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朕》七百二十【南京記事】
,朕

命令黃么在雲南籌備作戰,內容有派出細作、收集情報、探知地形、熟悉氣候、編調大軍等等。

至於中樞朝廷,自然也得認真討論。

兵部尚書盧象升,派人收集了半個月資料,終於跑來面見皇帝,內閣大臣們也齊聚一堂。

盧象升指著一百年前的地圖說:「從前明開國之初,便與當地蠻夷交戰,一直打到萬曆末年才作罷。

休戰並非前明朝廷贏,而是明軍無力鎮壓,默認東籲盡佔緬甸各土司轄地。」

「明初之時,麓川國一家獨大。建文元年,麓川國酋王病逝,其子繼位不得人心。大明朝廷趁機挑撥,麓川國土酋紛紛自立,分裂為木邦、孟養、孟定、大侯

、南甸和潞江、灣甸、孟連、

者樂甸,麓川國轄地僅剩猛卯、隴川等地。」

「隨即,建文帝冊封這些土酋,便有木邦、孟養、緬甸等宣慰司。」

「此後,麓川國與前明交戰百年之久,孟養土司藉助前明的支持,迅速崛起稱霸一時。麓川國因此衰落,被迫臣服大明,大明設立麓川平緬司。大明的主要敵人,就此變成了孟養土司,孟養土司攻城略地,建立了阿瓦國。「

「南邊的東籲部落又興起,吞併緬甸等土司,在萬曆年間滅了阿瓦國。如今,前明冊封的土司,已經全部被東籲吞併。」

盧象升把緬甸地區,三百年的勢力變遷,大致的複述了一遍。

後世的雲南保山市、臨滄市、普洱市,如今各有一部分,被緬甸的東籲王朝給侵佔。

盧象升繼續說道:「前明不僅冊封土司,還多次出兵征討。明朝出兵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出現地方強權建國,比如麓川國、阿瓦國,便出動大軍前往,最多時興兵十餘萬;第二種是沒有強權建國,便讓沐家帶兵平叛。沐家以招撫為主,無法招撫之時,就拉上幾個土司,聚兵攻打其中一個土司。「

大家都沒說話,等著盧象升說明情況。

盧象升又說道:「總結前明的用兵經驗,可得出以下幾點一—」

「第一,緬甸之地山路崎嶇,且氣候炎熱。不能長久作戰,也不能深入作戰,否則軍糧運輸困難,且士兵容易大量生病。前明每次十萬大軍出征,都是見好就收,打贏了之後使用分化拉攏之策。」

「第二,孟養非常重要,唐為南詔國領土,宋為大理國領土。這裡有很多河谷平原,

人口比較稠密,農業也頗興旺。若有強權在緬甸建國,一旦拿下孟養,必然實力大增,為我中國心腹之患。我們要是出兵,其他地區可設土司,但孟養必須改土歸流!」

「第三,東籲國早已尾大不掉,萬曆年間北上侵土時,東籲號稱出兵百萬。根據前明雲南巡撫的奏報,算上民夫之類,東籲很可能出動了二三十萬人。這是南方第一號強國,絕非安南小國能比。加之地形氣候複雜,黃將軍帶著幾萬人,恐怕很難討得好。「

出兵二三十萬,緬甸這麼牛逼過?

趙瀚發覺自己輕敵了,他之前沒把緬甸當回事兒。

暹羅王子那萊,如今正在金陵大學讀書,趙瀚立即派人傳令召見。

皇城侍衛快馬而出,把那萊給帶進宮裡。

趙瀚問道:「關於東籲國,你知道多少?「

那萊王子回答說:「東籲國歷代國王,皆窮兵黷武之輩,百年間國土擴張十倍。我年幼之時,東籲曾經侵略暹羅,一直打到暹羅的都城。多虧有日本雇傭兵相助,東籲後方又有叛亂,暹羅的都城才沒有失陷。」

那萊此時說起來還心有餘悸,他的國家當年差一點就沒了。

那萊王子繼續說道:「東籲國擴張太速,內部矛盾重重,特別是北方經常叛亂。他隆王繼位之後,很少再興兵擴張,致力於整頓內部勢力。他隆王繼位僅六年,就把首都遷到了北方的阿瓦。他剪除地方酋長之後,還把土地分給農民。又編戶齊民、丈量土地、改革賦稅、減輕徭役、整頓貨幣。這個時候的東籲國,雖然不經常打仗了,但國力卻比以前更加強大!「

