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曹操穿越武大郎》第329回 貫忠解說女真事
又過一日,防禦使府中,曹操將一眾兄弟盡數喚來,商議遠赴金國之事。

兄弟們相見,自然免不了一番熱鬧,有些彼此不認識的,也介紹他互相熟悉,待到酒足飯飽,眾人也熱鬧夠了,曹操令人撤了宴席,一應下人、親兵,皆使遠遠避開,對眾人說出一番話來。

「吾等這趟渡海,乾係重大,如今中國,少有人知曉女真虛實,即便朝中大員,也隻道其為善戰之野人。然而若是細想,遼國偌大國邦,百年根基,又豈會輕易一敗而再敗於野人?異族之中,必有俊傑,吾等這番前去,正要親自見識他那些開國之輩,乃是何等人物!」

眾人聽他見解高明,言辭慷慨,紛紛激動。

曹操露出一絲笑意,看向許貫忠:「本來我等此去,也隻好兩眼一抹黑,且行且看而已。幸得貫忠兄弟,父祖幾代賢才,慣識天下地理。便是那遼北之地,貫忠幼年時亦曾隨許伯父前往,於彼風土人物頗有所知,今日便請他為兄弟們解說一番,先開我等眼界,再去北國,則能有的放矢。」

眾人聽了,大都驚喜,尤其是那些確定了要隨曹操去的,無不一臉期待看向許貫忠。

這一節本是曹操和許貫忠商量好的,許貫忠自然不會推辭,站起身來,先就牆壁上,將他祖傳飛鳥圖拚湊掛起,先指出登州所在,隨後指著右上角某處,緩緩開口。

「諸位兄弟請看,此處名為鶯歌嶺,其地三面環水,乃女真起源之地也!他那一族傳承極為久遠,周天子時,便曾遣使朝貢,周朝載其為肅慎人;及漢朝時,又稱其為挹婁人,彼等隱於北方群山,刀耕火種,射獵捕魚,所產上好赤玉、貂皮,風靡長安;後來三國紛亂,挹婁人臣服魏國,至晉國時,稱勿吉人。」

周通聽了不由笑道:「勿吉便是不吉,我們都要求個吉祥,他們卻是百無禁忌。」

許貫忠笑道:「百裡不同俗,他那裏相隔萬裡,風俗自然迥異。」

又將地圖某處一點:「至唐朝時,唐皇於此設黑水郡,稱其為黑水靺鞨,後來遼國佔了北方,稱之為女真人,又以生、熟分之,熟女真受了王化,大部聽命遼國,生女真則散佈窮荒,那金國皇族完顏部,便是生女真之一。」

「據聞生女真部落眾多,各自為政,數十年前,完顏部出了一個奢遮的首領,喚作完顏烏古乃,此人內訓勇士,外討各部,一連征服十餘部落,號為聯盟,自任盟主,女真語稱為都勃極烈。恰好遼人正欲以女真治女真,見那烏古乃英雄了得,便授了他節度使之職,此人死後,其子刻裡缽接任父職。兄弟們,這刻裡缽也非好相與的,他打著遼國節度使旗號四方征戰,將聯盟擴大至三十餘個部落。」

曹操嘆道:「我等都道女真其興也忽焉,若非貫忠講解,誰知他家勵精圖治,已歷三代也。」

許貫忠笑道:「哥哥,若細論起,竟是四代——那刻裡缽死後,長子烏雅蘇繼任盟主,曷懶甸一戰,大破高麗,盡收女真故土,部族愈發強盛,漸漸為遼國所忌。有個名曰完顏阿骨打的,是刻裡缽之次子,烏雅蘇之兄弟,尤其豪傑,少壯時輔佐父兄征戰,無一不勝,又因稅重民苦,力勸乃兄免稅三年,因此盡收諸族民心。」

眾好漢聽到這裏,頓時鼓掌道:「這個什麼阿骨打,能恤民心,端的是真好漢也。」

許貫忠繼續道:「到了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即位,契丹貴族對女真壓榨日重,生女真地諸族所產人蔘、貂皮、名馬、北珠、俊鷹、蜜蠟、麻布等,本來進貢分額便已極重,偏偏又遭那些貴族時時驅兵掠奪,以致民不聊生,此遼人所謂『打女真』也,女真人無不恨之切齒。」

曹操正色道:「似此等異族,如有不臣之心,當盡屠其權貴,余者子民亦不可使他聚居一地,宜納入本族分而化之,數十年後,便無該族。如不能行此策,則當恩威並重、賞罰有度,驅為前鋒,厚賞令戰,以陰削其力。否則一味濫恩寬仁,其心必驕,一味勒索薄待,其恨必毒,皆非羈縻之良策也。」

