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888章 被中東土豪碾壓了
搬家是不太可能了,至少短期之內很難做到,這關係到了地方的政績和稅收。

要是小公司也就罷了,你想去哪去哪。

暢遊不一樣,這是整個石經山地區最拿得出手的一家民營公司,是該地區的代表性企業。現在,他們表彰已經給了、優惠政策也制定了、宣傳也搞出去了,然後暢遊要搬到其他區?

這就太不負責任了。

不過,讓周不器在同時管理著紫微星和暢遊的時候,不停地在兩家公司之間巡視,隔著這麼遠顯然是不可能的。

看看婕妤傳媒。

總部其實就坐落在紫微星總部園區裡,婕妤傳媒大廈就是紫微星總部園區最外圍的那棟寫字樓。

周不器如果有事,可以搭乘園區裡的代步車,甚至步行過去都可以。

暢遊就算不能這麼近,但至少也要在望京那一片,不能離紫微星總部太遠,否則會給他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難。

跟老張一番溝通,就做出了決定。

暢遊的總部暫時不變,還是要在石經山這邊……其實就是個名義,要選在這邊報稅,暢遊依舊會是石經山地區最受矚目的明星企業。

不過,實際上工作的性質要發生一些變化。

石經山這邊主要承接一些新遊戲的開發和國外遊戲的代理業務,重要性降級。真正的決策中心要轉到新總部。

就像軟銀似的,名義上這是一家日本的投資公司,總部在東京,實際上的決策中心是在矽谷。

現在已經是八月中旬了。

按照計劃,下個月暢遊就會正式地對外公開消息,宣佈董事會和高管層的改組,到時候任羽辛就會跟他的團隊正式亮相暢遊,走進新時代了。

就沒必要在石經山這邊了。

要趕緊選址,為暢遊找到真正的總部所在地。

時間有點倉促。

周不器道:「前幾個月,望京soho那個項目不是挺火嘛!」

「嗯,我還專門去看了,絕對是世界級的。」

張朝洋點了點頭。

這是一個超級地產項目,光是拿地,soho中國就在2009年花了40億。然後,經過兩年國際團隊的設計、運作,終於在今年6月份推出了樣板間,一下就引爆了整個商業圈。

光是一個樣板間,都成旅遊景點了,已經不僅是望京地區的地標建築了,堪稱整個首都的標誌性建築。

後來互聯網創業潮在望京地區的湧起,其實就是圍繞著望京soho的這三棟寫字樓而展開,比如很知名的王家公子投資搞出來的熊貓直播,就是在這裏。

張朝洋道:「老潘這次是賭對了,望京的項目空前成功,樣板間一出,馬上就火了。樓還沒蓋呢,他們就跟新浪合作,在網上租賃商鋪,一共10套……」

「10套?那也太少了。」

「就是事件營銷唄,把這個地產項目炒起來。很成功,幾秒鐘就被搶光了。然後,他們就跟很多投資機構達成了融資協議,融到了50億,開始施工建設這個項目。」

「融資?」周不器就有些驚訝,「國內也能這麼搞?」

張朝洋笑著說:「不一樣,這是貸款融資,其實有很大的風險。還是股權融資的模式更好,能分擔風險。」

就像他要在紐約做的「暢遊園區」一樣,也是要在附近蓋3-4棟商業寫字樓。

可以貸款。

但貸款就意味著需要連本帶利地償還。

萬一這個項目沒搞好怎麼辦?

股權融資就是最佳方案,轉讓60%或者80%的股權出去,讓別的大機構也參與進來,一起做這個項目。

貸款融資,是從別人那裏拿錢,是借貸和放貸的關係;股權融資,是從別人那裏拿錢拿人,然後一起把事情做起來,是合夥人的關係。

周不器問:「具體情況,你了解嗎?」

張朝洋道:「略有關注吧,現在是樣板間,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接下來就可以真正地施工開始全面建設了。你要是想把暢遊搬到那邊,恐怕是晚了,上個月他們就開啟預售了。那邊是開放的綜合體,還有商場、購物中心什麼的,別去那邊,亂鬨哄的,小公司去湊熱鬧還行。」

周不器笑著說:「你好像已經有思路了。」

張朝洋道:「先讓暢遊在搜狐媒體大廈那邊辦公吧,我來協調一下。然後,再尋找一個更合適的作為暢遊總部的地方。別去望京soho那邊,那都快到五環了,最好是在四環這邊,距離紫微星的總部也不必太遠。有合適的項目,就買過來。沒有合適的,就找塊地自己蓋樓。」

周不器忍不住失笑,「是啊,你是地產專家!」

老張還真是專家。

角度選得挺好,「到瞭望京那邊,是外企的聚集地。平治、卡特彼勒、微軟、沃爾瑪等世界500強都在那邊,流行的是外企文化……這就不太適合互聯網公司。」

「嗯,有道理。」

周不器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後期的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們都不再屈服,開始反抗996了,最早的爆發地就是望京這一片,明顯是受到了外企這些境外敵對勢力的影響。

