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從冷宮起步的嫡皇孫》第153章兼濟天下的胸懷
,最快更新大唐:從冷宮起步的嫡皇孫最新章節!

剛進公司大門,李醫就看到了擺在院子中央的幾十個箱子,鋪滿了一地。

這些箱子先是走水路,接著再走陸路,是從杭州千裡迢迢運來的,而且隻用了不到二十天時間。

箱子裡裝著的,正是後世杭州最著名的特產之一,西湖龍井。

李醫剛一走進公司,兩名風塵僕僕的管事立刻迎了上來。

「見過公子,在下等人幸不辱命,帶著這批茶葉趕回了長安」

「大家辛苦了,我先看看這批茶葉」

李醫客氣了一句,隨即就走向那些木箱。

來到近前,他立刻開始打量這些木箱的情況。

這些木箱是用一塊塊長條木板釘起來的,每兩塊木板之間都有一絲縫隙,用於通風,以免裝在箱子裡東西受潮變質。

木箱上交錯貼著錢塘縣和大唐公司的封條,其餘地方都光禿禿的,再也沒有任何文字和圖案。

透過木箱上的那些縫隙,可以看到,箱子裡面裝著一個個麻布包。

那些麻布包裡裝著什麼東西,自然是歷史上第一批西湖龍井。

剛一靠近這些箱子,李醫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僅僅這股清香的味道,就讓他臉上浮現出了一絲享受及神往的表情。

李醫快速查看了一下眼前幾個木箱,這才點頭說道:

「這茶葉的味道很好聞,箱子上沒有水漬和發霉的痕跡,看來茶葉被保護的很好,介紹一下情況吧」

「遵命,公子」

年紀稍大一點的管事點頭應道,然後眉飛色舞地開始介紹情況。

「稟公子,我們抵達杭州後,程家公子第一時間就拿著您的帖子去了杭州府和錢塘縣,接管了您的封地和那五百戶百姓」

「您的封地在杭州城外,

瀕臨湖邊,那是一座風景異常優美的大湖,當地人稱之為西湖」

聽到這裡,李醫不禁得意地笑了起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可不是風景優美嗎!全國又有多少地方能比得上!

接下來,這位管事就繼續介紹情況。

接管封地之後,程伯禮立刻拿出一筆錢,在幾名管事和裡正的配合下,迅速安頓好了那五百戶百姓。

由於李醫的慷慨,以及各種惠民措施。

那些原本滿心擔憂的百姓,都迅速安下心來,並感恩戴德。

在這裡面,李醫轟傳天下的仁愛之名,是最主要的原因。

安頓好百姓後,程伯禮就開始收購早春第一批茶葉。

然後找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茶農,按照李醫提供的方法開始炒茶。

與此同時,跟去杭州的掌櫃和帳房,在杭州城內最繁華的街道上買了一間鋪子,開起了有史以來第一家茶葉公司。

經歷過一連串失敗,第一批合格的茶葉終於炒製成功。

得到第一批茶葉後,程伯禮自己先品嘗了一番,自然讚不絕口,直接稱其為價值連城的寶貝。

緊接著,這傢夥就拿著炒好的茶葉去找杭州刺史和錢塘縣令這兩位地方主官,請他們品嘗這種新茶葉。

結果自不必問,兩位地方主官喝過之後都滿口稱讚、也無比陶醉,直言這是李醫送給杭州的無價之寶。

接下來的推廣普及,自然順風順水。

大唐茶業公司在杭州最繁華的街道上,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品茗會。

他們邀請全杭州的茶農、以及所有杭州百姓,來品嘗這種用新式方法炒製的茶葉,引起了巨大轟動。

舉辦品茗會的同時,他們也對外公開了炒製新茶的流程和方法,沒有絲毫保留。

喝過這種新茶的所有杭州人,都驚為天人,讚嘆不已。

尤其那些茶農,嘗到了這種新茶的美味,哪裡還會再用老辦法制作茶葉。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整個杭州地區的所有人都已接受新茶,開始採用李醫給出的工藝炒製新茶。

原本還有點私心的杭州刺史和錢塘縣令、以及其它地方官員,看到這種情況,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既成事實。

非但如此,杭州刺史還將這種新式製茶方法迅速普及到了治下所有地方。

大唐茶葉公司做的更絕!

