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朕》九百二十一【畏罪自殺】
「啪啪啪啪……」

上海市舶司的庫房裏,專門開闢出一片區域,提供給朝廷審查人員辦公。算盤聲劈裡啪啦,不斷有人拿著帳簿走來走去。

隔壁一間辦公室內,市舶司的一二把手都在。相比起明朝的從五品、從六品,大同新朝的市舶司提舉和副提舉,官品分別為正五品和正六品,而省級海關單位的主管則為從四品。

來自督察院的曹本淑,笑著對市舶司官員說「二位不必緊張,我們不會亂抓人的。市舶司若有公務要辦,二位盡可先去辦公,沒必要留在這裏陪我們。」

市舶司提舉汪采賠笑道∶「公務雖忙,但還是能擠出時間的。諸位遠道而來,市舶司怎也要盡地主之誼,今晚下官在望海樓略備了酒席。上海是小地方,肯定比不得南京,各位禦史還請將就一下。「喝酒就算了,先查完帳再說,」曹本淑看向旁邊的財部和銀行官員,「兩位意下如何來自財部的周守愚笑道「曹禦史說了算。」

汪采見這些人不肯賞臉,於是又拉關係套近乎「曹禦史以前也大同社員吧下官不才,也在徐先生(徐穎)手下做過背劍士子。

「那咱們以前還是同僚,」曹本淑問道,「閣下怎又來市舶司做事了」

汪采說道∶「朝廷收復江蘇之後,很多兄弟都轉行了。下官以前是秀才,算帳的本事還行,先是轉到銀行做事。這沒過多久,遇到上海建港開阜,就調到上海市舶司做末流小官。』

曹本淑笑道「不錯啊,這末流小官,已經做到正五品了。一直在上海做就沒有調去別的地方」「調到寧波幹了三年,這不又調回來了」汪采笑著說。

曹本淑當然知道汪採的底細,這貨原籍山東,為避戰亂舉家逃到徐州,如今全家已經遷回原籍。汪采繼續在那兒套近乎,曹本淑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一直到了傍晚,財部和銀行的會計進來「今日所查帳目都沒問題,估計全部查完也沒問題,畢竟每年都要查一遍的,有問題早就被發現了。

曹本淑立即起身「市舶司不必查了,明天去上海通課司。我已告知上海縣商科、財科配合,讓他們封存上海各商社的帳目。到了通課司,一筆一筆慢慢對交易記錄。還有,市舶司的帳冊也封存好,別一不小心又失火了。」

從宋代到明初,中國採用單式記帳法。

隨著商業繁榮,明中期出現了「三腳帳」,這是一種從單式到複式的過渡型記帳法。到了明末,「三腳帳」發展為「龍門帳」,屬於一種比較粗糙的複式記帳法。

隨著趙瀚推廣阿拉伯數字,推廣新式數學方法,再加上商業貿易大興,這幾年終於出現了「四腳帳」。它是比較成熟的複式記帳法,相比幾百年後的記帳方法,肯定還是有很多缺陷的,但基本原理已經一模一模。

兩年前,朝廷頒佈法令,所有政府機構和民間商社,必須儘快採用「四腳帳」。只有一年的學習時間,民間公司的會計,如果一年之內學不會,那就等學會了再開門做生意。

反正對會計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

很多中學畢業生,對考取吏員沒把握,乾脆跑去各種公司當會計。當然,也有不少做律師的,民間俗稱訟棍。整個南方地區,訴訟之風越來越盛,動輒就要打官司,這倒是跟明代一脈相承。

龍門帳和四腳帳,這兩種複式記帳法,非常利於打商業官司一本本帳冊就是打官司的證據。相比而言,三腳帳和傳統單式記帳法,遇到官司根本說不清,好多可以作為證據的內容沒有記下來。打官司方便,查案當然也方便

七八天之後,上海縣的大法官、提刑官也被叫來,開始審理第一個案子。

曹本淑拿著調查結果問道「王舫何在」「草民在」一個快五十歲的男子回答。曹本淑問「你在昌源號擔任何職」

王舫回答說「草民是昌源號上海分號的大掌櫃,總號那邊從四川運貨到上海,草民負責把這些東西賣出去。」

曹本淑點頭讚許∶「你們商號的帳目,跟上海通課司的記錄對得上。這很好,貴商社合法經營、照章納稅,我代表朝廷予以表彰。」

王舫高興道「禦史大人謬讚了這是應該的曹本淑臉上的笑容一斂「陸廣何在」「草民在。」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嚇得差點跪下。

