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小丈夫》第167章 杜荷的終極後手
只是現在後悔已經晚了,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在這孝比天大的時代,杜荷的這一出出,都是會被別人戳脊梁骨的。

那怕後來杜荷把他老娘接到自己這,加上他娶李馨和鄭觀音鬧的動靜太大,讓人沒有發難。

但杜荷和自己二叔一家鬧翻,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杜楚客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說出來,並且杜家從始至終沒有對外說過杜荷分家的事。

不然早在之前杜荷和鄭家鬧得那麼凶時鄭家已經藉此事發難了。

當然要是杜荷知道李世民的這些想法,一定會笑起來。

他們當然不知道了,這一切都是他老娘出的面,在他們兄弟兩說服自己老娘後,劉氏就去找過杜楚客這個小叔子,把情況說了一遍。

甚至這幾年杜楚客直接斷了和杜荷家的聯繫,那也不過是表面上的,實際上他們兩家一直有聯繫,甚至杜荷的那個庶出堂哥,已經在杜荷的幫助下,在江南布局,進軍桑蠶養殖和紡織,刺繡等產業。

並且江南地區很多上等的茶園也已經通過杜麟的手,都收入囊中。

而這所有的一切不過就是為了未來可能,杜構他們這些為官的兄弟,去到江南能迅速打開局面,不會被當地豪強所掣肘。

畢竟江南那地方,隨著京杭大運河的修通,未來數百上千年都會是華夏,除京都外最富的地區,也是最容易產生官商勾結的地區。

雖然杜荷先在那打下一根釘子,在未來很可能會有大用,順帶著也能幫自己二叔家,解決一下財政問題。

不過杜荷也考慮過,自己那二叔和堂哥會不會也迷失在金錢和權力中,所以杜荷在此之前就和他們三令五申,不許做欺行霸市之事,官商勾結更是不允許,一經讓他發現,那麼兩家就真的斷了,而這也得到了杜荷老娘劉氏的支持。

杜楚客和杜麟都沒有反對,畢竟目前他們這一支的族譜就在杜荷老娘手中,未來也會傳給杜構,這一步棋,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幫杜構再次起勢。

他們真要是弄出不可收拾的事,那麼斷了聯繫,也就意味著杜楚客一家被他們這一支杜氏家族除名了。

雖然他們這一支杜氏家族,現在就剩下他們兩家,但不管是杜如晦,還是其祖上都出過很多的大人物,他們自然不可能想著被除名。

所以杜楚客和杜麟都很贊同杜荷的想法。

而杜荷也在為了杜楚客做著各種的謀劃,至於謀劃什麼,那當然是爵位了。

說來杜楚客也是點背,自身能力也不差,還有著杜如晦這樣一個哥哥,但就是時運太差,雖然官拜工部尚書,但自身卻一直沒一個爵位。

而杜荷就是想著,自家二叔那麼支持自己,不想辦法給他弄一個爵位這真說不過去。

而且要是杜楚客也能得一爵位,那麼他們杜家就真的要風光大發了,一門三爵,怎麼也比就一門雙爵要好聽吧!

至於怎麼謀劃,還是在江南,利用那優質的沙土資源,杜荷想要把玻璃給生產出來。

到時候玻璃生產出來了,有了不錯的白光玻璃,那望遠鏡也就有了,這東西那可是戰爭利器。

到時候杜楚客把這望遠鏡和所有的計劃上報給李世民,杜荷不信還換不來一個爵位。

所以在外人看來已經徹底斷了聯繫的杜家人,其實私底下關係好著呢!甚至因為杜荷的關係,聯繫更加的緊密。

只是這一切都不足為外人道罷了,甚至就連李世民都不知道,可見他們保密做的有多好。

當然這也不失為杜荷給自己找的一條退路。

畢竟杜荷現在產業做的那麼大,但鬼知道未來李承乾他們兄弟幾個誰會當皇帝,畢竟現在他們兄弟兩的命運已經多少被杜荷改變了一些,未來這兩兄弟還會不會經不住誘惑造反,誰也不知道。

所以不早做打算,那怎麼可能。

至於為什麼是江南,而不是其他地方,一是杜荷可不想未來的日子真的生活在山哢哢裡,二是杜荷堅信大隱隱於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而且進入江南,在南下進入福州,也就是未來福建的地界,那裡丘陵遍地,地貌複雜多變,藏下一族之人,真的不要太簡單了。

要知道在未來,有無數的證據表明,華夏數千年,真正還保留著華夏最古老血統的地方就在福建。

這說明什麼,說明那個地方真的很適合躲人。

這再加上杜荷提前準備,躲到福建真的是很不錯的一步棋。

就算未來有變,學蔣光頭退往台灣,那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啊!

當然杜荷真的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他是真的想當一個萬年宅男,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這個想法沒有一點阻力。

畢竟就他表現出來如此的不貪戀權勢,還一堆的小毛病!加上會做人,有什麼好處都先想著李世民,這讓他在李世民那沒有絲毫的威脅,李世民也很放心他。

所以杜荷才能如此肆無忌憚,因為他知道,自己這毛病越多,才能更好的隱藏自己,保住這一家老小的性命,那怕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但時刻準備著,這總是不會錯的。

畢竟沒有點憂患意識,那最終死了,那可怪不得別人。

不過李世民他們都不知道杜荷還有這麼一手,要是知道就李世民那暴脾氣沒準能打死杜荷。

但現在李世民越看杜荷寫的訓練手冊,他就越心煩,這到不是說他怕打賭輸了,這樣的好事,輸了才好。

李世民心煩還是因為杜荷,他這麼有才,現在天天窩在家裡,不是研究做菜,就是鼓搗一些新奇的東西,要不就是想著怎麼賺錢,甚至是天天陪著女人做些愛做的事,或聊點家長裡短,這簡直是太浪費人才了。

在李世民看來,這樣大才就應該立足於朝堂,為國為民,而不是想他這樣,連家門都不出。

他這樣家門都不出,怎麼可能會見識到世間不同的風景。

所以李世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