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朕》一百五十六【內政調整】
朕卷一困淺灘159【廬陵趙天王】新喻縣城。

知縣陳燕翼站在城樓上,看著外面那些反賊,心裡把首輔溫體仁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他是去年的新科進士,雖然排名三甲墊底,但館選考中庶吉士,散館之後立即做了工科給事中。

陳燕翼年紀輕輕,一腔熱血未冷,而且身為給事中,自然想著彈劾權貴搏名聲。一不小心,彈劾到溫體仁的黨羽,然後就被外放為地方官。

恰好,前任新喻知縣花錢升遷成功,陳燕翼就被扔來做新喻知縣。

天可憐見,陳燕翼到任不足五日,剛把縣衙官吏認全,屁股都還沒坐熱,反賊已經攻到城下。

陳燕翼還沒來得及聘請師爺,只能問主簿:「守城官兵就這幾十個?」

主簿回答:「前任知縣,募集了五百多鄉勇守城。」

「那些鄉勇呢?」陳燕翼質問。

主簿說道:「知縣離任,鄉勇也走了,只因縣衙無錢發餉。」

「錢呢?」陳燕翼問道。

「縣尊何必明知故問。」主簿沒好氣道。

縣衙庫房都能跑耗子了,錢已被前任知縣捲走。勉強還剩了些,也被主簿、典史等人瓜分,追查起來可以推到前任知縣頭上。

元宵過後,趙賊才從此地路過,還敲詐了一筆糧草。

大家都覺得,趙賊既然選擇撤兵,短期內就不會再攻城,畢竟走水路的話,中間還隔著三個縣。誰又能想到,趙賊只是回去春耕,春耕結束突然又派兵殺來。

費如鶴也很鬱悶,他本來想詐城的,但趙瀚在樟樹鎮鬧出的動靜太大,自己帶兵來到此地,新喻縣已經城門緊閉。

新喻縣城,位於袁河、孔目江交匯處,費如鶴只能在北邊和西邊登陸,縣城東邊和南邊都是江水。

他一邊讓人負土填護城河,一邊讓人打造攻城器械。

數日之後,眼見護城河被填出幾條道,主簿和典史找到陳燕翼:「縣尊,降了吧。」

「吾身為縣令,自有守土之責,安能降於反賊?」陳燕翼怒斥道,「爾等不可再提這種背君棄主之言!」

主簿說道:「縣尊有所不知,這趙賊言而有信,不同於尋常賊寇,他是不會亂殺人的。」

陳燕翼冷笑:「反賊還有信用可言?」

典史說道:「廬陵趙賊,說話算話,方圓數縣誰人不知?」

「鏘!」

陳燕翼拔劍出鞘:「誰再言降,吾定斬之!」

主簿和典史,冷笑著退開,一群衙役圍上來。

陳燕翼瞬間絕望,他上任才幾天,在新喻縣屬於孤家寡人。

反賊圍城之後,陳燕翼遊說士紳大戶,希望他們捐錢捐糧,募集城中青壯來守城。可那些大戶都裝聾作啞,似乎不怕反賊破城,到現在他手裡都無錢、無兵、無糧!

正常情況下,陳燕翼這種新上任的知縣,必須等到徵收夏糧之後才有錢糧辦事。

趙瀚的信譽起作用了,從官吏到大戶,都不願意抵抗。

抵抗了不一定守得住,還會因此被反賊清算。

直接投降的話,反賊不會燒殺搶掠,他們沒有任何損失可言。

「你們還想造反不成?」陳燕翼持劍退後,怒斥那些圍過來的衙役。

典史勸道:「縣尊,降了吧。」

「休想!」

陳燕翼怒道。

典史立即揮手,衙役們開始包抄,將陳燕翼團團圍住。

陳燕翼徹底絕望,只能說道:「我死之後,放我那長隨回福建,好歹給家裡帶迴音訊。」

「何苦啊。」主簿嘆息。

陳燕翼突然朝著北方跪下:「陛下,臣有負皇恩,只能以死殉國。」

磕頭幾下,陳燕翼又朝東南邊跪下:「父親,母親,孩兒不孝,不能報答二老養育之恩!」

又磕了幾個頭,陳燕翼起身說:「不忠不孝之人,還有何顏面苟活於世?」

遂提劍橫頸,自刎於當場。

主簿與典史對視一眼,皆唏噓不已。然後,抬著陳燕翼的屍體,下令開城迎接反賊。

費如鶴還準備強攻呢,突然就城門大開,一眾官吏抬著知縣的屍體出來。

「少爺,少爺!」

突然,一個家奴跑過來,撲在陳燕翼身上嚎啕大哭。

這也是個忠僕,放他走也不離開,反而跑來保護主人的屍體。

費如鶴在了解事情經過之後,嘆息說:「唉,忠臣義僕,這世道可少見得很。把這知縣燒成骨灰,讓僕人帶回福建安葬吧。」費如鶴又對那家奴說,「知縣的物品,你也可取走。我再寫封信,你到樟樹鎮之後,若被我軍扣押,可出示信件放行。」

「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家奴連連磕頭,他不懂什麼忠君報國,只知道效忠自己的主家。

在新喻縣耽擱兩日,費如鶴留下五百安福兵守城,便帶著其餘部隊直奔分宜縣而去。

掃地王也在打分宜縣!

