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723章 紫微星歡迎你
調動程秉皓的工作崗位,其實就是周不器一句話的事。不過,這是元老,是決策委員會的成員,是首席技術官。

王浩陽、陳通、賀陽、許亮傑幾人就先後找他談話,給他做心理輔導。

周不器也專門跟他談了20分鐘。

畫了一張大餅。

未來,紫微星工程院要在全國建3-5個分部,研發人員要達到5000人的規模,為紫微星乃至全國的高科技公司,提供最強大的技術支持,構建起最強大的技術中台。

本來成立紫微星工程院,決策委員會批了2億的啟動資金。

周不器大手一揮,表示再批3個億!

把啟動資金變為5億。

「老程,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非你莫屬啊!張一明、郭鵬飛還太年輕,許亮傑對國內環境還不夠熟悉,讓他從零開始做起來一個工程院,難度也比較大。縱觀全局,只有你能做到。」

「我願意接手這個任務。」

「好!」

「不過……我有個想法,是個小建議。如果可行的話,對工程院,對集團都是有好處的。」

「說!」

程秉皓道:「我想把研究中心併到工程院。」

周不器微微一怔。

研究中心,那就是楊振坤帶隊開發分散式資料庫的地方。

程秉皓緩緩的道:「公司對工程院寄予厚望,這我都明白。可短期來看,工程院接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分散式的相關演算法給做出來、推廣出去。『飛天』項目組積累了大量的分散式的經驗,而且分散式數據存儲技術、分散式數據讀取技術,都是楊振坤在牽頭做。工程院的一大宗旨,就是減少重複。可以把工程院和研究中心合併,有序配合、解決內耗。」

這段時間,周不器看到的有關分散式的相關項目的申請表,都有幾十份了。經過技術委員會的討論,決定批準其中的項。

總資金是2億元。

即工程院的最初的啟動資金。

把這批業務做好,工程院的模式就算跑起來了。

個分散式相關的技術項目,聽著很多,實際上5個、個還是個,差距不是很大。其中的很多原理都差不多。

把原理弄清楚了,為每一個演算法需求寫代碼,這個工作難度就簡單多了。

很多前沿技術的新業務做開發時,國內缺乏相關知識,很多高級工程師都是一邊閱讀英文文獻,一邊參照開源代碼,一邊自己摸索研究。

從零開始學會了,項目也就做成了。

恰恰分散式的原理,研究中心這邊是理解的最深刻的。分散式的基礎邏輯演算法,就是楊振坤的這個團隊提交給總部的。

如果工程院和研究中心合併,可以大大的減小程秉皓的工作難度。

周不器不動聲色,「合併後,怎麼處理?」

程秉皓道:「飛天項目還是像以前一樣,由楊振坤全權負責。只是在涉及到分散式的相關應用時,我會與他展開討論,最大化的節省公司效率。科學家也要有公平精神,分散式是他的成就,更是紫微星的知識產權,他應該配合。」

「給他什麼職務?」

「紫微星工程院的首席科學家。」

「嗯。」

周不器點點頭。

院長是管理崗,首席科學家是技術崗。程秉皓自己是院長,是管理崗的一把手,給楊振坤首席科學家的職位,就是技術崗的一把手。

兩人有一定的牽製作用。

許亮傑一度對楊振坤很不滿,覺得他研發進度太慢、效率太差,管理粗暴、浪費資金。

後來周不器力挺楊振坤,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許亮傑都不能亂伸手,程秉皓當然也不行。

周不器見他有這個覺悟,也就放心了,略作沉吟,就說道:「合併,可以。我有兩個要求,第一,飛天項目你要幫忙,但不能伸手。」

「當然。」

「第二,工程院有5億的啟動資金。今後兩年,公司每年會額外給工程院個億,作為分散式資料庫的專項資金。記住,只有兩年。兩年之後見不到效果,你要擔責。」

這就要求程秉皓作為院長,必須要幫助楊振坤把這個項目給做起來,要精誠合作。

兩年之後,沒做起來,兩個人一起擔責。

程秉皓深吸了口氣。

這是一定的。

多大的好處就要承擔多大的風險,沒有只收穫不付出的道理。

「行!我答應!」

……

紫微星做分散式資料庫,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技術沉澱,而是實實在在的想通過研發,打造出一款世界級的先進的資料庫。

最終肯定是要面向市場,要賣錢的。

這符合工程院的理念,要把研發的產品落實在實際應用中。

到了6月6號,最後一筆資金到帳了。

至此,紫微星A輪的5億美元融資,全部到齊。

也沒什麼可猶豫的,所有資金都兌換成華夏幣。

這年頭,華夏幣一直在升值。

紫微星這種高科技公司,要經常性的貨幣兌換,外匯局也有綠色通道,當天申請,當天就能拿到大筆的外匯兌換。

手裡有沒有美元,影響不大。

當前的匯率是7.64,5億美元換成了5億。再加上帳上的億現金流,至此,紫微星的現金儲備達到了23億的規模。

資金到位,是時候乾點大事了!

