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年代俏田妻》第261章 葉夏的假如、找上門
第1953章一致認同

緣由?

因為他了解到的當朝皇室、當朝皇帝、當朝太后、當朝皇子們,和他在史書上看到的有著大不同。皇帝英明睿智、太后博學通透、

皇子們優秀和睦,整個皇室看著異常和諧,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皇子們私心少,這沒了私心,又如何會去你爭我奪,相互算計?

「胡先生回院裏歇著吧,接下來該如何做,我需要好好想想。」

揮退胡耀庭,明珠靠坐在太師椅上,雙眼微闔,腦中開始盤算起來。

走出明珠府,胤褆上馬徑直朝王府騎行,而就在他途徑京中最有氣派的一家酒樓門前時,不經意間抬眼,看到一抹熟悉的背影正好步入酒樓大門,眉頭微擰,但轉瞬舒展,繼續打馬前行,沒有停下來光顧那家酒樓,一探究竟。

「剛步入酒樓前我有看到大哥。」

酒樓二樓一雅間,胤祉撩起袍擺落座椅上,看向胞兄長華、長生略帶些遲疑說:「不知道大哥有沒有看到我們。」

長華給其一個安慰的笑容:「我們又沒做什麼見不得光之事,不用在意有沒有被大哥看到。」

長生端起面前的酒盞抿了口,附和:「是啊,咱們哥仨不過是來酒樓吃頓飯,這點小事,大哥即便看在眼裏難不成還會多想?」

扯了扯嘴角,胤祉撓撓頭,咧開嘴笑:「是我想多了。」

微頓須臾,他將視線鎖向長華:「二哥,你約我和四哥來酒樓敘話,可是有要緊的事與咱們兄弟說?」

不等長華做聲,他又說:「如果是和太子有關,我覺得我幫不了二哥什麼忙。」

他很喜歡目前的生活,每日審閱寄到皇家報館的稿子,選出優秀的稿件為作為第二日皇家報刊的出版稿,與此公司,在皇瑪嬤幫助下,

他用皇瑪嬤說的白話文堅持不懈編撰兒童趣味讀物,這樣的生活簡簡單單,不用爾虞我詐,說實話,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

於他來說甚好!況且皇家報館是他在皇瑪嬤指導下一手創辦的,自發刊到今日已有四年,整個皇家報館發展得特別好,讓他倍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沒有虛度光陰,碌碌無為而活。

「……」

怔愣好一會,長華挑眉,一臉好笑:「你的腦瓜子裏都在想些什麼?你以為我約你和老四齣來吃酒,莫不是為了和三弟一較高下?」

胤祉正要開口,就聽長生說:

「二哥,我看六弟是太閑了,不然,他怎會有那樣的想法。」

胤祉面露尷尬:「難道真是我想多了?」

長華笑得無奈:「你二哥我就是想著咱們兄弟有段日子沒聚了,正好今個大家都休沐,便把你哥倆喊出來聚聚,真沒其他意思。」

說到這,長華俊秀的臉上笑容溫潤,目光通透,再度啟口:「從小到大額娘沒少對我說過,若沒有皇瑪嬤,出生當日我便會夭折,

額娘教導我要惜福,說她這輩子對我沒別的要求,只希望我能平平安安長大,一生順遂。而我又自幼又在皇瑪嬤身邊長了就年,

後來雖沒繼續住在皇瑪嬤宮中,但和兄弟們時常到皇瑪嬤那走動,不說旁的,單單在皇瑪嬤身邊這些年受到的熏陶,我也沒有和太子一較高下的意思。

況且太子行事穩妥,是一個相當合格的儲君,我除非腦子進水,去和太子作對,引來皇阿瑪厭棄,甚至和七弟間生出隔閡。」

「聽二哥這話,看來的確是我想多了,對不起,二哥,我在這向你道歉。」

說著,胤祉端起酒盞,先乾為敬,以表對兄長的歉意。

「咱們現在這樣挺好,願我們十年後、二十年後,永遠都如此,和和睦睦,互相扶持!」

長生給自己重新斟滿酒,並幫胤祉把酒盞添滿,執盞說:「二哥、六弟,乾!」

和長華、胤祉舉起的酒盞輕輕碰觸一下,長生仰頭有口飲下酒水,接著笑得滿目嚮往:「我這輩子要像皇瑪嬤那樣活得透亮,活得有意義,不辜負自己來這世上走一遭。」

在身邊的人當中,他第一崇拜皇瑪嬤,第二崇拜七弟胤禛,第三才是崇拜一國之君他的皇阿瑪。

在他眼裏,皇瑪嬤既是長輩又像是朋友,從皇瑪嬤身上,他有學到不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要說二哥能活到今日是皇瑪嬤給的第二次生命,他又何嘗不是?

額娘曾與他念叨過,兩周歲多一點,他命懸一線,是皇瑪嬤救下他一條命,親手照顧他,守著他度過危險期。好吧,其實在這宮中,

在他的一眾兄弟姐妹中,有不少人都是經皇瑪嬤那妙手回春的醫術重獲新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這些被皇瑪嬤給予新生的皇子公主,都特別喜歡黏皇瑪嬤,喜歡到皇瑪嬤宮中走動,喜歡陪皇瑪嬤聊天。

不過,他心裏其實很清楚,兄弟姐妹們喜歡皇瑪嬤,並不僅僅是皇瑪嬤給

了他們新生,還因為皇瑪嬤由骨子裏散發出的親切感,以及皇瑪嬤的博學多才,使得他們不由自主想要靠近,想要待在皇瑪嬤身邊,想要聽皇瑪嬤說話。

多年過去,他相信兄弟姐們都看得清楚,皇瑪嬤雖然疼愛他們每個人,但對待一出生就失去額娘的太子和天才七弟,到底與他們有些許不同。

而太子和七弟之間的關係在他們兄弟中甚篤,如若他們中有人覬覦太子的儲君之位,無疑是和太子本人、七弟、乃至皇瑪嬤、皇阿瑪站在了對立面。這樣四個人,他們兄弟中不管是誰想與之作對,後果完全不用多想就能知道。

「太子近段時日沒少跑乾清宮,再結合太子這兩年的言行舉止,我覺得太子八成有意自請廢儲。」

長華忽然蹦出這麼一句,當即驚得長生和胤祉目瞪口呆。

「很驚訝?」

長華好笑地搖搖頭,說:「氣場,太子身上的氣場這兩年有著明顯變化,比起兩年前,太子是一如既往優秀,但身上一直以來緊繃的弦在這兩年裏鬆弛不少,眉眼間也時常流露出淡然之態,足見太子心境有變。」

「我沒留意,不過,真要是如二哥說的這樣,那麼是不是七弟……」

長生話沒說完,聽著這未盡之語,長華和胤祉心裏卻明明白白,知道長生後面要說什麼,兩人沉默須臾,長華說:「以太子和七弟之間的關係,以及七弟的能力,結果肯定會是你想的那樣。」

太子自請廢儲,兄弟中,毫無疑問,由七弟上位,方能服眾,否則,不管是朝堂還是他們兄弟間,必將掀起一場風浪



長生笑了:「這樣的話蠻好的。」

胤祉隨著長生音落,重重地點頭:「我也覺得這樣很好。」

「好了,不說那些了,吃菜吃菜。」

拿起筷子,長華給長生、胤祉面前的碗中各夾了塊東坡肉,接著不知又想到什麼,禁不住感嘆:「八弟、十弟、十一弟、十二弟比咱們強啊,竟都學七弟的樣兒,隻娶嫡福晉不要旁的女人入後院!」