分宜縣更有意思,知縣在過年期間,被趙瀚給一刀砍了,如今縣衙連個主官都沒有。

但是,全城的官吏和大戶,自發出錢出人守城,因為攻城的是掃地王。就連城中百姓,也踴躍參軍,實在是掃地王的名聲不好,袁州府城被這貨縱兵劫掠數日。

「再去叫城,」掃地王怒道,「就說再不投降,等我進城之後,就把城裡的有錢人通通殺光!」

一個農民軍衝到城下,剛開口說兩句,突然就一箭射來,落在其腳下兩尺遠。

趙瀚雖然帶走了袁州精銳,卻難免逃掉一些,如今有十多個弓兵在守城。

掃地王感覺煩躁不已,他佔據三縣之地,但袁州府城、萍鄉縣城、永新縣城,都是靠偷城而輕鬆佔據。他這個大反賊,還是第一次正經攻城,圍攻半個月完全啃不動。

「大王,有官兵來了!」

「什麼?快把人撤回來,撤回營寨堅守!」

掃地王讀過兩年蒙學,待費如鶴的大軍逼近,他頓時就笑起來:「看到那桿旗沒有?天下大同。那是廬陵趙哥哥的兵,不要怕,自己人。」

這貨親自乘船去見,在江上隔得老遠大喊:「我是萍鄉掃地王,廬陵趙哥哥可來了?」

費如鶴得到消息,也出艙站在船頭喊:「我是趙堯年。」

「原來是趙二哥哥當面,」掃地王奉承道,「趙二哥哥的威名,我在萍鄉早就聽說了,不如我倆結拜怎樣?」

在掃地王想來,趙瀚是趙大哥哥,費如鶴就是趙二哥哥。

費如鶴沒好氣道:「結拜之事,今後再說。我家總鎮看上了分宜縣,你速速退兵,讓我來攻城。」

掃地王當然不樂意,說道:「分宜縣是袁州府的地盤,我既然佔了袁州府城,分宜縣城自也該我來佔。趙家哥哥若想要地盤,可去把臨江府幾縣都佔了。咱們都是造反的,要守規矩,莫自家人傷了和氣。」

費如鶴冷笑:「照你這個說法,永新縣是吉安府轄地,那你把永新縣的地盤交出來!」

「呃……」掃地王頓時語塞。

突然,城上懸筐下來一個衙役,奔至江邊大喊:「趙將軍,我是分宜縣衙的李二,過年時候咱們見過面的。請趙將軍快快入城,莫要讓那萍鄉賊把城奪了!」

掃地王聞言大怒:「他娘的,老子攻城,你們就守得緊。這趙二哥哥來了,還沒開打你們就投降。是不是看不起我劉……掃地王!」

衙役怒懟道:「你這廝濫殺無辜,兩個月前攻破袁州府,把城中大戶殺得精光不說,就連普通百姓也搶,還禍害了好多良家婦女。便是豁出老命,我李二也要跟你拚到底!」

「氣煞我也,快開船過去!」掃地王感受到深深的侮辱。

衙役嚇得扭頭就跑,坐著籮筐重新回到城樓上。

費如鶴不由笑道:「哈哈,這就是民心所向,兀那掃地王,快快撤軍把縣城讓出來。」

掃地王吼道:「這裡是我先來的,做事要講個先來後到。」

「登岸。」費如鶴懶得多言。

三千五百士卒,就在城外碼頭登陸,然後從城下大搖大擺過去。

這已經進入城上弓兵射程,但守城官兵一箭不發,他們把費如鶴當成自己人,掃地王麾下的反賊才是真正死敵。

掃地王帶了六千多兵而來,兵力將近是費如鶴的兩倍。

雙方在城外列陣而戰,還沒開打,似乎就已經分出勝負。

費如鶴這邊,軍容威嚴,隊形齊整。面對兩倍之敵,毫無怯懦之心,根本不把敵軍放在眼裡。

掃地王那邊,由大小好幾股反賊組成,掃地王只是名義上的首領。他獨據三座縣城,讓手下的反賊頭子很不爽,這次攻打分宜縣,也是為了擴張地盤分給部眾。

明明兵力是費如鶴的兩倍,可還沒列陣完畢,就已經軍心浮動。

一來廬陵趙言名聲太響,給反賊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二來費如鶴的軍隊強悍,就連武器都遠超對方。

別說正兵了,就連趙瀚的農兵,竹槍都換裝了鐵槍頭,而掃地王的士兵有些還拿著鋤頭。

費如鶴下令之後,傳令兵立即揮舞令旗。

除了五百中軍緩步前進,剩下三千士卒,皆大踏步往前進逼。

狼筅兵開道,藤牌手掩護,長槍兵蓄勢待發。

隻推進到一半,雙方距離還有數十步,突然就有一股反賊崩潰。卻是一個反賊頭領,帶著麾下千餘士兵,直接撒丫子開溜,連軍營裡的糧草輜重都不要。

「快跑啊,趙天王的兵殺來了!」

廬陵趙天王,是周邊反賊給趙瀚起的匪號。

只見反賊們接連崩潰,就連掃地王的本部,都不斷有士卒逃跑。

掃地王嘶聲大吼:「回來,還沒打呢,打過了再跑也不遲!」

還有一些反賊,向北跑出老遠之後,陸續跪在地上投降。他們是分宜縣本地的農民,被掃地王裹挾著過來攻城的,雖然殺死了地主,可普通反賊卻不能分地,必須是老營才能分地。

「娘的,老子也跑!」

掃地王氣得跺腳,帶著本部飛快逃竄。

「好!」

「趙將軍萬歲!」

分宜縣城的守軍,見狀竟然齊聲歡呼,把費如鶴當成他們的保護神。

費如鶴帶兵追擊一陣,也懶得再追了,等他返回城外時,分宜縣城已經城門大開。

不管是官吏還是大戶,都想請費如鶴留下,否則掃地王肯定要殺回來。

費如鶴帶著士卒進城,嘀咕吐槽道:「你們這樣搞,老子都忘記自己是反賊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