他們派出大量夥計和合作的商人,將剛製作好的新茶和炒茶方法帶去了江南各個茶葉產地,教茶農如何製作新茶。

沒用多久時間,這種更加美味雋永的新茶就已風靡江南,老舊的製茶技術則被人們迅速摒棄。

新茶的影響在飛速擴大、新式製茶技術則在席捲整個江南。

估計用不了多久,江南所有茶葉產地都會普及新茶的製作方法,都將變成新茶的天下。

江北的眾多茶葉產地,大唐茶葉公司也沒放過,正在各地宣傳新茶、以及新茶的製作方法。

只是由於氣候差異,江北各茶葉產地的新茶採摘、以及上市時間都比較晚。

等到那時候,新式製茶方法和新茶已深入人心,已變成一種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除了一些特殊品種之外,江北的各種茶葉必定會接受改變、用新式方法炒製更好的茶葉。

聽完管事的介紹,李醫先是沉吟片刻,然後讚賞地點頭說道:

「你們幹得非常不錯,辛苦了,每個人都有重賞」

「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不但能造福百姓,而且功在千秋」

「包括我在內,咱們都該為辦成這樣一件大事而驕傲,這是值得向子孫誇耀的功績!」

兩位管事頓時激動的面孔通紅,忙不迭地躬身說道:

「公子謬讚了,都是公子制定的計劃周密,事無巨細」

「我們不過是跑腿出力而已,當不起這樣的稱讚」

李醫卻微笑著搖了搖頭。

「計劃制定的再詳細、再完美,也要有人執行不是」

「你們就是執行者,功勞不容忽視!」

「等我品嘗完這些茶葉,你們去帳房那裡領賞,然後就可以回家了」

「回家好好跟老婆孩子待上七八日,然後再去杭州」

「就算想帶著老婆孩子去杭州浪一圈,也不是不可以,所有開銷我包了!」

兩位管事頓時雙眼一熱,差點就流下眼淚。

「公子仁義,吾等感激不盡」

「不必多禮,這是你們應得的獎賞」

李醫輕輕揮了揮手,隨即說道:

「搬一箱茶葉去會客室,讓我品嘗一下你們炒製的新茶,看是否符合我的要求」

「如果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會做出調整,讓你們帶去杭州」

說著,他就向會客廳走去。

這兩位管事立刻抬起一箱茶葉,隨後跟了上來。

五六分鐘後,李醫面前的茶幾上就多了一捧茶葉。

這可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批西湖龍井,意義極為特殊。

目視看去,這些龍井茶跟後世並無區別。

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澤翠綠,看著就有一種自然的美感,而且帶著絲絲清香。

唯一不美的是,其中還是有一些斷裂的茶葉,以及些許碎末。

李醫拿起幾個斷裂的茶葉仔細看了看,然後微笑著說道:

「看來炒製茶葉的手法還不是很熟練,還得多練啊」

「像這種茶葉,要儘可能保持外形的完整,它不但是用來喝的,也是用來欣賞的」

「公子說的是」

站在一旁的兩位管事點頭應道,卻滿頭霧水。

他們哪懂如何炒製龍井茶,隻負責帶話回杭州。

接下來,李醫又點評了一下這些西湖龍井,說的卻都是外觀、以及茶葉本身具有的香氣等等。

正說話間,安內侍拎著一壺熱水走進了這間會客室。

李醫看了看他,然後說道:

「這種茶葉太過嬌嫩,不能用剛燒開的熱水沖泡」

「把開水放置一會再沖泡最好,才能更好地激發這種茶葉的香味」

聽到這話,安內侍立刻把水壺擱在了一邊的架子上,卻似懂非懂。

那兩名管事則將這話當做金科玉律,牢牢記在了心裡,準備帶回杭州去。

等了片刻,李醫這才示意安內侍,讓他泡茶。

安內侍隨即拎著水壺過來,將熱水倒進了裝著一小撮茶葉的茶杯之中。

隨著熱水落入杯中,現場很快就騰起一股清香的味道,令人迷醉。

由於西湖龍井是綠茶,沒有經過發酵程序,茶葉非常細嫩,而且第一泡的營養價值最高,也就省去了洗茶的程序。

轉眼之間,這杯龍井茶就已泡好。

李醫欣賞了一下茶杯裡逐漸綻放開來的茶葉,這才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

下一刻,他那張小臉上就露出一片陶醉的表情,以至於連眼睛都閉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安內侍他們全都輕笑起來,也充滿好奇與嚮往。

那兩位從杭州來的管事也笑了,眼中都透著幾分得意。

接下來,李醫又接連喝了幾口茶水,閉著雙眼細細品味了一番。

片刻之後,他才睜開眼睛,並給出了評價。

「此茶外形優美、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令人回味無窮」

「唯一不美的是,茶葉中隱約帶著一絲火氣,應該是炒作手法的問題」

「這就需要慢慢練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但瑕不掩瑜,這絕對是一種頂級好茶,價值不菲」

「毫無疑問,這種新茶的問世,必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話音未落,那兩位管事已激動不已地歡呼起來。

「太好了,我就知道,公子給的評價不會低」

一番慶祝之後,兩位管事異口同聲地說道:

「請公子給這種新茶命名,這是我們此行回長安肩負的任務之一」

李醫卻微笑著搖了搖頭。

「我想請皇爺爺為這種新茶起名,那樣更顯重視」

「你們可以去帳房領取賞錢了,然後回家去跟家人團聚,好好休息幾日」

「走的時候帶半斤茶葉回去,拿給家人喝,也讓家人享受一下你們的勞動成果」

「咱不能自己製作茶葉,家人卻喝不起這種新茶!」

「勞公子掛念了,吾等代家人感謝公子」

兩名管事哽咽著說道,都長揖到地。

隨後,他們就離開會客廳,喜滋滋地去帳房領賞錢了。

等他們離開,李醫立刻對安內侍說道:

「去找幾個精緻的木盒子,每個盒子裡裝一斤茶葉,派人給剛才那幾位老太爺送去」

「送茶葉過去的時候,別忘了把泡茶方法告訴幾位老太爺的家人」

「遵命,公子」

安內侍點頭應道,隨即就出去忙碌了。

……

轉眼已是下午,禦書房。

除了李世民,這裡還有太子李治、以及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李績、程咬金、褚遂良、蘇勖等一乾文臣武將。

大家正在欣賞放在條案上的西湖龍井,一個個都滿眼好奇,也充滿期待。

「這茶葉看上去就有股雋永的味道,透著一股清香,想必很好喝」

「跟大紅袍相比,這茶葉又是另外一種風格,看著有些意思,也令人期待」

任由大家品鑒了一會,李醫這才開始介紹這種茶葉。

「這是孩兒讓人在杭州炒製的新茶,具體負責這件事情的,是程伯禮」

「不同於大家常喝的茶葉、也不同於大紅袍,這種茶葉的滋味更加雋永、清爽」

「我將這種類型的茶葉叫做綠茶,但具體名字並沒有起」

接下來,他就仔細介紹了一下這西湖龍井。

而且說明了炒製方法,沒有絲毫隱瞞。

同時他也說明為推廣普及這種新茶,所做的一些事情。

早就知道這些事情的李世民表現還好,其他人卻被震撼的不輕。

他們根本沒想到,李醫不聲不響地居然做了這麼大的一件事,甚至已經將觸角伸到了整個江南、乃至大唐所有茶葉產地。

尤其李治,眼中甚至流露出幾分驚恐之色。

正說話間,一名小太監拎著一壺熱水,走進了禦書房。

李醫隨即打住話頭,開始給李世民他們泡茶。

很快,禦書房就被一片清香的味道徹底籠罩了。

聞到這陣香味的一剎那,現場所有人的眼睛都驟然亮了起來,直放光芒。

看到他們這副表現,李醫不禁得意地笑了起來。

「皇爺爺,請您品嘗這種新茶,孫兒相信,您會非常喜歡的」

李世民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好,皇爺爺就細細品嘗一下這種新茶,看看是否有你小子說的那麼好!」

「諸位愛卿、稚奴,你們也來品嘗一下吧」

說著,他就端起面前的一個茶杯,細細品嘗起來。

緊隨其後,其餘人也都端起了各自面前的茶杯,開始品嘗這西湖龍井。

茶水剛一入口,李世民臉上就露出一片陶醉不已的表情,滿眼驚喜之色。

其他人也都一樣,都驚喜不已。

緊接著,現場就響起一片叫好和讚歎聲。

「滋味鮮爽甘醇,香氣鮮嫩清高,這真是好寶貝啊!好茶!」

「這茶葉不但好喝,而且雅緻雋永,跟這茶相比,那些煮茶實在太粗鄙了!」

讚嘆不已的同時,大家不停喝著杯裡的茶水。

片刻之間,大家的杯子就見底了。

李醫連忙拎著熱水壺上前,給大家再次斟滿茶水。

接連喝過兩泡之後,大家這才放慢喝茶的速度。

緊接著,李世民就微笑著說道:

「醫兒,說說看吧,你小子打算怎麼發展茶葉這個行業,有什麼章程?」

隨著他這番話,現場所有人都看向了李醫。

尤其李治,更是目不轉睛地緊緊盯著他,多少有些緊張。

李醫笑了笑,隨即躬身說道:

「茶葉這行太大了,涉及面廣,利潤很高,孫兒從沒想過將其捏在手裡,隻想做個引路人,賺點小利即可」

「孫兒已將製作新茶的方法公渚於天下,毫無保留地教給了天下所有茶農」

「相信用不了多久,各種各樣好喝的新茶就會相繼湧現,層出不窮」

「如此一來,朝廷將能收到更多稅收,百姓茶農也能得到更多收入,把日子過的越來越好,兩全其美」

「啪!」

李世民一掌拍在茶幾上,直接大聲喝彩起來。

「說得好,好一個兩全其美,皇家子弟就該有這種兼濟天下的胸懷」

「醫兒,你小子做的好,值得讚賞!」

現場其他人也一樣,看著李醫的眼神都充滿讚賞之意。

就連李治,雖然牙根直癢癢,也不得不暗暗為李醫豎起一根大拇指。

易地而處,換做其他任何人,恐怕都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

將炒製新茶的技術公渚於眾,教給所有人。

在這個時代,誰家不是敝帚自珍?