長生抿口酒水沒有做聲,胤祉一臉無所謂說:「

二哥若嫌麻煩,大可不必理會後院除過二嫂以外的女人。」

「話雖可以這麼說,但她們進了咱們爺們的後院就是咱們的責任,真丟在一邊長久不理會,怕是不太好吧!」

長華不注重女色,可是在大婚前,榮妃作為額娘,直接送倆教導人事的宮女到身邊,大婚半年,康熙指的側福晉和庶福晉又先後進入後院,

大興地來說,他不喜,卻也沒當著榮妃和康熙的面拒絕,更沒有想過找他喜歡的皇瑪嬤幫忙,就這樣,在得知七弟胤禛經他們皇阿瑪允許,只要嫡福晉,一生不納二色,使得長華羨慕的同時,為自身感到無比遺憾。

後面,胤禶、胤祚、胤祐、胤禩相繼被指婚,竟然出奇一致,一輩子只和福晉相伴,後院不入其他女子,長華心裏愈發酸溜溜的。

「有什麼不太好的?我看是二哥你顧慮多,你想想啊,皇阿瑪既然能同意七弟他們那樣的要求,可見心有鬆動,不在意咱們後院女人多少,

若是二哥還不放心,大不了和二嫂多努力生幾個嫡子嫡女,一切問題不是迎刃而解?!至於已經被抬進後院,被你碰過的,大不了把他們送到莊子上養著,這樣眼不見心不煩,沒準還能促進你和二嫂之間的感情呢。」

「六弟,你在女色上可得注意一點,不要見個女人就想抬進後院。」

長生猛不丁蹦出一句。胤祉臉紅:「四哥這話說的,我是喜歡容貌嬌好的女子,可我把她們抬進後院真正碰過的卻沒幾

個,我就是閑著沒事時,讓她們給我做模特,繪製美人圖而已。」

模特是何意,一眾皇子都有從葉夏口中了解到,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基本上都有給葉夏這個皇瑪嬤做過模特,便於葉夏給他們繪製畫像。

長生送出個白眼,隨口說:「皇瑪嬤有說過,不管男女都得自愛,若一味放縱,很影響壽數。」

長華放下筷子,把目光落到胤祉這,一臉肅容說:「皇瑪嬤說過的話從來不會無的放矢,你要是想活得酒些,就把沒碰過的姑娘送出府,也別再動不動就往府裡抬人。」

「好吧,我聽二哥的。」

胤祉耷拉下腦袋,比起兩位胞兄,他在女色上確實過了些。

「臭小子怕是沒有發現,近七八年來,皇阿瑪的后宮不見添新人不說,且整個人變得明顯有些清心寡欲,但皇阿瑪精神頭卻一天比一天好,人看著都年輕不少,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說是咱們的兄弟都不為過。」

康熙聽葉夏的話近些年注重養生,一個月去后宮的次數屈指可數,自然沒心思往后宮添新人。

「四哥你這話是不是說的有點過了?」

他家皇阿瑪看著是年輕,可到底快已過不惑之年,怎能和他這個剛過弱冠沒兩年的毛頭小子作比?

胤祉覺得胞兄長生所言有些誇張,自是沒將對方的話真當回事兒。

長生沒有因自己的話被質疑就面露不悅,他睨眼胞弟胤祉,撇撇嘴:「愛信不信。」

晃眼過去兩個多月,這日大朝會上,太子胤礽當著滿朝文武官員的面跪地,面向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自請廢儲,幾乎是瞬間,

朝中眾臣如被五雷轟頂,好端端的太子為何要如此做,出於震驚中的官員們無人想明白,就是一直暗戳戳追隨太子的官員,

也是滿頭大霧,不知自家主子是沒睡醒,還是腦袋抽風,竟然會做出這般舉動。不待文武百官想明白,太子胤礽清朗堅定的聲音再度揚起,

不出意外,又一次引得文武百官驚愣不已,但沒過多久,朝臣們回過神,時而看看太子,時而看看被太子親口推舉出來的新儲君人選雍親王,末了,所有人將目光聚向皇帝,靜候皇帝做聲。