許貫忠聽在耳中,細細品咂,眼神愈亮,脫口贊道:「兄長此言,實乃謀國之策也。」

隨即搖頭:「然而天祚帝不知這番道理,宋政和三年,遼天慶三年,完顏烏雅蘇身死,兄終弟及,阿骨打接掌大權,他自接了長兄權柄,立刻起兵反遼,只因遼人權貴窮奢極欲,因此阿骨打麾下除女真人外,亦有許多困苦的漢人、契丹人、渤海人、室韋人、鐵驪人、兀惹人加入效力。」

林沖幾個聽了,連連冷笑:「窮奢極欲四字,何止遼國權貴,宋之權貴,豈不是一丘之貉?」

宋江則道:「遼國以武勇而立,若論兵鋒,實在俺大宋之上!按著許兄弟所說,那什麼烏古乃、刻裡缽、烏雅蘇,祖孫三代都堪稱豪傑之輩,卻也沒一個敢反大遼的,偏是這個完顏阿骨打,這廝剛剛即位,便行造反之舉,可見這廝的心性、手段,真箇強爺勝祖,比他的父兄更加了得!」

許貫忠肅容道:「宋兄此話說到了關節!若說阿骨打這廝,的確雄才大略,按理來說,他起兵頗為倉促,可是此人天生善戰,又得眾心,連敗遼兵於寧江州、出河店,不足兩年,便盡驅遼國於北境,一統北境生熟女真各部,定都會寧府,立大金國,自稱『大聖皇帝』,年號收國。」

聽到此處,周通把大腿一拍:「我哥哥失算也,該帶李袞哥哥來的,他綽號『飛天大聖』,正好和這個大聖皇帝『骨頭大』比個高低。」眾人聽了大笑。仟仟尛哾

許貫忠亦笑道:「周通兄弟不可小覷了這阿骨打,我幼年和父親往遊時,便聽說此人威名。那時女真尚未起兵,有遼朝使臣往之,恰見完顏阿骨打背弓經過,遼使臣見他氣宇不凡,便指飛鳥令射之,阿骨打發三矢,射落三鳥,遼使臣驚呼為『奇男子』。」

周通聽了不服,把嘴一撇,指著花榮道:「那個使臣自沒見識,若是見了我花榮哥哥射雁的本事,豈不是要呼他『神男子』?」

花榮淡淡一笑,神情頗以為然。

許貫忠正色道:「又有一次,阿骨打到紇(音和)石烈部坐客,南有土山,眾人射之,皆不能及,阿骨打一箭而中,隨後丈量,逾三百二十步之遙,女真有名神射手謾都訶亦射之,遜其百步。」

周通頓時驚得張大了嘴,花榮亦微微色變,驚疑道:「三百二十步……如此射力,果然稱得上奇男子也!」

要知唐代士兵選拔,以六十步上靶為善射,宋代以五十步為善射,至於射程,以百步為善——這般一比,便知三百二十步乃是何等驚人。

許貫忠補充道:「那時女真窮困潦倒,多半沒什麼鐵胎弓、神臂弩,最好也不過是獸角為弓、獸弦為箭。寧江州一戰,正是這廝一箭射殺遼國主將耶律謝十,女真方才大勝。」

花榮默默點頭,眼中戰意漸漸湧起。

許貫忠又道:「再說出河店一戰,遼朝都統蕭嗣先、副都統蕭兀納,領十萬大軍伐女真,阿骨打麾下僅三千七百人,決戰之日,狂風勁起,阿骨打借風勢而射,箭無虛發,親自沖陣,大破遼軍,陣斬節度使撻不野。」

樊瑞奇道:「這麼巧便狂風起?莫不是他女真人裡也有會呼風喚雨的?若是這般,當同他好好較量一番。」

曹操一向自詡雄主,聽到這裏,也不由嘆道:「這廝能得民心,能服眾將,能練兵打仗,自家又有這般武勇,當得起英雄二字!」

孫立道:「不料許兄弟如此博學多知,其實孫某一直好奇,這廝以兩萬破七十萬,卻不知是如何殺法?」

許貫忠面色愈發肅然,凝重道:「我為此事,曾去遼國,尋那參戰軍將多加打聽,才略略知道一二,你道如何?卻是當初金國初立,天祚帝聞之震怒,起傾國兵馬來伐,大軍七十萬,金人聞之亦不由戰慄,許多子民終夜嚎哭……」

