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完美暴君》第五百六十七章 深夜入宮
朱常浩雖然與朱由校是血親不假,但他自認為,他們之間的關係和感情,還沒有達到這麼深厚的地步。

因此對於皇帝的話語,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客套氏的回復了幾句。

朱由校見他如此,也是一笑而過。

隨即又說道:

朕此番被行刺,想必是朝中一些不滿朕的官員們的手段。

這宮中,想必也還有些牆頭草耳目,否則不會對朕的行蹤,掌握的如此準確。

朕雖然已經下令高度保密,但今日京師突然軍管戒嚴,想必也是瞞不了多久的。

他們那些人,恐怕是巴不得朕現在駕崩。

既然如此,那朕倒是想和他們好好玩一玩貓抓老鼠的遊戲。

見皇帝似乎在自言自語,朱常浩也是很識趣的沒有出聲,皇帝想幹什麼,要幹什麼,不是他能過問的。

瑞王,這次恐怕還得需要你走上檯面,配合朕唱好這一場戲才行。

聽見提到了自己,朱常浩立刻表忠心的說道:

不知陛下是作何打算,既然有用到臣的地方,臣定然不會推脫,會竭盡全力的。

朱常浩可是罕見的大齡剩男,三十幾歲還沒能去就藩,縱觀歷史恐怕也沒幾個了。

皇帝雖然中了毒,但顯然已經沒有大礙,好好調養些日子,估計就能恢復。

他還指望著皇帝能給他封個好地方,早日離京就藩呢。

朱由校也知道瑞王心中所求,不由得笑道:

好,有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等完事之後,朕自會給瑞王封個富庶之地,安穩富貴的過完下半生。

見皇帝開了金口,瑞王也是頗為激動,連忙跪呼道:

臣謝陛下恩典。

在朱由校的示意下,一直侍立在旁的曹變蛟當即將他扶起。

隨後又說道:

朕等會就會昭告百官,朕遭遇刺殺,身中劇毒,性命及及可危,而後就宣內閣六部主官入宮。

到時朕會當著他們的面,正式敕你為監國,代朕治國理政。

剛坐下的瑞王,聽見皇帝竟然要敕他為監國理政,哪裡還坐的住,剛剛的喜悅也是蕩然無存。

又趕忙起身道:

臣惶恐,望陛下能收回聖命,臣乃愚鈍之人,萬萬受不起監國之位,況且這也不合高皇帝所定之禮法。

你不必緊張,雖然是正式敕你為監國,但也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不會真的讓你參與進國政之事的。

至於所謂的禮法,又有什麼不合的?

廣王如今已經就藩,距離京師千裡之遙,根本就來不及。

瑞王是皇考的親弟弟,亦是朕的親叔叔,如今朕奄奄一息,你出面監國,百官也說不了什麼。

說是這麼說,但朱常浩可不是個認不清自己的人。

自己一心向佛,隻想求塊封地早日就藩,逍遙自在的過完這輩子。

這朝堂之事,他哪裡懂啊,也玩不過來啊。

他還想推辭,但朱由校一句話就讓得他的那些話語又憋了回去。

瑞王剛才不還說絕不推脫,會竭盡全力嘛。

此時的瑞王,隻恨自己剛才的忠心表早了,可惜這世上並沒有後悔葯吃。

此時的他,即使百般不願,也只能打碎了牙,把自己種下的苦果咽下去。

希望到時火別把自己給烤死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臣不敢忤逆陛下,既然陛下聖意已決,臣定當會扮演好這個

角色,配合陛下的。

見他總算是應承了下來,朱由校也是準備給他吃顆定心丸,只聽他說道:

瑞王放心即可,你乃是朕的血親,只要你能恪守本分,朕都一定會保全你的。

朕之所以出此下策,也實在是被逼無奈啊。

朕自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為,不知道有多少朝臣官員,多少士紳豪強,日盼夜盼,焚香禱告,希望朕能早點隨皇考而去。

他們在暗,朕在明,朕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時時刻刻的防備著,防著他們出來搗亂,壞事,甚至於聯合起來公然反對於朕。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朕只要還活著,他們就不會冒頭,會蟄伏在暗處,時不時的就給放個冷箭,就像今天一樣。

朕這一招引蛇出洞之計,就是要他們放鬆警惕,從而露出馬腳,到時就將他們一網打盡,從而一勞永逸。

朱常浩雖然是不問國政之事的藩王,他也不善於這些。

但是他活到三十多歲,也不是傻子,皇帝和文官的一些貓膩,和一些利益衝突之事,他自然是了解的。

但他也沒有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大膽,想要以瞞天過海之計,從而達到引蛇出洞的效果。

只是這一次,苦了自己了,陛下應該不會忽悠自己的吧?

陛下英明,臣定然會全心全意的配合。

二人商量好了之後,朱由校就叫來王朝輔,擬寫令旨,並讓魏忠賢前去召來內閣三位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和一些其他較為重要的官員。

此時已經臨近子時,整個皇宮都已經是白絨絨的一片,溫度更是急冷。

而在文淵閣中的三位大學士,以及其他的官員,卻是沒有感受到這種冰涼刺骨的寒意。

雖然被軟禁於此,但是皇宮的太監們,都不敢凍著這些位極人臣的大臣。

可即使如此,他們依然是時不時的朝著窗外看去,有時還會打開殿門。

見那些披甲持刀侍衛,依然在原處守著,也只能怒嘆一口氣,悻悻而歸。

究竟發生了何事,竟然連我們也被關在此處,寸步不能離。

三人中,屬王在晉最為年輕,也屬他的脾氣最為暴躁,因此他也是時不時的就抱怨幾聲,以表達自己心中的強烈不滿。

而正在他來回踱步時,披著厚厚一件棉服,裹得嚴嚴實實的魏忠賢,終於到來。

幾位,陛下召見,隨咱家來吧。

魏忠賢的一句話,讓靜坐在一旁的王象乾和徐光啟也不能澹定了,當即披上棉服,就跟著魏忠賢疾步朝乾清宮而去。

與此同時,六部的尚書,以及都察院和六科的官員,也都在司禮監小太監和錦衣衛的引領下,向著乾清宮而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