而相比起朝臣們的震驚,胤褆等皇子卻在太子自請廢儲那刻,短暫面露愕然,隨之個個一臉淡定,像是早知道太子有這麼個決定似的。靜,偌大的朝堂上靜寂得落針可聞。

「太子,你可知道你放棄的是什麼?」

康熙靜靜地注視著太子胤礽,在所有人不知等了多久後終於發生,他神色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

聞言,太子胤礽迎上龍椅上投過來的攝人目光,語聲鏗鏘有力:

「兒臣知道,但為我大清的長遠發展著想,兒臣懇求皇阿瑪廢了兒臣的太子之位,立七弟胤禛為我大清太子,比起兒臣,七弟更適合做太子,兒臣也相信七弟能把這個太子做好!」

「胤禛,你是怎麼想的?」

康熙將視線挪離,鎖向顧墨塵一臉肅容問。從自己位置上走出,顧墨塵撩起袍擺跪在太子胤礽身後,乾脆利落回康熙:「太子殿下很好,是位合格的儲君,兒臣能力不足,擔不起儲君之責。」

「七弟!」

胤礽看向顧墨塵:「你這是自謙!三哥希望你為了咱大清的國運經久不衰,接受皇阿瑪的冊封。」說到這,他把目光挪向康熙:「皇阿瑪,七弟的能力有目共睹,您下旨吧!」

康熙觀察著文武百官和一眾皇子的神色,竟然看不出有一人面露異色,難道都認為由老七做儲君更為合適?

如是想著,康熙心裏騰起一股惱意,太子是他最喜歡的皇兒,是他的嫡子,是他從小親自教養出來的,有那麼差勁,不入百官的眼?

壓下惱意,康熙沉聲問文武百官:「諸位臣工怎麼看?」

得到的回應是「臣等聽從皇上決斷」。

呵!聽從他的決斷,平日裏為件不大不小的事兒一個個吵得像鬥雞,今日太子自請廢去儲君之位,如此大的事,卻個個靜若鵪鶉,本事都漸長啊!

「皇阿瑪……」

半晌不見康熙說話,太子胤礽禁不住輕喚一聲,好拉回龍椅上帝王的思緒。思緒歸攏,康熙深望太子一眼,一連下發兩道旨意。

第一道,無疑是廢儲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封其為理親王;第二道,冊封雍親王胤禛為太子。

兩道旨意下發,文武百官和一眾皇子齊跪地高呼:「皇上(皇阿瑪)英明!」

在康熙平身免禮後,包括胤礽在內,所有人向顧墨塵道喜。然,顧墨塵並無多少喜色,他禮貌性地與眾人點點頭,算是做出回應。

「三哥,咱們之前不是說好了麽,你為何今日突然來這麼一出?」

散朝,顧墨塵和胤礽走在一起,眉頭緊皺:「我喜歡做研究,有三哥做後盾,我能更好地做研究,難道三哥把我說的那些話都忘記不成?」

胤礽裝可憐博同情:「七弟啊,那你就不能同情同情三哥?三哥被儲君的擔子壓了多年,真得好想放鬆放鬆,而你有那個能力做儲君,

且能力遠勝三哥,替代三哥做儲君又有何不可?至於你喜歡做研究,這簡單啊,只要你每日忙完政務,去實驗室待會完全沒問題嘛!」

「三哥,做研究最忌分心。」

顧墨塵嘆氣。胤礽拍拍他的肩膀:「七弟啊,說實話,你是真得很有遠見,有些事讓我來做以我的思維模式和決斷能力,

怕是很難做成,而你就不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我誰來做儲君更合適,很顯而易見。加油!兄弟!哥哥看好你哦!」

永和宮。

得知太子被廢,自己的長子被皇帝冊封為新的儲君,德妃驚怔好一會,接著高興得險些暈過去,她為免自己出現幻聽,禁不住連聲問:「你沒聽錯,太子果真被廢,皇上冊封雍親王為太子?」

