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就你叫穿越啊》第7章 5丈原諸葛定計
公元234年二月,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

蜀漢丞相諸葛亮命魏延為先鋒,攜護軍薑維、長史楊儀等人傾舉國之力十萬大軍,自漢中出發,取道斜谷,穿秦嶺,至雍州扶風郡郿縣,於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劍指長安,又派人東聯吳國,說服吳帝孫權攻合肥,誓要一舉擊破曹魏,克複中原!

魏國朝野一時上下皆驚,明帝曹叡命大將軍司馬懿假節,率大軍二十萬南下禦敵,又命雍州刺史郭淮率所部出兵,受大將軍節製。

————————

新年剛過,二月的渭河剛剛化凍,春寒料峭,即便打著火把,夜裏行軍仍然會造成大量士兵減員,更別說這個時代還沒有棉花,軍士只能穿著麻製「夾衣」,內填絨絮,個個凍得牙關作響。

為減少負重,加快行軍速度,三國部卒長途行軍一般都是「人甲分置」,也就是盔甲、兵器統一存放,交由輜重部隊運送,普通士兵皆為「徒手無甲」狀態。

「加快行軍!大將軍正在準備搶渡渭水,使君嚴令各部將士務必於明日午時前與大軍匯合!」傳令騎士縱馬在長長的行進隊列中來回奔跑,將軍令傳遞至各部各曲,再由部司馬、曲軍侯傳達至屯、隊,一級級往下,確保全軍上下能準確執行軍令。

雍州刺史郭淮所領之軍,共有五部人馬,每部千餘人,共計五千餘人。

漢末軍製,五人為一伍、設有伍長一名,十人為一什、設有什長一名,五十人為一隊,設有隊率一名,百人為一屯,設屯長一名,五百人為一曲,設有軍侯一人,二曲千人為一部,設司馬或校尉。

由於雍州民風彪悍,漢羌雜居,雍州刺史帳下多騎兵,五部人馬中就有一部為騎兵,但此時的騎兵沒有馬鞍和馬鐙,只有簡單的轡頭和坐墊,至多在馬背坐墊下系一草環,便於上馬(出土馬鐙最早年代為西晉時期,本書設定三國無馬鐙),故多為輕騎兵。輕騎兵的作用也非正面沖陣,主要是包抄繞後、偷襲糧草輜重等,正面作戰主要依靠重步兵和戰車兵。

就在郭淮帳下人馬星夜兼程趕赴司馬懿大軍所在之時,東方天際突現流星,劃著長長的尾焰,落在大軍之中,照得周遭如同白晝,一時人仰馬翻,附近士卒一度失明。

————————

光亮持續了十個呼吸後熄滅,地上出現了一個大坑。

秦陽在坑中睜開雙目,先是察看了自己全身,發現手足俱全,身上穿著古代士兵的裝束,再摸頭和臉,發現原先的短髮已經變成髮髻,年紀也小了10歲左右,抬眼打量四周,星辰明亮的夜空下,是長長的軍列,此時正因為突然發生的流星墜落處於混亂之中。

是真的啊。。秦陽到這時,才終於相信研究所說的時間穿越之事,加上傳輸途中被一個聲音告知了自己目前的身份資料,秦陽趁附近軍士還沒有從失明中恢復,趕緊從坑中竄出,加入到混亂的人群中去。

