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開局暴打唐太宗?》第四百八十四章 洛陽無糧!
洛陽城,

洛陽幾任帝都,雖然歷經戰亂,但是滄桑古樸之氣猶存,雄偉之氣不減,只不過在如此的旱災和蝗災之下,洛陽城也顯得凋零許多了。

車隊進城之後,街面上空空蕩蕩,少有行人,就算偶爾有些行人路過。

也是一個個餓的皮包骨頭,相對起來,這群餓的面有菜色的洛陽官員反倒是稍微有些富態了

當然與之相比,李默這一群面色紅潤,只不過是略顯有些疲勞之態的長安來客,就更顯得有些奇怪,與這一群餓的只剩下皮包骨頭的洛陽百姓相比,簡直格格不入!

看著洛陽城內這蕭條無比的景象,李默頓時間不由怒了:「劉東山,城內百姓為何如此之少?」

不由李默不怒,此刻的洛陽城看起來簡直就好像是一座死城一般,簡直是有些空空蕩蕩

洛陽現如今雖然不能夠與長安百萬人口相比,但是常住人口起碼也在五十萬之上,是中原第一大城,赫赫有名的帝都,但是如今竟然死氣沉沉,洛陽城中的那數十萬百姓哪裏去了?

「啟稟殿下,百姓們多有出逃,或往別處逃難,或往鄉下而去,總之如今留在城中,無糧可食,只能是死路一條……」

劉東山臉色無比難看的說道,他是洛陽刺史,便是洛陽的父母官,洛陽百姓便是他的子女。

但是如今洛陽百姓死的死,逃的逃,眼看洛陽就要成為一座空城,但是他這個洛陽刺史,他這個父母官卻是完全沒有半點辦法,簡直愧對洛陽百姓!

甚至劉東山已經想過,即便是方才他讓這位燕王殿下斬了也好,如果能夠借他的腦袋穩定洛陽百姓民心的話,也算他這個洛陽刺史最後做出一點價值了!

「百姓既然無糧,官倉為何不開?」

李默頓時大怒,官倉是朝廷儲糧之所,但是現如今洛陽局勢已經如此之頹靡,官倉還不開的話,劉東山這個洛陽刺史未免有些太迂腐了,不知變通!

「啟稟殿下,洛陽官倉並無多少糧食,僅有少許儲備而已,就算打開官倉,但是對我洛陽百姓而言,恐怕也將無濟於事……」

劉東山沉默著回應到,如果官倉當中有糧的話,他早就開倉放糧了,豈能夠作視洛陽真的這樣變成一座空城!

李默頓時沉默,其實唐朝初年的情況遠遠沒有後世所傳言的那麼誇張,什麼隋朝留下來的糧食足夠吃四五十年,根本沒有!

別的不說,什麼糧食能夠保存四五十年不壞,隋文帝楊堅倒是個好皇帝,隋朝在他手中天下大治,

但是隋煬帝楊廣可是可了勁兒的敗家,修大運河,三征高句麗,這些難道都不要錢?

更不用說之後還有天下反王群起,彼此之間爭鬥不休,難道他們手下所養的那些軍隊都是鐵打的不吃飯?

隋朝就算是修建了許多官倉義倉,難道這些各地反王就不會把目光打到這些官倉和義倉當中,就眼睜睜看著它們矗立在原地?

要是隋朝留下的糧食真足夠整個大唐吃上四五十年,那基本上就能夠把李世民的貞觀年都給對付過去了,

而李世民貞觀之治的威名總該不是假的吧,難道李世民貞觀之治二十一年,這九州就不產糧,大唐就收不上來賦稅!

若真是如此的話,隋朝留下這麼多的糧食,怎麼會有唐初的渭水之盟,唐初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旱災蝗災,李世民怎麼會坐視天下百姓如此流離失所,真要是有這麼多糧食的話,大唐的軍隊早就大變四海無敵手了!

隋朝的確很厲害,隋文帝楊堅也的確堪稱一代明君,但是再厲害也不可能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便積攢下來,足夠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幾次下江南,修大運河,還給天下各路反王積攢下來了足夠數百萬軍隊吃好幾年的糧食,而且就算如此,還給唐朝留下了能夠吃上幾十年的糧食!

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積攢百年之國力,才讓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

漢高祖劉邦休養生息,而後經文帝景帝兩朝的文景之治,又是積攢了百年的國力,才讓漢武帝有北驅匈奴,創建大漢盛世的輝煌!

敢問這隋文帝楊堅究竟是何等之人物,竟如此之牛掰,

在位二十三年,而且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祖輩積累,竟然能夠創立如此雄偉之基業,這種攢錢能力豈是用誇張兩個字能夠來形容的?

這就好比一個地主老財好不容易積攢下來了一份家業,在整個村子裏面都可以說的上是首屈一指,家裏的糧食都不知道囤了有幾倉庫!

但是在這地主老財死後,自己的兒子卻是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偌大的家產足足讓他敗了十幾年,

十幾年過後,這個敗家子兒總算是死了,

但是同村的人看不過去,紛紛闖到這個地主老財家裏,又把這個地主老財的家給洗劫了一遍,

在之後村子裏面有一個姓李的年輕人,和村子裏面的其他人幹了好幾年,

而且這幾年幾乎還都是不怎麼勞動,不怎麼生產,吃的都是這地主老財留下來的老本兒,

而這姓李的年輕人在經過好幾年收拾之後,總算是把村子裏面其他人給收拾的服服帖帖了,

然後再到這地主老財的家裏一看,發現這地主老財家裏留下的糧食竟然還夠他們吃上幾十年的,你說這不是開玩笑嗎?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