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三十七章 孤家寡人
「閨女回來了?」

廚房裏顧大年聽到動靜走了,見後院羊圈外,竟拴著一頭黃牛,滿臉茫然:「這是哪裏的黃牛?」

「今日從鎮上賣的,村子裏有會木活的嗎?先打一輛板車用。」

即使早就見識過自己閨女花錢的速度,只出門一趟就給帶回來一頭大黃牛還是讓顧大年有點懵:「這以後就是咱家的牛了?」

「過了官籍的行牛,自然是咱家的。往後要時常拉貨,總是租借不方便。」顧七道。

「爹倒是也會些木工,從前家裏的板車也是爹自己做的,不過爹的手藝一般,咱現在有牛了,得打輛好點的板車。爹現在就去村子裏問問看,誰家有這手藝。」莊稼人就沒有不喜歡牛的,回過神的顧大年這會兒已經順著黃牛背上的皮毛,愛不釋手。

顧大年出門後,顧七便回到自己屋子裏,開始畫圖。

這個時代工藝有限,比較複雜的做法都得撇去。好在後世中小型超市的格局大體差不多。顧七回想了片刻,便有了思路。

中型超市的格局最重要的是,在分區明確的同時又能使空間在視覺上足夠開闊明朗。

另外動線也要清晰明確,並能最終使動線形成一定的環繞。

使顧客進門後既能一眼清楚的明白物品分類,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能有想要一逛再逛的一體驗感,增加購物慾。

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第一步在搭建房屋時就要盡量使用樑柱結構,減少牆體,增多門窗。在沒有電燈的情況下也能似的整個空間採光充沛,足夠明亮。

第二部則是將總體功能分為幾個大類別區域和若乾個小類別區域。

以大康朝現在的生產水平,眾多超市裏利潤最大之一的零食區是支撐不起來了,煙草酒水區也得砍掉一大半。

以小旗村以及周圍十裡八村包括何松鎮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生鮮蔬果區是第一類區。糧油米面各色調料山貨乾貨是第二類區。易保存的日用雜貨是第三類區。

酒水茶葉糕點果脯蜜餞小食等做第四分類。另外還要做一個收貨區,方便十裡八鄉村民或者官道路過的商客自行上門賣貨。

羊毫小長峰對不善於用毛筆的人還算友好,顧七沾著白水在紙上嘗試了一二,等順手了方才取了硯台磨墨,又取了戒尺做依畫圖。

看來有空還是得做點簡便的管制筆,要不然實在太費事費紙了。

顧大年趕著入夜前回來,看顧七還在畫圖,便先去做了夕食。

等忙活完,出來道:「村裏老王頭家的大兒子從前在鎮上跟著師傅學過木匠活,手藝很好。他家兄弟多,會幫忙進山找樹,木材也不需要我們再出。

我已經付了定錢,三天后板車就能用上了。」

顧七放下手裏已經半成的圖紙:「那正好,等明日道村長那取了地契,就可以先拉石料做準備了。牛車正好能用上。」

「成,賣石料的地方,爹已經打聽到了。等明日先去打個招呼,給我們預備些。」

「還需要不少上樑用的好木材,不如也順便問問老王頭家能不能幫著尋。」

「他家既然做的是這門生意,肯定是能尋的。」顧大年想了想又道:「拉料之前,是不是得先叫人先平整地基。

只是這一動土便算是開工動土了,那就得先叫人挑個日子來才成。」

選時擇日?

這個顧七確實沒想到。

不過既然入鄉便要隨俗。不管怎麼樣,建房子都是大事情。有沒有用姑且不說,該有的流程,能走的都應該走下。免得往後落人口實反倒不好。

「擇日子的事情一般是請誰比較好?」

「有請村裏德高望重的老輩出面的,也有使銀子到鎮上叫秀才先生幫忙的。還有請道士和尚的。

倒也不拘用哪個,能挑個黃道吉日來就成。」

從前顧家村裏有人家建房擴屋安床之類的大事情都是這般做的,顧大年也算熟悉。

「咱們與村子裏的人也不熟,要不然還是去鎮上花錢請先生擇一個吧。」顧大年問。

「我記得小旗村有不少耕讀人家,要不然明日去村長家拿地契時順便問問。若是村子裏就有先生願意幫忙,還是請村裏人來好。」

顧家是個外來戶,想要融入小旗村還是盡量要和村子裏有威望的較好才行。

「成,就按你說的來。」顧大年點點頭,又道:「對了,咱家那地裡,還沒有人來收糧,已經好幾日了,那邊也不知道怎麼說。」

「算算日子。牙行那邊也差不多改吧田契送來了。等牙行的人過來了再問問吧。」

「若是那邊不派人來收怎麼辦,總不好叫好好的糧食爛在地裡吧。」每日裏路過都能看見,眼看著麥子都要熟透了,顧大年實在有些心疼。

「且再等等吧,若是那邊再不叫人來,咱們便叫人代收了。只是得叫牙行的人幫忙做個見證,往後是取糧還是折算銀錢都能有個說法。」

糧食是農戶的生計,這戶人家的田地原先就打理的不用心,後又乾脆將安身立命的田地賣了,顯然是尋了更好的生計,瞧不上這些了。

只是尋常一畝糧地可以產小麥三石,這家的地打理的再不用心,滿打滿算一畝地也能有個二石以上的收成,三畝地的麥田外加一畝地的包穀,扣除要上繳官家的兩成稅糧,至少還能收來六七石的糧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