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從冷宮起步的嫡皇孫》第175章 心力交瘁
,最快更新大唐:從冷宮起步的嫡皇孫最新章節!

已是深夜,整個長安都已入睡,萬籟俱靜。

一支由三十輛牛車組成的車隊,突然從金城坊駛出,徑直駛向了開遠門。

夜色下的這條街道,白茫茫一片,好像覆蓋著厚厚的積雪。

但是,現在卻是盛夏時節。

那些白色的東西,其實都是生石灰,灑滿了整條街道。

從金城坊駛出的那些牛車上,同樣鋪著厚厚一層生石灰,每輛車上面還遮蓋著草席。

而在草席下面,則是一具具死狀淒慘的屍體。

那些屍體全部來自倭國館舍,基本都是倭國使團成員,還有一些數典忘祖的唐朝人。

趕著那些牛車的,要麼是左右武衛的特種兵,要麼就是長安縣的衙役和捕快。

他們每個人趕一輛車,一言不發,都用麻布遮掩著口鼻,包裹著雙手,看不清真實面目。

而且他們都頂著一個大光頭,在月色下異常顯眼,明晃晃的。

負責監督這支車隊的,是兩隊全副武裝的左武衛騎兵。

但這些傢夥全在街道兩邊行進,離街道中央的運屍車隊足有八丈遠,避之唯恐不及。

他們同樣用麻布遮掩著口鼻,醋味衝天,將嗆人的石灰味和血腥味全部遮住了。

沒用多久,車隊就已抵達開遠門城樓下。

晚上從不開門的開遠門,此時卻城門大開。

車隊隨即穿過城門,趕往設在城外遠處的焚屍場。

看到這支車隊順利駛出城門,站在遠處的牛進達和褚遂良,頓時長出一口氣,多少放鬆了一點。

緊接著,褚遂良就發起了感慨。

「希望公子制定的防疫措施有效,以後不要再有屍體從這裡運出去焚燒了」

聽到這話,

牛進達立刻重重地點了點頭。

「那種淒慘的情況一定不會發生,蒼天會保佑大唐!」

感慨了幾句後,他們兩人就分道揚鑣。

牛進達帶領麾下將士駛出城外,繼續監督運屍隊接下來的每一個動作,並確保不會有人藉機逃跑。

褚遂良則撥轉馬頭,返回了金城坊,繼續盯著館舍那邊。

館舍裡,此時燈火通明。

長安縣令正指揮人清洗前院地面,清除那些殘留在地上的血跡。

最後被掃進溝渠裡的血水,都會撒上大量生石灰,通過生石灰與血水的劇烈反應,來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

那條臨時挖出來的、通往館舍外的溝渠裡面,一時間白霧瀰漫,十分嗆人。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前院產生的所有生活廢水,都會在用生石灰消毒之後,通過這條溝渠排到附近的排水渠裡。

