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特工皇后不好惹》第337章 開鎖,從此君臨天下
太祖皇太后極為激動的高喝了一聲,知道這一下肯定是錯不了了。

第一個回過神來的淮侯,連忙往地上跪了下去:「臣淮登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人帶了頭,其他被這情形驚到的文武百官一個個屈膝而跪,附和道:「臣等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之聲,轟轟響起,代表著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龍雋之轉過了身,睇了一眼底下那黑鴉鴉跪成一片的臣子,看到戴著帷帽的雲沁一步步向他走了過來,他迎上前,牽住了她的手:從此往後,在東越這塊富饒的土地上,他與她將君臨天下,屬於東越國嶄新的國貌將就此拉開序幕……

天寶五月初六,東越國易主,後史稱之為:帝樓之變。

同一日,新帝改年號為:貞觀,因為雲沁說了,她盼望未來的東越,乃至整個九洲,可以出現一個盛況空前的貞觀之治。於是,他們決心用這個充滿吉祥和繁榮色彩的歷史名字作為新帝國新的年號。

十二天后,也就是貞觀元年五月十八,龍雋之正式登基為帝。

當日,他於金鑾殿上,新帝親自冊封鳳氏璃華為中宮皇后,並昭令天下:帝後同朝稱製,以彰顯新帝對於鳳氏一族的尊崇。同時,立鳳九五為太子。

就這樣,「金逐流」一下子成為了東越國於突然這間崛起的富有神話色彩的新一代君主。

這個人先是以通神之能,幫助太祖皇太后解決嘉州被圍的危機;之後,又以神奇的力量打開了鳳氏皇族守護了三百年的神秘帝樓,讓滿朝文武百官都見識到鳳氏先祖那不可思議的預知能力;而後,他再度以非常之能,曠世之才,令百官或敬服,就此死心踏地的效命這位新主;或生畏懼,短時間內再不敢輕舉妄動;或被誅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網成擒,而後斬首,以正國法……

東越國整個朝堂在短短三個月內被很徹底的梳理了一遍,等到八月底時,朝中風氣煥然一清,一改以往的死氣沉沉,呈現出勃勃生機。

最最重要的是:新帝在用人上,不拘一格,雖然暫時還沒有廢除世襲製,但寒門子弟終於熬出了頭,只要有才,就能機會一舉躍龍門,成為新帝麾下受倚重的一員,報效朝廷,為國為民建國立業,絕不再是世族出身才能擁有的夢想。

就這樣,東越國在神一般強大的王的領導下,有條不紊的走上了革新的道路。

由於新帝每一條推行出來的新國令,在安撫各級貴族利益的同時,也給了底層平民最大的實惠,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百姓眼裏,誰能讓自己過上好日子,誰就是好皇帝,「金逐流」這個皇帝,很快就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正因為如此,他的影響力,正一天大於一天,漸漸地,在人口相傳中,成為了臣民心裏神聖不可犯的信仰。

臣民非常的信任他,因為他力求公正,他是非分明,他賞罰分明,他尊貴人權,他以法治國,他在廣設私塾,努力開發國民的心智,他不是單純的想成為人上之王,擁有無人可以冒犯的權利,他在為東越國的未來培養著新一代的國之棟樑,更在為整個民族所有子民謀求國泰民安的生活。

那些效命於金逐流的臣子,跟他越久,越發現,他們的王,生來就是一個做帝王的人才。

這個男人擁有一個無與倫比的大腦,他將國計民生放在第一位,熟悉朝中文武百官的能耐,善於調度,善於計算,早早在心裏擬定了一個發展計劃,將一切資源擺弄在手指之間,令東越國的政權一步步在被清理和鞏固中穩穩噹噹的走過來,將所有動亂扼殺在萌芽狀態;而後再逐步逐步開始屬於他的中興利民之策。

在這個過程中,他冷靜的指揮著,重用著他認定可以信任的臣子,沒有出現任何狀況,牢牢掌好著東越國這把巨大的船舵,在狂風激浪中乘風破浪的前進著。

這樣一種能力,令這些臣子打心眼裏嘆為觀止,情不自禁的從潛意識中發出願意追隨於他的想法。

他們深信,跟著這樣一個君主,他們會有一個充滿光明的未來。

正因為他們有這樣一種信仰,所以,他們都很好的被調動起來,團結起來,成為了君主手中悍衛國家安全的利器。

時間過的很快,一眨間,就到了北風呼嘯、雪花飄飄的冬季。

貞觀元年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這是龍雋之登基後迎來的第一個除舊迎新的喜慶日子。

這半年多時間,整個東越國幾乎已經完整在他的掌握之中。

之所以會取得這麼大的成果,他心裏清楚的明白,不僅僅因為他統治有方,更因為有如今更號為太皇太后、及更號為皇太后的嶽母的全力支撐,還有,他心愛的女人,能力非凡的兒子,都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他們都沒有居功,而是將一切榮耀都堆砌到了他身上,助他在短時間內穩住了他的政治地位,籠絡了人心,將整個東越國凝聚成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在東方騰空而起,以迅速強大的氣勢震懾著鄰國。

