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三百八十一章 抗災 二
「情況最不好的,是岱和縣,前面說的被淹的村子裏有一個就是岱和縣的,另外岱和縣內還有幾個村子提前撤離了村民,昨日在遷往縣城內安頓的路上遇上山石塌方,十幾人重傷,有兩個沒搶救回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有互聯網,沒有應急措施,沒有有效的救災器械,這麼大的一個郡城管轄範圍內,遇到天災人禍官府想要做到最完善的救助非常困難,能將傷亡人數降到最低,災後能儘快安排維持好持續,避免出現更大混亂,就算難得了。「不知,麓山郡城內可有接受災民?」顧七問。「昨日還未曾有,不過若是這雨一直這麼下下去,不出三日就會有不少災民擁進郡城內。今日王大人便在城北附近安排了幾處空宅,準備改成棚戶,接納之後的入城災民。」說著賀庸又道:「城內能有此番安定,要還要多謝齊少東家及時開放四海商市的限糧。這幾日裏有不少百姓去柳行街打聽,也不知道是誰把行腳幫撤走的消息流傳了出去,又說柳行街的糧撐不過半月,引起了一場不小的慌亂。好在四海的李大掌櫃及時出面,將四海商市不限期供應米糧,並且不漲價的消息放了出去,城內的那場混亂才平息了下來。」「賀大人客氣,這些都是齊某應該做的。再則,城內百姓無恙,對我等商戶來說才是長遠買賣。」顧七的話說的體面,讓賀庸鬆了一口氣。原本還有些顧慮,官府如此指望商戶,而四海的人行事又大膽,麓山郡是不是又會養出一個橫行霸道的行腳幫來。如今再看齊少東家的言行,不論人家的手段如何,至少在為人行事上要比行腳幫的蠻子做的有分寸多了。次日,顧七親自護送賀庸回郡城,同時江平將下河塘村後續事情安排給李厚後,帶著手下兄弟,一次性押送了五十輛鏢車前往何松鎮。因去時無貨,眾人還是穿著四海鏢局的鏢服,並未換上差役服和令牌,只是將這些東西隨身收攏了起來。值得一說的是,這一趟去何松鎮的鏢車並非如以往一般都是空車。準確的說,麓山郡城內開張了許久的四海鏢局,再歷經月余後,終於迎來了首批訂單。另外這次的鏢單也有些特殊,要送的並非貨物,而是活人。幾日前,四海鏢局接了一單,要護送的是麓山郡城內的大戶韓家的三爺韓平陽。據說是這位韓三爺有要事要去往京都,奈何如今要出渝州府一路上即為不太平,便尋到了四海鏢局處,出了一百兩的高價,保這位韓三爺與其隨身小廝護衛四人出渝州府。等到了江陵郡,他們自會另尋江陵郡內的運河,再乘船入京。韓家是麓山郡的大戶,又與郡守劉守正是姻親,這點面子四海鏢局還是要給的。再則這位韓三爺出手也算大方,加之韓家承諾了四海的人只要保證韓平陽平安順利的到達江陵郡,期間一應吃喝伺候都會有韓家的小廝侍衛自行負責,甚至連馬車都不需要四海這邊提供。這等買賣對於四海來說不虧,自然樂意接手。若是此前,江平要負責在渝州這邊坐鎮,是不需要親自帶隊跑鏢,奈何如今渝州府的情況不好,怕突生變故,顧七才讓江平放下手頭的事親自帶隊跑鏢。自然江平也是帶著任務的,顧七之所以讓江平親自帶隊,除了這會要押送回來的貨物要比以往單次的數倍以上,更重要的是,江平在護送韓平陽前往江陵郡的同時,也需要幫顧七在江陵郡內搜羅一批藥品。顧七需要大量最基礎的抗風寒的草藥,還需要不少防痢疾抗瘟疫的中草藥,如有現成配好的藥包最佳,另外用於火燎、煙薰專用莽草和嘉草也要大量進貨。除毒盅,以嘉草攻之;除蠹物,以莽草熏之,凡庶蠱之事;這兩樣是古代蛇蟲防疫去瘟常用的草藥。要是情況允許,最好再找幾個大夫一同帶回麓山郡。當然,這一點顧七並沒有強求,任何時期的大夫都是受人敬重的,特別是有些聲望的大夫。平日裏要請其出診就不容易,更何況還是將他們帶離居住地,去往如今還是鳥不生蛋無人問津渝州府,多少有點強人所難的意思。只是渝州府先是旱災,又逢洪災,雖然如今的溫度還不算高,但凡一個處理不好難免生疫,偏偏麓山郡內早已沒了醫館坐鎮,這些事情若不乘早防範恐再生禍患。-江平帶隊離開後,羅山村和下河塘村外的開荒挖渠之事並沒有停下來。除了原本收編的羅山村村民、下河塘村村民和新進的王家村村民,顧七又讓李厚負責購置了臨近下河塘村的另外幾個村子的百餘畝田地,同時也用同樣的辦法收編這幾個村子的村民用做僱農。此外顧七另跑了一趟太康縣,將這幾個村子外相連的荒地也一併用長期租用的方式拿了下來。使得這幾個村落行程相連之勢,方便日後集中化管理。這幾日的雨勢有所緩解,只是特大暴雨雖消停了些,其他的大雨小雨一場接著一場的依舊連續不斷,致使渝中的水患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比原本預期的更加嚴重。太康縣是麓山郡內眾多縣鎮中受損最少的一個縣,其中是因何緣故,太康縣知縣和縣丞一清二楚。如此情況下,忽見顧七又等門租賃荒地,太康縣的縣丞如何能有半點不願。若非顧及官威和顏面,這位縣丞趙大人就差將顧七等祖宗供起來了。-要說下河塘村外的那三百畝荒地太康縣縣衙原本是看在郡守大人的面子上有意當做人情送給顧七,如今卻是實打實的指望這位爺能快快收攏了這些荒地,挖河開渠收攏農戶,以解此次水患之憂。兩方利益相同,事情自然格外的好辦。不過半日,顧七手裏就多了一份簡易仿繪的太康縣輿圖,和厚厚一打,足有三千畝荒地的十年租約。這次從太康縣衙走出來,一路相送的依舊是上次那位吏典,薑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