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925章 平台經濟的大邏輯
周不器跟庫裡安取得了聯繫,沒有廢話,直奔主題,「你在帶隊開發雲資料庫?」

「對。」

「說說具體情況。」

「這可能要從頭開始說起。」庫裡安在周大老闆手底下工作久了,也就知道這位傳奇級的大佬是幾斤幾兩了,「我擔心你不理解。」

周不器好笑著說:「行,你說吧,長話短說。」

庫裡安道:「首先,資料庫很重要。資料庫是基礎軟件,卻是基礎軟件裡的皇冠明珠,是全世界最賺錢的基礎軟件。」

周不器道:「我知道,資料庫裡凝結著無數的知識產權的捷徑,收費很高,利潤也很高。」

庫裡安接著說:「商用資料庫的行業集中度比較高,主要是甲骨文的oracle和微軟的mssql。可是版本仍有很多,還有幾十種基於開源框架開發的資料庫……總之,這個市場很繁榮。而且規模極大,大有可為。」

業務不同,可背後的商業邏輯都是一樣的。

對此,周不器早就有過自我總結了,「沒錯,要『第三方+自營』。」

「啊?」

庫裡安微微一怔。

周不器的這套理論,完全是他個人經驗和行業規律的總結,並沒有告訴每一個人,庫裡安不太清楚,就笑著說:「我總結的一套平台經濟的模式,一定是第三方產品和自營產品的結合。少了第三方,規模上不來;少了自營,潛在隱患太大。」

庫裡安讚歎道:「沒錯,的確是這樣的一個思路。」

雲計算平台,其實也是一個平台。

客戶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購買很多服務,比如租賃伺服器、租賃算力,還可以在這裏購買到許多軟件產品服務,比如資料庫、人工智能、office、微書、財務管理系統等等。

既然是平台,就離不了「自營+第三方」的這個大邏輯。

現在的資料庫市場非常成熟,行業霸主是甲骨文,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資料庫產品。對紫微雲來說,這些都是第三方的資料庫。

這些產品在紫微雲上銷售,賺到錢之後,平台和商家按比例分成,就跟亞馬遜、京東、淘寶商城要對第三方商鋪進行銷售額抽成一樣。

所以,一款屬於紫微星自營的有著足夠競爭力的資料庫,就是剛需!

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關係到了紫微星生態穩定的重要環節。

很多小來小去的環節,可以完全交給第三方,不自營也無所謂。就算第三方真的出事了,對平台的影響也不大。

可是資料庫不一樣,這是最重要的軟件服務,不可或缺!

庫裡安接著說:「現在存在著一個時代紅利的機會,紫微雲一定要抓住。」

「什麼紅利?」

「並不是所有的資料庫都能上雲,即便像甲骨文資料庫這麼優秀的產品,想要從過去的本地資料庫模式轉到雲資料庫模式,也一定要經歷一段陣痛期和轉型期。在這個階段,他們的產品故障率也會大大提高。」

「嗯,沒錯。」周不器一下就跟上了這個思路,「以前是騎兵,想轉為步兵,就可能會遇到一段時間的不適。畢竟騎馬的時候受到馬的影響,只有身前的視野,很難回頭觀望,就會造成視野不佳;步兵無馬,擁有360度的全視角,所以視野更好。」

庫裡安笑著說:「如果是這個例子,那麼現階段所有的資料庫,都是騎兵。市場中尚未有一款原生步兵的雲資料庫!誰能走出這第一步,就會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原來是這樣!」

周不器恍然大悟。

這才是最重要的道理。

要是國內國外各自搞一款資料庫,就算兩邊都成功了,那也要幾年以後了……產品是做出來了,時間卻浪費了。

行業第一的這個先發優勢的紅利就失去了。

如果國內外的資料庫團隊能夠齊心協力,一起來做這件事,那麼就可以把匯聚到所有的技術資源,來把紫微星的這款雲原生資料庫給更早地研發出來!

就真的可能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的雲原生資料庫了。

紫微雲就是貨真價實的行業領導者了。

很顯然,庫裡安不是一般人。

這哥們的野心極大。

僅僅是把紫微雲發展起來,這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要把紫微雲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平台!

從過去兩年連續花大價錢在市場中收購就能看出來。

過去12個月,紫微雲已經在市場裡發起了超過22筆兼並購,總花費超過了37.5億美元,其中現金支出就超過了20億美元。

一般的高管,誰敢這麼乾?