有這樣的獨門技術,保密還來不及呢,誰會拿出來與天下人共享?

也就是李醫、也就因為他是當今皇上的嫡長孫!

要是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若敢做這種事情,都逃不過一個敗家子的罵名。

接下來,李醫簡略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其中包括如何更好發展這個行業的一些想法、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他也沒忘了請李世民為這種新茶起名。

在他的刻意引導下,李世民起的名字跟後世並無區別,依舊是西湖龍井。

這個名字朗朗上口,且指向鮮明,自然再好不過。

給西湖龍井起好名字之後,李醫又接上之前的話題,繼續進行介紹。

臨到最後,他的話鋒突然一轉。

「由於茶葉有解油膩的功效,對於所有以肉食為主的遊牧民族而言,這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寶貝」

「大唐可以好好利用這點,利用茶葉跟草原和邊疆的眾多遊牧民族互市交易,交換各種牲畜和皮貨」

「我們可以用最次的茶葉做成茶磚,去換來最好的牲畜和皮毛,這裡面的利潤極為驚人!」

聽到這話,大家齊齊愣了一下。

緊接著,禦書房裡就響起一片爆笑聲。

「哈哈哈」

大家都大笑起來。

等笑聲稍落,長孫無忌沒好氣地說道:

「真搞不明白,那些草原部族哪裡招惹你了,你小子怎麼時時刻刻都想著算計人家?」

「那些草原部族也是倒霉,怎麼就被你這小傢夥給盯上了?」

隨著他這番話,現場又是一陣大笑聲。

大笑的同時,每個人都在為那些倒霉的草原部族默哀。

轉眼的功夫,半個時辰就已過去。

長孫無忌和李靖他們都已離開,而且每個人都帶走了一斤西湖龍井,一個個心滿意足。

此外,李醫還安排人給孫老神仙送去了一斤茶葉。

隨著長孫無忌他們離去,禦書房裡頓時清靜了許多。

書房裡只剩下李世民和李醫,這祖孫二人。

閑聊幾句後,李醫突然肅容說道:

「皇爺爺,茶葉算得上是一種戰略物資,而且利潤很大」

「孫兒建議採用半官半民的方式經營,做好行業規劃,不能放任不管」

李世民的雙眼頓時為之一亮,隨即好奇地問道:

「用半官半民的方式經營茶葉,聽著很新鮮,具體什麼章程,說來聽聽」

李醫點了點頭,隨即開始解釋。

「所謂半官半民,就是既有官營機構,老百姓也能自由經營,各佔一半的分量」

「官營機構主要負責茶葉的對外貿易,可以從老百姓手中收購茶葉,用於對外貿易,從中賺取利錢」

「百姓經營這塊,主要是在大唐內部經營,朝廷可以大幅降稅,鼓勵百姓生產和經營」

「如此一來,官營和民營這兩塊就不會發生衝突,各自都能賺到不菲的利潤,……」

接下來,李醫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並再三強調,不能對茶葉課以重稅。

朝廷想通過茶葉賺錢,那就通過對外貿易去賺錢。

在這個時代,茶葉絕對是大唐的獨門生意,根本沒有競爭對手,多少錢都能賺到。

絕不能殺雞取卵,在茶農身上打主意。

如果在茶農身上打主意,只會適得其反。

歷史上那些或大或小的茶農暴動和起義,就是最好的證明。

聽完李醫這番話,李世民頓時沉默了,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他方才點頭說道:

「醫兒,皇爺爺會考慮你的這個建議,這建議確實有可行性」

「但那樣的話,大唐茶葉公司就不能賣茶葉給草原部族,你小子的算計豈不落空了!」

「還有件事,這次運來長安的這批茶葉,你打算怎麼處理?」

李醫笑了笑,隨即躬身回道:

「大唐茶葉公司在沒有獲得皇爺爺和朝廷授權的情況下,不會跟任何草原部族展開茶葉貿易」

「這次送來的茶葉,除了留給宮裡的、以及送禮之外,其餘的孫兒想在東西市各開一間茶葉鋪子,推廣茶葉」

「完成推廣任務後,孫兒準備把這兩間茶葉鋪子送給晉陽公主和新興公主兩位姑姑」

「孫兒還會在洛陽、揚州等地再開幾間茶葉鋪子,送給新城公主姑姑她們,算是晚輩的孝敬!」

「啊——!」

李世民驚呼一聲,頓時就愣住了。

過了片刻,他方才清醒過來,隨即讚賞地拍了拍李醫的肩膀。

「好孩子!做的不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