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武唐仙》第339章 兵法二十四篇
兵法二十四篇,是諸葛亮一生心血所凝,交給蕭業的這卷,和世間流傳的文章不同,以心神凝練,每一字每一句,都蘊含真意,這是真文,也是傳承。

諸葛亮把傳承給了蕭業。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相對論!

相對論是宇宙規則之一,愛因斯坦發現了這個規則,將之落於文字,流傳下來,世人研究相對論,漸漸有了應用,可是能說就掌握了相對論嗎?

不能!

相對論是規則,是道,除非在靈魂中對相對論作徹底的演繹,掌握到本源,或者得了天神的真文傳承,才能說真正得到了相對論,運用相對論的神通,否則只是流於文字。

兵法二十四篇也是如此,每一篇文章,都蘊有真意。

類似的,蕭業贈給紫姑與嬉蓮兒的大羅心經,同樣是真文。

哪怕沒有得到儒門神通,得了諸葛亮的傳承,也是天大的機緣,蕭業向諸葛亮消失的方向深深一躬,就把兵法二十篇貼於腦門,準備回到陽間再參悟,卻是心神突震,一個個文字,化作真意,繚繞於識海,奧妙無窮,彷彿蘊含著儒家的精神,天地的至理。

一時之間,蕭業竟然忘了回陽,站在台階上,參悟起來。

文英殿內,也隻余張良與文昌帝君了。

張良看著下方蕭業的背影,忍不住問道:「帝君,為何不向此子傳法?」

「莫非卿也以為朕拘泥於門戶之見?」

文昌帝君似笑非笑道。

「臣不敢!」

張良忙施禮。

「哎~~」

文昌帝君嘆了口氣道:「不知卿可有覺察,儒學自漢亡之後,已無路可走了。」

張良深有同感道:「臣有話不吐不快,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於儒門有大功,但世間禍福相依,又所謂盛極而衰,儒學於漢代達至頂峰,便已註定了衰落的結果。

有漢一代,雖名家輩出,卻不能抒發新意,在諸聖的文章上縫縫補補,再難精進,這便是儒門一家獨大的惡果,至司馬代魏,不敢稱忠,以孝治國,本朝太宗逼父軾兄,連孝也丟了,忠孝皆失,談何仁義,儒家門人,皆為犬儒,莫非帝君是看了大羅心經,對蕭業寄予厚望?」

文昌帝君不置可否道:「此子的大羅心經,雖有新意,但朕總覺得並不完整。」

「帝君的意思是……其立論尚不夠精闢?」

張良遲疑道。

「不!」

文昌帝君擺手道:「僅從心學而言,已足夠完善,但與心對應,還須一物,與心合一,方可開闢出一條全新的儒學大道,孔明授他兵法二十四篇,正是寄期望於自行參悟,畢竟神通授之,不如參之。

授來的神通,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而參來的神通,必由本源而出,或可觸類旁通,領悟出那物,我等,哪怕是諸聖也幫不了他,只能靠他自己。」

張良訝道:「帝君就如此看好他?」

文昌帝君淡淡道:「不是非得看好他,我等究其本質,不過是一副副塚中枯骨罷了,生前都未得悟大道,何以死後得道?而當世論起學識,無人能出他其右,但願此子莫讓朕失望。」

張良默然,怔怔看著蕭業,許久道:「帝君,任由此子留在冥府,肉身在外,終究不妥。」

「倒也是!」

文昌帝君伸手一指!

蕭業正沉迷於兵法二十四篇的神韻當中,突然被什麼從背後推了一把,立時一足踏空,從台階邊緣墜落,待得睜眼時,已回到了江都縣的文英殿內。

再看文昌帝君,失了神妙,成了一副地道的金身雕像,諸賢也是如此,唯有諸葛亮,那泥胎面孔多出了一絲帶有期許的笑容。

漸漸地,蕭業心裡生出了慚愧之意,自己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啊。

其實帝君的稱號和人間帝王不同,人間帝王靠血脈傳承,無所謂賢明,歷史上真正的賢明君主很少,而帝君是由天道賜下封號,必是品行、胸襟皆為上上之選。

「丞相高義,學生感激不盡!」

蕭業向諸葛亮塑像深施一禮,又向文昌帝君及殿內諸賢一一施禮,才轉身而出。

「可是得了帝君授法?」

嬉蓮兒期待的問道。

蕭業道:「儒門神通,不傳修士。」

「啊?」

嬉蓮兒與蘇月兒失望的驚呼。

巧娘沒有野心,倒沒什麼,只是有些惋惜蕭業身為狀元,卻沒法習得神通。

蕭業道:「雖然帝君不傳,但是自己並非不能推衍,去了趟冥府還是有些收穫的,我需要閉幾日關,整理一下,我們先出去。」

「嗯!」

嬉蓮兒和蘇月兒又看到了希望,雙雙點頭。

……

蘇月兒和嬉蓮兒不想打擾蕭業,回了買下的史家宅子等候消息,蕭業則先與巧娘去了張家,向嶽父嶽母請安問好。

才兩年沒見,張父明顯胖了,臉龐圓乎乎的,身寬體闊,張母也變得珠圓玉潤。

要知道,古代長胖可不容易,既便是大戶人家也不例外,要不然唐代自玄宗年間起,會以胖為美,玄宗之前,大唐的審美還是正常的,至少蕭業並未見過以胖為美。

張父張母見著蕭業也是喜笑顏開,一口一個賢婿,幾次蕭業都想拿洗髓丹,給張父張母易筋洗髓,這樣胖下去不是個事,但是張父張母有兒有女,作為女婿,也不能越俎代皰,張檢和張玉都好好的,這份孝道,應該由他們倆兄妹來盡,自己盡一個女婿的本份就好。

於是,蕭業打算回了家,再和張玉提起,與張父張母閑卿著,都是些官場上的趣事。

張父當了江都縣丞,雖然是副的,但是知縣知道蕭業是張家的女婿,而蕭業又是漕運總管張柬之的門生,對張父客客氣氣,遇到事情都商量著辦,並不獨斷專行,因此張父也以官場中人自居。

不覺中,天色黑了,用了膳之後,蕭業把張玉、杜氏和殷殷接回了家,先說了張父張母的事情,張玉點頭道:「還是相公想的周到,大哥去了神都趕考,那我過兩日再回家一趟,給父母親易筋洗髓,時候不早了,妾去弄些熱水,給夫君洗漱。」

說這話的時候,張玉俏面有些臊紅,蕭業也是心癢癢的。

這時,紫姑卻是傳音:「蕭郎,暫時不要和你妻子圓房,我想拿她做個測試,看看能否結出元炁清丹,你放心,既便不成,最多止住於無暇金丹,不會有什麼後果。」

蕭業遲疑傳音:「娘娘,你有結元炁清丹之法?」

紫姑道:「沒有,但是太平公主也沒有結元炁清丹之法,卻是結成了,我總結了下,或與才氣有關。」

蕭業看向了張玉。

張玉撲哧一笑:「夫君,橫豎也不急於一時,如有機會凝結元炁清丹,妾當然願意啦,夫君想要的話,可以讓殷殷來陪你。」

「行!」

蕭業也願擋了張玉的道途,爽快的點頭:「反正來日方長,剛好我得了些機緣,需要閉幾日關,就從今晚開始,你早點休息吧。」

「夫君等一下,妾先收拾間屋子。」

張玉貼心的站了起來。

「不用了,我去煬帝地宮閉關,那裡足夠安靜。」

蕭業擺了擺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