就算周大老闆批準願意給錢,也沒多少人有這麼大的勇氣。花多少錢,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要實現多大的目標。

雲資料庫的這件事,就是庫裡安信念的一次展現。

他要爭來這個世界第一!

庫裡安沉聲道:「我已經聽說了,亞馬遜早在兩年前,就利用mysql的開源框架,開發出了自家的雲資料庫,並且在去年大範圍地在內部業務上應用、驗證了。他們的發力更早,如果我們不能整合資源,就很難後來居上地超過亞馬遜。等過幾年,亞馬遜上線了全球第一款雲原生資料庫,誰還會記得第二款是什麼?」

周不器聽他這麼一說,就頗為嘆息。

亞馬遜更早?

哪能呢!

其實,早在五年前,他就已經在分散式資料庫這個領域開展佈局了,並且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財力,幾乎把公司裡最優秀的技術專家們都派過去了,去開發飛天資料庫。

只可惜,這是個錯誤的選擇。

楊振坤有情懷有信念,技術水平也很高,號稱要打造出一款頂天立地的產品。但他長年在國內工作,沒有海外留學、工作的經歷,就有點像井底之蛙,並不太清楚外面的行業形勢和世界潮流。

包括王建博士也是,也是本土科學家,早期都執拗於自主研發……

自研是好事,應該的。

對紫微星的戰略層面來說,卻貽誤了戰機!

險些耽誤了周不器的大事!

相比之下,亞馬遜就很有自知之明,根本就沒想著自研,直接就上開源框架。就算開源的體系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有一個優點是那些純自研產品無法競爭的,那就是高效。

很多開源框架都已經很成熟了。

就好像蓋房子。

一個人蓋房子,是從零開始,從挖土打地基開始;另一個人蓋房子,大樓的主體建築已經有了,過去做牆體的加固、內部的裝修就行了。

前者蓋起來之後,可能房子會更加堅固、穩定。

後者在執行起來卻可以更快,可以更快地商業化,更快地推向市場搶地盤。

等自研產品好不容易開發出來了,要推向市場了……就會發現這片市場早就格局定下來了,已經沒機會了,用戶習慣已經形成了,產品再好也沒用了。

好在後來周不器調整了雲計算業務的主要負責人。

紫微雲國內的總裁,是周峰博士,一個留美歸來的高材生;紫微雲國外的總裁,就是庫裡安博士了。

這倆人視角都很清晰,一拍即合。

這才大力全方位地推動了紫微雲資料庫的新計劃,對飛天資料庫降級,把優先權讓給了雲資料庫。

而這在時間上,已經比亞馬遜雲資料庫慢了。

庫裡安見大老闆這邊沉默許久不說話,就語氣比較輕鬆地說:「沒關係,只要按照我的思路來做,我們的雲資料庫一定可以超越亞馬遜,成為全世界第一款商用的雲原生資料庫。」

「哦?是嗎?」

周不器心頭的陰霾這才散開不少。

庫裡安很自信,甚至有些自大自狂了,大言不慚地說:「亞馬遜那邊,哪有什麼懂資料庫的人?都是一群廢物。咱們這邊雖然動作上慢了點,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就一定會超過他們。」

周不器很謹慎,「不能小看亞馬遜。」

「亞馬遜雲資料庫的負責人是湯尼,我知道那傢夥,就是個二流水平。」庫裡安很是不屑,然後又開始自賣自誇,「我們的團隊比他們強多了。強尼就很優秀啊,我跟他有過幾次交流。強尼帶領的中國團隊,吃苦耐勞,能勝任長時間的加班。而且他們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擅長解決複雜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強尼的團隊比我手下的這個團隊更強。」

然後,庫裡安就進一步地說明了這一點。

國內的技術領域,都特別擅長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出問題。

利用mysql開源框架,去開發出一款自家的雲資料庫,這是提出問題的過程……產品在開發、運營和維護的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故障,就是解決問題。

美國的團隊擅長提出問題,國內的團隊擅長解決問題。

這就是庫裡安提出的方案的主要理由,發揮各自的優勢,保留他帶隊開發出來的那一版雲資料庫,由他的團隊來提出問題。

倪強帶領國內的團隊,在他提出的問題的基礎上,去解決接下來會出現的許許多多的技術性故障,去解決問題。

取長補短,資源整合。

從而超越亞馬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