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曆新明》第九十六章 鹽場
李如松聽張居正要他獻出現在日進鬥金的遼東商鋪,心裏非常肉疼。這些商鋪和商業關係,要麼是李家的親族掌握,要麼是他一點點甄別出來,能與李家共富貴的商賈與之共有。

李成梁家做的主要買賣,就是利用撫順互市和走私兩種方式,做人蔘和皮毛生意。李成梁利用女真各部仰其鼻息的軍力,以棉布、茶葉和鹽巴等中原常見之物,優先換購女真和韃靼手中上等的老參和皮毛,獲利巨大。

東北山參,在中藥中是救命的藥材。中原對人蔘的需求簡直無止境,交易利潤驚人。李成梁為何能獲得滿朝大員好感?用人蔘交易的利潤養出來的!

如今朝廷給了伯爵雖然光宗耀祖,但這點俸祿和人蔘、皮毛交易比起來,可謂是九牛一毛。這些商鋪是子孫後代吃不完的金飯碗,張居正讓他交出來,李成梁一時半刻有點想不通,真心的有些接受不了。

人蔘、皮毛的貿易,李成梁雖然佔了大頭,但其他人也有份參與,只要和薊遼沾邊的文官、邊將如譚綸、戚繼光等也在撫順設鋪子,做此類交易,不過沒有李家大而已。李成梁心說就我交啊,還是這些人都交?自己交出多少?暴露到什麼程度?

除此人蔘、皮毛之外,東北還有一種珍寶,渠道暫為李家專有,李成梁一直秘而不宣。這珍寶就是女真人稱之為「塔娜」的「東珠」。

漢朝時,即把中國天然珍珠分為兩類,一類為廣西合浦所產海水珠,稱為南珠;一類為牡丹江、混同江、鏡泊湖等地的淡水珠,史稱北珠,又稱東珠。

東珠的採集非常艱難,需在三四月時進入刺骨的冷水中撈蚌選珠,一千個河蚌中未必能找出一個珠寶級的。原時空的乾隆帝曾經感慨:「百難獲一稱奇珍」。

因東珠碩大飽滿,圓潤晶瑩,並且能散發五彩光澤,歷代都是珠寶中的頂級奇珍,其價格遠超南珠。

金、元、明三朝,達官貴人對東珠的欲求日盛一日,女真人採珠記錄不絕於史。

金末,為了能與蒙古議和,金國皇帝將宮室所藏東珠獻與成吉思汗,「天可汗」一時間也被晃花了眼;而原時空的努爾哈赤在做大期間,為了麻痹明廷,進獻了大量東珠,喜獲萬曆帝懋賞。

海西女真王台為何比王杲的日子過得滋潤?其人奢侈無度,海西女真的戰鬥力和建州部相比猶如戰五渣,但王杲為何多年來不敢攻擊王台,隻敢統合建州各部?

因為王台的總後台就是李成梁,王台的哈達部用李成梁運過去的物資,大做東珠、紫貂交易,因此在遼東穩坐釣魚台,笑看風雲起,誰也不敢打他的主意。

王台利用這種代理人身份,甚至隱然成為了女真和朝廷之間的中間人。

前年即隆慶六年,撫順備禦賈汝翼因擅自變更馬市交易規則,引起王杲不滿,後來被朝廷逮問之後。王台即主持了一次殺牛定盟儀式,三方重申了馬市交易規約。

當時高拱和張居正等忍了這口氣,固然有隆慶皇帝病篤,不敢興兵的原因。歸根結底,王台的面子是李成梁在背後給他的。

......

而深知遼東事兒比天大的朱翊鈞,早就將李成梁作為錦衣衛監控的重中之重,李家掌控人蔘、皮毛和東珠交易的實情,錦衣衛早就形成了厚厚的專報。

有一次他和張居正討論遼東軍情的時候,拿出一顆大東珠,對張居正道:「此為定國公夫人送給太后賞玩的東珠,據說這一粒價值百兩。——先生可知在京師賣東珠的鋪子後面站著誰?」

張居正當時以為是兵部尚書譚綸或者是劉應節的鍋,嚇得心裏一陣撲騰。朱翊鈞也沒讓他猜,直接說道:「錦衣衛查了一大圈,方查出這是遼東李總兵的買賣——邊將有了財力,為大忌。遼東事要深思熟慮,面面俱到,不光要解決東虜,還要把這些事情都要放在一起考慮。」

......

張居正和李成梁的關係,雖然沒有跟戚繼光之間近,但在李成梁刻意巴結下,還算不錯。已知皇帝對李成梁有了看法,出於對李成梁才能的愛護和平時的關係,才有了今天這次談話。

此際見李成梁皺緊了眉頭,陷入長考,張居正心道:「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此簡單的事兒,他竟然又看不開了。」心裏有些好笑,有些警醒,又感到些悲涼。

輕咳一聲,張居正道:「寧遠伯還沒算開帳?皇上希望每個臣子都是純臣,如果做不到,至少武將要做純臣。李總兵總不會覺得,朝廷知道你在遼東有了財源,還讓你繼續掌兵吧。」

李成梁下意識反駁道:「相爺說的是,然而咱家裏的幾個鋪子,不過是貼補些家用,維持些體面。誰還能用這個錢來養兵不成,那豈不是冤大頭?哈哈。」

他乾笑了兩聲,見張居正臉上毫無笑意,連忙收了笑。對張居正道:「既然相爺囑咐了,成梁都照辦就是。若沒了總兵這身皮,空有個爵位,再好的買賣也保不住。這個道理成梁明白的。」

張居正見他這般說,冷哼一聲道:「寧遠伯!今日不穀可能交淺言深了!你覺得某在誑你不成?」

李成梁心道我兩個兒子都來京師當人質了,皇上還能有啥不放心的,天子能看上我的那點買賣?還不知道京師裏面哪個大佬看上了,逼著你出來詐我的吧。

張居正何等樣人,見李成梁的神情中帶著無奈,又帶著些對自己的理解,暗思今日才知此人之心如此貪婪。本不想管他,讓其自生自滅,轉念又想起皇帝的遼東經略計劃,還真需要李成梁的密切配合。

張居正心念電轉,立即有了決斷。他佯裝大怒,一拍桌子冷笑道:「李總兵,你用海西、赫哲等部,為你採集東珠銷售,每年獲利不下三十萬兩——你以為這事兒皇上和不穀不知?你既然如此避重就輕,還想著又娶媳婦又過年的美事,今日到此為止。本相不送了,你請便吧!」

這一句如同霹靂一般,劈的李成梁外焦裡嫩。他大驚之下,再次跪地,結巴道:「相爺......相爺......勿惱,成梁知錯了!」

張居正見他心防才破,心中終於鬆了口氣,暗暗抹了把汗。心道:皇帝一個個的經略計劃妙是妙,但都要咱給他貫徹、落實,掃平障礙——別沒當上宰相,某先累死了。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