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秦:子嬰的逆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改革
正當旁人都不吱聲了的時候,韓信站出來說了這麼一句。

這句話的確是讓朝堂上面的一眾文臣都在心裏面暗罵韓信真是個多管閑事的人,但事實上卻沒一個敢於站出來反駁他。

「既然如此,朕要是要拭目以待了,看看這張良能給我大秦帶來些什麼改變。」

張良上位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子嬰當然知道朝堂上是有反對之聲的,而且張良上來之後面對的情況也會是相當的困難,首先身為九卿之一的他能不能指使得動他自己的屬官就是個問題。

但這些事子嬰是不會幹涉的,他一直認為張良要是有能耐,這些小事他就能自己戰勝了。

不光如此,張良在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上感受了一下氣氛之後,就接到了子嬰給他的第一個任務。

之前作為大秦的階下囚,張良並沒有跟子嬰討論過任何關於大秦發展的問題,但是現在兩人的身份不一樣了,子嬰既然給了張良九卿之一的官職,自然也就要讓他乾點大事了。

「我大秦的這些朝臣,如何?」

議事結束了之後,子嬰直接把張良請到了一處偏殿,面帶笑意的問道。

「陛下這是明知故問啊,以這些個朝臣的年歲,大多都怕都是始皇帝和胡亥時候留下來的臣子吧,陛下要不是迫不得已,估計也不會繼續任用他們。」

子嬰聽了張良的話微微點了點頭,臉上依舊掛著笑意說道:「先生說的不錯,朕讓先生來,最為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正是這個問題,這是朕數月之前就已經擬定的事,之所以擱置了,正是因為無人操持,既然現在先生到了,就交給先生了。」

子嬰說著話的,直接遞給了張良一卷不算薄的竹簡。

這裏的內容顯然不少,子嬰本來是預備著讓張良拿回去慢慢看,消化完了之後再給自己拿回來的,但是沒想到竹簡才一到了張良的手裏,他直接就打開了,之後目不轉睛的看了起來。

子嬰無奈的搖搖頭,但卻並未打擾他,只是吩咐侍女端過來一些瓜果點心,他知道,張良這一看,今天估摸著自己也就幹不了什麼別的事了。

果然,張良光是這一看,就反反覆復的看了小半個時辰。

正當子嬰都快要睡著了的時候,張良才問出了自己的第一句話。

「陛下,

這竹簡上所記錄的科舉之法,當真是陛下自己想出來的?」

子嬰給張良看的這份竹簡上的內容,正是科舉之法,而這科舉之法,正是為大秦的朝堂選拔人才所用。

這也正契合了之前子嬰和張良正在談論的話題,大秦缺少人才,這是兩人都知道的事,張良本來以為子嬰是讓自己想辦法呢,但是現在這麼一看,顯然是子嬰的辦法已經都想好了,這就是等著自己稍微提提意見就開始實施了啊。

但是對於他這個問題,子嬰自然不能說這是他在前世的書裏面看到的,不能說到了兩千年之後的後世招聘也都是以考試的形式,

「不錯,朕登基以來,就苦於我大秦人才不足,但七國爭霸之時,諸子百家都有人才,他們一定是能被我大秦所用的,朕只不過是苦於沒有完備的方法把他們選出來,於是用了這數月的時間,擬定了這科舉之法,先生要是有什麼疑惑,大可以說出來。」

子嬰話說的輕飄飄的,但是內心裏卻是十分的慚愧,只能是對隋唐的那些個大咖們說一聲抱歉了,畢竟要是不這麼說的話,還不知道得多了多少麻煩呢。

「這科舉,的確已經是相當公平了,但陛下在這辦法中也已經寫了,陛下這是不想讓貴族繼續在朝堂上獨斷專行,但陛下可不要忘了啊,現如今能讀到一些聖賢書的,還不大都是貴族,平民能斷文識字的都是少數,陛下能通過這科舉選拔出咱們大秦需要的人才的確是不假,但是想要讓黔首的子嗣都參與到這科舉中來,陛下恐怕要失望了。」

子嬰一聽就知道張良看自己的計劃看的還是相當細緻的,這些顯然不是子嬰沒想到,而是沒有寫出來,畢竟那並不是短期的計劃,而是數年之後才能漸漸開始實現的東西了。

但是既然張良在這個時候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子嬰自然也樂得給他解釋清楚。

「短期內,朕的確是要讓朝堂上的人才多起來,至於讓黔首的子孫都參與進來,這件事是急不得的,朕在這份竹簡都沒寫,但卻可以說出來,先生寫出個計劃來,你我二人再商議一番。」

「請陛下賜教。」

聽到賜教這兩個字從張良的嘴裏面說出來了,子嬰就知道張良對於在自己應該是服氣了。

「讓黔首的子孫識文斷字,可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人,他如何能識文斷字?所以要實現此事,需得讓黔首們先能吃飽才行啊!」

張良之前倒是沒想到這一點,-現在經過子嬰這麼一提醒,當下也是用心的點了點頭。

說到底他也是韓國貴族出身,雖說這些年東多西藏的也算是見過了不少黔首的生活,但是想問題的時候顯然還是貴族思維,子嬰這一句話發現了問題的根源,倒是讓他有了一點點開悟的感覺。

「那陛下這是想要先實行科舉,然後慢慢等著黔首的日子好了?」

「不,在我大秦做事,就是不能被動的等待,黔首的事,朕會通過減免一定的賦稅讓他們的日子漸漸好起來,燕趙之地的百姓,朕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了,至於其他郡縣,就得由先生來了,除此之外,在大秦的每一個縣中,都要設置學堂,諸子百家的那些流落在各處的人都可以來當老師,朕會給他們報酬,但教什麼,得朕說了算。」

區區一句話,但是在張良聽起來已經是大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基調了。

看似這不過是一個大秦皇帝為了選拔人才才想出來的策略,但歸根結底,卻會在未來數年之內成為改變整個大秦的政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