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兩百十四章 流言
,最快更新顧七她隻想種田最新章節!

「可別這麼說,咱們郡府劉大人是個頂好的大人。

旱情剛起那會兒,上頭不讓放官糧,城裏的幾家米鋪糧行都是關鋪管倉坐地起價,就是劉大人帶著人一家家的去談,讓那些糧行降價放糧,咱們麓山郡一開始才沒亂起來。後來疫情越來越嚴重,那些米鋪糧行也撐不了紛紛關門,有的乾脆搬離了麓山郡,劉大沒辦法,竟然私下散盡家中銀兩從其他郡調來了一匹米糧,原是開粥鋪免費贈送的。可後來實在撐不住了便也開始收銀子。只是那價錢比往日沒有災情時價錢還要低。」中年男子邊說邊感慨著嘆息。

江平聽著也有了幾份動容:「這般聽下來你們劉大人確實是個難得的好官。」

順子也跟著點頭,只是有些奇怪:「要給一個郡的人免費放糧放粥,哪怕只是幾日也不是幾百幾千兩銀子能撐得住。像那你們郡府大人這般長的時間放粥,他的那點官祿夠用嗎?」

「自然是不夠的。

聽說劉大人的俸祿早就貼光了,後頭劉大人是拿了家中財物來支撐的。聽府衙裡穿出來的消息,說是劉大人連劉夫人的嫁裝都被搬出來用了。氣的劉夫人帶著兒女早早回了娘家。」

顧七聞言若有所思。依照大康朝的官祿,郡府大人正四品,一個月的俸祿大概在一百二十石俸糧左右,不過官家為了方便發放俸祿,多半是兌換成銀子發放到各地。

自然官家發放銀子兌換的價碼自然是以官梁納收的計價方式兌換。根本不管市場價,也不會管當地是風調雨順大豐收還是滴水不沾顆粒無收。均是比著一石米糧一兩銀子計算。再一路下發,少不得還要扣除一些七七八八的費用。最後一百二十石的俸祿最終到一個四品郡府手裏,不過勉強湊到百兩銀子而已。

一個近月一百兩的俸銀,放到一個尋常百姓家自然算得上是一筆巨款,可若放到一個需要養一大家子且隨時需要人情奔走應酬多的四品郡官身上,卻過是杯水車薪。連勉強夠用都很難。

這般也導致大多地方官另需要大量的私產來支撐自家府內進出開銷和人情奔走以及年末考核調度等額外周旋的銀子。也是這般緣故,長久下來,地方上難免就會滋生出一些貪官汙吏。一般只要不斷太過火,上頭管家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事。畢竟水至清則無魚這種情況拔掉一波新養一波在這個體制內,幾乎沒有官員能真的避免不貪。畢竟不可能讓所有官員都拿海瑞做榜樣。若真如此只怕整個體質反而會亂的更徹底。

只是顧七現下聽這中年男子話中的意思,

這位郡府劉大人在麓山郡內的口碑很好,至少很受城內百姓的愛戴,如此一來這位劉大人顯然不會再郡城內做太過離譜的荒唐事,至少明面上剋扣稅銀,私收賄銀或者私德有虧之類的事情是做不出來的。

這般一來,唯一能創收的也就只剩下了自己原本的私產或者妻子陪嫁私產運作得當,才能有些貼補用的產出。陷入這些產出能支撐日常開銷就不錯了,便是薄有積累也不會太多。

若真都用去外郡購買高價私糧用來施粥救助顯然也支撐不了多久。

畢竟這是一個郡城,再疫情前麓山郡內可足足有二三十萬的人口。遠不是一個村一個鎮能比的,也不是平日裏幾家商戶在自家門口小範圍的施粥施糧聊表善心能比的。

這樣大範圍的且長期的施粥施糧就是這位劉大人有金山銀山也支撐不住,便是後頭從免費換成了低價有償賣粥,也不是一個四品郡府的財力能支撐的。畢竟哪怕是面向一個人隻虧一文錢,十萬人就是十萬文就是一百兩銀子,二十萬人就是虧兩百銀子,可這天長地久的,哪裏只需要虧兩百兩銀子就足夠了的。

這般想著顧七也就這般問出了口。

果然那中年男人又道:

「光是私貼銀子自然也不夠,再後來劉大人還親自去了臨杭求助。各位想來不知道。劉大人出生自臨杭劉家,聽說劉家在臨杭是個了不得的大士族。也是因著這個緣故劉大人花光了自家銀子後,又千裡迢迢從臨杭拉回來一批米糧,為此路上還差點被那些為非作歹的流匪給打劫了。得虧了後頭遇到了綠林好漢仗義之士才一路護著劉大人回了咱們麓山郡。

不過這筆糧食也沒有撐太久,後來是咱們郡城裏的百姓感念劉大人的善心,也是心下實在過意不去劉大人為了我們做到如此,便紛紛自發組織捐征銀錢,將這些銀子統一遞給劉大人,讓劉大人為我們賣糧用。

再後來疫情越來越嚴重,就有銀子在渝州府內也買不來多少糧食,另外百姓們的銀錢本也不算,捐征幾次後,便再也拿不出多少了。

緊接著除了糧食外,麓山郡內的水源也愈來愈少了,特別是郡城內,也只有柳行街和官衙邊上的十幾口井還在產水。糧食沒有還能想辦法,可若是斷了水,真的就沒辦法了。

也是那會兒劉大人就勸我們,若是在其他州府有親友投靠或者有旁的出路,不如先早早去投奔,等渝州府的旱情緩解了再回來。我還記得那日劉大人出來時整個人都乾乾瘦瘦的,面色瞧著與城外的流民也相差不了多少。後頭話說到讓城內百姓自尋出路,眼睛都是紅的,看的人心裏發堵。這三年裏,咱們麓山郡的百姓沒有人不感念劉大人的。便是我那早早就搬走的妻弟,偶爾寄回來書信,也會問上一句劉大人現在可好。」絡腮鬍的中年漢子開始面色還平常,說到這裏時,卻忍不住聲量哽咽:「現在你們也看到了整個麓山郡人口加起來都不足一萬了,原本熱鬧的鋪面都關了,好好的宅院也鎖了,所有人都走光了。城也跟著慌了。不過劉大人還算堅持每日兩衙役再巡城時將街面打掃得乾乾淨淨。大人說了,咱們麓山郡的百姓只是佔時出去尋出路去了,早晚都會回來的,他不能讓百姓們回來時見到的一個破爛的無處按腳的麓山郡。」

今日兩章依舊是先發後改晚安小仙女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