幫他最多的是雲沁,從受封皇后後,她一直以一種隱形的身姿存在著,出入依舊儘可能的戴面紗,保持著低調的作風。和他的鋒芒畢露形成一個截然不同的反差。

是以,世人只知道新帝是一號惹不起的厲害角色,皇后呢,根本微不足夠,僅僅只是一個享著鳳氏殊榮而佔了後位的庸姿俗粉罷了。

是以,曾有很多臣子在底下議論時曾認為皇后其實有些配不上皇帝。

也只有那些真正被新帝引為心腹才明白:皇后的手段,絕對不比皇帝差。

可他們都不屑向任何人解釋。只是自己的行動來表明對於皇后的尊敬。

他們都知道,皇后沉寂在波瀾之下,不是因為庸碌無能,而是因為她本身太出眾,太容易引來禍端。為了能給東越國繁榮贏得更多的時間,她選擇做一個成功男人後面那個默默無聞的女人。

在很多臣民眼裏,皇后鳳璃華是新帝的女人,而且還極受新帝的喜歡:因為,自從新帝登基後,帝後就一起搬進了帝樓,夜夜相伴帝君。她做了皇后沒多久,就被查出懷上了身孕。新帝為此還大赦天下。時至今日,皇后已是一副大腹便便的臃腫模樣,再有兩個月,估計就可能生養。

在這世上,英俊的男人,總能贏來佳人們青睞的目光,如果這個男人不僅俊美,而且有權有勢,那勢必會引來佳人們的傾心相許,願為奴為妾追隨身側。

作為帝王,誰沒個三宮六院,誰不想左擁右抱,只是由於新帝的皇位是鳳家給予的,稍稍有所不同歷史上那些君主。

出於對於鳳氏皇族的尊貴,在最初的那幾個月裡,幾乎沒有任何臣子提及「納妃」這個感敏性的話題。但隨著新帝手中所握皇權日益穩固,皇后漸漸顯懷,估計不太可能再服侍男人,便有一些投機的臣子在新帝耳邊吹風,認為可以選一些世族小姐入宮,既能鞏固勢力,又能替金氏多多的開枝散葉,更能服侍君王起居,覺得這是三全之計,值得推廣。

這些諂媚之臣,很快都被貶降。新帝曾在朝堂之上曾說過這麼一句讓所有臣子如雷貫耳的話:

「此生,朕和皇后,生則同宿同衾,死則同穴同眠。窮其一生,不生二志。是故,朕之宮,獨有吾妻璃華,終身不會再納宮妃美妾。朕之皇后溫良淑德,世間絕無,是以,敬皇后者就如敬朕,辱皇后者就如辱朕。皇后之令,等同朕之令,爾等眾卿,可有聽清楚?」

正因為這句話,令臣子們感覺到了皇后在君王心裏的份量,但不敢以輕視的眼光視之。那些家裏有女初長成的世族大臣們惟有在暗中興嘆:

「皇后何德何能,能得皇上如此傾心相待!」

這是朝上的反應。

至於宮中,一些自詡有才華的貌美女官,多數都來自大家族,她們在和新帝的日常接觸中,深深為其相貌才華所迷倒,想方設想的想得到他的側目,可惜新帝的眼裏,除了政務,就只能皇后。

她們常常看到新帝總會忙裏偷閒的陪皇后下下棋,彈彈棋,或是在禦書房一起秉燭批奏章,或是一起攜手在禦花園漫步……

新帝時不時會擁抱皇后,或是吻她,或是俯在她的小腹上聽著孩子的心跳聲。

那個時候的新帝,不同於朝堂上那個威風凜凜的男人,他柔情似水,笑的特別特別的溫暖,就像三月裡的陽光,又明亮又燦爛,令人渴望想得到,忍不令受吸引……

所以,有個別女官曾想方設法的親近新帝,甚至於還發生過趁皇后不在、新帝在午休時爬過龍床的事件。

可結果,都不曾如她們所願,女官在事發後,一個個被貶出宮,最嚴重的一個被賜了三尺白綾,只因為那個人想傷害皇后。宮中的女官因此而削減了七八成。

之後,所有人都清楚的明白一件事:皇后是皇上的底線,觸犯了皇后,那就等於自取滅亡。

「呀,它踢了踢了……踢的這麼厲害,肯定是個小子……」

今天是除夕,龍雋之沒有窩在禦書房處理奏摺,而是賴在帝樓,摸老婆的大肚子,感受著那神奇的胎動。雲沁生九九時,他沒有機會感受初為人父的喜悅,這一次,他把曾經的遺憾終於給彌補上了。

帝樓的面積很大,上下兩層,樓上有寢房、起居室、暖閣,西樓另僻了兩間小房間,有時九五和囡囡賴著不肯回宮睡時,他們就會在那邊睡下。樓下有書房、小客廳、大客廳、棋琴室、膳房、浴房……樓內的佈局及設計裝潢,並不金璧輝煌,顯得精緻典雅,充滿著一種柔軟溫馨的氣息,而樓下,除卻大客廳和書房彰顯了帝家的氣派,其他地方依舊以暖色調為主,和樓上的風格一脈相承。

所以,走進帝樓,不會有很多侍女林立,撲面而來會有一種溫暖的家的味道。

剛剛他們從外頭回來,此刻,他們待的地方是寢房,西窗開著,他們在目送夕陽西去,龍雋之從背後將她擁在懷裏,雙手撫著那高高隆起的肚子,她將螓首靠在他的肩,亮麗的唇片輕輕翹起,露著愉悅的神色,一起沐浴在金色的陽光底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