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開局殺隋文帝祭天》第379章 李牧意欲建公學。
李牧說完之後,楊廣陷入了沉思當中。這番話也就是李牧說出來楊廣能夠聽他的勸告。若是旁人說出來,只怕非得惹怒楊廣不可。

楊廣冷靜下來,覺得李牧說的十分有道理。先不說這科舉能不能開成,即便是能夠開成,最後也必然是李牧說的那種情況。

要知道,這個時代書可是極其珍貴的。普通人家出身的人,很多人這輩子也未必能夠接觸到書籍,即便是能夠接受到書籍,沒有名師教導也很難成才。

只有極其少數,天資極高的普通人家的弟子,方才能夠學又所成。

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是開了科舉,最後中舉之人,必然絕大多數,也是門閥世家的弟子。

正如同李牧所說,從之前的二八之分,變成六四之分,對於門閥世家來說,也算不上滅頂之災,甚至連元氣大傷也算不上。

即便是讓這四成通過科舉上來的平民弟子做了官又如何,朝堂上無人的話,這屁股下面的椅子,可能一輩子都未必會有挪動。

楊廣要的是徹底的覆滅門閥世家,而絕對不是無關痛癢的削弱一番門閥世家的影響力。

楊廣思量一番,覺得有些左右為難。不開科舉,心裡膈應,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但是現在即便是開了科舉,似乎也無法達成自己的目的。

一時間,楊廣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遇事不絕,問李牧,這是楊廣最新領悟的真諦。

「愛卿,你可是心中有了算計?」楊廣滿懷期待的問向李牧。

李牧思量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陛下,計策暫時沒有,科舉之事急不得,這件事欲速則不達。」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若要對付門閥世家,那麼就非得一棒子將他們徹底打死才行。」

「陛下,這件事急不得,咱們得慢慢謀劃。」

李牧說著,朝著楊廣使了一個眼神,那意思是說,人多口雜,這個時候不易多說。

李牧和楊廣兩人那可是極其默契的,李牧這一個眼神使出,楊廣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實際上李牧並非沒有計策,而是不能在這個時候說。雖然今日禦書房的這些人都是楊廣的心腹,但是,卻也未必全然可信。

李牧計策是有的,但是,這個計策一旦泄露出去,讓門閥世家的人事先有了準備,那麼這個計策可就不靈了。

楊廣明白李牧意思,嘆了口氣朝著眾臣揮手道:「哎,你們先下去吧,朕想靜靜。」

一聽楊廣這話,眾臣立刻如蒙大赦一般,趕忙朝著楊廣施禮,退出了禦書房。

這個時候,正是楊廣氣頭上的時候,他們卻偏偏沒有注意。繼續待下去,難免惹禍上身。

這些個人那是一個跑的比一個快,生怕楊廣在把他們叫回來一般。唯獨李牧吊在最後,因為李牧知道,楊廣是必然會把他叫回去的。

「上將軍,請留步!」果不其然,在所有人走後,張衡從後面追了上來。

「上將軍,陛下宣你回去!」張衡追上來,湊到李牧跟前說道。

跟著張衡回到禦書房中,楊廣的臉色已經好上了許多,沒有之前的愁容了。

「愛卿,你覺得這些大臣不可信?」楊廣遲疑的朝著李牧問道。

要知道,楊廣今日宣見的眾位大臣,這可都是楊廣的心腹之人。

李牧想起剛剛這些大臣的樣子,不由的有些不屑,輕聲說道:「一個個畏畏縮縮的,若是不觸及自己的核心利益,那自然還算是可信的。但是,若是生命受到威脅,又或者一些其餘的事情,想來必然會出賣陛下。」

李牧這番一說,楊廣響起剛剛這些大臣畏畏縮縮的樣子,頓時也是一陣來氣。

這些人,平時一個個口口聲聲的效忠自己,效忠大隋,可真遇到事情之後,卻是一個縮的比一個快。

「哎,還是朕的上將軍靠譜啊!」楊廣在心中暗道。

自打李牧和瓊花公主成親之後,楊廣對李牧是越發的上放心了。現在,李牧和他們皇室,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要知道,這個時候楊廣可還沒有瘋狂的作死。而天下在經歷了開皇盛世之後,百姓可謂安居樂業。因此,這天下百姓是認大隋,認楊氏江山的。

在楊廣看來,如今只要重用李牧,然後打倒門閥世家,那麼他楊氏江山,必然可以千秋萬世。

這也是為何現在的大隋還無人造反的原因,只要楊廣不做死,那麼民心就不會散。民心不散,那麼即便造反成功,也當不了皇帝。

正如同三國時期,為何曹操這麼大的勢力,還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真是因為他就是一個忠臣嗎?他若是忠臣,為何把持朝政,不歸權與皇帝。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最大原因,是在百姓心中,天下是劉氏天下,皇帝那必然得姓劉。

此時大隋的天下也是這般,此乃楊姓天下,這皇帝自然也就得姓楊。

楊廣的皇位無憂,他現在想要的,就是覆滅門閥。讓這覆滅門閥的大功績,成為他楊廣在位時的第一大功績。

而覆滅門閥的關鍵,就在於取消察舉制度,斷了門閥造血的根源。

每年察舉製察舉上來的這些官員,那就是在源源不斷的在為門閥世家造血,讓門閥世家對朝堂的掌控更盛。

「愛卿,你心中是何計策,快與朕說說!」楊廣急切的朝著李牧問道。

李牧看了看楊廣,正色道:「陛下,科舉的根本不在於科舉本身,而在於教育。應當先普及教育,如此之後,在行科舉制度。如此,這科舉方才能夠選拔出來足夠的人才!」

楊廣畢竟是皇帝,腦子那是十分的靈光的,立刻明白了李牧的意思。

「愛卿的意思是建私塾?」楊廣遲疑的問道。

在大隋自然是有私塾的,不過,這私塾是一般都是門閥世家,再不濟也得是一方的豪強大族才能修建的起。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這輩子也未必能夠有上私塾的機會。

「陛下,我意由國家撥款,修建公學。這公學比私塾要大,並不收取學費,免費收容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李牧沉聲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