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末世從封王開始》第887章 東撤
對這無禮至極的匈奴女子,曹妙音怒不可遏。

緹雅當然不傻,她也知道自己突然叫人莽撞了,於是她連忙向太后請罪。

「母后,臣妾錯了!」

突然被緹雅叫了名字,別說在場其他人,就連趙延洵本人都很驚訝。

從他穿越到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人直呼過他大名。

「皇上,這匈奴女子不懂規矩,臣妾會儘力教導,請皇上恕罪!」

能在這個時候為緹雅求情,薛寶筠這皇后已經很夠意思。

只聽趙延洵平靜說道:「要是懂規矩,也不是匈奴人了!」

緊接著,趙延洵走進了殿內,越過跪地的緹雅走向了太后。

「兒臣叩問母后聖安!」

「皇帝免禮!」

從太后口中,緹雅確定了趙延洵皇帝的身份,這讓她的心裡極為高興。

她喜歡的是趙延洵,她要嫁的是皇帝,這兩個身份是一個人,又如何讓她不高興。

只不過,她先得渡過眼前的難關,才能向趙延洵問出心中疑惑。

「洵兒,這匈奴女子直呼聖諱,你打算如何處置?」曹妙音冷聲道。

「母后,宮裡的規矩多,她不過才來幾日,學不全也很正常,所謂不知者不罪……依兒臣看,就恕其無罪吧!」

看向坐在身旁的兒子,曹妙音臉上冷意消散,說道:「皇帝寬厚,是她的福氣!」

「緹雅初入宮廷,往後還需母后多加教導!」

一時間,母子二人相談和煦,倒讓緹雅直接被無視了。

因為有趙延洵的到來,這次請安時間更長,以至於天快黑了才回去。

出了延壽宮後,趙延洵就被妃嬪們簇擁著,讓緹雅完全沒有靠近的機會。

聽著眾妃嬪的閑聊,趙延洵神經逐漸放鬆,前朝的煩惱被他暫時忘卻。

最終,趙延洵與薛寶筠去了長春宮,眾妃嬪這才陸續散去。

趙延洵躺在軟榻上,一旁薛寶筠正提筆書寫著。

作為后宮之主,每月開銷全都得薛寶筠審核,她這份差事其實不輕鬆。

安靜的大殿內,唯有這夫妻二人獨處,氣氛平和而莊肅。

就在這時,趙延洵突然問道:「緹雅該封何等位階?」

聽到這話,薛寶筠這才抬頭,說道:「皇上自有主張,臣妾豈敢妄議!」

坐起身來,趙延洵拿起薛寶筠所寫冊子,一邊翻看一邊說道:「你是中宮皇后,這本就是你的職責,又怎能說是妄議?」

沉默幾息後,薛寶筠才開口說道:「如今匈奴與大晉約為兄弟,若給緹雅的位階太低,只怕會傷了兩國的和氣!」

「臣妾以為,至少得封個嬪位,最好是……」

「有話你就直說!」趙延洵放下手中冊子。

「最好是封個妃位,但臣妾又擔心,太后那邊過不去!」薛寶筠很是無奈。

后宮妃嬪都是以太后的名義冊封,如果皇太后不同意的話,那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趙延洵點了點頭,說道:「太后那邊,我會去說和!」

換句話說,這件事就敲定了,將封緹雅為皇妃。

…………

翌日,趙延洵端坐乾安宮偏殿,聽著兩位樞密使彙報情況。

樞密院負責管理地方各都司,雖然地方都司戰力弱些,但用來鎮壓地方叛亂卻足夠。

所以對各地都司的建設,趙延洵一樣非常關心,時不時就會提出一些想法,並讓樞密院下派落實。

經過近一年的改造,如今各地都司裁退了老弱,兵力縮減但戰鬥力卻有極大提升。

以至於各地都司,都有往西北抽調軍隊,參與對邊關的防守。

「各地都司嚴格訓練是好事,但你們也不可掉以輕心,還是得派人多加督促,不能讓下面人矇騙了!」

皇帝做得越久,猜疑之心就會越強,這一點趙延洵已無法改變。

皇帝是孤家寡人,那真不是說說而已。

只聽陳安明答道:「臣等明白,本月初五,訓練司就派出了人手,開始本年第三次巡查!」

「如此甚好!」

放下手中奏報,趙延洵起身接著說道:「明武司最後一期培訓班,已經結束了對吧?」

「回稟皇上,六月二十就結束了!」

樞密院下的明武司,其前身便是講武學堂,如今成了正式的「軍校」。

從正月到現在,明武司一共開辦了三期,培訓了近千名百戶級軍官。

除了對這些人教授兵法,更主要的是改變他們的思想,讓這些基層軍官忠於皇帝。

「下一期培訓班八月開始,讓各都司挑選千戶一百五十人到京參訓,具體名額分配你倆商量著來!」

兩位大臣當即答道:「臣等領旨!」

也正是在此時,只見一小太監進了偏殿,手裡拿著一份奏報。

「稟皇上,錦衣衛密報!」

吳宏隨即接過密報,然後小心遞到了趙延洵面前。

打開來看,趙延洵神色頓時垮了下來,這讓兩位樞密使對密報內容很好奇。

「錦衣衛上報說,匈奴的南線軍團,往東撤走了一百多裡,而且還有繼續東撤的跡象!」一邊說著的,趙延洵還將密報遞給了兩位大臣。

也正是因為其連續後撤,才讓錦衣衛感到反常,於是上報了這個情況。

看完密報,兩位樞密使表情也凝重起來。

只聽關和泰說道:「匈奴人東撤,已將我大晉天山郡暴露出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大晉在西北有天險,唯一的缺口就是天山郡,這也是曾經匈奴人入侵主要通道。

如今天山郡喪屍密布,且有匈奴人在更西北頂著,那麼大晉根本無需擔心西蠻入侵。

可如今匈奴人東撤,對天山郡的屏障效應就消失了。

一但西蠻進駐,他們用騎兵引調的法子,或許花不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將天山郡的喪屍引走。

到那時候,天山郡就再無屏障了。

錦衣衛對西蠻專門有過調查,情報顯示這些人對付喪屍確實有一套,所以此刻趙延洵很憂心。

「前幾日錦衣衛上報說,匈奴和西蠻交戰得勝,勝了如今卻撤走了,你們說這是什麼意思?」

「他們是什麼用心?」

兩位大臣面面相覷,隨後陳安明開口道:「皇上,匈奴人不懷好意,他是想把咱們拖下水!」

這時關和泰也說道:「皇上,臣也覺得如此,他們不願我朝撿便宜,心思已昭然若揭了!」

「若真是迫不得已撤退,也該是壓力最大的中線撤!」

對匈奴人,兩位樞密使自然信不過,此刻達成了一致意見。

趙延洵遂問道:「此事我朝如何應對?」

陳安明當即答道:「首先要讓禁軍嚴加防備,其次應對匈奴斷糧以示懲戒,最後再讓錦衣衛探明詳細情況!」

不得不說,陳安明雖一般年紀了,但腦子思路卻很清晰。

這其實是因為,這老頭一直在家推演,今日這種情況他曾有過預設,所以能夠從容應答。

「就這麼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