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畫翻天》第41章 古人的玄幻小說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鹿潞陸讀了幾句,頓時滿臉黑線,很不耐煩的說:

「這不是《桃花源記》嘛?這有什麼好看的。」

雲詠俊對他的反應早有所料,耐心對他說:

「別急嘛,繼續看下去…」

聞言,鹿潞陸便也繼續低頭閱讀起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

讀著讀著,彷彿DNA被觸動一般,鹿潞陸簡直快要忍不住大聲背誦起來,結果卻看到後面的文字突然變得與課本裡完全不一樣。

【復行數十步,映眼簾滿為粉,而又一林。花容粉之,桃花甚多,不可人行。撥前之枝,猶密之粉,行數步,竟不得路,四為粉者花海沒。】

鹿潞陸還記得中學時背了一萬遍的原文,這一段應該是豁然開朗,看見一個避世的村落,還被裡面的人請吃了頓飯,之後出來後稟告官府,官府派人去再探卻再也找不到了。

結果現在這裡寫的居然是看到了又一片桃花林,桃花長得密密麻麻,連個能讓人通行的縫隙都沒有,然後主角撥開面前的枝丫走了幾步,再回頭就迷失在一整片桃花林裡,不見來路。

這讓鹿潞陸很快聯想到了自己夢中的花海,頓時明白了為什麼雲詠俊會借來這本書,這下確實對它產生了興趣,不知道是誰對於桃花源記的惡搞,還是古代真有這樣一版完全不一樣的桃花源記?

鹿潞陸當即翻回封面,題目大大的桃花源記四個字,作者一欄卻是寫著【東晉】陶元亮。

這個陶元亮是誰?也姓陶,是陶淵明的族人對他文章的惡搞嗎?

一旁的雲詠俊見鹿潞陸盯著封面上的作者名字看了半天,開口解釋道:

「別看了,陶淵明,字元亮,這就是他寫的另一個版本的桃花源記,你快繼續讀。」

被戳穿沒文化的鹿潞陸略微有些臉紅,趕緊又翻開正文繼續讀。

【又行數步,益迷失矣,天為枝蔽,光明不暗,不知在洞內猶皎谷。】

這是說又走了幾步,更加迷路了,而且天空被枝丫遮擋,光線不明不暗,讓人分不清是進了山洞還是峽谷。

【頹倚一株桃坐,抬頭觀看,樹之花瓣竟也,慌忙起身,觀察四周餘桃,曾不若一,嚇得為逢桃鬼。】

這是說捕魚人喪氣的靠著桃樹坐下,抬頭看,發現樹上的花瓣竟然都長得一樣,連忙起身觀察四周其他桃樹,竟然也都一個樣,嚇得以為遇到了桃花鬼。

鹿潞陸又捕捉到了關鍵信息,就是一模一樣的花!

沒想到,真有人與自己有相同的經歷,鹿潞陸抬頭向雲詠俊投去了感激的目光,被他欣慰的收下。

【恐戰之間,忽有風吹,四圍之桃似舞也舞,歌,且要還共。漁人雖畏,然猶隨俱擺身,久久,乃覺亦自成一株桃。】

這是說漁人很害怕的時候,突然有風吹過,身邊的桃樹好像在跳舞,又像是在唱歌,並且還邀請漁人一起。漁人雖然害怕,但是只能跟著搖擺身體,久而久之,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棵桃樹。

雖然讀著拗口,但鹿潞陸還是看懂了其中意思,隻覺得有些毛骨悚然,怎麼好端端的桃花源記變成鬼故事了?

接著往下讀:

【忽有二童子近,一人皮黑,一人白雪,若不見漁人也,

四顧茫然。一番尋後,似覺桃樹數非也,用拂塵一拂其域者桃,漁人始行。】

看到這個,鹿潞陸眼神開始嚴肅,這裡說有兩個小童忽然走近,一人的皮膚偏黑,一人皮膚雪白,但是走近卻好似沒看到漁人一樣。還是四下找尋了一番,才發現桃樹數量不對,用拂塵一顆一顆拂過才讓漁人現行。

這是說漁人真的被同化為桃樹的一份子了?而且,這兩個小童,怎麼感覺是在說小黑小白呢?

連忙繼續往下看:

【懵懂之間,二童而彷彿認得路,引漁人於樹間行,不知行幾,忽豁然,高不見頂之金色見於目前大殿,前為長者引橋直接至殿門。】

鹿潞陸看得倒吸一口冷氣,接引殿!這一定是接引殿!

抬頭對上雲詠俊頗為自得的眼神,激動地抓住他肩膀問道:

「老雲你到底哪裡找到的這個書?」

雲詠俊很淡定的按住鹿潞陸讓他冷靜下來,緩緩說道:

「在圖書館野史那塊,文言文類的有很多這樣的書,我就是奇怪這種經典文學,怎麼能寫成一整本書的,而且還放在野史區域。」說著,指了指下面很多本書,「你看,這些都是經典的文言文,卻都出現在那邊,我很容易就篩選出這麼多了啊。」

鹿潞陸順著他的手指往下看,果然看到一排《小石潭記》、《逍遙遊》、《愛蓮說》之類的。

嘆了口氣道:

「你還真是會找書,好吧,這些我都收著了,確實對我有所啟發。」

說完瞟了眼邊上才翻開看了沒幾頁的《畢加索傳》和《完美新世界》,再想起貼吧裡那麼多帖子和文章,還有韋神的論文,蘇想的商單,無面老師的團練,學校裡的思修課,以及最重要的代碼課,鹿潞陸頓感接下來的學習和閱讀任務繁重。