這樣的溝渠,後院也有一條。

跟這兩條溝渠相連的排水渠,則一路綠燈直接通向城外。

從館舍內排出的那些廢水,經過消毒處理後,基本已無害。

再被來自永安渠的大量清水沖刷稀釋,並快速衝到渭河裡,並不會對長安造成任何危害。

此時,李醫正站在前後院交界處,看著大家清理前院的地面。

「縣尊大人,清理完地上的血跡後,務必給所有地方都撒上生石灰,進行消毒處理」

「運送屍體出城的人回來後,讓他們把身上的衣服全脫下來,就地焚毀」

「然後每個人都洗個熱水澡,然後才能休息,千萬別嫌麻煩」

李醫掩著口鼻說道。

聽到這話,站在七八米外的長安縣令立刻點了點頭。

「公子儘管放心,老夫會盯著大家,絕不敢有絲毫的疏忽」

正說話間,安內侍突然從後院走了過來。

「公子,陛下和孫神醫來了,就在後院的院牆外」

「啊,皇爺爺來了?這不胡鬧嗎!」

李醫低聲驚呼道。

話音未落,他已轉身快步向後院走去。

三兩步之間,他已來到後院。

此時,後院裡已搭起一頂頂遮雨涼棚。

每個涼棚下都擺著七八張木床,並掛著蚊帳,文章裡還掛著驅蚊的香囊。

洗完熱水澡的那些孩子,此時都已睡去。

但他們幾乎每個人都蜷縮在床上,微微顫抖著,顯然還沒有完全擺脫那座黑暗地牢帶來的影響。

包括小燕子在內的幾個小傢夥,還在說著夢話,輕輕喊著媽媽。

看到這一幕,李醫的眼眶不禁再次濕潤了。

他快速查看了一下所有孩子的情況,這才繼續向前走去。

很快,他就已來到後院院牆處,在距離院牆四五米的地方停住了腳步。

此時,那位四十多歲的太醫正站在這裡,大聲向院牆外的人稟報情況。

院牆外則一片燈火通明,略有些嘈雜,顯然有不少人。

看到李醫過來,那位中年太醫立刻躬身施了個禮。

「公子,在下已把那些孩子的情況稟報了陛下,告訴了孫神醫」

李醫輕輕點了點頭,然後高聲說道:

「皇爺爺,孫兒過來了」

下一刻,李世民的聲音就從外面傳了進來。

「醫兒,皇爺爺不放心你小子、不放心這裡的情況,特意過來看看」

聽到這話,李醫無奈地說道:

「勞皇爺爺牽掛,孫兒很好,沒有出任何問題,也有足夠的信心應付這種情況」

「您是一國之尊,肩負著整個大唐,真不應該冒此風險啊!」

「類似這種事情,孫兒希望隻此一次,千萬不要再發生了」

「待會回去後,您可一定要記著洗個熱水澡,把身上的衣物全換了,用開水燙一遍」

院牆外。

李世民沉默了下來,眼中隱約有淚花閃動。

站在後面的諸多文臣武將,則都無比羨慕地看著他、看著前面那堵院牆。

自己怎麼就沒有這麼一個勇於擔當、胸懷天下、卻又知冷知熱的孫子!

不行,今晚回去後,一定好好好收拾一下家裡那幾個廢物點心!

站在李世民身旁的老太監和侍衛統領,則滿臉惶恐之色,眼神中充滿憂慮。

稍頓片刻,李世民這才用略帶點哽咽的聲音說道:

「好!非常好!醫兒,有你這麼孝順的孫兒,皇爺爺甚感欣慰」

「儘管放心吧,皇爺爺身體好的很,不會出任何問題」

「待會回到甘露殿,皇爺爺一定沐浴一番再休息,你小子不用擔心」

「你小子勇於擔當,心繫蒼生,這點非常值得讚賞」

「既然你決定留在館舍裡對付疫病,且有信心製服病魔,那就要保護好自己,皇爺爺還等著你小子孝敬呢」

「至於外面的事情,你小子大可放心,皇爺爺自有主張」

「不過是小小一個傷寒,還奈何不了我大唐帝國」

一番祖慈孫孝的感人戲碼之後,大家又重回正題。

接下來,李醫就開始介紹情況。

「皇爺爺、孫神醫,那些被關在地牢裡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發熱癥狀」

「具體表現為咽喉疼痛和咳嗽,而且畏寒,且在不停打寒戰」

「經過我的觀察,這些孩子表現出的癥狀,跟《傷寒雜病論》所記載的傷寒癥狀高度相似」

「後經過三位太醫的診斷和分析,完全可以確定,這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傷寒,……」

話音未落,院牆外就傳來一片驚呼聲,每個聲音裡都充滿了恐懼。

傷寒本來就很可怕了,而且又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傷寒,大家能不感到恐懼嗎?

即便寫出《傷寒雜病論》的醫聖張仲景,其大部分家人也都死於傷寒,更何況普通人呢!

對唐朝人來說,傷寒就是瘟疫,就是不治之症!