曹本淑嘆息道∶「閣下的先祖陸深,不知有多少學者敬仰。凡在翰林院編史的官員,誰人不曉陸子淵的大名甚至可以說,從嘉靖年間到大同新朝,但凡研究史學的讀書人都是陸子淵的徒子徙孫!」陸廣埋首作揖「祖宗薄名,子孫不敢倚仗。」

「不敢倚仗」曹本淑也是讀書人出身,他氣得直接拍案怒吼,「陸子淵要是還活著,非得把你們這些不肖子孫打死不可」陸廣嚇得嘴通跪地。

「站起來,本朝審案不必下跪!」曹本淑吼道陸廣戰戰兢兢站起,可總覺膝蓋發軟,隨時打算再次跪下。

曹本淑說∶「你陸家的福隆號,是昌源號最大的生意客戶。昌源號的帳冊,能跟上海通課司對上,怎就跟陸家的福隆號對不上了」陸廣惶恐不知如何回答。

曹本淑看著手裏的案卷,質問道「去年,昌源號總共賣給你們川茶3000斤,你們的帳冊上,怎隻買了1800斤川茶剩下1200斤哪去了都被你陸家子弟喝光了不成」陸廣無法回答。

「還有這生絲,去年賣給你們600擔生絲,帳目上怎麼只有400擔」曹本淑拍桌子問。嘿通!

陸廣再次跪地,哭喊道「大人饒命,看在……看在…………的面子上,悠就繞過陸家這一回吧」「哦,」曹本淑頓時笑起來,「看在誰的面子上,你倒是說清楚啊。」陸廣不敢說話。「說」曹本淑怒吼。

陸廣的聲音細如蚊吶「看在……長公主的面子上。

曹本淑終於徹底怒了「你他媽胡說八道,陸家怎跟長公主扯上關係」

陸廣居然真的詳細解釋說∶「駙馬爺是少湖先生(徐階)的曾侄孫,草民的伯父是少湖先生的孫女婿。草民和駙馬爺同輩.....」

曹本淑頓時被整得無語了,這什麼七彎八拐的親戚

憋了半天,曹本淑反問「你怎不說,東吳陸遜是你的祖宗,讓我看在孫權的面子上從輕發落」陸廣嘀咕道「昭侯(陸遜)確實是我家先祖。」

曹本淑也懶得廢話了,直接問∶「說吧,這些帳上不累而飛的貨物,是不是賣去海外了?若是賣去海外,又是如何讓市舶司放行的」

陸廣還在嘴硬「都在上海本地散貨了。」

「在上海本地散貨,總得有個去處,」曹木淑說道,「是賣給哪家商號,還是在自己的店鋪賣給百姓你且說出來,我慢慢去查帳。陸廣說「賣給百姓了。」

曹本淑氣得發笑「千裡迢迢從四川購買生絲,在上海賣給小老百姓你當我是傻子嗎」陸廣愣了愣,無言以對。

江南就盛產生絲,從四川運貨過來賣,大概就等於從東北運煤去山西。曹本淑說道∶「既然你說不清楚貨物的去處,那就只能判你們陸家走私.......」「大人饒命!」

陸廣連忙喊道「不是走私,陸家沒有走私。這些貨物,是市舶司放行的」通過市舶司出貨,罪名只有偷逃稅款和賄賂官員。而走私嘛,量小流放,量大殺頭曹本淑問道「哪個市舶司官員給你放行的」

陸廣硬著頭皮回答「草民沒有跟市舶司官員接觸,不過……陳副提舉家的二公子,與草民有些來往。每年偷逃的稅款,給陳二公子進獻一成好處。至於市舶司官吏,陳二公子自會去打點。「去陳家抓人」曹本淑當即下令。

上海縣的巡檢兵和警察都被借調,在督察院官員的帶領下,立即乘坐馬車前去抓人。

大概一個小時之後,廉政官回來低聲說∶「陳家父子,畏罪自殺了,書房有大量灰燼,可能是燒毀了什麼罪證。燒出的灰已經冷了,可能是半夜或者早晨燒的。』

曹本淑冷笑「好啊,畏罪自殺,真當老子查不下去把市舶司提舉汪采也抓了,日夜讓人看著,別讓這廝也死掉!」

大同朝廷,為了防止官員畏罪自殺,那是有特殊處理方法的。

只要證據確鑿,膽敢畏罪自殺的官員,一個戶口本都要抄家流放。而且,為了防止分家脫罪,十年之內分家出去的也要流放。

這個政策頒佈之後,自殺的罪官迅速減少。

畢竟,就算是非議田政的案子,抓了那麼多人去流放,也隻禍及妻兒而已,父母和兄弟都不會連坐。一旦畏罪自殺,戶口本上的全得擔罪!

曹本淑感覺這次的案子有點大,寧願全家流放也要自殺,這背後恐怕牽扯到中央某些官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