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跑偏的1618》第175章 小蝴蝶蛻變大麻雀
這話……

四黨與東林一般,向來以清流自詡,只是在品牌的打造和口碑的經營上遠遠不如東林,久而久之四黨便被扣上了奸黨的名號。

周嘉謨還是要臉的,他雖然是楚黨之魁首,但他自認品行之高潔不輸於葉向高,顧子軒給他的這頂高帽子他承受不起。

「世子過譽了,老夫不過任事之人,今多事之秋天下飄搖,老夫不過略盡一二裱糊之責罷了,哪裡當得起英雄之稱。」

周嘉謨敬謝不敏。

顧子軒鄭重道:「可當今之世,內閣首輔非葉公即周公,這是無可辯駁之事實!」

周嘉謨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期待和緊張,封侯拜相啊,文官封侯除開國勛臣外後世便只有陽明公一人耳,周天官自認沒有陽明公那份文韜武略,剩下的人生最高期許便是入閣拜相了。

「台山公名重宇內,吾不如也!」周嘉謨嘆息不已。

顧子軒道:「周公不可妄自菲薄,在我看來周公固然名望不如葉公,不過周公也有葉公羨慕不及的優勢。」

這話已經逐漸表明勛貴那邊的立場,周嘉謨鬆了口氣,顧子軒的話一再將他捧起,他有些發虛。

勛貴願意配合支持他上位,他很好奇勛貴的立場和理由。

「哦,世子謬讚了,老夫竟無自知也。」周嘉謨一再謙虛。

顧子軒肯定道:「此言並非阿諛,周公早年巡撫雲南、四川,後督辦兩廣軍務,任內先有彈劾黔國公侵佔民田八千頃,後有督辦軍防拒止交趾進犯,周公任內京察獲得多次滿考,實可謂勞苦功高功德圓滿啊。

於軍略一道,台山公不如周公多矣!」

滿考者,相當於考滿分,這已經足以證明周嘉謨治軍理政之能力。

原來如此,周嘉謨這才相信勛貴支持他的誠意。

顧子軒的話撓中了周嘉謨的癢處,他與葉向高相比和稀泥的功夫差得太遠,不過在知兵事一道上葉向高卻是遠遠不如。

在顧子軒看來,大明不缺嫻熟的官僚,缺的是熟諳軍事的大佬,拋開將來製衡東林的考量,周嘉謨對軍事的熟悉了解,在當前大明和後金即將展開國運之戰的關頭,就格外顯得彌足珍貴而又不可代替了。

周嘉謨矜持道:「為民請命造福一方,老夫分內之責也!」

顧子軒笑道:「所以了,當前遼東多事之秋,我相信葉公一定會以大局為重主動讓賢的。」

周嘉謨苦笑道:「世子……果然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啊。」

顧子軒慎重道:「我沒有開玩笑!」

周嘉謨愣住了,這話……

莫非勛貴與東林那邊已經達成了協議,成功說服了東林放棄葉向高出山的努力,葉向高重新出山可謂是東林東山再起的莫大機遇,他們就這麼放棄了?

沉浮宦海幾十年周嘉謨早已不在天真,若果真如此,勛貴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而四黨又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這個好消息一時間竟讓周嘉謨患得患失臉色陰晴不定。

「世子高才老夫佩服,不過……事已至此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老夫這邊需要怎麼做?」周嘉謨雖是文官,卻有著儒將的果決。

顧子軒輕聲道:「福王入京了!」

周嘉謨端起了茶盞,聞言手抖了抖,復又放下茶盞不動聲色道:「何時?」

「昨日!」顧子軒暗贊,督辦過軍務的大佬果然比較有定力。

沉默了一會兒,周嘉謨道:「陛下糊塗啊!

呵呵,韓公果然高風亮節,所以了,這事兒還得咱們的人陷陣廝殺?」

周嘉謨一眼看穿了這場交易的要害,顧子軒暗嘆都他娘的是聰明人啊,不過他喜歡和聰明人聊天兒,他抿了一口茶微笑著看著周嘉謨。

皺眉盤算了一會兒,周嘉謨覺著這事兒有些吃虧啊,葉向高雖然牛逼,不過皇帝那一關也不是那麼好過,既然如此咱們何必要衝在前面替東林挨刀。

「世子恕老夫直言,福王入京雖然牽涉甚廣,不過東林那邊當能水來土掩,咱們貿然上前是否不妥?」

周嘉謨覺得有必要掰扯清楚。

顧子軒點頭道:「的確不妥,咱們的原則是不能讓好人吃虧,因此咱們合計著江夏公能否上遼東轉悠一圈兒,壯志飢餐胡虜肉、不破樓蘭終不還啊,不知道江夏公可有此雅興?」

江夏者,熊廷弼也。

周嘉謨呆住了,這份禮……太重了!