雲詠俊見他收下了自己辛苦挑選出來的書,便也心滿意足的走開了,鹿潞陸繼續進行閱讀,手上這本書很薄,想來很快就能看完。

【至門,中門高而緊閉,兩旁有兩人高之門,童子曰可擇一入。問可不入,曰可,然則困於此。問其能納之時也,答曰此路不能顧。漁人僅止,擇之左門入。】

這是說漁人到門前後,中間的門很高,但是緊閉著,兩邊有兩人高的小門,童子說可以選一個進去。漁人問能不能不選,回答說可以,但是會被困在這裡。問能不能把他送回來時的路,回答說這條路無法回頭。漁人只能放棄心中的念頭,選擇了左邊的門進入。

鹿潞陸也似有所悟,難道正常情況下,被接引的流程是這樣的嗎?這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越來越像忘川河上渡人的過程了,那我是什麼情況,雖然沒有嘗試過回頭,但類似的地方我不是第一次見,也不是第一次到訪了。

這是因為我被那個接引殿認主的原因才產生的特殊嗎?

但我第二次造訪接引殿,是直接出現在上次意外消失的地方,似乎也滿足不能走回頭路這個規則。

我在殿內除了博物館區域外似乎是可以自由移動的,但在博物館內,好像不能回頭的規則依然存在,那些霧化的光點也許就是跟我一樣想多做探索往回走的後果。

而他往回走的時候,確實也有很強烈的疲憊感上來,如果不是因為發生了某種他不知道的變化,讓他的疲憊突兀的一掃而空,也許他將會成為那些不動的白點的一份子。

看來還是得找機會再探索一次天紫界那座接引殿。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鹿潞陸就有些開始犯怵了,他不清楚下次再去,是會還被困在博物館內,還是會有什麼其他的變化發生,不過既然外界的變動能將他從中拉出,下次嘗試之前提前讓老雲在邊上做好叫醒自己的準備就行。

定了定神,鹿潞陸翻到下一頁繼續閱讀手上的書籍:

【推門入後所未見者黑星,隻一長長的廊廡,身如夢見自生始者經。】

推門而入後是從未見過的黑色星空,只有一條長長的廊道,周身彷彿做夢一樣呈現自己從出生開始的所有經歷。

【幕幕場景如朝而敗,終散一空,隻留光爍之夜。】

而一幕幕場景猶如過眼雲煙,最終消散一空,隻留下星光閃爍的夜空。

【終至一處高不見頂之球形大殿,中立一碑,而不知書之文,而知其意。】

最後到達一處同樣高不見頂的球形大殿,中心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看不懂的文字,但卻能明白其中意思。

【上書莫名之言,初逢其意為生之字元後,一陣天旋地轉,更覺已為繈褓,記憶猶存,而不能言。】

上面寫著讓人聽不懂的話語,湊近一看,剛碰到那意思為轉生的符號後,一陣天旋地轉,再醒來已是繈褓之中,記憶還在,但卻無法開口說話。

鹿潞陸恍然,這就是選擇轉生後會經歷的事情嗎?果然是只要觸碰文字就可以做出選擇,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選擇沒有成功,彷彿卡住了某種bug一樣,連石碑都消失了。

而轉生果然是類似投胎一樣嗎,只不過好像能帶著記憶?

鹿潞陸又繼續看下去,接下來很長一段的篇幅都是講述漁人投胎後表現出早慧,但父母和族人都毫不驚訝,才發現這裡的許多嬰兒都早慧,大家已經見怪不怪。

再就是隨著長大,擁有了全新的經歷後,漁人上一世的記憶開始逐漸淡去,等他一歲左右能開口講話的時候,竟然將前世已經忘的差不多了,只是當看到村裡有人出去捕魚的時候,會格外的興奮和開心。

文言文寫得晦澀難懂,後面描寫起長大後與父母一起外出的場景後,說這個世界的貿易主要還是以物易物,同時也有一種石頭作為更高階的通用貨幣,村裡的一家人,全年如果能賺到一點石頭粉末價值的物品,就足夠很豐裕的過上一整年。

長大後,漁人還是選擇了捕魚為業,離開村子,到邊上的府城開了間魚貨鋪子生活,與城裡人交流多了,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仙人。

仙人好像有著自己的國度,只有極少時在這城鄉間歇腳時才會顯露蹤跡,留下所謂仙跡。

故事挺多了,漁人也與城裡其他凡人一樣嚮往著哪天親眼目睹一次仙跡,從而死而無憾。

只是到死,他也只是個漁人,此生最精彩的便是捕上來的一條魚肚中剖出一小塊當做貨幣的石頭,讓他足夠在府城買下一個小院子,將父母接到城裡來,自己與父母都安度了晚年。

文章的結尾,說是漁人死後,化為魂魄,託夢給陶淵明,因此一覺醒來後,陶淵明便記錄下來。

鹿潞陸合上書,長舒了一口氣,有些慶幸自己沒有盲目做出選擇,或者說慶幸自己選擇失敗。

如果真如文中所說,記憶會慢慢消失,那真是太可怕了。

之後的故事倒也平淡,與教材裡《桃花源記》裡村裡人不知魏晉的狀態倒也符合,但鹿潞陸隻信三分,更多是當故事看看,畢竟他連怎麼出接引殿都還沒有絲毫頭緒,更不要說之後的事情了。

他把目光放到其他書本上,似乎想從書名中看穿是否其中有一本藏著跟他一樣困在殿中不能出去的經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