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福運農女:夫君,請多指教》第四百四十九章 製糖坊
大周當今的白糖是白色沒錯,在清凈記憶中,遠沒有明末製造出的白糖色澤來得純白。

這年頭最好的白糖是在溫陵那邊,利用的是鹼性樹灰煉白砂糖法,普通人根本就吃不起,以至於她表哥楊子仁目前的知識面還停留在糖霜階段。

然而鹼性樹灰煉出的白糖還不夠好。

明末白糖輸出量驚人,僅僅次於瓷器和絲綢!因為是當時公認的世界上品質最好的白糖。

而明末正是發明了「黃泥水脫色糖法」,清凈前世看過《天工開物》,知道造白糖和榨糖車的方法。

她急著建造製糖坊,便是有意提前練手,等明年船隊形成規模,白酒白糖必定要一口氣全推出去,金和德的商號必定名動天下。

可以想象得到明年的白糖將會帶來何種熱度,她正是要利用白糖的知名度來帶動自己白酒的銷量。

不知如何向表哥解釋自己的打算,索性就含糊了過去,「表哥,那本書上有說過品色更佳的白砂糖,細白如白砂,顆粒均勻。

我在想書上既然能記載出來,想必世上是有我們不知道的製糖方法存在。」

楊子仁神情由詫異轉為激動,「表妹,你到底看的什麼書,可否借我一閱。」

太神奇了吧!

清凈汗了一下,不敢回答,目光看向了陳用九,「那道士拿回去了。」

「唉?」楊子仁眼底閃過失望,很快的,他又被陳用九的話給轉移注意力。

「清凈急著建造製糖坊想必也是要試驗書中的白砂糖,總歸是要支持她,想買下甘蔗林很難。」陳用九說道。

楊子仁連連點頭,「我建議買塊田地直接深耕整地為好。春季種仲夏收,到時請崔家族人幫忙管理。」

他覺得清凈在南粵的作坊有些多,沒有自己人來管理很不方便,但崔家對清凈死心塌地,他也不好開這個口,慶幸崔蓬是個重義氣之人,有他幫忙看著,表妹的作坊應該無礙。

思緒只在一瞬間,楊子仁就看到有老漢牽著老黃牛走近,他連忙上前拱手問:「老伯,這地方哪裡有賣甘蔗苗的?」

「啊?甘蔗苗的話,羅家就有得賣,他家的莊子多的是,遍布嶺南道,你去羅家問問就明白了。」

楊子仁謝過老漢,回來耷拉著腦袋:「這羅家簡直是南粵的山大王,就沒有他不插手的行業。」

清凈笑了笑,反過來安慰他,「挺正常的,我的製糖坊和糖水罐頭坊要放在金和德商號名下,但因離得太遠,索性就在南粵開了一個分號。哈哈,明年我這分號就能和羅家對打了。」

因為分號不僅賣酒賣糖和罐頭,它還賣各種書籍,連海船都有……

「以後船隊從海外帶回來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金和德賣的種類估計能和羅家媲美。」

都是商人,清凈也就不說羅百萬什麼了。

被她一通展望給驚住,楊子仁回過神來,突然捶胸頓足:「表妹你太能賺錢了,我自慚形穢啊——」

他的嚎啕引不來眾人的同情,跟在時和成身邊說悄悄話的小雅捂嘴偷笑,聽到身邊的人問她:「你也可以將胭脂水粉絨絹花放在金和德賣。」

一語點醒了小雅,她提著裙擺快步走到姐妹身邊,「咱們的蘆薈膏在這裡應該賣得不錯。」

這裡小蟲是真的多!

「竟連冬季也有,我第一次見到是驚呆了。」小雅提下裙擺,她們站在田壟,繡花鞋尖沾染些泥土,索性就不管裙子,「其他防蟲類的藥膏咱們就多做一些,專賣南粵的商船。」

她聽時和成說過,南洋航線的幾個國家,一年四季天氣炎熱,小蟲比這裡更多。

好姐妹的話赫然提醒了清凈,「你說的沒錯,瘧疾是要優先考慮的,單靠熬煮青蒿風險過高。」

還是得有金雞納樹才可,即便有副作用,但這葯見效快。

她猛的拍了自己的腦袋,「我真是豬啊,早點找回來讓大夫們去研究才是!」

惹得小雅一臉茫然,趕忙抓住她的手,「又怎麼了,你要找什麼回來?」

清凈懊悔的聲音有點大,其他幾人聽到便圍了過來,陳用九先是盯著她們二人緊緊抓著的雙手上,隨即轉移目光,和她視線對接。

清凈不等陳用九問,自發說道:「我突然想起海外有一種樹,書上說樹皮可以治療瘧疾誒,可我忘了讓羅少東家差人去尋找。」

蕃坊的商人於去年十月份就出發回自己國家,也許要半年後一年後才能來到南粵,那時清凈都有自己的船隊,不必靠他們尋找,她是知道金雞納樹的地理位置。

本來慢悠悠踱步的時和成一個箭步呼啦竄了過來,全然沒有以前的穩重,他氣息不穩,呼吸急促:「你剛說什麼,可以治療瘧疾的樹皮?在哪裡,我上報給晉王,若真有用,該給你的獎賞一分不落。」

對於朝廷給的「安慰獎」,清凈從來不在意,她有自己的目標,將白酒推到全世界,以至於對時和成提出的獎勵說法毫無心動。

不過她對於民生之類的技術,並沒有想過佔為己有,比如印刷術比如可以治療的未發現的藥物。

乃至胡椒苗的種植方法,等羅家成了一定規模的胡椒園,大周胡椒粒的價錢肯定能降下來,同樣是有利於百姓的。

時和成急著將消息送達給晉王,連連催促他們趕緊回去,清凈就沒再看田地,打算去忠鹹街的牙行掛個名號,讓有心想賣甘蔗林的人來找她即可。

二月中,羅致遠的海船回來了,淡馬錫離得不算遠,再加上羅家在那幾座島嶼有自己的人,一通吩咐下去,再有清凈給的具體地址,很快就找到了一小片的變種胡椒苗。

這條航路很成熟,羅致遠海船並沒有遇到什麼麻煩,回來的速度相當快。

而在他出航的時間段中,羅家已經按照清凈指定的地理位置給清出一片秘密基地供其研究。

羅家在瓊州有自己的莊園,這裡也試種了一塊。

種植胡椒苗的過程有條不紊。

這一天吃完朝食,大門敲響,有個老農帶著上頭蓋有粗布的竹筐過來。

清凈讓素白給對方斟茶,她見老農小心翼翼端著杯子,動作極為拘謹,便笑了笑:「老伯不必擔心我的商業誠信,若是你家的甘蔗甜度夠,全買下亦可行。」

老農趕緊放下杯子,期期艾艾了半天,清凈才從中理清了關係,對方不是來賣甘蔗的,而是來推銷自家的棉花。

「許姑娘,老漢家的棉花是南粵質量最好的,大相國寺的高僧每次從南洋回來,都要停靠幾天買我家的棉花回京城。」

清凈多有不理解,「那您為何不等高僧來買,反而想賣與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