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葬唐孤王》第54章 王守澄的手段
「殿下,你趕緊進宮去求見陛下吧,要不然王守澄必然會對殿下不利的。」當王淑得了具體消息後,就急得從內院奔至前院。

李炎伸手摸了摸王淑的腦袋,寬慰道:「伶侗安啦。他王守澄是人,又非神。況且他那小太監敢妄議我皇室之事,且又出言威脅了本王,他王守澄還不敢拿我如何的。」

「殿下,求你了,你去進宮去求見陛下吧。王守澄不是他人,他可是害死過憲宗皇帝,以及敬宗皇帝的大壞人。而殿下也只是一個親王,他王守澄連皇帝都敢害,王守澄真要想害殿下,他的黨羽只要聽說了今天的事後,必然會聞風而動的。」王淑小心的看了看左右有沒有其他人後,小聲的央求著。

李炎看著王淑,實在有些無奈。

他的這個王妃什麼都好,就是太膽小了。

不過李炎卻是淡定的很。

自己身懷金手指,自然是不用害怕他王守澄的。

可他卻是從未在任何人的面前展露過,就連自己的女人面前,李炎也從未展露過,甚至連說都未曾說過。

李炎說來也不敢在自己女人面前展露,怕把她嚇著了。

就李炎的金手指。

李炎一開始知道之時,也擔心了半天。

如果不是李炎內心強大,說不定也被嚇傻了。

進宮去求見陛下,李炎不會,也不想。

而王淑的央求聲,卻是未曾停下來過。

到了最後,王淑見李炎沒有動靜,而她自己最終卻是出了王府,往著宮裏去了。

結果如何。

李炎猜都猜得到。

王淑不可能見得到自己那位皇帝二哥的,估計她是去見宮裏的女人去了。

當天傍晚。

王淑帶著睏倦回到了王府,臉上的擔憂之色更甚。

李炎見王淑如此,出聲安慰,「伶侗,你也別再為我奔走了。那王守澄拿不出什麼名頭來治我的罪的,你就安心吧。況且,朝堂之上又不是只有他王守澄一人當權,上面還有宰相,還有韋元素等人呢,寬心吧。」

「殿下,你少有關注朝堂之上的事情,你並不知道王守澄的可怕啊。唉~~」王淑見李炎一點著急的模樣都沒有,心情很是複雜。

第二天始。

李炎依然如我,每天不是在內院跟著時寬他們練練拳腳之外,就是帶著侍衛們跑出王府去看看怡紅院改裝的如何了。

什麼王守澄,什麼大宦官,李炎真的不擔心。

而從這第二天起,王淑每日清晨必離開王府。

不是進宮,就是去興慶宮去。

對於王淑的行為,李炎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有著這麼一個女人在身邊,李炎認為這是他的福氣,也是他的幸運。

自己得罪了大宦官王守澄,而他李炎不擔心之下,王淑卻是到處奔走,可見這是他李炎的幸運了。

九月十五日,朝會。

寶座之上的皇帝李昂,看著殿中的朝官們,聽著朝官們的奏對。

「陛下,自南詔侵掠我唐國始,殘弊不斷,百姓民不聊生。而邊境時有零星南詔軍對我唐國侵襲,使得我戍邊將士疲於奔命。近期,西川節度使郭釗上書言其患疾,故請陛下下旨,指代他人代任西川節度使,以便安民固邊。」當李昂問及西川之事後,宰相宋申錫直言而奏。

宋申錫,字慶臣,出生於桂陽郡義昌縣,也就是現在的湖南省汝城縣。

兩個月前,宋申錫他還是尚書左丞呢。

可至兩個月前之後,皇帝李昂突然把宗申錫提為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即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同平章事之職,其實就是宰相。

在唐時期,其共有三個宰相官職,一乃中書省中書令,二乃門下省侍中,三就是尚書省僕射了。

當然。

中書令有兩人,侍中也有兩人,而這僕射也分左右。

說來,宰相之職共有六人才對。

但是,也分誰為首,誰為輔的。

而且,時代在變遷,唐時期的每一代皇帝等都有寵信之人,所以,總是會空著好幾個宰相之職。

而此時的宋申錫,被提為同平章事,就已經屬於宰相之職了,同時,被皇帝弄了一個同平章事的宰相,還有好幾位。

畢竟。

自唐玄宗即位後,歷經安史之亂,什麼中書令也好,還是侍中也罷,基本都已經成了虛銜,僅是用來加授之用。

宋申錫的奏對,讓寶座之上的皇帝李昂很是滿意,「宋相所提之事,諸位可有何想法?或可有何人選啊。」

李昂問話了,眾位朝官們心裏紛紛想著這麼一個重要官職之位。

就西川這種時有戰亂髮生的地方任節度使,不管怎麼說,對於那些官職有些低的,或者說並非重臣的人來而言,那可是封疆大吏。

用不好聽的話來說,那就是西川的小皇帝了。

節度使雖無品級。

但其可是集軍、政、財三政於一身之要職。

如坐大了,說不定還能世襲。

這不。

當李昂一問話開始,就有著不少的朝官們自告奮勇的站出來,自薦自己出任西川節度使之職了。

片刻間。

大殿之內,嘈雜聲起。

李昂見朝堂上再一次響起這樣的聲音後,臉色有些不悅,甚是頭疼。

正當李昂頭疼時,一位朝官突然站了出來,向著李昂奏道:「稟陛下,臣資歷淺,而且入朝時間也晚,要不然,臣也想自薦前往西川任節度之職了。不過,臣心中到是有一人,就是不知道陛下準許不準許。」

此位朝官一出,本來還在爭議著的朝官們,頓時止言看向此人。

「鄭愛卿舉薦之人,那必當不俗,說來聽聽。」李昂看著站出來的朝官後,心情愉悅,至少此人一出,就止住了眾朝官們的爭議了。

此人看向李昂,眼神卻是飄忽的往著站在前端的王守澄看去,「稟陛下,臣認為潁王殿下年歲已大,可任職為官了。所以,臣舉薦之人,正是潁王殿下李炎。」

謔。

當此人的話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就起了一片議論聲。

讓一個親王去任節度使,估計這可是開天闢地的了。

至少。

從節度使之職一起開始,也就是唐中期之後,親王只能留在京師,就連所謂的封地都不能前往。

更別提出任什麼節度使之職的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