這番話,把趙瀚和大臣們說得腦殼疼。

如果東籲國一直窮兵黷武,中國這邊反而不怕,分化其內部就能輕鬆獲勝。偏偏出了個什麼「他隆王」,一聽這人的施政方針,就知道是一個內政高手,相當於黃台吉之於滿清。「

那萊王子笑道:「三年前,他隆王死了,周邊各國都鬆了一口氣。」

此言一出,大家都心情舒暢。

那萊王子說:「東籲國的新國王,名字叫莽達。此人貪圖享受,繼位的第一年,就下令擴建宮殿。為了修築宮殿,他增發徭役,讓各地酋長進獻巨木,還提高了農民的賦稅。「

得嘞,又是個敗家子兒。

莽達,就是歷史上迎接永曆帝的緬甸國王。他雖然收繳了明軍的兵器,但對永曆帝還算客氣,畢竟當時李定國還在抗清。

但莽達昏聵,搞得天怒人怨,弟弟莽白聯合大臣弒君自立。莽白上位之後,就設計殺了永曆帝的隨從,搶了永曆帝的財貨女子,又將永曆帝綁了送給吳三桂。

盧象升問道:「可否從海上進兵東籲?」

那萊王子說:「東籲國的國都,以前確實在南邊,從海上很好打過去。但他隆王遷都之後,東籲的統治重心,已經移到了更北方。從海上出兵也可以,可攻佔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如果作戰順利也能打到其國都阿瓦。」

盧象升指著地圖說:「那就南北夾擊。黃將軍率軍用兵北方,再從廣南調一個師,走海路在南邊出兵。

趙瀚說道:「先確定出兵的最終目的,是要滅其國,還是只收復失地。「

宋應星插話道:「東籲的地形氣候複雜,地盤又很大,恐怕很難滅其國,不能想著一口吃成大胖子。」

盧象升指著明朝的老地圖說:「麓川、車裡兩地,必須收回。拿下這兩處,再駐軍關卡,可保雲南無虞。」

麓川和車裡兩個土司地盤,統治中心都在後世的中國境內。

麓川司轄地,包括雲南保山、臨滄的一部分。車裡司的轄地,包括雲南普洱市的一部分。

盧象升抬手指去:「孟養之地,也得收回。」

孟養司轄地,不僅是緬甸的克欽邦,還包含印度東北的小片區域。此時,後世印度的阿薩姆、那加蘭和曼尼普爾,有大片地盤屬於緬甸國土。

那萊王子瞅了瞅地圖,指著寮國北部說:「這裡也是東籲國的領土。「

趙瀚在寮國北部畫了一個圈:「全部都是?」

「大部分都是,」那萊王子說完,又在泰國西北部畫圈,「這裡曾是暹羅國土,幾十年前被東籲佔去了。

好大的緬甸,簡直衝擊趙瀚的三觀!

此時的緬甸全境,包括後世中國、泰國、寮國、印度、孟加拉的一部分。

那萊王子說道:「陛下若是征討東籲,臣便回國說服父親,暹羅可出兵五千助戰。暹羅軍隊,自籌糧草,只求獲勝之後,收回被侵佔的故土。「

「很好,忠心可嘉,」趙瀚讚許道,「只要暹羅助戰,中國定然幫暹羅收回失地。「

「謝陛下!「

那萊王子大喜,此事一舉兩得,既能討好中國皇帝,又能收復泰國的失地。

這邊說完,盧象升繼續說道:「其餘的木邦、孟密等地,可煽動土酋自立。打完仗之後,效仿大明設立土司,將東籲國給肢解掉,令其只剩緬甸、東籲等地。」

趙瀚點頭說:「便是如此了。此戰的目標,是收復孟養、麓川和車裡,全部派遣流官去治理。然後肢解東籲國,策動孟密、木邦等地獨立,冊封孟密、木邦等土司。寮國、暹羅被侵佔的土地,讓東籲國全部吐出來。南掌國若是出兵相助,那一塊失地便還給他們。若是南掌不出兵,那塊收回之後便設立土司。還有…」

趙瀚仔細查閱地圖,指著仰光的位置說:「這裡要佔下來,作為海軍基地和海外貿易港口。今後東籲還敢犯事,就直接從港口出兵教訓。「

此時的仰光,叫做達貢,也叫大光,已經發展成海貿城鎮。

那萊王子提醒道:「陛下,若從海上進兵,可在馬都八登陸。」

「馬都八在哪兒?」趙瀚問道。

那萊王子指著仰光東北方二百裡外:「這裡就是馬都八,也是東籲最大的海港。東籲國的舊都東籲城,從馬都八順著河流北上,大概三百裡就能抵達。東籲雖然遷都了,但其舊都東籲城,依舊住著很多貴族和富商。從馬都八向北不遠,還有東籲國的大城勃固。拿下勃固城和東籲城,東籲國內必然震蕩,國王不得不派兵南下救援。「

還是得有熟悉具體情況的啊,否則打起來抓不到重點。

趙瀚讚許道:「此戰若勝,朕必定重賞於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