感染傷寒的人,只能硬挺著等死,聽天由命。

短暫的一番騷動之後,孫思邈的聲音突然從牆外傳來。

「依照公子和徐太醫的描述,這病症的確是傷寒,傳染性確實非常驚人」

「聽公子這番話,似乎讀過醫聖先師所著《傷寒雜病論》,還有所研究是嗎?」

李醫撓了一下自己的光頭,然後高聲回道:

「俗話說久病成醫,小子臥床養病那幾年,閑來無事的確看了很多醫書」

「其中就包括醫聖所著《傷寒雜病論》,並記下了絕大部分內容,有所研究卻談不上」

「但小子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會用在這裡」

隨著他這番話,院牆內外立刻響起一片驚嘆聲。

「真是天縱之才啊!真是長安之幸、大唐之幸啊!」

孫思邈感慨不已地說道,雙眼直放光芒。

看到他這副表現,站在旁邊的兩位助手頓時明白。

老爺子這是起了愛才之心,想要收徒了!

站在一旁的褚遂良,也發了幾句感慨。

「若不是醫公子博覽群書,觀察力敏銳,處事果敢,這禍事就大了」

就在大家感慨不已之時,李醫的聲音再次從院內傳出。

「由於地牢裡的環境極度惡劣,再加上各種非人的虐待,這些孩子都遍體鱗傷」

「他們身上應該還有其它一些疾病,需慢慢發現和診治,悉心調養,才能恢復健康」

「皇爺爺,孫兒建議排查一下長安城中各監獄,以排除隱患」

「現在正值盛夏,像監牢那些陰冷潮濕的地方,很容易滋生各種疾病」

李世民隨即高聲回道:

「你小子的這個建議不錯,皇爺爺會傳旨刑部和大理寺,命他們展開排查」

「至於所有跟倭國使團勾結、殘害我大唐百姓及孩童的那些畜生,都將不得好死!」

「跟倭國的這筆血債,咱先記下,用不了多少時日,咱就要讓這些畜生連本帶利還回來!」

聽到這話,李醫立刻意識到。

很快就會有很多人頭要落地了,其中必定包括一些官員。

對於這些裡通外國的畜生,他連半分憐憫之心都沒有。

至於倭國,必將迎來大唐軍隊的征討,血債血償!

李世民的話音剛落,孫思邈又接上了話茬。

「公子,老朽和諸位太醫、以及長安城眾多郎中,會連夜商議,儘快制定用於治療疫病的藥方、以及治療方案」

「用於治療的各種藥材,正在籌集當中,長安藥行所有藥鋪都將全力支持抗疫」

「公子制定的防疫方案非常周到及完美,老朽已建議陛下在全長安推行」

「以後不論大唐何時何地發生疫病,都應照此方案進行防疫!」

「此防疫方案乃功在千秋萬世之良策,其意義不下於《傷寒雜病論》,請公子受老朽一拜!」

說著,孫思邈就沖著院牆長揖到地。

站在他身旁的兩位助手,以及後面的幾位太醫,也都跟著長揖到地。

身為醫者,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份來自後世的防疫方案究竟有多麼珍貴。

但是,他們這番舉動卻把現場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這可是孫思邈,大唐百姓心目中的活神仙啊!

同在現場的文武百官,也都有樣學樣,紛紛長揖到地,高聲讚頌著李醫的功績。

再看李世民,瞬間已激動的老臉通紅,都快手舞足蹈了。

而待在院牆內的李醫,卻惶恐不已,手足無措。

此時,他真怕老天突然降下一道霹靂,直接把自己劈死。

自己這不過是穿越者的福利,有什麼資格跟醫聖並肩、有什麼資格讓藥王鞠躬施禮?

他連忙也長揖到地,惶恐地高聲說道:

「孫老神醫,小子可承受不起這份大禮,折煞小子了!」

「小子目前還年幼,還想多活幾十年呢,可不想被雷劈死!」

「哈哈哈」

院牆內外響起一片大笑聲,所有人都大笑起來。

隨著這陣笑聲,原本緊張肅穆的氣氛,頓時也變得輕鬆了一點。

等笑聲落下,大家又開始繼續討論防疫的事情。

直到十幾分鐘後,這場隔著一面牆壁的防疫討論方才結束。

在這場討論中,李醫又拿出了一些來自後世、並跟大唐現實條件相結合的防疫建議。

對於這些防疫建議,李世民和孫思邈他們都拍手稱妙,讚賞不已。

接下來,這些防疫建議將會被迅速施行,保護大唐人民。

討論結束後,李世民和孫思邈他們就離開這裡,返回了太極宮。

對他們而言,這一夜將非常忙碌、也必定輾轉難眠。

李醫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這裡聽取手下人的彙報。

在院牆外向他彙報情況的,是陳內侍和大唐公司的幾位掌櫃。

「公子,瀟湘閣的接收工作已完成,荊王並沒有派人出面阻攔」

「回到荊王府後,荊王就再也沒有出來」

「聽說倭國館舍這邊滋生了疫病,荊王府立刻就閉門謝客了」

李醫不屑地冷笑幾聲,嘴裡說出來的卻是另外一番話。

「荊王閉門謝客是人之常情,沒必要大驚小怪」

「回頭你準備一份厚禮、再加上購買瀟湘閣的款項,親自送到荊王府去」

「就說我現在被困於這裡,正帶領眾人抵抗疫病,無法親自登門賠罪,請叔爺見諒!」

「公子,……」

陳內侍剛要說點什麼,卻被李醫打斷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不用多說,按我說的照做就行」

「派人把瀟湘閣收拾一下,就地安置那些花娘和僕役,內外所有事宜都由咱們的人接手」

「讓那些僕役和花娘安心,回頭我會拿出一些生產技術教給她們,讓她們有更好的謀生之道」

「貼出告示,宣布瀟湘閣從此停業,誰要再敢上門尋花問柳,直接打出去!」

「從瀟湘閣解救出來的那些女童、還有各家青樓和人牙子送來的女童,都要妥善安置好」

「不管哪家青樓或人牙子,若敢在這件事上做手腳,直接讓萬年縣抓人,我出去再找他們算帳!」

陳內侍連忙高聲應道:

「公子儘管放心,這些事情我們一點辦妥」

「那些販賣人口的畜生,就算借他們兩個膽,也不敢在這件事情上弄虛作假!」

稍頓一下,李醫繼續說道:

「找幾位郎中幫那些女童看病,保證她們的生活,並調查她們的身份來歷」

「那都是些苦命孩子,如果能找到她們的家人,最好還是讓她們回家跟爹娘團聚」

「找幾個先生教她們識字,要鼓起她們對生活的希望,看到這世界光明的一面!」

「回頭我會起草個章程,明天白天你們過來記錄一下,按章程執行即可」

「兕子和新興姑姑她們要是問起我的情況,你可以如實相告,不必隱瞞」

「遵命,公子」

陳內侍哽咽著回應道。

站在一旁的那幾位掌櫃也一樣,眼眶都有些濕潤。

李醫對待那些孩童的方式和態度,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動不已。

接下來,李醫又叮囑了陳內侍一些事情。

其中包括一些防疫措施,讓他在自己的那座小院裡、在瀟湘閣等等地方施行,以防萬一!

隨後,李醫又開始那幾位掌櫃逐一進行交流。

他告訴那些掌櫃,讓他們將各項防疫措施在大唐公司堅決貫徹下去,落實到每家店鋪、每名員工的頭上。

非但如此,大唐公司從上到下所有人,都要全力配合併支持這次防疫行動。

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人給人,絕不能有絲毫拖延和遲緩!

用了近半個小時,李醫方才布置完畢。

隨後,陳內侍和那幾位大唐公司掌櫃就告辭離開了。

離開這裡時,他們每個人都滿眼擔憂,不停擦拭著眼淚。

李醫則帶著程伯明和那位太醫離開院牆,回到了後院的休息區。

回到這裡,他立刻打著燈籠,查看了一下那些孩子的情況。

那些受盡苦難的孩子,此時都已入睡。

這應該是他們很長時間以來睡得最安穩、最香甜的一個夜晚。

檢查完那些孩子的情況,他又安排了三位太醫和幾位宮女、以及守夜的特種兵輪流值夜班。

做完這些,他才去用熱水洗漱一番,然後脫去衣物,穿著內衣爬上了屬於自己的那張床。

或許是太過疲憊、心力交瘁,腦袋剛一接觸到枕頭,他就睡了過去!

看著他這番表現,程伯明和手下眾多特種兵,還有那三名太醫和幾名宮女,都感到鼻子一陣陣發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