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極限大佬一心向學》第157章 洲際杯決賽:第三場(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在尖叫聲裡,杭峰鬆開手,在降落的最後一刻,擰動身體,來了一個半周。

很穩。

穩的就像什麼都沒做,只是飛起又落地一樣,穩穩地反向落在冰壁上,向著對面衝去。

最後一跳來了。

杭峰有那麼一瞬間,想過自己要不要再去衝擊五周。

其實還有一個五周的新動作在練,以目前感受到的速度來看,那個動作運氣好說不定能成功。

只要成功,這次的比賽他必勝。

但下一瞬,杭峰就放棄了。

只是這麼想一下,就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迄今為止的從容被摧枯拉朽,強勢破壞。

不可以!

杭峰在察覺到自己狀態發生變化的瞬間,就乾脆利落地掐斷了這個想法。

他不是不敢去冒險,作為極限運動員,最不缺的就是冒險精神。

但他更清楚,一場比賽的基調一旦定下來,就不要臨時改變,尤其是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身心都沒有做好準備,就貿然去嘗試的結果,失敗的可能性更大。

杭峰穩下自己的情緒,在往上滑的同時,狠狠握拳,隨後鬆開。

血液流暢的感覺,讓他對雙手的感知變得清晰無比。

最後一跳了,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保持狀態,到目前為止很好,最後一跳也會很好。

身體往上沖,高度上升,池沿在電光火石間出現在的眼前,但在急速運轉的大腦裡,時間又好像在這一刻變慢。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一點點接近池沿,還有那種即將脫離軌道的預感,終於在恰恰好,雙腿能夠用到全力的最高點,一躍而起!

騰空高度超過四米!

可怕!

這一路上來,杭峰究竟獲得了多少的勢能?

恐怕所有的起落都是無限接近了池沿了吧?

高高跳起的杭峰,就像是懸掛在半空中的一彎新月,紅白色的滑雪板以一個極致的圓弧形,切割著夜幕,將漫天的燈火割開一道時空的裂縫,比天上的月亮還要明亮逼人。

身在半空的杭峰合理運用這最後一跳的空中時間,將整個旋轉動作拉的足夠的慢,因此也能讓人一眼看清楚他手上的抓板。

一開始平平無奇。

一個前手抓同側外刃的動作。

隨後,後手動作,也抓在了同側的內刃。

兩個動作雖然有點先後的順序,但看起來更像是一同完成。

總之這個動作是個雙手抓板的動作。

同樣的,不多見,但偶爾也會出現。

如果這是杭峰第五跳的抓板方式,老實說是有點讓人失望的。

第五跳是U型池選手,積攢了前面四跳的勢能後,獲得的最大衝擊力,足夠的高度,可以讓一個選手做出五周的難度,空中時間相當富裕。

所以,第五跳必然是一個猶如恆星爆炸一般,最為耀眼的存在。

好在已經一路驚艷到現在的杭峰,註定不會讓人失望。

保持空中的旋轉,穩定核心力量,應對接下來落地的平衡,已經足夠的難了。杭峰在這些基礎上,還在挖盡心思的對抓板動作進行創新。

在那不斷翻轉閃動的單板板底,在旋出紅與白的同時,可以清楚看見那雙扣在雪板兩側的手指,在翻卷的過程裡,移到了板頭的位置,隨後從容鬆開。

「好!」

這一次查利總裁判看的非常清楚,而且非常肯定杭峰抓板上的變化非常具有新意。

雙手抓雪板兩側他見過。

雙手抓板頭他當然也見過。

但是在一次跳躍裡,雙手同時從板側移動到板頭,即便是他擔任U型池國際裁判一十多年的時間,也從未見過,甚至沒有聽過……不對,有聽過,應該有那麼幾次,聽說在「X-games」的超級U型池裏,有選手就做過這類的雙手變化抓板動作。

所以,這就是一名優秀的極限運動員,來到常規賽場後,能夠引發的化學變化嗎?

