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第76章 翩翩少年
桔梗喲,桔梗喲,桔梗喲,桔梗

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只要挖出一兩棵

就可以滿滿地裝上一大筐

艾嗨艾嗨喲,艾嗨艾嗨喲,艾嗨喲

多麼美麗喲,多麼可愛喲

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朱由檢騎在馬上,哼唱著不著調的小曲,逗得旁邊護衛的青衣女子抿著嘴笑。

登州蓬萊到朝鮮半島的安樂州平壤府順風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天的時間。朱由檢沒有驚動在登州的趙率教老將軍的意思。按照朱由檢對這些老將軍的了解,他們就是死在皇帝的馬前,也要把自己家的皇上給勸回去。

他從京師出來就直奔大沽口,登上了早已經等候在這裡的顧家商船,十二條大船沿著山東半島悄麽聲息地航行到了蓬萊附近。憑藉著為皇家送貨的牌子,在蓬萊補給了清水蔬菜後,就轉頭駛向了朝鮮,在幾乎是三不管的龍山府靠了岸。龍山府最有名的就是匯聚了兩條入海的河流,一條叫做鴨綠江,一條叫做泥河。

五百名黑衣官兵在袁崇煥的帶領下打起了四海鏢局的牌子,另外五百名混雜在來家和顧家的行商隊伍中。朱由檢的隊伍變成了一支龐大的南洋貿易商隊。就這麼大搖大擺的走進了平壤府。

自從和孫承宗交談過之後,朱由檢就在琢磨自己崇禎元年的第一步應該怎麼走。

他翻遍了宮中關於後金的所有情報,又和滿桂、袁崇煥、孫承宗等人求證了無數次,再靠著自己關於這段歷史的經驗和回憶,朱由檢知道自己的崇禎元年對於後金的黃台吉來說也是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一個年份。

黃台吉需要很快的證明自己的能力,用來穩固後金內部的統治,從而實施幾乎是窮兵黷武的征戰,其實後金這時候的經濟危機要比大明來的更厲害。

一個優秀的統治者是需要能夠畫餅的,但是又不能只會畫餅。在充滿遠大理想和利益的誘惑下,一個個的勝利才是最能夠證明自己和團隊隊伍的法寶。

積小勝為大勝,化空間為時間。這一點上黃台吉幾乎沒有做錯任何一件事情。朱由檢知道,時間和趨勢都在黃台吉那一邊而不是在自己這一邊。他知道自己的大臣謀士就是再忠心,也不會明白這一點。這就是老大帝國的難處。

但是老大帝國依然是老大帝國,大明今年還不是黃台吉所能奢望的。

他的目光放在蒙古和朝鮮的身上。

今年的冬天,黃台吉就會派出阿敏第一次出征朝鮮,幾乎是一路勢如破竹的攻勢不但打破了朝鮮人的膽子,也進一步激發了後金的驕傲和血性。滿萬不能敵也就是在這一年被廣泛的傳言的。也就是在今年,朝鮮開始向後金上貢白銀和糧食,成了後金源源不斷的補給站。於是這一場戰爭,更是進一步確立了擁護黃台吉這一派的聲勢。

到了明年和後年,朵顏、泰寧和福余這兀良哈三衛幾乎不戰而降,囂張的林丹汗連跟黃台吉碰面的勇氣都喪失了。在三年後居然顧頭不顧腚地向西逃跑,最後感染天花死在了青海草原之中。然後察哈爾就把傳國玉璽獻給了多爾袞,從此孛兒隻斤黃金家族徹徹底底的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這一套組合拳如同行雲流水一般連綿不絕。

反觀大明朝,如同一個僵化的巨人,攢足了力氣,好不容易提起來一拳卻砸在了空地上,被一隻隻猴子逗弄著,笨拙地轉動著看似龐大,其實內部已經空虛的身體,面對從無數個方向飛來的小蟲子。

