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末世從封王開始》第913章 北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西北之地,有蠻族逞凶,窺我神州動蕩,遂乘多難,竊踞中原。衣冠變為犬羊,江山淪於戎狄,凡有血氣,未有不痛心切齒於西蠻!」

「朕奉天倡義,代罪弔民……」

皇極門禦階上,霍安捧著聖旨高聲宣讀,下方數百官員跪聽。

說是詔書,其實更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份討伐檄文。

詔書裏面,清晰向世人描繪了,當前大晉面臨著何等危局,其目的是號召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抗擊外敵。

連皇帝都親征了,哪怕你不打算幫忙,至少也不能添亂,對吧!

即便有人想乘機告事,只怕旁人也要勸他掂量,最終會引發何等大禍。

這份詔書沒有太長,也沒有太多修飾的地方,所以霍安幾分鐘就念完了。

這是面向全國的詔書,已經提前印好了幾千份,接下來會發往全國各地。

當霍安退下,趙延洵清了清嗓子,平靜說道:「眾卿免禮!」

有了他這句話,廣場上眾人這才起身。

「國家危難,社稷傾頹,朕為君父,豈能坐視?故提兵親往西北,拒西蠻於塞外……」

「我大晉有億兆黎庶民心,有數十萬帶甲銳士,朝廷上下有肱骨官員……」

「故而此戰,我朝必勝!」

趙延洵一番慷慨陳詞後,大朝會也就結束了。

皇帝禦駕親征的事,近期已有風聲透露,所以朝臣們並不覺得意外。

在退朝之後,他們議論得最多的,是關於當前西北的局勢。

和以往百年乃至千年不同,這幫西蠻子是來鳩佔鵲巢的,不是和匈奴那般隻知劫掠。

換句話說,大晉與西蠻之間,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根本連投降的可能都沒有。

「據兵部同僚說,只怕再有兩個月,天山郡的怪物就空了……大戰已是迫在眉睫!」

散朝之後,官員們行走在宮牆外,討論著有關西北的事。

「西蠻七十萬大軍,若是奮力一擊,我朝……真的能擋住嗎?」

「是啊……加上近期抽調的諸衛所軍,西北也不過十七八萬能戰之兵,敵我兵力相差懸殊啊!」

聽得最後一句,現場眾人都沉默了,他們中許多人都覺得悲觀。

「聽說前些日子,禁軍和西北總督署還鬧了不快,這可真是……」

這一句,讓在場眾人更感到悲觀,心中惶恐也多了幾分。

就在這時有人說道:「諸位……皇上親自督戰,將士軍民自當團結一心,西蠻不過土雞瓦狗!」

「胡大人說得對,皇上膺天命而生,自起兵以來無往不利,鬼物、姦邪、叛軍、逆臣、國賊皆一觸而潰!」

「如今西蠻不自量力,妄圖以蠻力觸天威,無異於自尋死路,待皇上駕臨之日,便是他們灰飛煙滅之時!」

這番話,說得那叫一個慷慨激昂,大顯年輕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

剛才說話這兩人,前者是雍王府時的潛邸之臣,後者則是今年科考錄取的進士。

「兩位說得好,皇上乃天降聖人,神威難測,區區西蠻,跳樑小醜而已!」

新冒出的這人,乃是國子監學子出仕,被趙延洵賜予同進士出身,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帝黨。

他這話雖然「跪舔」之意,但其提到的「神威難測」四字,卻讓在場眾人陷入了深思。

那些平白出現的糧食武器甲胄,那些鬼神莫測的神跡,都無不顯示當今皇帝的神聖性。

再聯想到之前,趙延洵騎兵的碾壓局面,原本悲觀的許多人,此刻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天不絕我大晉江山,天佑我神州億兆黎庶……」有人情不自禁說道。

緊接著,此人轉身面向宮門,而後跪地參拜起來。

一時間,眾人慢慢找回了信心,而這信心是趙延洵給的。

就在這時,戶部郎中余承堯走出,他可是正兒八經的帝黨,趙延洵極為信任的官員。

「諸位,皇上方才已有明言,我等在後方更該履職盡責,才能讓前方將士安心拚殺……」

余承堯拱手對眾人道:「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如今皇上以諸君為肱骨,諸君斷斷不能辜負皇恩!」

聽到這話,現場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現在該表態了。

「我等必將恪盡職守,為皇上盡忠!」

老實說,對趙延洵這位皇帝,多說官員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在這個危險混亂時代,基於慕強心理,趙延洵這樣的強人皇帝,讓他們很有安全感。

但另一方面,趙延洵揮起的屠刀,對官員士大夫的「冷漠」態度,又讓官員們對其畏懼難當。

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下,他們始終覺得彆扭,但又無法退出遊戲尋求解脫。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隨著詔書的發佈,整個京城都知道了,皇帝要禦駕親征的消息。

為了保護黎民百姓安危,皇帝陛下將率十幾萬大軍,在西北苦寒地與滿足廝殺。

在這樣的宣傳下,本就威望極高的趙延洵,進一步的收攏了民心。

想必隨著詔書全國鋪開,他還會受到全國百姓尊崇,這樣也能抑製某些人的野心。

十一月初五,今天是趙延洵出發北上的日子。

此刻的他,在吃離開前的最後一頓早飯。

此去西北,按道理說他不該帶妃嬪,可他畢竟是皇帝,總得有人照顧起居。

在太后的強烈堅持下,趙延洵隻得妥協,同意帶妃嬪前往西北。

薛林黃三人要撫育皇子皇女,侯詩筠周蘭芷已有身孕,她們五個人肯定不能去。

再排除匈奴出身的緹雅,在太后的妥善安排下,將由張鳳秀等四名妃嬪,一道隨趙延洵北上。

這頓早飯,太后及諸妃嬪都在,連趙延洵的三個子女都到了,乃是正兒八經的家宴。

飯桌上,趙延洵倒是平靜淡定,可曹妙音卻在反覆叮囑,內容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

一頓早飯花不了多長時間,最終趙延洵與家人道別後,在多是不舍的目光之中,趙延洵走出了宮門。

大軍已陸續去了西北,不會有轟轟烈烈的誓師大會,趙延洵只會帶五百侍衛北上。

當一身甲胄的趙延洵走出皇極門,數百文武官員已分列禦道兩側,見皇帝出現眾人紛紛跪伏。

「皇上萬勝……」

「皇上萬勝……」

兩族生死之爭,希望盡在皇帝一人,官員們方才有此高呼。

走出宮門,打馬前行。

雖街上已有兵馬司官兵戒嚴,但還是有無數百姓趴在街邊,拜別他們心中神聖無比的皇帝。

來到京城正陽門,這裏已有大批軍士列隊,這些都是五城兵馬司的人,他們也是來恭送皇帝。

五城兵馬司的衛使千戶們,此刻肅然站在城門兩側,見趙延洵打馬出現,軍官們紛紛跪下拜別。

士兵們也都跟著跪下,他們之中許多人都感到氣惱,只因自己無法跟隨皇帝作戰。

當趙延洵帶著侍衛出了城去,只聽身後傳來了「萬歲」聲,且有越來也大的架勢。

「駕……」

京城之外,趙延洵一行打馬飛馳,很快消失在了官道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