查利總裁判只能說,他很喜歡。

喜歡這種有新鮮感,還很有難度的東西。

當杭峰穩穩落在地上,滑出U型池,享受隊友和觀眾歡呼慶祝的時候,裁判室裡的眾人還在不斷回味。

那饜足的表情,是吃了美味大餐的模樣。

最後,查利總裁判笑道:「諸位,看重播吧,這次的注意力還請放在選手的抓板上。」

不需要提醒,裁判們都知道,杭峰這場比賽的亮點是什麼。

沒想到啊,比賽都已經到最後一場了,竟然還能看到不一樣的,讓人驚艷到戰慄的東西。

過癮。

「嘶哈~~雞皮疙瘩起來了!」

「爽到頭皮發麻!」

「愛極了第四跳,帥到宇宙蒼穹無限炸裂!」

「我也迷了,第四跳那一瞬間跟看了個仙俠片似的,我家小峰其實會飛吧?」

「禦劍飛行嗎?哇哢哢!」

杭峰的比賽結束,網絡直播間裡的評論瘋狂刷動。

鏡頭一直給在杭峰身上,正在和隊友們慶祝的杭峰挨個擁抱,看的直播間的觀眾紅了眼睛。

「沒買到票,不然就去現場了。」

「好想看杭峰的現場。」

「我是沒買到票嗎?我是沒錢啊!!不過真心羨慕看現場的峰蜜們。」

還有更多人終於回過味來,語氣感慨。

「杭峰剛剛玩的好開心啊,各種炫技。」

「對,世界抓板誰家強,華國極限找杭峰!」

「不知道裁判什麼感覺,反正我是愛了,一會兒電視直播我還要去仔細看慢放,簡直帥爆了。」

「管他裁判怎麼想,我們峰崽玩的開心就行,我喜歡他剛剛滑的感覺,很快樂的樣子。」

「對,前面兩場比賽雖然也很厲害,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看著有點難受,憋屈的很。我也是杭峰的老粉了,X-games的會員都交了兩年,可以說每場不落地看杭峰比賽。今天的前兩場比賽,絕對是我看的最不杭峰的比賽。看這常規賽場的條條框框把杭峰憋的,還是玩極限運動的杭峰更好、更自我,那種渾身發光的感覺,最後一場我終於又看到了一點點。」

「就你字多,我信你。」

「既然是常規賽場,肯定要遵循這個賽場的規則,而且杭峰在常規賽場表現的也不差啊,沒必要老是提他極限運動員的身份吧?竟然來了這個賽場,就要按照這裏的規矩來。」

「單純覺得杭峰沒必要來常規賽場,極限賽場那邊三個項目還不夠忙的嗎?」

「為國爭光,我覺得挺好。」

「極限運動就不能為國爭光嗎?」

眼看著極限運動粉和常規賽場粉有吵起來的趨勢,單純只是喜歡杭峰,而不分賽場的粉絲急忙安撫。

「確實有明顯的風格變化,不能說哪種更好吧,還是要看裁判的喜好。」

「小孩兒才要做選擇,大人當然全要。」

「捂嘴笑·jpg,預祝杭峰生日快樂,成年快樂!希望你在極限賽場和常規賽場都取得好成績。」

「對!我們杭峰就要做全能選手!!」

直播間裡聊天內容飛起,大家一邊看著聊天框,一邊又難掩緊張地等待著分數。

這一次,杭峰的分數,出來的比之前的每一名選手,時間都要長。

裁判還在打分中。

杭峰已經和隊友們抱完一圈,一群人圍著他,一起看著積分榜,緊張地等待分數。

這是最後一輪,也是杭峰最後翻盤的機會,大家離得遠了也看不清楚杭峰最後一場完成的如何,只能等著裁判的最後判定。

反倒是杭峰比較平靜。

他儘力了,也比完了,即便後悔也晚了,更何況他不覺得後悔,這場比賽完成了他想要的展示,他現在很滿足。

唐雋的雙手撐在護欄上,身體往前探,歪著腦袋仰著頭說:「在抓板上巧盡心思,倒也不錯。」

得了男朋友的認可,杭峰笑的更開心,歪頭說:「我覺得我滑的挺好的,帥嗎?」

「帥。」唐雋從來不會說杭峰不帥,在他眼裏男朋友都已經帥出宇宙了,就這樣他還要違心嗎?

