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簽到大唐:開局就造反》第22章 登基 紫氣東來
就在李二疑惑高句麗的變故時,李恪此刻正在高句麗,舉行登基大典。

王宮廣場,李恪身穿黑色龍袍,頭帶冠冕,說不出的威嚴。

廣場兩邊,特種兵整齊站立。接著就是文武百官,後面一圈是護衛。

李恪正一步一步,穿過文武百官,登上高台。

隨即轉身,看向所有人。

「今日起,高句麗將不復存在,新朝國號名『龍』,年號永安!今日,龍國新建,朕,登基,稱帝,為皇!」

話音落下,下方,文武百官紛紛拜倒: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恪手一揮:「平身!」

「謝吾皇……」

百官起身。

接著,李恪威嚴開口:

「即日起,朕將,興百業,重百姓,勵精圖治,為國為民。讓我龍國,讓民可安,使國可泰,養兵能守,用將能戰。」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嗡……」

話音落下,一股子氣勢陡然自李恪身上爆發。

那不是如水無形的內力,也不是白色的才氣。

而是一股子紫氣。

紫氣一出者,帝王之勢成。

而此刻的李恪,身上冒出的那一股子紫氣,直接如爆發的洪水,洶湧而出,氣勢衝天,讓頭頂天空的雲彩,隱約都成了紫色的。

王宮廣場,文武百官震驚。

有老臣不敢相信的開口:

「那是……帝王之氣?高句麗歷代的王,登基之時都不曾有帝王之氣,不成想,吾皇竟然有如此強烈的帝王之氣……」

「紫氣為貴,象徵帝王,帝王紫氣,真命天子……」

「吾皇,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紛紛再次拜倒,為臣者,天生被帝王之氣壓迫。

那股子帝王之氣雖然可能不具備任何攻擊的威力。

但,那種氣勢,卻讓人打心底裡臣服。

生不起反抗悖逆之心!

那衝天紫氣,並非只是王宮看得到。

整個高句麗,乃至周圍國家,甚至大唐,都隱約可見東方有一道隱隱的紫氣。

長安,立政殿!

李二正在議事,忽然看向殿外東方位置,眉頭一皺。

不多時,一名仙風道骨的中年人走進來躬身:

「臣欽天監李淳風,拜見陛下!」

「李卿怎麼來了?」李二一心看著東方隱約的紫芒,隨口問。

李淳風急忙開口:「陛下,您可看到東邊天際隱有紫光衝天?」

「朕看到了,想來是太陽光芒照射雲層所呈現,如黃昏的火燒雲差不多吧!」李二開口,自己解釋。

李淳風搖頭:「非也,陛下,此光,乃帝王之氣也,此刻,那東方有紫光衝天,為紫氣東來之象!

若臣猜測不錯,東方某一個國家,出了一位具備帝王之氣的君主。有帝王之氣的君主,受上天庇佑,不可小覷!」

李二臉色不太好看了。

雖然也有如此猜測,但他一開始,是有些自欺欺人,不願相信的。

可現在,欽天監李淳風都這麼說了,不願相信,也沒辦法。

同時,他很不爽。

當了皇帝後,他的虛榮心無限膨脹,不斷的想要吞併周邊國家,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強大的帝王。

可縱然如此,他身上,卻也幾乎沒有呈現過帝王之氣。

據傳,始皇帝嬴政登基,曾有紫氣東來之象。

後世皇帝,再也沒有見過紫氣東來。

如今,居然在大唐的東邊某個國家裏,出現了這樣的人物?

這是李二,所不想也不能容忍的。

這時,尚書右僕射杜如晦開口:

「陛下,今日不是說,將高句麗攻下的一名少年將即位?不知道,和這紫氣東來之象,是否有關!」

李二立馬皺眉:「有可能,查,立馬讓人去查!」

他心裏很不服氣,自己憑什麼沒有紫氣東來的帝王之氣?

而一個少年人,就擁有?

……

龍國。

紫氣衝天,持續片刻後,收斂回到李恪體內。

這一刻,李恪氣勢更甚。

同時,也徹底讓所有文武百官都臣服。

畢竟,有帝王之氣的君王,實在難遇!

又經過了一些繁瑣的流程。

總算,立國大典和登基大典結束。

這一天過後,原來的高句麗,不復存在。

這個國度,有了一個新名字:龍國!

年號:永安!

當晚。

龍國皇宮。

李恪坐在龍床上,看著躺在床上的武曌,開口道:

「朕知道,你能力也是有的,所以接下來,一些瑣碎之事,你幫著朕處理一下!」

武曌一怔,說:「女人,怎可乾政?」

李恪笑了笑:「你和別的女人,不一樣。」

武曌疑惑:「怎麼不一樣?」

李恪心想,那可太不一樣了。

如果沒有自己這事兒,武曌的處子之身,就會便宜了李二的兒子李治。

到時候武曌可是和李治平起平坐,以至於後來還做了女皇。

現在幫忙處理瑣碎之事,還說什麼女子不該乾政……

李恪忍不住又笑了笑,心想這天下那個人都可以說女子不得乾政,唯獨你武媚娘不行!

當然,這些事,已經被李恪改變。

如今的武曌在他這裏,想權侵朝野,想當女皇?

那幾乎不可能。

於是也沒回答什麼,而是褪下衣服,趴在武曌身上。

「因為,你是我女人。」

緊接著,龍床搖晃。

要知道,這龍床,可是新做的,非常結實……

……

一夜風雨。

第二天,李恪一早去上朝,武曌卻腰酸背痛,羞澀的起不了床。

第一天早朝,李恪決策了許多事。

其中,重點提到了重農重工。

作為一個後現代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農工作為基礎發展的重要性。

可以說,農工,就是一個國的底蘊。

農業強大,工業發達,那麼才可以讓一國強大起來。

無論是戰爭,還是各種天災人禍,都需要強大的底蘊來支撐。

如今的李恪,一上位,就要重點發展這兩個,加強龍國底蘊。

為此,他一再強調戶部,一定要下令各地方的戶部官員,幫助農民,協助農民,把農業搞起來。

乃至,各種種子由朝廷免費發放。

又重點強調工部,監督全國的工業發展,必須保證工業良性發展,並鼓勵支持勞動人民去發展工業。

……

文武百官都很吃驚,這位年輕的皇帝剛即位,想的不是穩固權勢,而是立馬增加國之底蘊。

讓不少人都明白,這位帝王,是真的想搞好這個國度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