所影響的結果就是望京soho這一片的創業區,在大面積地死亡。

在業內,甚至流傳起瞭望京soho那邊的風水不好,只要創業就失敗的荒誕論調,命不硬的別往那邊去。

根本原因還是外企氛圍的干擾。

別的地方的創業公司,都是在996,甚至8107的在拚命工作,望京這邊卻有一種外企的輕鬆工作文化,也不怎麼努力。

創業項目屢屢失敗,也就不奇怪了。

張朝洋接著說:「再往裏走,那就好多了。到了紫微星總部那一片,再往裏,那就是中關村電子園區了,就有很多國內的科技公司了,氣氛就不一樣了。」

周不器道:「互聯網發展得太快,未來還是要往外擴。」

張朝洋笑著說:「那是未來了,現在有機會。」

「啊?」

周不器很好奇,在地產生意方面,還真不如老張水平這麼高。

張朝洋道:「去年我就關注到朝陽這邊的電子園了,不過時機還不成熟。再加上保密的需求,這才選擇了落戶石經山。」

周不器問:「什麼時機啊?」

張朝洋道:「早期的中關村……我是說海澱這邊,這裏除了有很多科技公司之外,還有大賣場,可以賣電子產品。很多店鋪賣個軟件、賣個電腦,也都屬於科技類的創業公司。」

周不器點了點頭,「嗯,京東早期就是乾這個的。」

張朝洋道:「不過前幾年不行了,政策調整了,明確表示要為發展高端產業留出空間,不鼓勵電子賣場在中關村區域。要把寶貴的土地資源留給那些真正的科技公司。這批人,就都由西轉到東,從海澱跑到了朝陽這邊的中關村電子園。」

周不器道:「嗯,時代變化太快了,首都發展得也快。現在的中關村,跟我上大學那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張朝洋笑著說:「所以要抓住這個轉瞬即逝的機會,京東現在火了,阿裡也推出淘寶商城了,還有蘇寧、易迅、亞馬遜,感覺時機成熟了。」

「什麼啊?」

「電商啊!」

「怎麼說?」

「現在的電子園,主要聚集了一批銷售電子產品的商鋪,可是隨著電商的發展,電子產品一下就透明了,消費者只要稍微懂一點互聯網,早就都查清楚了。那些實體店的商販們沒法販賣信息差了,單靠賣產品賺錢……哼哼,他們根本就活不下去!」

張朝洋說的這一點,就是中關村最大的詬病了。

騙子太多。

沒辦法,不騙不行。

房租這麼高,庫存這麼大,要是明碼標價地賣電子產品,不去哄騙一些缺乏it知識的消費者大賺幾筆,他們真是活不下去。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劉強棟。

恰好,中關村這樣的種種弊端,給了京東崛起的選擇機會。

周不器一下就明白了老張這話中的意思,很是驚喜,「電子園那邊也要迎來一波大清洗?」

張朝洋笑著說:「就看電商行業的發展速度了,我覺得機會很大。中關村那邊流失了很多小商小販,空出了很多土地資源,這是政策主導;電子園那邊沒有類似的政策,卻可以通過市場來引導。只要電商發展起來,行業越來越透明,交易越來越公平,那些坑蒙拐騙的實體店,一定會大批量地倒閉。」

「老張,你果然是專家啊。」周不器由衷地讚歎,「電子園也是稀缺資源,如果真在市場的變化下空出來了土地資源,還真得先下手去搶。不管是直接買樓也好,還是推平了蓋新樓。」

張朝洋道:「一定會這樣,首都發展這麼快,資源有限,就會越來越擁擠,總不能像曼哈頓那樣……我們有體制上的優勢,可以有行政力量去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低端產能。」

就像他說的,這種電子賣場一定會在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失去生存的空間。到時候別說一些小商小販了,就算是海龍、e世界、鼎好這種標誌性的大賣場也會人去樓空。

接下來暢遊的總部,可以鎖定在電子園區!

這對周不器就很友好了。

因為電子園區分為南北兩個部分,紫微星總部就在中間區域,居中把南北兩部分連起來了。如果暢遊總部在這裏選址,那兩家公司距離就非常近了。

沒辦法,首都發展太快,一定得時刻關注。

稍微打盹,就發現土地資源沒了,就得往五環那邊去跑了,那就太偏了。

後世中的京東,為了在中關村有一個辦公點,實在沒辦法了,花高價買了一個五星級大飯店。然後,把飯店改造成了商務寫字樓。

電子園是中關村電子園,雖然比海澱的中關村本部差一些,但終歸也是核心區域,肯定比望京那邊好。

後廠村是中關村的向外延伸,望京區是中關村電子園的向外延伸。

能在中心區域,為什麼要去邊緣地帶啊?

周不器道:「也就說,臨時先在搜狐媒體大廈那邊辦公,接下來在電子園那邊找機會唄?買一棟樓?」

「也許是買幾棟,也許是把那些老式建築都推平。那些80年代蓋起來的大樓,挺醜的,質量也不太好。」

「行,你是專家,都聽你的!」

「沒問題,我來安排。」

張朝洋笑呵呵。

隨即,就面色微變。

咦?

不對啊!

靠!

又上這小子的當了!

這下好了,是自己主動爭取來接手這個任務,去主動給他打下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