秦陽:魏國雍州隴西郡襄武縣人,家中排行第二,15歲被強征入伍,現17歲,由於身高體魄出眾,擢為雍州刺史之弟、校尉郭配麾下隊率,正率隊隨軍出征中。

這是秦陽在這個時空所替換的身份,原本的「秦陽秦隊率」,會在秦陽任務結束回歸後繼承秦陽任務期間的經歷,但關鍵記憶會被模糊化。

————————

「噤聲!噤聲!各屯整頓隊伍,清點人數,喧嘩衝撞者斬!趁亂逃跑者斬!」督戰隊的來回呼喝聲傳遍全軍,

隨著光芒散去,周圍士卒視線慢慢恢復,人群總算慢慢安靜下來。

「秦二!秦二!」屯長老王一隊一隊清點人數,到秦陽這隊時沒看到秦陽,扯著嗓子嚷道。

「王伯,我在這!」秦陽從人群中鑽出,小跑到老王身前站好。

「你這小子躲哪去了,嚇死我了,可別被督戰隊那幫劊子手當逃兵砍咯。」老王本名叫什麼屯裏的後生已經記不清了,因為為人和氣,加之從軍已久,年紀約莫已經三十歲,在這個時代已經可以稱呼老漢了,屯裏的小子們都喜歡叫他一聲「王伯」。

「我剛看到天上星星掉在了那邊,砸出好大一個坑,就想著過去看看有沒有寶貝,結果被閃瞎了眼,還和大家走散了。」秦陽撓了撓臉,假裝憨憨的說。

「啥寶貝有命重要,你這孩子。」老王責怪的埋怨一句,見自己屯裏的兩隊人都找到了,便去找曲軍侯復命去了。

「秦二哥,你找著寶貝了嗎?」見老王離開,秦陽隊裡一個姓楊叫銅頭的少年大著膽子湊前問道。

「啥也沒找著,別說話了,小心一會挨軍棍!」銅頭他爹是秦陽村子裏的鐵匠,銅頭從小跟在秦陽身後玩泥巴,兩人關係親密,秦陽怕多嘴露餡自己是個西貝貨,趕緊找個借口讓銅頭閉嘴。

「噢。。」銅頭滿眼失望的悻悻退回了隊列。

趁著各屯清點人數的這段時間,秦陽理性分析了一波現在的處境:

首先,自己是被分在了魏國陣營。

其次,從任務描述看,這裏是三國時期五丈原之戰的戰場,而五丈原之戰最重要的歷史標誌就是諸葛亮病逝於此、蜀漢退軍,北伐失敗。

最後,時間線出現異常說明有人穿越過來是想要改變歷史。

那麼,綜上可得,敵在蜀漢?

這下麻煩了,我該怎麼過去找到那個穿越者?還是說我要幫助魏國打退蜀漢的這次北伐?

嘶。。。有點麻煩啊,我現在的身份只是一個隊率,連我在內能指揮的只有五十個人,不是說新手任務嗎,感覺有點難啊。

再說,對面可是蜀漢(季漢)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丞相啊,要我眼睜睜看著星落秋風五丈原或者幫助魏國撲滅蜀漢北伐中原的希望,怎麼想想自己有種反派的感覺。。。

就在秦陽糾結怎樣才能完成任務之時,郭校尉親自帶人檢查了「流星墜落」的大坑,又詢問了周邊軍士,沒有發現異常後,大軍恢復了行進狀態。

————————

渭水南,五丈原漢軍軍營。

十萬大軍營帳連綿,漢旗飄飄。

薑維掀開了中軍大帳,將盛放食物的漆盤放於案幾之上,後退作揖道:

「丞相,飧時已過,您粒米未進,現已三更,維鬥膽讓夥夫備了點吃食,請您用過後早些歇息吧。」

望著案幾後鬚髮皆白、形容枯槁卻還在就著燭火批閱軍報的老者,薑維不禁鼻尖發酸,顫聲說道。

「是伯約啊,坐吧」老者從公文書簡中抬起頭,「將士們都睡下了嗎?營壘可曾佈置妥當,哨探可有回報?」

見老者沒有注意到自己準備的吃食,反倒是一連三問軍情,薑維暗嘆了一聲,恭敬經坐於團席上,回稟道:

「除值夜軍士外,將士均已入睡,各處拒馬、鹿砦也佈置妥當,哨探回稟逆賊領軍之人應是偽大將軍司馬懿,敵軍現於渭河搶修浮橋,看樣子是想渡河與我軍正面對壘。」

「司馬仲達嗎?曹子丹故去後,曹魏的大將軍居然讓外姓人來當,看來曹家可用大將已寥寥無幾也,咳咳咳。」突然一陣猛烈咳嗽,諸葛亮以袖掩口,好一陣才喘勻了氣,接著道:

「伯約,你去歇息吧,明日還要勞你去文長那邊一趟,文長雖善治軍,但為人孤傲,與威公素來不睦,如今大戰在即,切不可因私廢公,你多居中調和,一切當以北伐為重。」

「維遵命。丞相,時辰不早了,您也歇著吧,些小事宜交給維與威公處理便可。」薑維心疼道。

「咳咳,伯約,你要牢記,為將者,須愛惜士卒、賞罰分明,凡二十杖以上軍罰,務必親自審閱,將來你若為帥,這一點不能忘。」諸葛亮望著眼前的愛徒,語氣帶著欣慰。

自從馬謖之事後,諸葛亮深受打擊,好在薑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且心存漢室,諸葛亮便將一生所學傾囊相授,將其作為軍事上的接班人培養。

「丞相春秋正盛,何出此言?維才疏學淺,還當跟隨丞相左右,時時聆聽丞相教誨才是。」見諸葛亮話中有託付後事之意,薑維惶恐道。

諸葛亮默然不語,稍傾拿起膝上的羽扇,站起身走到帳外,抬頭仰望漫天星鬥。薑維見狀也跟隨出帳,侍立一旁。

只見諸葛亮羽扇虛指星空,痛苦道:「亮受先帝三顧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然五次北伐,寸功未立,今蜀中人口方百萬,兵士卻有十萬之眾。我知朝中多有非議,言亮窮兵黷武,但先帝之功未成、天下漢賊未滅,亮又豈敢一日鬆懈,咳咳咳。。。」

薑維見丞相又開始咳嗽,趕緊上前撫背。

「今夜我觀星象,見一星亮如鬥,自東升起而墜於西北,此非祥兆,恐大限將至,咳咳,」抬手阻止了想要說話的薑維,諸葛亮道:

「此次北伐,亮率大軍十萬,已是傾蜀中之力,如若不勝,今後恐難再復也。伯約,你可看出吾佈陣之意圖?」

見丞相開始考較功課,薑維便也肅手而立,思忖半餉:

「維試言之。」

「維觀丞相於此處下營,多修工事,又約束士卒秋毫無犯,招撫百姓屯田墾種,應是想以守代攻,又放任魏軍搶修浮橋,想來是故意放魏軍渡河對峙,如此我軍雖糧草充裕,不懼消耗,卻不知丞相伐魏,計將安出?」

諸葛亮欣慰的點點頭,薑維能看到這一層已經不錯,便接著道:

「我於此五丈原佈陣,屯田積糧,魏軍偵知必定主力過河來犯,到時我令威公(楊儀)守斜谷口、休明(孟琰)領虎步軍駐於武功水以東呈犄角之勢,再命文長(魏延)、伯瞻(馬岱)領一軍繞至西側,趁其不備渡河搶佔北原,切斷隴右與關中通道,以伯瞻在隴右的聲望,必可使隴右諸郡復歸大漢。」

「加之我又已派人說服東吳過江擊合肥以牽製東路魏軍,令其東西難顧。到時,司馬仲達必定軍心大亂,我三路大軍趁勢齊齊殺出,破了司馬主力,就可以長驅直入,兵逼長安,如此,則一戰功成、克複中原!咳咳咳。。。」

此刻的諸葛孔明,哪怕身形枯槁,卻神態堅毅、雙目如電,印照在薑維眼中,彷彿燃燒著熊熊之火,異常偉岸!

來吧,就算天現凶兆、就算命不久矣,我諸葛孔明也要用最後的力量逆天改命,終結這亂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