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開局殺隋文帝祭天》第188章 帝王心術。


楊廣被蘇夔這麼一打岔,剛剛說到哪裡也給忘了,索性將手中的這封信遞給了張衡。

張衡看完這封信,這臉上也是滿面的潮紅,許久之後,張衡這個情緒也緩和了下來。

「陛下,三月之內滅亡東突厥,這是否有些太過天方夜譚了?」張衡思量片刻之後,對楊廣說道。

張衡這是楊廣的近臣,親信,因此他對楊廣說的,這是心裡話。

東突厥這怎麼說都是一國,三個月之內滅亡一個國家,這話說起來確實是有讓人難以置信。

其實,楊廣看到李牧的這封信的時候,他心中也是嚇了一跳。若是別人說出三個月滅亡東突厥的話,那麼楊廣必然會認為這是謬論。但是這話是李牧說的,要知道自打楊廣登基坐殿之後,李牧那可是從沒有讓楊廣失望過。

「不,既然上將軍相信朕,朕也得相信上將軍。上將軍既然要三個月的軍需用度,那麼朕就給他三個月的軍需用度。朕相信,上將軍一定不會讓朕失望的。」楊廣的話語當中,可謂是充滿了對李牧的信任。

「陛下,朝堂諸公哪裡,只怕沒這麼好應付啊?」張衡在楊廣的耳邊說道。

李牧平滅漢王楊諒,這是大隋的內亂,因此朝堂上下能夠一心。但是若是與東突厥作戰的話,這門閥世家的人那就要扯後腿了。

在門閥世家的眼中,這皇帝若是能是個昏君那是最好的。即便不是個昏君,那他也不能是個明君。

現在為何楊廣殺兄弒父的消息傳的天下路人皆知,這完全就是各地的門閥世家在扯後腿。這若是讓楊廣滅了東突厥,洗白了之後,那皇權的力量豈不是要壓製門閥世家一頭。

楊廣也清楚,若是將這件事拿到朝堂上議論。那麼多半是不可能被通過的,這些門閥世家的大臣們,必然橫擋豎攔。

楊廣思量著,沉思了許久之後,楊廣這才對張衡說道:「研磨,朕要下旨。」

楊廣決定了,這件事自己先下旨。皇帝說話那就是金口玉言,更別說是下聖旨了。楊廣這聖旨一下,那就等於是將生米煮成熟飯了。

若是樊子蓋當這個戶部尚書的時候,楊廣下了聖旨,樊子蓋能夠拖延,或者不執行什麼的。但是現在戶部落在楊廣手裡了,戶部尚書現在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這是楊廣的忠犬,楊廣這來了旨意,你就是給宇文化及八個膽子,宇文化及也不敢不執行。

當然,這聖旨一下,毫無疑問必然要在朝堂當中掀起軒然大波,文武百官必然齊聲反對。但是現在,楊廣可不管這麼多。先將這糧草軍械的事情給解決了,至於百官反對,那都是後話。

楊廣讓張衡研磨,自己書寫聖旨。這封聖旨很快就寫好了,楊廣將聖旨遞給張衡。

「你親自去戶部宣讀聖旨,告訴宇文化及,即刻準備,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延誤。」楊廣將聖旨交給張衡,鄭重的說道。

「是,陛下。」張衡接過聖旨之後,趕去戶部傳旨。

樊子蓋被楊廣拿下之後,這戶部便成了楊廣的囊中之物,現在的戶部尚書乃是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這邊接過了楊廣的聖旨之後,那是一刻都沒敢耽誤,當即就從戶部出了文書,從大隋的各大糧倉當中,開始給李牧調配糧草。

大隋別的東西不多,唯獨這個糧食最多。老主楊堅在位的時候,就在大隋這各大產糧的地區修建了大量的糧倉,這些糧倉當中的糧食,便是大隋打上個十幾年的仗,他都用不光,用不完。

在隋唐演義,說唐,興唐等各大傳記當中,瓦崗寨的崛起是因為程咬金,尤俊達劫了四十八萬兩黃杠作為資本,而李淵能夠從最後一個造反,到最後作用天下,就是靠著大隋在太原修建的回洛倉作為軍需用度。

僅僅是一個回洛倉便支撐了李淵成立了浩瀚大唐,而根據記載,大隋在天下一共有九大糧倉,由此可見,大隋的巔峰時期到底是多麼的富裕。

先有楊廣的聖旨,然後又有戶部的公文,李牧所要的三個月的軍需用度自然是解決了。但是一家歡喜一家愁,李牧的軍需用度解決了,楊廣可有的煩了。

這第二天很快就到了,楊廣得上早朝了。楊廣也明白,自個只要一上早朝,迎來的必然是那些個大臣的狂轟亂炸。但是,楊廣不是那種從此君王不早朝的人。逃避,也解決不了問題。

大興城,皇宮,金鑾殿。

楊廣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左右,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那是一動不動。

怎麼說呢,一動不動是王八,朝堂當中的這些個王八的臉色可是不怎麼好。

果然,照常的施禮跪拜這些常規程序走完之後,楊廣這邊剛剛說完,有事稟報之後,這立刻就有人站出來了。

最先發難的這是韋士康,只見他站出來,朝著楊廣問道:「陛下,聽聞戶部正在調運糧草,不知這些糧草是往哪裡調運的?」

「往哪裡調運,自然是往太原前線調運。」楊廣理所當然的說道。

楊廣一說這話,文武百官這就有點迷糊了,太原的仗打完了,這大家都知道。漢王楊諒跑了,北平王羅藝,處羅可汗都被擒了。這前線還打什麼仗,還運什麼糧草?

「陛下,前線戰事不是已經了結了嗎?」韋士康朝著楊廣問道。

「戰事了結了,誰告訴你的戰事已經了結了?」楊廣反問道。

這就是楊廣的辦法,將兩樁戰事合併為一樁戰事,現在不是大隋在興兵進攻東突厥,而還是在平定漢王楊諒的造反。雖然太原城拿下了,北平王羅藝和處羅可汗已經被俘虜了。但是,這漢王楊諒不還沒抓到嗎?

既然漢王楊諒這主謀還沒有被抓,那麼楊廣說這場戰事還沒有了結,這似乎也說的過去。

「陛下,靠山王已經率兵回朝,這太原應當也無戰事了,何須在調配糧草?」韋士康不解的問道。

「愛卿,此言不對。」

「朕派上將軍前往太原,那就是為了接替靠山王。如今上將軍到了,靠山王自然要班師回朝。」

「靠山王回來,朕的上將軍可還在前線呢。上將軍救我大隋與危難當中,朕豈能讓上將軍餓著肚子打仗?」楊廣振振有詞的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