朱由檢現在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巨人的腸絞痛暫緩發作,然後端坐在遼東,瞪著巨大的眼睛注視著後金。然後靈魂出竅的去操作一下草原和朝鮮,讓猴子們趴在後金的背上。

只要能續過命來,那時候就是給這個巨人變身的時刻了。

一邊想著,一邊咀嚼這甜草根的朱由檢搖搖晃晃的騎在馬上,行進在朝鮮四月的山地之中。

後面大隊的馬車走得很慢,輕騎簡裝的朱由檢也不敢跑的太遠。轉過一處山路,看到了山崖邊高處飛流直下的山泉,濺落在不大的一處小水潭之中,他不由得跳下馬來,準備在這裡稍做休息。

陪在朱由檢身邊的是瞎了一隻眼的董朝莆,打扮的是這位少年掌櫃身邊的馬夫。自從得知了皇帝陛下要帶著自己走一遭的時候,董朝莆幾乎接受到了來自錦衣衛、東廠和軍方的喋喋不休地耳提面命和無所不包的大力支持。現在除了身邊的來順之和陳子龍,還多了董朝莆特意從錦衣衛要過來的十幾名好手和八名青衣女子。同時董朝莆也相信,自己身後的袁崇煥將軍絕不會就這麼放任自己的皇帝陛下隨意散漫的行徑。所以這才輕鬆的問道:

「東家這是準備歇歇腳?」

「今天就在這裡紮營吧。」朱由檢這次朝鮮之行雖然看起來跳脫,其實他自己知道,他已經把幾乎手上能用的資源全部都堆積在了身邊。即使這樣,他也儘可能只在隨行人員的最大的允許範圍內追求一點自由活動的空間。

畢竟要是玩脫了,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

「去扶一把嶽師爺。」為了朝鮮的事情,朱由檢把延綏巡撫嶽和聲也調到了自己的身邊。可憐的嶽巡撫興沖沖的準備回京述職,原以為自己這又能升上一級,誰承想,剛到了京師就被皇帝陛下拉上船,一口氣跑到了這偏遠的地方。

還好,一路上朱由檢就這草原和蒙古的事情和嶽和聲聊了幾次,倒也是讓這位為大明搞定了蒙古邊貿的巡撫一點點的熟悉了當今陛下風格,慢慢的適應和熱絡了起來。

「朱公子,看著這青松和山泉,倒是有一點塞北和江南雜合在一起的風格。」這位江南出身的進士在延綏整整吃了十年的風沙,夢裡都是家鄉的風景。

就在兩個人欣賞風景的時候,幾名青衣女子很快的從馬背上卸下了裝備,不一會幾個鋪著氈毯的座位就搭好了,朱由檢招呼著嶽和聲幾人坐下。看著一名青衣女子撿取地上掉落一地的松塔,生火烹茶。

「這也是邊陲之地,若是此風景在中原之中,不知又有多少名篇佳作。」嶽和聲眯著眼睛喝了一口滾燙的茶水,不由得感慨道。

朱由檢笑道:

「大家都要是都有這個心思,什麼好東西都想烙印上大明的字型大小,朕也就省心了。」這地方沒有外人,朱由檢甚至都看見董朝莆手下的幾個小夥子已經攀援到了山崖的上邊,這才隨意的說道。

「朕有時候也不明白,眼光都盯在自己手裡面的三核桃兩瓜子有什麼意思?來掌櫃的,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來順之拱拱手:

「東家說的有道理。草民…………」看著朱由檢瞪了他一眼,連忙改口說道:

「我也在南洋待過,那邊的青檀、紅檀、紫檀如同中原的雜木一般,搭建房屋、粗糙而不能入人法眼,但是卻無可奈何。有時候坐船行進在大洋之上,方能覺得世界之寬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古人不曾欺我。」

朱由檢放下茶杯,順手在摺疊的方桌上點了點。這才說道:

「總有一天,大明的軍隊也要過去看看,朕也要過去看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