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登基吧!大王!》第一百零七章蒙軍過河
李璮抵達漣水後,並未著急發起渡河,而是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淮河南岸是宋軍地盤,而宋朝與金國拉鋸百年,在淮南構築了較為完善的防禦體系。

憑藉南宋內部提供的消息,蒙軍在淮河上撕開一道口子,渡過淮河並不是難事,難的是怎麼在淮南打開局面。

因為一旦趙范發現蒙軍過河,肯定會調兵反撲,而宋軍一動,他們原來獲得的情報也就沒多大用處了。

此時,蒙軍依舊在楚州對岸,虛張聲勢,同時利用夜色掩護,不斷將兵力調往漣水。

三日後,漣水的蒙軍已經多達三萬,足夠在南岸站住陣腳,李璮隨即開始策劃渡河。

是夜三更天,漣水對岸,一座墩台坐落在岸邊。

墩台上掛著幾盞昏黃的燈籠,引得蚊蟲圍繞,兩名宋軍老卒,手持長矛,面向淮河而立,目光注視著平靜的河面。

這時在距離墩台不遠處,幾條小船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靠岸,一群身穿黑衣的蒙兵,從船上跳下來,然後將小船拖上岸。

這群蒙兵大概一百多人,他們上岸之後,便貓著身子,抬著梯子,慢慢向墩台靠近。

墩台上,一名軍官走上來,拍了拍站崗的士卒,「可有情況?」

「都頭哥哥,沒發現異常!」老卒笑道。

軍官微微頷首,「蒙古人在攻楚州,製置相公有令,讓我們加強戒備。你們最近都辛苦點,打起精神,不許偷懶。」

「都頭哥哥放心!我們曉得輕重!」老卒連忙點頭應下。

軍官見此隨即準備下去,可另一名當值的小兵,卻忽然說道:「都頭哥哥,下面好像有人!」

這話一出,讓人心頭一驚,軍官和老卒順著小兵所指的方向看去,卻沒發現什麼異常。

兩人探出身子,觀察一陣,軍官皺起眉頭,「你眼花了吧!別太緊張了!我們在下遊,距離楚州遠著哩!」

那小兵心頭疑惑,也懷疑自己看錯了,可就當軍官轉身時,他卻驚呼道:「真有人!」

軍官皺起眉頭,再次上前查看,

他剛探出身子,下方嗖的射出一箭,直接命中軍官面門,頓時血流如注。

「都頭哥哥!」兩名士卒發出驚呼。

軍官倒在地上,被兩人扶坐起來,他一手捂住被射中的眼睛,一手推著身邊士卒,「快點烽火,快叫醒其他弟兄。」

摸到墩台下的蒙軍,發出一箭後,立時扛著梯子,向墩台發起衝鋒。

墩台上,守軍點燃烽火,敲響了警鐘,近百名宋軍匆匆上城,向下射箭,抵擋著蒙軍的進攻。

此時,在蒙軍偷襲墩台時,李璮一揮手,一千前鋒乘坐小船,直接沖向南岸,大批蒙軍則扛著木頭和繩索,架著船只和木筏,開始搭建浮橋。

墩台上的宋軍還在抵抗,不過他們人數太少,根本無法抵擋蒙軍過河。

很快,蒙軍的先鋒首先過河,他們從船上牽下戰馬,涉水上岸,然後迅速集結。

蒙古騎兵也不參與進攻墩台,他們稍微整頓隊形,便疾馳著向西南奔去。

此時,淮河沿岸,宋軍的墩台,點起一道道烽火,傳遞著蒙古人過河的消息。

南宋在淮河沿岸,有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每一百裡的河段,就駐紮一廂軍隊,約兩萬五千餘人。

宋軍一廂轄十軍,五軍為機動隊,五軍分段駐營,距離墩台二十裡,便駐紮了一個軍。

這時,宋軍營地內,得到烽火示警,軍都指揮使領著四營兵,約兩千名士卒,匆匆奔出營盤,往示警墩台方向疾奔。

可他們剛到半路,前方忽然馬蹄轟鳴,宋軍將領頓時大驚失色,「不好,敵軍騎兵!」

南宋極度缺少馬匹,兩千五百人的一個軍,幾乎都是步兵,軍官一聽見密集的馬蹄聲,便知道壞了。

他勒住戰馬,急聲怒吼,「快結陣!」

宋軍士卒慌忙結陣,而這時蒙古鐵騎已經賓士過來,先是一波奔射,然後重騎兵直接衝鋒,不一會兒就衝垮了這批宋朝援軍。

楚州城,製置司衙門內,趙范剛剛睡下,就被一陣敲門聲驚醒。

「何事?」趙范皺起眉頭,從床上坐起。

「相公,大事不妙,蒙古人從下遊渡河了。」門外之人焦急稟報。

趙范大驚失色,他匆匆下床,猛地打開門,「你說什麼?」

「相公,淮河下遊烽火示警,蒙古正在漣水附近渡河!」官員神情驚慌。

趙范聽後,立刻便往外走,那官員匆忙進屋,拿上衣物和官帽轉身追上。

不多時,趙范來到城頭,果然看見道道烽火,傳遞著蒙古人渡河的消息。

「相公。下遊隻布置兩廂軍馬,現在可怎麼辦?」一群軍官圍上來。

趙范努力讓自己鎮定,他心中疑惑,漣水在南宋的防禦體系中,正好處於兩個防區的交界地帶,是防線上的薄弱點,蒙古人怎麼能夠如此精準的選擇渡河地點。

「休慌!」趙范努力保持著鎮定,「只要楚州還在我們手中,蒙古人就不能真正威脅我們大宋。敵軍渡河也沒關係,-本官正好關門打狗!」

為什麼會有兵家必爭之地,便是在進攻之中,有些城市是無法繞開的。

比如襄陽,也比如楚州,宋軍守著這個交通要衝,北面的蒙古人即便可以繞道,可你的糧食補給和後續軍隊進不來,繞進來的軍隊便無法站住腳,還會被四面趕來的援軍吃的。

各將見主將不慌,便也就鎮定了一些。

這時趙范當即做出決定,「淮河寬闊,蒙古人數萬大軍,渡河需要時間,他們沒那麼快全部過來。傳令下去,水師立刻順流而下,截斷淮河,給本官將蒙軍分為兩部,再調兵圍堵殲滅!」

「是!」水營將領立刻領命,匆匆離去。

趙范隨即又道:「令淮西諸軍,立刻馳援!」

「是!」又有官員領命。

趙范看了看烽火,最後吩咐道:「再派人前往徐州,請金軍側擊山東,本官要讓蒙軍首尾不能相顧,把渡河敵軍留在南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