來襲滿面喜色,一而再點頭:「回娘娘,后宮都傳開了,奴才聽得真正的,不過,太子殿下是自請廢除他的儲君之位,並向皇上推舉咱們雍親王為儲君。據說朝堂上百官無一人提反對意見。」

確定自己沒有幻聽,德妃喜極而泣:「我兒從小就有出息。」

來喜和琴心、琴笙同高興得笑出眼淚,接連點頭,認同德妃所言。

「傳本宮的話下去,莫要因為雍親王被皇上冊立為太子就一個個張狂起來,以前怎麼行事以後照舊怎麼行事,要是有哪個藉著這件喜事做出些猖狂事,到時不要怪本宮心狠!」

琴心恭敬應了聲,退出門外,永和宮內的宮人傳話。

和永和宮內的喜氣比起來,其他各宮是既艷羨又滿宮冒酸氣,一致覺得德妃命好,生了個從小就特長臉的兒子,現如今,那兒子被皇上冊立為新儲君,可想而知來日新君繼位,作為生母,德妃還不得被尊為太后?!

「姐姐,你說烏雅氏怎就那麼好命啊?!」

貴人郭絡羅氏坐在宜妃屋裏,酸溜溜地說:「明明都是一樣為皇上生子,偏偏烏雅氏生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出來,不足兩歲便被封為貝勒,

接著沒過多久又被封為郡王,緊跟著數年後晉陞親王,現在更是好命的成為太子,這可真真是讓人不眼紅都不成。」

宜妃同樣語氣泛酸:「眼紅又能怎樣?這人啊,有時候就是那麼好命,讓旁人怎麼都羨慕不來。」

和烏雅氏比起來,她生的兒女雖沒對方多,卻也有給皇上三位皇子,但可惜的是,她膝下這三個看著都挺聰明,卻沒一個能和烏雅氏生的長子相提並論,現在,烏雅氏的長子被冊立為太子,想想有點不甘心呢!

這般想著,宜妃轉瞬又暗暗搖頭,不甘心?

她憑什麼不甘心?

烏雅氏的長子打小就是個天才,被皇上喜歡、被太后喜歡、被太子喜歡,與一眾兄弟也是自幼關係極好,靠自己的能力,不僅自身得封爵位,同時還捎帶著兄弟們獲封,這樣一個人,能在今日一飛衝天,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姐姐……」

貴人郭絡羅氏眸光微閃了下,咬了咬唇,說:「恆郡王和十三貝子似乎都和太子關係不錯,往後你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帶著十五阿哥一起玩啊?」

「老十五虛歲有十六了吧?」

見自家妹妹點頭,宜妃續說:「他這年歲已經在朝堂幫皇上辦差,哪能像小孩子似的說玩就玩兒。再說,這和兄弟們相處,得自個主動,旁人即便能帶著一起,可要是自個成日悶不吭聲,也難和眾兄弟搞好關係不是?!」

貴人郭絡羅氏聞言,訕笑:「姐姐說的是。」

……

時光荏苒,康熙四十二年,這日,康熙上完早朝,臨退朝前拋下一句今日將禪位給太子,驚得眾臣齊齊不知作何反應,待回過神,眼前已經不見皇帝的身影。

而康熙是說到做到,著禮部安排好禪位大典,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榮升太上皇,由太子胤禛(顧墨塵)繼承大統,成為大清新帝,年號雍正。

「皇瑪嬤,你一定要早點回來,在遊覽途中也務必要注意身體。」

定好三月初動身,第一站江南,知曉葉夏和太上皇康熙外出遊玩的日期,顧墨塵處理完今日手上的政務,就迅速趕至慈寧宮,

先是說自己要跟著,結果受身份限制,難長時間離京,這不,只能千叮囑萬叮囑,生怕他家母上大人在遊玩途中有個閃失。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