外朗聲報進。殿內傳旨意出來道:「宣!」殿門打開,戚繼光步入大殿,也不敢四處看,按禮部所教叩頭拜舞。

只聽頭頂傳來一聲童音道:「平身,起來說話。」

戚繼光再按禮部所教謝恩,方才起立。因練了好些遍,沒出任何錯誤。

聽皇帝玉音言道:「不必拘束,抬起頭讓我看看扼守天下第一重鎮的總兵何等模樣。」

戚繼光這才能抬頭,與皇帝對上視線。因太激動,他的眼睛裡含了點淚水,看向禦座有些模糊。

在他後來的記憶中,皇帝的模樣越來越神聖。到了最後,戚繼光關於此時的記憶中,那禦座上簡直只有一團白光,皇帝當時的模樣根本想不起來。

朱翊鈞知道戚繼光此時四十六歲,因多年戎馬,看上去像是五十多歲的人。唇邊、頜下都留著鬍子,眉目舒朗,鼻直嘴闊,相貌還是很不錯的。

見後世史書上的民族英雄站在面前,朱翊鈞也有些激動,聲音有些抖動道:「坐下回話。」左右內監見皇帝加恩,忙搬了個小墩子放在禮部官兒對面。戚繼光再次謝恩,方坐了。

平靜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朱翊鈞問道:「薊鎮現在情況如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