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773章 高端外包很高端
,大時代之巔

「最大的訂單?」

「對,有這種可能。京東是水平低,可京東是有技術基礎的,只要把技術團隊升級就好了。蘇寧是從傳統行業向互聯網轉型,根本就沒有技術。在真正有才能的人面前,錢是沒用的,哪個it巨頭沒有錢?」

「對,夢想。」

周不器點了點頭,招普通的員工,靠著砸錢是可行的,可如果想把一家複雜的流量極高的網站運營起來,普通的碼農根本不夠,必須得有一批高級工程師才行。這種人可不好挖,都在大廠裡呢,都被股票、城市和夢想捆綁著呢。

做任何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得靠人。

沒人,砸多少錢都沒用。

程秉皓道:「這就意味著,對京東的外包項目,咱們只需要把產品開發出來,然後賣給他們就行了,他們有能力運營起來。蘇寧就不行了,類似的產品賣給他們,他們根本沒有自己運營的能力,後續的運營、維護、升級、改造,各方面還是得工程院的團隊來做。」

「給人啊!」

「對,一定得派人,而且是長期地派人過去幫忙才行。」

周不器心中對蘇寧抱有了一絲同情。

傳統行業向線上轉型可真困難啊!

什麼戰略轉變、業務調整,這些都容易,決策層認識清晰,找到足夠優秀的諮詢團隊和顧問分析師就足以統籌好。

可是,做任何事情,單靠頂層設計是沒用的,那是空話套話喊口號。想要真正地落實下去,還是得靠人。

如果沒有一支優秀的專業的團隊,事情就永遠辦不成。

在有競爭的市場裡,越是人才越有選擇餘地,尤其是it行業,互聯網大廠才是臥虎藏龍的地方。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蘇寧明顯是行業「低處」,就算是想挖人,也挖不到真正優秀的人。別說了蘇寧了,就算是國企、中科院、各大研究所都搶不過。

除非是蘇寧真的魄力十足,願意花更大的價錢,除了買技術系統之外,還願意把外包團隊的技術團隊一起買過來!

這花費可就大了。

就像當初華為、中興、海爾等一批國內的大公司想要衝擊國際市場,開始在內部進行組織變革一樣,光是從ibm、甲骨文、思愛普這些公司裡買相關的服務是沒用的,還得把人才也承包過來,讓外國人來華手把手地教。

這種外包項目一旦做起來,那幾億幾十億都能輕輕鬆鬆地砸進去。

紫微星工程院不提供那種b端的組織體系的調整業務服務,主要做的是it項目的技術服務,在這個領域,至少在周不器個人看來,比什麼ibm、甲骨文之類的強多了。

周不器問道:「成交價大約是多少?」

程秉皓道:「跟市場價對比嘛,京東如果是從甲骨文買,價格是1500萬美元!咱們便宜點,1000萬美元總是可以的。如果是蘇寧,價格也許會更高。」

周不器點了點頭,「嗯,蘇寧如果是找ibm,那就得請美國人來華了,那費用就太大了。」

「對,蘇寧要是真找ibm……如果隻買系統,售價估計跟甲骨文差不多,也就是2000萬美元左右。可後續的團隊駐場,這花銷才大呢,我估計……至少得砸進去幾億美元。」

程秉皓有點眼紅,這種超級有錢的傳統巨頭向互聯網轉型,就是一塊大肥肉啊!

周不器能夠理解,感慨道:「這籌碼可比創業大多了!」

很多時候,轉型比創業還難。

尤其是大公司轉型,就如同航母掉頭。

創業公司因為沒有過去的影子,可以迅速地喊出口號,建立起企業定位,再加上大手筆饋贈的期權股票,就把人才吸引來了。

像蘇寧這種巨頭公司不行。

首先,就是股票送得少。

蘇寧本身就是幾百億市值的巨頭了,為電商業務送出的股票,要由全國上萬家連鎖店來承擔……這太不公平了。

其實就是信任度。

所有人都知道蘇寧是做線下電器零售的,過去的固有印象太深了,優秀的it人才都沒興趣加入一家線下連鎖店去工作。

這就必然導致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去。

不僅是技術人才,也包括互聯網行業裡的管理、市場、營銷等人才,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落後。除非蘇寧能像京東當年那樣,直接壯士斷腕地放棄所有線下店。

蘇寧放棄所有的線下店業務,allin線上業務。大家一看,嗬!蘇寧的魄力可真足啊,看樣子是要玩命了。

這樣一來,優秀人才才有可能進場去一起玩命,一起去開創出一個新天地。

不僅是京東這樣做,當年陷入危機的蘋果也一樣。

喬布斯重回蘋果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割肉放血、壯士斷腕。

砍掉了十幾個業務線。

很多業務線一年也賺上億美元呢,全部砍掉!

