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之太孫無敵》第678章內閣十子
城門口,楊士奇與解縉正在破口大罵,下一秒只見城門口出現了兩道高大人影,二人便立馬老實了起來。

此二人面容相似,皆壯如鐵塔,渾身肌肉爆棚,不是新天子禁軍統領鐵塔二兄弟,還能是誰?

雖然鐵塔二兄弟身後並無禁軍衛隊,但解大頭等人卻還是慫得要命,唯恐招惹了這兩個莽夫。

或許夏元吉與蹇義並不清楚,當年楊士奇等八人被選為神童,進入文淵閣同一眾皇子進德修業,那可是鬧得整個文淵閣雞飛狗跳,片刻不得安寧。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可是沒被當今天子暴打毒打,而打手正是這兩個不講道理的武夫丘八,上手就是一頓毒打。

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這兩個當今天子的貼身侍衛,可根本不管你是什麼才子神童,完完整整地遵從長孫殿下的命令,說揍得你三天下不了床,絕對不會少於五天。

如此一來,楊士奇等人可是對鐵塔二兄弟怕到了骨子裏,一見到他們便如同耗子見到了貓,哪裏還敢繼續爭辯。

慕容兩兄弟抬腳走上前來,冷冷地注視著楊士奇與解縉,嚇得二人腿肚子都快軟了,隻得訕訕地笑了笑,根本不敢吭聲。

「爾等現在皆是奔三的人了,怎麼還是一副小兒姿態?皇上召爾等回京,自然會委以重任,爾等如此心性,某家只怕會令皇上失望!」

慕容四兄弟自追隨朱雄英以來,一直對他忠心耿耿,老大土行慕容博如今已是天劍局北疆局座,與袍女領班裴玉簫喜結連理,共同執掌北疆天劍局。

老二慕容夏與老三慕容雲一直追隨在朱雄英左右,從最初的東宮校尉,一步步成長為了如今的禁軍統領,執掌紫禁城上十二禁衛,宿衛宮廷。

老四探花郎慕容逸眼下就任金陵帝都天劍局局座,親自坐鎮京師,監察文武百官,權柄堪比當年的錦衣衛指揮使。

曾幾何時,四個被錦衣衛打壓得走投無路的江湖遊俠,已經成為了手握滔天權柄的諜報巨擘,當今天子的心腹親信。

聞聽此言,楊士奇等人眼中迸射出精光,絲毫不在意鐵塔二兄弟言語之中的責怪。

當今天子,召集自己等人,果真是要委以重任!

解縉原本就有些猜測,因為從交趾到京師,這一路行來,所過之地的州府縣官竟對他爭相巴結討好,不但送出了各種錢財異寶,還十分貼心地準備好了進京的一切事務,令解縉驚懼到了極點。

即便他聽聞那些傳言,自己即將出任刑部侍郎,但這似乎並不能成為他們巴結討好自己的理由,直到聽見了從慕容二兄弟口中說出來的那句話,解大頭這才恍然大悟。

皇上這是要有大動作啊!

六部五寺,盡皆安插親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正為親政做好準備,等到明年改元建新,將會是一系列大刀闊斧的革故鼎新!

畢竟,當今天子,自幼便有包舉宇內、並吞八荒之決心!

一想到這兒,十人頓時振奮不已。

建文年間,除去運氣較好的夏元吉外,其餘九人完全可以說是飽受無妄之災,盡皆被逐出內閣不說,還悉數遭到了程度不同的貶斥,尤其是楊溥最慘,平白無故地受了兩年牢獄之苦。

九人在建文年間,不是屍位素餐,便是遊離在政治邊緣,根本未曾得到過重用。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當時把持朝政之人乃是齊泰與方孝孺,這兩個一心遵從古製,打造大同盛世的書獃子,他們九人又被貼上了「太子黨」的標籤,會被得到重用才怪!

好在齊泰與方孝孺終究是正經儒生,不同於那些黨同伐異的陰險政客,否則別說得到重用,他們九人只怕早已魂歸地府了,哪裏還有如今揚眉吐氣之日!

至於夏元吉則是十人之中年歲最大之人,洪武二十三年中舉,因獲鄉薦進入太學,被選入宮中書寫製誥,深受太祖高皇帝器重,後升授為戶部主事,幹吏之名朝野皆知,如此方才倖免於難。

並且自建文元年,先帝便派遣夏原吉、暴昭等二十四人充任採訪使,分巡天下,監察百官,懲處地方奸惡。

夏原吉作為欽差巡訪福建一帶,任內政治清明,百姓悅服,整個建文年間,一直都在外考察,未參與戶部政務,更加不會對齊泰與方孝孺把持朝政造成威脅。

但十人皆是滿腹經綸的賢才幹吏,自幼便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自然不願如此碌碌無為地蹉跎一生!

而今得到了慕容二兄弟的出言提點,自然振奮到了極致,建文一朝所受到的排擠屈辱頃刻之間煙消雲散。

誠然,掌握儒家學說固然重要,而以儒家思想修身養性乃至經國治世則更為重要。

畢竟儒學八目言明,從最初的「格物致知」,到「正心誠意」,再到「修身齊家」,都是為了最終的「治國平天下」!

作為一個儒生,除了熟讀儒學經義,牢記先賢聖言,還要以儒家的道德規範、精神情操來要求自己,胸懷四海,以天下為己任,才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楊士奇、夏元吉等十人無一不是當世人傑,宰輔之才,自然渴望一個可以讓他們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渴望一個讓他們實現自身政治理想的機會!

而今,這個機會,當今天子似乎正要給他們,這如何不令人激動?

來不及多想,十人神情振奮地跟著鐵塔二兄弟進入了紫禁城,快步來到了乾清宮禦書房外,成功入內見到了他們心心念念的大明新天子,朱雄英!

「臣等……叩見皇上!」

十人神情不一地跪倒在地,齊聲高喝道,箇中滋味,唯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

朱雄英先是看了看滿臉滄桑的解大頭,對他微笑著點了點頭,似乎在讚揚他在交趾做出的吐突出政績,而後又逐一看遍其他九人,最終長嘆了一聲,出言安撫道:「你們……受苦了!」

十人聞言面色紅潤,隱隱可見激動之色。

「但是這些苦難,並未壓倒你們,反倒令你們快速成長了起來,成為真正的賢才幹吏,朕很欣慰,也很滿意!」

「現在,到了我們的時代,你們將會徹底綻放出萬丈光芒,驚艷整個大明!」

話音一落,太監王鉞與三寶上前,逐一給紛發了一本小冊子。

看著手中那兩個有些陌生的大字,原本興奮激動的十人,卻是瞬間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那本小冊子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兩個離經叛道的大字————新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