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朕》三百六十一【風起雲湧】
薊州。

洪承疇對幾位將領說:「城中還有萬餘士卒,但兵糧所剩無幾。本來想著投靠李闖,他能儘快送些糧食來,可如今顯然是無濟於事了。諸位便來說說,這仗該怎麼打?」

這兩年來,洪承疇一直在薊鎮屯田,然而連續兩年旱災嚴重。

並且周邊反賊四起,洪承疇還要鎮壓暴民,還不容易屯出點糧食也被消耗。

從遼東逃回來的副總兵江翥說:「只能突圍。突圍之後,可前往山海關,跟李闖合兵共擊黃台吉,到時候李闖怎也要給軍糧。又或者,突圍之後直接南下,去山東跟左良玉合兵。」

江翥從來沒想過投奔趙瀚,因為他出身湖南將門。

他家裏的田產,都被趙瀚分給軍戶了。他全家男丁被押去挖礦,家中女眷也被逼著改嫁。

可以說,江翥跟趙瀚有不共戴天之仇!

王廷臣說道:「我認為該堅守,軍糧吃完了,便吃……我們守在這裏越久,李闖那邊的勝算就越大,說不定能夠陣斬老賊!」

洪承疇其實傾向於堅守。

滿清出兵非常倉促,根本來不及傾巢而出。

黃台吉手裏只有四萬兵,豪格、多爾袞各領一萬,剩下的八旗部隊還在遼東集結。洪承疇雖然不知具體數字,但從滿清出兵的速度來看,他能猜到對方肯定兵力不足。

薊州這邊,一萬多士卒,如果齊心協力,能守到滿清偏師軍糧耗盡。

李自成那邊八萬大軍,非常有可能擊敗黃台吉!

曹變蛟卻說:「久守必有失,唐通、白廣恩望風而降,薊州城內說不定也有人要投降。三天五天可以守,十天半月之後,若有人暗通韃賊怎辦?」

這番話雖然難聽,但句句在理。

大明官兵歷年打仗,很多時候佔據優勢,莫名其妙就有人逃跑,莫名其妙就有人投降。

「是我佈置不周,用人有大誤。」洪承疇必須認錯,因為諸將心中都有怨氣。

唐通是洪承疇從宣化帶來的,他認為此人值得信賴,於是安排去防守冷口方向。誰知一箭未發,直接就投降,洪承疇有識人不明之責。

曹變蛟起身按刀:「韃賊兩股偏師合流,兵力不過兩萬而已。加上投降的唐通、白廣恩,兵力也還不足三萬。唐通、白廣恩皆無能之輩,可夜襲這兩人大營,必至其全軍崩潰。到時候趁機殺向韃賊,若韃賊營亂便猛攻,若韃賊不亂則退回城中。不管是守是走,先打一場勝仗再說!」