杭峰的眼睛就笑的眯了起來。

直播間的觀眾看見這一幕,本來等待分數緊張感,瞬間有點歪。

「他身邊的是誰啊?笑的好開心。」

「哪個師弟唄,不是穿著國家隊的隊服嗎?」

「說悄悄話的小模樣,心都醉了。」

「不是,等等,這不是那個同學嗎?」

「對哦,前兩場比賽我看著就覺得眼熟,是那個同學。」

「X-games給杭峰上網課的同學!!!???」

「什麼?」

「不是國家隊員嗎?」

「等等,上網課是什麼狼虎之詞?」

「求詳細解釋。」

於是,其實也沒出場幾次的唐雋,在廣大網友猶如24K白金探照燈般的鐳射眼裏,就那麼輕而易舉地被扒了出來。

「還是去年杭峰參加超級U型池啦,幕後的採訪,杭峰就在上網課,給他上課的就是這個同學。」

「滑板速降的時候,這同學不但在幕後採訪裡出現過,好像在賽場轉播的時候,還給了他好幾個鏡頭,等我回去翻翻視頻,整理一下。」

「還有怒水巨浪挑戰,我有看見杭峰領獎後,他也在,還有簡。」

「不要猜來猜去了,你們想知道問我啊,在我們N市那旮遝,唐雋和杭峰的關係早就不是秘密了,兩個人是同校同校,還是好朋友,另外再說一個,唐雋是華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隊的國家隊員。」

「臥槽!」

「瓦特?!」

「啊!?」

最後一句,委實震驚了直播間裡的人,一時間就連杭峰的分數都不香了。

數學國家隊隊員?

杭峰的好朋友?

幾乎出現在杭峰的每場比賽裡?

啊啊啊啊啊!這是什麼要命的組合啊?你們兩個好兄弟是有席捲世界文體的節奏嗎?

就……慕了。

果然,優秀人身邊也都是優秀的朋友啊。

於是,就在直播間的畫風突然歪的沒法看的時候,分數終於在這個時候出來了。

在杭峰等人同時動起來,看向同一處的時候,直播間的畫面也切換到了積分榜上。

杭峰的成績出來了。

小分。

第一跳,一周半540。

18.50分。

這一跳杭峰穩在一周半,裁判給的分數也相對穩定,三場比賽都給了杭峰18.50的分數。

第一跳,三周半1260。

翻騰一周360加偏軸轉體720,落地前再轉體半周,來個反向落地。

抓板板頭,中間換到側面板刃,開始了他的抓板「花活兒」的第一彈。

同樣是三周半的難度,卻有兩個亮點。

一是反向落地。

一是抓板變化。

在第一場同一跳的時候,杭峰也做了個反向落地,裁判給了他19.20分。

這一跳,很明顯裁判非常喜歡他在抓板上的變化,給了他19.50分。

也就是說,杭峰光是加上一個抓板變化,就多得了0.3分。

看似只有0.3分,卻在決賽場上,至關重要。

至此,杭峰憑藉兩跳,拿到了38分。

接著是第三跳。

這一跳在技術動作上,和杭峰今天的第一場比賽是一模一樣,重複的動作出現,按理來說,這一跳的分數是絕不可能超過第一跳。

U型池的打分標準就是這樣,完全一樣的技巧難度出現在賽場上,除非之前出現過大失誤,否則哪怕只是高度、落腳點上較小的進步,裁判都不會給出超過上一場的分數。

第一場,杭峰在這一跳的得分是19.50分。

已經非常高的分數。

畢竟能在第三跳,完成這麼具有變化性的四周半1620,就算在最頂尖的賽場上,也是不多見的。

可是,當大家看見第三跳的的分後,都發出了驚嘆聲。

「哇哦!」

「臥槽!」

「發達了!」

在那些驚嘆聲中,杭峰也看見的自己這一跳的得分。

20分。

裁判給了他一個滿分!!!