顧大嫂道:「俺知道那些野人都是狼心虎膽,不料也知害怕。」

孫新聽得入神,被婆娘打斷,怒道:「偏你多話,休多言,且聽那阿骨打如何應對。」

顧大嫂怒起,一拳擂在老公背上,打得孫新撲跌,怒視婆娘,卻見她大笑道:「如何應對?還不是當頭一拳,打出個死裡求活?」

孫新正要反唇相譏,不料許貫忠一拍手,哈哈大笑:「嫂子真是女中豪傑,你這話兒,正說穿阿骨打的肺腑也!」

顧大嫂謔謔大笑,叉起粗腰,顧盼自雄,眾人都好奇道:「快說快說。」

許貫忠緩緩道:「阿骨打見軍民驚懼,卻將眾人盡數聚集一處,當眾揮刀,割破自己臉面,對天哭曰:『始於汝等起兵,蓋若契丹殘忍,欲自立國。今天祚親至,奈何?非人死戰,莫能當也。不若殺我一族,汝等迎降,轉禍為福。』兄弟們,伱聽他話裏有話麽?他明明說,若大家不能死戰,必然難勝,卻故意說,不如殺了我完顏族,你們投降去吧。」

「好個激將法!」時遷叫道:「那些人才過幾天好日子,如何肯束手就擒,重新遭他契丹往死裡盤剝?」

許貫忠笑道:「正是!眾人見了阿骨打皇帝這般作態,紛紛長嘯,拔刀砍地,發誓死戰不退!」

阮小二拔出刀在地上砍了幾下,目視兄弟阮小七道:「這不是我家兄弟愛耍的勾當?你這廝莫非是個女真人?」

阮小七怒道:「我和你一個娘腸子裏爬出來的,我是女真人,你難道就是漢人?」

眾人揮拳打翻他兩個,按住嘴巴,催許貫忠快說。

許貫忠道:「當下金國能戰之士盡出,得眾兩萬,兩軍決戰於護步達岡,其時遼兵漫山遍野,阿骨打指著敵人中軍位置,放聲大呼曰:『天祚在彼,殺之則勝。』遂率全軍突擊遼中軍,麾下眾將,人人舍死衝突,金兵感奮,無不以一擋百,頓時殺出披靡之勢,天祚帝望之大懼,禦駕先撤,遼兵遂潰。」

眾人聽得毛髮皆立,曹操嘆道:「我嘗觀宋遼戰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幽雲,與耶律休哥大戰高梁河,那時禁軍比之今日,武勇十倍,本來雙方正堪敵手,然而耶律休哥的打法,卻和阿骨打如出一轍,以所有騎兵向著黃羅傘蓋猛攻,耶律休哥身披三創,兀自高呼酣戰,可笑宋皇善政不善戰,嚇得臨陣逃遁,宋軍因而大潰。不料百多年後,契丹復演當年舊事,其國運之衰,窺之可見也。」

林沖慨然長嘆:「哥哥說的不錯,然而宋之國運,怕是猶未及契丹也。」

曹操站起身來,拍了拍胸口,伸手指向在座諸人,沉聲道:「趙家氣運,任他自衰,然而華夏氣運,必然猶盛!不然蒼天何以生武植?何以生諸君?」

他這一句話,著實有「天下興旺、我自擔之」的氣魄,一眾好漢隻覺呼吸一滯,看向曹操時,隻覺他矮壯的身形,一舉一動,皆有王霸之氣沛然而發。隨即自家胸口裏,亦有一股豪情油然而起,恨不得披甲上馬,隨此人殺到天盡頭,方能盡興。

齊齊起身,抱拳大喝:「願隨哥哥征伐四方,為我華夏殺出個萬世永固的基業!」

曹操大笑,手指北方道:「異族雖有英雄,華夏豈無好漢?這一趟北行,先叫他完顏阿骨打曉得,為何數千年以降,唯有斯土斯民,敢稱中華上國!」

眾人聞之,齊聲長嘯,阮小七滿面通紅,拔刀砍地,大聲道:「正當如此!這趟北行,小七便粉身碎骨,亦不讓那些異族小覷我漢家分毫!」

孫安上前跪倒,把曹操一抱:「哥哥,小弟不願為趙家將,隻願做武家臣,這趟北行,若不帶上小弟,便跪斷了這雙腿也。」

宋江見了,送個順水人情兒,在一旁笑勸道:「哥哥,屠龍手乃是世間少有的好漢,便帶上他何妨?連著哥哥正好湊足二十個好漢,將來史書上也好看。」

那二十個?曹操、許貫忠、林沖、史文恭、花榮、欒廷玉、孫立、樊瑞、李俊、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焦挺、時遷、周通、解珍、解寶、孟康,再加個孫安,卻是恰好湊整。

曹操哈哈大笑,拍著孫安道:「便遂你願。」

看得孫新、樂和、孔明、孔亮等羨慕萬分,卻是自知本事畢竟有限,去了若是順利還好,若是碰上山高水短,不免拖了大家的後腿。

這正是:女真雖有英雄漢,華夏豈無好漢哥?黑水白山身手展,二十兄弟起狂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