朝堂之道在於平衡,他周嘉謨能入閣不會引發太大反彈,這比較符合各方的預期,只要幾方勢力達成共識即可。

熊廷弼若能出任遼東經略,便是大大出乎周嘉謨的預料,無他,一者熊乃楚黨乾城,二者此公的人緣……

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嘉謨想不透勛貴做出了何等交涉才能換得楚黨兩位大佬齊齊上台,大喜過望之餘,周嘉謨並不相信天上會掉餡兒餅。

「江夏公雅緻高潔富有韜略,若能北上遼東剿滅建奴,也算是得償平生所願了。

世子大德,江夏公無以為報老夫代謝了,世子若有差遣老夫願聞其詳!」

話裡的意思已然將楊鎬看做死人了,楊鎬是個什麼貨色周嘉謨比誰都清楚,作為曾經主管一方軍政的大佬,周嘉謨對楊鎬是及其鄙視的,當日顧子軒猝然對楊鎬發難,周嘉謨大概是四黨陣營中暗呼痛快的極少數選手。

他不能阻止楊鎬上台,可他並未因此改變楊鎬誤國的判斷,現在顧子軒以熊廷弼主政遼東為代價,進而換得四黨衝鋒陷陣趕走福王,那麼各方勢力在楊鎬下台一事必然已達成了共識。

熊廷弼能夠得到勛貴和內廷的力挺,這便極大地彌補了他與各方關係的短板,後勤、指揮、調度將順暢不少,加之其本身的軍事韜略,相信熊廷弼會在遼東一戰大放異彩的。

到那時楚黨乃至四黨也能沾得熊廷弼的光芒,有了撲滅建奴這份滔天之功,東林復起以後就能極大地平衡朝局。

這份偉岸的前景直讓養氣功夫深不可測的周嘉謨神采飛揚,顧子軒抱拳道:「周公言重了,小子何德何能敢驅使周公,咱們同殿為臣理當同心協力為君父分憂罷了。

這年頭要為老百姓做一點實事不容易啊,上有方從哲這樣人面獸心的禽獸吸食米民脂民膏,下有東南海商豪門盤剝商路拒不繳稅,大明天下偌大的擔子,竟然全部落到衣食無著的貧苦百姓頭上!

周公,這合理嗎?

這是喪盡天良有悖天道啊!「

顧子軒的爆發讓周嘉謨有了一絲明悟,他目光閃爍飛快地合計著得失和後果。

「世子的意思?」周嘉謨小心得求證。

顧子軒冷冷道:「咱們這些朝廷命官不能讓老實人吃完了虧又流血流汗,小子還是那句話,百姓求存已是不易,大明的擔子怎能全部讓老百姓擔起來。

那些豪商富有四海依然還不滿足,依然想著官商勾結連應盡的商稅也一毛不拔,既然如此,那就怨不得朝廷秉公辦理了。

周公,那群為富不仁的東西官商勾結賄賂朝廷首憲,判一個抄家流放不為過吧?」

果然如此,這是盯上了東南那邊的錢袋子呢,周嘉謨對那群卑賤的商人也是厭惡至極,可朝廷雖然極盡苛刻薄待商人,卻無抄商人的家財彌補虧空的先例啊。

這個看似悖論的局面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原因,文官重名,這麼做會給天下人與民爭利的口實。

內廷倒是不在乎名聲,他們的名聲早敗乾淨了,這群死太監願意為國家、順便為自己創收,劉瑾公公便是這麼一個勇挑重擔自我加壓的改革急先鋒,可劉公公新政的下場擺在那裡,從正德年以後朝廷便再無大規模抄商人家財的大案了。

最要命的是那群豪商背後的勢力可不弱,誰要能拿這事兒開刀,事後的報復將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準兒能讓你高潮迭起美不勝收。

周嘉謨面色凝重道:「這是大明的毒瘤啊,不過……」

顧子軒揮手道:「不勞刑部動手,咱們錦衣衛自然責無旁貸,只是朝堂這邊?」

若是如此事情就可以轉圜了,想了想,周嘉謨盯著顧子軒輕聲道:「具體牽涉的那幾家老夫能壓住動靜,若是一網打盡,咱們誰也擔不起啊!」

顧子軒大笑道:「過猶不及智者不為也,周公放心,咱們曉得分寸的。

咱們的想法是能夠免除加征遼餉就好,朝廷可沒指著抄家充實太倉和內庫,動靜太大,陛下也會頭疼的。」

周嘉謨這才放心道:「如此甚好,利國利民嘛,想來滿朝諸公也能夠理解的。」

顧子軒撇了撇嘴,老頭兒演技不錯啊,合著那群渣滓都是浙黨和東林的爪牙,您這是嗑瓜子兒坐山觀虎鬥呢。

不論如何,能夠撬開文官這邊的口子也是好的,有了這個先例,顧子軒接下來幾年會實實在在地教那群商人和腐化官僚做人的。

終於談妥了,兩人齊齊鬆了口氣而後擊掌為盟,顧子軒長笑不已,周嘉謨亦是滿面春風。

一段即將深刻改變大明的跑偏的歷史提前上演了,顧子軒這隻小蝴蝶歷經波折總算蛻變成了大麻雀,大明這艘破船終於開始艱難地偏離原本暗礁滿布的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