也就是說,一共七名裁判,就算去掉給出最低分的那名裁判,剩餘的六名裁判,都認可了杭峰這一跳的完美。

是的,不能再完美了。

這一跳的抓板難度頂格了。

換手抓板,還是抓板尾,尤其是在賽後的慢動作還原下,杭峰的左手確實摸到了板尾上。

那一刻,就連裁判都發出了驚訝的聲音。

第三跳可以完成這個難度的動作,算是頂格了吧。

都這個程度了還不給一個滿分出來嗎?

還不要說杭峰是東道主選手了。

給給給!

你那麼棒,我們不給你高分都不好意思。

所以,杭峰歷史生涯,第一個國際賽場的滿分小分出現了!

在這個10分出現的時候,賽場上響起了歡呼聲!

所有人都在恭喜杭峰。

國家隊員更是推著杭峰,表達自己的喜悅。

大部分國家隊員本來就沒把杭峰當外人,如今自家的小弟弟表現的這麼耀眼,他們也高興,與有榮焉啊!

隨後,來到了第四跳。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對於觀眾來說,杭峰在這一場比賽裡,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應該就是他的第四跳了。

第四跳是一個跨橋抓外刃的動作,這個抓板動作絕對可以排在「單板抓板帥氣值」的第一位。

跨橋抓板有不小難度,但最主要就是帥,在大部分單板滑雪的雜誌照片裡,這種抓板技巧是最被攝影師喜愛的。

社會影響力連帶著影響滑雪運動員,因此很選手都會去學習這一招,所以在國際賽場上還是經常能夠看見的。

而杭峰的第四跳,之所以能夠讓人記憶深刻,當然不止這個跨橋抓板。

最主要還是那讓人驚嘆的滯空感。

像是踩著飛劍一般蹲在半空中,衣服獵獵飛舞,居高臨下的姿態不僅僅是帥,甚至還具備某種難以言說的神性,讓人生出景行行止,傾慕的感覺。

簡而言之,言而簡之,就是這一跳帥出了比格。

裁判顯然也認可杭峰這一跳的高度,還有那少見的滯空感。

所以在這一跳,給了19.80的高分。

非常成功的第四跳。

回憶今天的前面兩場比賽。

杭峰在第一場,第四跳「挖池子」,導致這一跳拿到了全場最低分,17.80分。

第一場,第四跳不挖池子,但為了第五跳做準備,他以為沒敢在這一跳用大力,所以也隻拿到了19.00分。

如今第三場,換了一個心態,換了一個滑法,卻滑到了裁判的心裏。

19.80分,遠遠超出杭峰的期待。

這一跳的得分,和第三跳的滿分一樣,讓杭峰開心。

隨後,就來到了第五跳。

第五跳也是杭峰最沒底的一跳。

按理來說,第五跳應該是積攢了所有的勢能後,最為耀眼的一跳。

然而在杭峰剛剛的表現來看,單從視覺效果上,是不如前面兩跳的。

他放棄了去衝擊五周的機會,將周數控制在四周半。

連續出現三個四周半,也不知道會不會讓裁判失望,或者就此認定他的上限只有那麼多。

雙手抓板的動作很難,比換手抓板尾還要難上一點,可是既不帥,也幾乎沒在常規賽場上出現過。

尤其杭峰還有一個雙手從板側移到板頭的變化。如果說五周的周數是運動員將勢能積累到極致的發揮,那麼這個雙手抓板的技巧,也是杭峰專門為第五周設計。

沒有那個高度和時間,杭峰也完成不了這個動作。

現在的問題,就是杭峰做了他覺得很難的動作,裁判會不會認可呢?

