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佑的大唐》第211章 天鍋燒
唐代人的日常飲食中,酒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聚會、婚慶、會友,都離不開酒。

唐代生產的酒主要為米酒、果酒和配製酒這三種。其中米酒的產量最多,飲用的人數也是最多的。

唐代人稱米酒為「白酒」,此「白酒」非現在我們所飲的白酒。他們常以釀酒的原料為酒名,因用白米釀造米酒,故稱「白酒」。

李白的鬥酒詩百篇,並不是李白能喝,而是酒的度數不是很高,米酒而已,酒量大的,你不多喝一點是醉不了的。

一般也就二十多度左右。

李佑這次和崔家要合作的燒酒,這個度數李佑也不會弄太高,因為此時的大唐都習慣喝度數低的酒,你突然上來一款,60多度的,或者更高的那種,只會被嫌棄。

其實雙倍,四十度左右就很好了。

而且度數低的話,出酒率也會高很多,有人一定會問三勒漿度數怎麼樣,很多人都認為三勒漿是一種度數很高的酒。

其實根據一些文獻記載,這個三勒漿在唐朝是種果酒,或者說是藥酒,來自波斯,跟葡萄酒一樣,屬於當時舶來品範疇。它是由三種外來的藥用果實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合稱三勒)經過加工而釀成。

《唐國史補》裏說:「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波斯…」說它「類酒」;《四時纂要》裏描寫它的製作過程跟釀酒相似,所以我猜測,這個三勒漿很有可能是不含酒精或者是隻含有很低的酒精,不過,在唐代社交宴飲的場合裡有一席之地。反正就是沒有葡萄酒等級高的「洋酒」,在長安市場非常流行。

李佑在現代的時候,對於釀製白酒,曾經找到過一種古法釀酒,現代的酒業已經不用古法釀酒了,採用古法釀酒技術來釀造白酒或者米酒的師傅是越來越少了,如今很多釀酒企業或者酒廠都放棄了古法釀酒技術-這種十分傳統的釀酒方法,採用全新的生熟料釀酒技術,利用現代化的釀酒設備,在產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古法釀酒技術,而口感上也不輸於傳統的釀酒方法。

雖說,古法釀酒即將退出歷史的舞台,但是很多有名氣的規模不大的酒坊依然沒有放棄這種原始的釀酒方法,而讓這種技術傳承下來的因素除了釀酒師的堅持外,酒的口感和美味才是立足於市場的真正原因。

李佑曾經前往G州的時候,在那裏遇到過一村村民,那裏還處於很大的貧困中,這裏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

他們有一種古法釀酒,就叫做天鍋燒。

李佑去那個村子調研的時候,村子的老人一直陪著李佑,他們無私的將天鍋燒的做法給了李佑。

老人們告訴李佑,如果想要釀出最好的酒,那就必須要製作做好的酒麴

天鍋燒的酒麴是用嫩玉米漿,野菊花,麥麩,老玉米面,大麴酒,黃酒糟(糯米酒糟)...製作而成的。

其中的主料嫩玉米,需要用手一顆一顆將玉米粒給剝下來,每年製作酒麴時,村子裏的人都全部要出手,一起要剝幾百斤,很是辛苦。

這些剝好的嫩玉米打成漿之後,只要放置一天,就自然發酵了,李佑還聞過,味道聞起來很酸,不過,這是酒麴的關鍵。

然後第一年在野外收割好野菊花,在第二年製作酒麴時,用野菊花熬水放涼備用。

當然了,因為大唐現在還沒有玉米,所以現在的酒麴都是李佑自己從現代帶來的,也因為這樣,李佑的酒才是獨一無二的。

等酒麴製作完了之後,村子中的老人就告訴李佑,怎麼樣可以將大麴酒酒麴發酵,而且這個發酵也是重中之重。

這個時候...要使用大量的麥秸對酒麴進行發酵,必須要將曬的火熱的麥秸在地上鋪厚厚一層,然後麥秸上擺放酒麴磚,每一排酒麴磚之間又放一層熱麥秸,一層層堆起來,上面再蒙一層熱麥基,利用麥秸的溫度,讓酒麴發酵。

大概4天左右,李佑就能聞到很香的酒味了,不過再過4天左右,味道就很小很小了,這時候大麴酒酒麴就發酵的差不多了,老人告訴李佑這個時候你才可以打開麥秸垛,將酒麴磚拿出來曬乾後粉碎留用。

等到酒麴磚全部粉碎完,那就要對發酵好的酒料進行拌糠

將發酵好的酒料取出來,放地上,摻進米糠攪拌,老人們告訴李佑,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攪拌過程中,一定要將酒料團拍散開,用米糠拌均勻。

而且這剛取出的酒料很濕很黏,假若不摻進米糠,放在灶上蒸製時熱氣很難穿透每一份酒料,這樣酒精不能完全揮發,嚴重影響出酒率。

摻進米糠,使酒料乾散,米糠是必需品。

李佑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一一的將這些全部都好好的記錄了下來,一點都沒有敢打折扣,因為這些都是李佑以後回公司要報告的,不能有一點錯誤。

而最後的就是加滿酒料後開始進行蒸餾。

酒料加滿後,老人在酒篜的上面放一個草圈,一開始李佑不知道什麼是草圈,李佑想要拍張照片,後來老人笑道:「就是酒篜和天鍋之間的那個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傢夥!」

李佑哦了一聲,這才看到,所謂的草圈可不僅僅是用草編制完成,它是用竹子,稻草,和塑料膜纏製的,而且這個草圈很重要!

草圈上放一口鍋,這口鍋的學名天鍋,往裏面放冷水。

當酒篜裏面的熱酒篜氣遇到天鍋冷鍋底時,就凝結成液狀酒流出來了。

天鍋在加涼水,天鍋的涼水要不停的換,保持在35度以下。

天鍋是中國古代的釀酒設備,歷史悠久,起源於遼金時期。蒸酒甑桶由三大部件組成。下面燒水的鍋叫地鍋,中間木製裝料部分叫甑,上面加冷水凝酒的鍋叫天鍋。

李佑已經安排人製作了一批天鍋,而且在古代想要出酒又好又多的一個東西,就是密封性,李佑還從現代帶了很多的軟皮管過來,有了這種橡膠的軟皮管,那麼密封性就會很完美,不會擔心酒的揮發,影響酒的口感是質量。

現在的李佑是已經完全準備好了一切,就等著崔家的人過來了,可是你是不會想到,此時崔家的那位崔玨,現在正是一個頭兩個大。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