轉型太難了!

還會存在著行業品牌和人才選擇的惡性循環。

如果公司不展現出一點勇氣和魄力,高級人才又怎麼會有勇氣和魄力選擇離開舒適區而選擇加盟?

喬布斯就展現出了空前強大的魄力,放棄了蘋果過去十年的十幾個業務,孤注一擲地選擇了一個創業方向。

然後,驚艷世界的imac就誕生了,接下來才有了ipod、iphone和ipad。

程秉皓道:「在蘇寧的轉型過程裡,要麼電商業務迅速地做起來了,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給市場帶來了信心。優秀的人才一看,覺得蘇寧還可以,挺有發展潛力,這才有可能加盟。如果電商業務不能迅速地在市場中形成品牌和影響力,那麼持續性地就很難吸引到高端人才。高端的技術型人才,可以通過外包的形式實現。可是,管理、財務、市場、營銷等方面怎麼辦?只能從it行業裡找一些二三流的人,或者去傳統行業裡挖人過來。這樣的一個組織團隊就很難形成真正的戰鬥力,就很難迅速地做出成績、做出品牌,進而就很難吸引到更優秀的人才。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周不器道:「還有另一個方面,只有最優秀的人才,才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這是一家公司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很多時候,寧可不招人,也不能招一些二流人才進入管理崗,這是讓組織機構陷入逆淘汰,形成致命的殺傷。」

程秉皓臉上有些發熱,咳了咳嗓子,「是啊,一旦讓二三流的人才進入了關鍵崗位,他們手裡有權有錢,擔心有更優秀的人出現搶了自己的飯碗,就會打壓那些有優秀潛力的好苗子。導致團隊裡只剩下了酒囊飯袋,優秀的人都跑光了。我當初從cto的崗位離開,也是覺得自己的存在會限制了年輕人的上升渠道。」

年輕人的上升空間堵死了,就必然會擺爛、躺平。

所以很多互聯網大廠,到了35歲就開始裁員了。

不是全部裁員,是一流人才提拔到更高的崗位,二三流人才全部砍掉!

他們當然還能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揮餘熱,可這只是短期效益,會有損企業的長期價值。人都是有自私心理的,如果不動用點強迫的手段把這批人清理乾淨,他們必然就會想方設法地打壓剛從學校裡畢業的那些年輕人,阻止年輕人的成長以免替代自己。

這就變成了國企機制。

年輕人在職場裡看不到上升渠道,看不到未來的前景,工作的激情和奮鬥的活力就消失了,就都變成了工作崗位上的殭屍人。

周不器現在是越來越有企業家思維了,早就過了剛重生時很多打工人思維的道德和同情階段,說道:「活水越流越乾淨,死水越囤越腐臭。人員的流動性,是企業生命力的第一要素。」

程秉皓猶豫了一下,很謹慎地說:「如果紫微星為蘇寧提供外包服務,價格肯定會比ibm優惠不少,而且服務質量也會更好。就怕京東那邊有意見。」

周不器一揮手,不以為意,「不用擔心,老劉沒那麼小氣。工程院提供的是技術外包,不提供戰略指導。一個完善的技術架構,是一家網站生存的基礎。可是活得好不好,還是得看企業決策和戰略布局,這就得蘇寧自己想辦法了,跟我們無關。」

程秉皓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拿下蘇寧的訂單,希望還是很大的,我們可以比ibm優惠很多。」

「哦?開價呢?」

「跟京東一個標準就行,一次性地賣系統,1000萬美元。如果需要後續的派人過去手把手的指導,每年1000萬美元。這個價碼足夠實惠了。相比於ibm,至少打五折!」

「開發成本呢?」

周不器不太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

程秉皓笑著說:「咱們有校內團購啊,也是電商平台,基礎架構都差不多,拿過來修改一下就行,用不了多少開發成本,估計……給我們1個月的時間,組一個15-20人的團隊,就能把這件事辦成。開發成本,一兩百萬吧,華夏幣。」

「啊?」

周不器轉頭,定睛看他。

開發成本20萬美元,單價1000萬美元?賣給京東還不算,還可以賣給蘇寧,接下來還可以跟噹噹、易迅做交易……

我去!

果然是高端外包,果然很高端!

程秉皓已經習慣了,「準確地說,我們提供的不是產品,而是技術服務。產品是有形資產,服務是無形資產。不能隻用有形資產來評估我們的成本。卡脖子級的技術嘛,怎麼定價都是合理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