「不錯,先勝一場再說。」王廷臣點頭贊同。

洪承疇問道:「誰人願意帶兵夜襲?」

曹變蛟笑道:「既是我出的主意,自該我去夜襲。諸君可做準備,一旦韃賊大營亂起來,城中大軍便齊出殺賊。」

又商討一番細節,洪承疇便敲定此事。

曹變蛟立即挑選軍中精壯,入夜之後,帶著四百多騎兵、五百多步卒出城襲營。

多次戰鬥之後,曹變蛟的家丁騎兵,目前就剩這四百多個。

夜襲非常順利。

唐通雖然積極獻策立功,麾下部隊卻兵無戰心,而且覺得有清兵坐鎮,守城方根本不敢出城偷襲。

毫無防備之下,曹變蛟帶著騎兵突入大營,步卒在敵營四處放火燒殺。

唐通半夜驚醒,嚇得騎馬便逃。

「父親,救我……啊!」

唐通隱約聽到兒子的慘叫聲,卻也顧不得那麼許多。兒子死了可以再生,自己死了就啥都沒有,他瘋狂策馬朝著清軍大營奔去。

唐通和白廣恩的營寨連載一起,而清軍大營卻隔開了老遠距離。

白廣恩的反應,跟唐通差不多,騎上戰馬就往清軍大營方向逃竄。

大概有兩千多潰兵,一股腦兒往清軍大營逃去。把多爾袞的大營外圍給沖亂,多爾袞驚駭不定,嚇得一邊往豪格的方向跑,一邊命令士卒吹號集結。

多爾袞搞政治鬥爭很厲害,至於民政和軍事嘛,說實話……夠嗆。

他在喜峰口被曹變蛟夜襲,差點被當場砍死。如今已成驚弓之鳥,遇事先跑再說,根本不敢原地聚兵。

「吹號,吹號!」

「嗚嗚嗚~~~~」

清軍大營已亂,曹變蛟吹響號角,按照既定計劃,城中大軍應該一起殺出。

「打開城門,出兵!」洪承疇大喜。

江翥卻說:「督師,韃營恐還沒亂,可以再等一陣。」

真沒怎麼亂。

多爾袞的大營,亂而不潰,正在分散成多股聚兵。

豪格那邊已經完成聚兵,並朝著曹變蛟殺去。

當然,薊州守軍如果趁機殺出,也是有一定幾率獲勝的。

但沒人願意冒險,江翥就不願意。

王廷臣本來在點兵出戰,其麾下部將卻戰戰兢兢。王廷臣都帶著家丁奔出城門了,他的部將還在遲疑,竟讓就這樣目送主將獨自奔襲。

「混帳!」

王廷臣騎馬奔出一陣,突然感覺不對勁,扭頭看去頓時被氣炸了。

「豎子不足與謀,先回北京去接家人!」王廷臣帶著二百家丁南奔,既不支援曹變蛟,也不返回城內堅守。

曹變蛟一陣衝殺,陣斬好幾個滿清貴族,他帶出的精銳步卒已經死絕,他麾下的家丁騎兵也只剩三百餘。

鏖戰至今,友軍還不過來支援,曹變蛟已經知道是怎回事兒。

「向南突圍!」

剛剛聚攏的一小股清兵,很快被曹變蛟衝散。趁著豪格、多爾袞帶兵合圍之前,曹變蛟驚險衝出敵營,身邊只剩下一百六十多騎。

王廷臣聽到身後傳來馬蹄聲,立即下令家丁勒馬止步。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曹變蛟尋聲過來匯合。

「為何不來支援!」曹變蛟憤怒質問。

王廷臣解釋說:「我倒是出城了,諸將皆不從,怎去支援你?」

曹變蛟鬱悶道:「接下來作何打算?」

王廷臣說道:「我要先回北京,把家人接走,然後一起去南邊。投奔誰都好,反正北邊留不得。薊州一旦失守,韃賊偏師就會四處劫掠,甚至從背後攻打山海關,李自成此戰必敗無疑!」

「你還能回去接家人,老子是家都回不去!」曹變蛟愈發憤怒。

王廷臣和麾下家丁,皆屬大明京兵的三千營序列。

這支部隊在朱棣時期,是整個大明最強的騎兵。後來就爛掉了,王廷臣剛帶兵的時候,見到敵人各種聞風而逃。

王廷臣隻得學習邊將,靠著貪汙軍餉,裝備麾下騎兵,把一部分大明三千營,變成自己的私人家丁武裝。

如此一來,果然戰鬥力大增。

王廷臣自己,還有麾下家丁的親人,此時此刻都在北京城內外。

他們思歸心切,早就不願留在薊鎮了。

數百騎兵向南奔跑一陣,很快又向西朝京城而去。

奔至天明,停下休息。

曹變蛟問道:「南下投誰?」

王廷臣說:「咱們都跟流賊有仇,你難道還敢投靠李自成、張獻忠?」

曹變蛟說道:「左良玉這人投不得,如果碰到危險,指不定什麼時候把咱們賣了。」

王廷臣笑道:「那就穿過山東,投江西趙賊去!」

……

薊州城。

洪承疇憤怒不已,將不敢出戰的將領訓斥一通。

除了無能狂怒,他還能做些什麼?

翌日,江翥開門投降,其餘將領也紛紛投降。

江翥毫無心理負擔,他被趙瀚搞得家破人亡,只在薊鎮新佔許多屯田。這裏是他僅剩的家業所在,投降滿清就能保住,保住性命,保住家業,保住部隊!

洪承疇被豪格抓起來,不自殺,不投降,不絕食。

豪格、多爾袞入城搶劫,又擄來附近百姓做民夫,一路朝著山海關方向劫掠。

山海關的守軍,被李自成抽走一批,只剩馬科帶著五千兵駐防。

馬科一邊死守關城,一邊派人去給李自成報信。

永安堡。

「陛下,不好了,韃賊在關內猛攻山海關!」

「加緊猛攻!」

好幾天前,李自成就已得到消息,有兩股滿清的偏師,越過長城攻打薊鎮。

李自成覺得,洪承疇是個能打的,防守兩三月應該不成問題。

誰知才不到半月,薊州大軍就已經覆滅!

李自成不敢分兵回去防守山海關,只能相信馬科守得住。他已經攻打永安堡46天,今天必須一鼓作氣。

數萬將士,輪番攻城,捨生忘死的往前沖。

清軍的熱油、金汁、滾木早已用盡,火炮、火銃不斷發射,永安堡的城牆也被轟塌兩處。

但就是攻不進去!

大順軍瘋狂進攻,滿清軍捨命防守,戰爭烈度遠超南方各次戰役。

僅這一天時間,雙方的傷亡總和就超過八千。

黃台吉的心裏在滴血,滿洲旗兵今天死了六百多。有好幾次,吳三桂這些降將頂不住,都是讓滿洲重甲步兵上去硬扛。

「撤軍!」

夜間,李自成全軍撤退,再打下去沒有意義,回到山海關防守更有利。

黃台吉得知消息,立即派出騎兵追趕。

然而大順精銳沒有留下破綻,即便撤軍也井井有條,換成大明官軍早就撤到半路潰逃。

戰爭形勢再度轉換。

李自成、馬科困守山海關,黃台吉帶兵來到山海關外,豪格、多爾袞帶兵堵在山海關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