雲計算,該啟動了!

留下的時間不多了。

到了200年,紫微星的雲計算平台,必須要上線!

前世就是這一年,亞馬遜雲爆發,打下了一個雲計算的成功樣板。

之所以雲計算會在這一年登上大舞台,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互聯網產業迎來了新時代——移動互聯網。

在P時代,很多互聯網巨頭都把賽道給搶光了。國內也好,美國也好,對創業小公司們都非常不友好。

他們很難跟科技巨頭展開競爭。

可是移動互聯網來了。

這就是最大的機遇。

相當於創業公司和大公司,又有了一個在全新的空白市場中競爭的機會!

所以,從200年開始,誕生了無數的科技企業。

不管是矽谷還是國內,就像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了幾十萬家的創業互聯網公司。

可是,創業需要錢。

怎麼才能省錢?

怎麼才能最快最高效的把自家產品推向市場?

答案是雲計算。

這就跟年輕人不要買房要租房是一個道理。

創業公司都窮得叮噹響,把僅有的那點錢都用來採購資料庫、伺服器等基礎設施設備,這就太浪費了。

以前是沒辦法,不得不這麼做。

可有了亞馬遜雲,就不一樣了。

創業公司不需要買了,直接去雲上花較少的錢去租虛擬伺服器就行了。而且,雲上還有很多生態,有網站的基礎框架,有中間件,有防火牆、資料庫,有已經搭建好的開發環境……

萬事俱備,只等著創業者去開發產品了。

這就太省時省力了。

創業公司可以把更多的資金用在產品的打磨和市場的推廣中。

在這種新的時代浪潮下,雲計算的風口驟然爆發。

這一次,周不器叫上了賀陽、許亮傑、張一明,又去了上次的那個咖啡廳。

見到了王建博士。

正如周不器所預料的一樣,一見面,王建就主動詢問:「紫微星的A輪結束了?」

周不器笑道:「資金已經到帳了,5億美元。」

「阿裡跟投了?」

「3億美元。」

「唉……」

王建往後一靠,精神一下就垮了,有一種大計泡湯的感覺。

阿裡跟紫微星達成了戰略合作,那阿裡就有後路了。

可有了後路,就要動搖軍心。

王建很清楚,阿裡是全亞洲最大的rale資料庫和IB伺服器的客戶,技術不夠、設備來湊。可一味的堆積設備是不行的,國外的產品太貴了,早晚扛不住。

沒想到,阿裡明明存在這個危機,他們還沒發現。

紫微星沒有這樣的危機,卻早早的防患於未然,認準了雲計算的這個大方向。

「博士,志同道合者並不多。」張一明嘆了口氣,「以目前國內的環境,能夠堅定不移的支持雲計算業務的公司,只有紫微星。哪怕是大學、研究所、中科院,都不行!只有紫微星!」

王建神色失落,頗有些不甘,「做雲計算,投資太大了。」

融資了5億美元?

恐怕不夠!

賀陽笑呵呵的說:「在紫微星,有一句開玩笑的話,我想跟博士說說。」

「哦?」

「業務的事,咱們做。錢的事,老闆去做。說起來,紫微星從2004年就開始創業了,這都是第三個年頭了,總共花了50億。單單去年,我們就虧損了0個億。結果呢?我們剛剛才完成了A輪融資。周不器解決了資金問題。」

張一明又補充了一句,「在A輪之前,紫微星的現金流超過0個億。博士,紫微星不缺錢,也不缺乏投資技術的決心和信念!」

王建長長地一嘆。

頗有幾分無奈。

除非他放棄做雲計算這個理想,否則他就只能選擇加入紫微星。微軟的確是在做雲計算業務,可那是在矽谷做呢,用不著微軟亞洲研究院。

這裡距離微軟研究院很近,往來有很多都是微軟的員工。

這一幕,大家都看在眼裡。

基本就都知道怎麼回事了。

常務副院長王建要離職的消息,已經在研究院內傳遍了。不僅是王建,現在的研究院裡人心惶惶,至少有幾十人都表達過離職的想法。

人多眼雜,差不多了。

周不器起身,伸出了右手,笑著說:「博士,紫微星歡迎你。」

王建抬頭看他一眼,略一遲疑,就嘆了口氣,起身跟他握了握手。

然後,賀陽、許亮傑、張一明幾人就都暢然一笑,分別跟他握手,壓低聲音,道盡了歡迎之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