這畢竟是「X-games」裏面的抓板挑戰動作,常規賽場的裁判是否具備辨別這個能力?又或者說,他們的打分標準裡,有沒有這個動作的分值?

一個空白的技巧,並不一定都會得到好的反饋。

沒有了打分的標準,反而更加考驗裁判的印象分。

杭峰敢去拚周數,也敢拚抓板難度,唯有印象分,是現在的他無法掌控的。

就在這複雜的情緒中,杭峰看到了自己第五跳的最後一個得分。

19分。

19分啊?

這個分數究竟算好還是不好呢?

好像既覺得不符合期待,又差不多的樣子。

「那個……」

唐雋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第五跳你做了什麼?應該沒有做五周吧?分數怎麼還和前面兩跳的差不多?」

杭峰聞言,糾結的情緒瞬間紓解開來。

他轉頭對著唐雋笑:「你說的對。」

唐雋明明問的不是這個,愣住:「什麼?」

但杭峰已經不再看他,而是轉頭再度看向積分榜。

唐雋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嘴角含笑的也將目光落在積分榜上。

隨著杭峰的分數出來,直播間炸了。

「啊啊啊啊!!!我的眼睛瞎了!!!那閃亮亮的20分是什麼?啊!我的眼睛!」

「秀兒最棒,接著奏樂接著舞!」

「媽耶,竟然有一個滿分,牛批了我大杭峰!!」

「不科學啊!我覺得第四跳更好,為啥沒有給滿分。」

「有人解釋一下,第三跳為什麼會是滿分嗎?」

「真心喜歡第四跳,求做圖大佬我想要屏保!」

「第五跳為啥只有19分?有大佬解釋一下嗎?」

「同問。」

「第五跳是U型池最精華的一跳,高度最高,還不用考慮落腳的問題,所以選手都會在最後一跳上大招。就比如過去的機場比賽,四周的選手會在最後一跳上四周半,杭峰和白鳥優宇,還有我們烈哥都是在最後一跳完成的五周,所以可以解釋為,這一跳裁判都對選手有高預期值。」

「我來說吧。杭峰前面都可以做四周半,最後一跳沒有做五周,這是扣分點。如果只是四周半,杭峰的分數估計連19分都達不到。不過他在最後一跳做了一個雙手抓板,且是從板刃移到板頭的動作,挺新穎的,所以裁判又給他加了分。三下五除一,就相當於杭峰用抓板花招兒抵了五周,裁判打分還算公平,我是服的。」

「不會都以為U型池只看周數吧?抓板也是一個加分大點好不好。歐洲那邊的選手最喜歡開發抓板,X-games的超級U型池就是個抓板秀,推薦你們一定要去看,就知道杭峰最後這一跳來自哪裏了。只能說,極限大佬他就是極限大佬,就算到了常規賽場,身上也有著濃濃的極限風格。」

「早就想說,我們國家隊過於在意空中周數,抓板基本就是那三板斧。孫烈就算跳不出五周,這四年的時間開發抓板,也能把抓板他媽都掌握了,何至於卡到現在。」

「呵呵,說的比唱的好聽,你能不如你上?開發抓板一點都不比開發周數簡單好不好。以為抓板只是抓著板那麼簡單嗎?這明顯是軸心的變化好不好?不同的抓板方式,軸心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咱們國家隊上來重點開發周數,一旦形成肌肉記憶,再去找軸心就不容易了。這也是為什麼抓板佔分比重不低的原因。」

「一套天賦樹,到了高級區,分出兩條枝;

一個是周數,一個是抓板,權衡難決定;

點滿一條枝,封王拜將侯;

點滿兩條枝,封神舍我其!押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