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秦:子嬰的逆襲》第二百五十章 大戰將至
「把輿圖拿出來,看看咱們前方的路,哪裏有適合埋伏和騎兵作戰的地界!」

大秦擅長的是什麼,項羽太知道了,他得知此事後沒有一絲的慌亂,一邊讓將士們早些歇息,另一方面跟自己的親信們第一時間打開了輿圖。

半個時辰之後,輿圖上的幾個地方被畫上了圓圈。

「針對這幾個地方,多派遣些人馬去查探,咱們得先知道敵軍在什麼地方才行。」

項羽有條不紊的下達著自己的將令,楚軍將士也都按照項羽的將令一步步的實施著,他們十分冷靜,甚至也有點期待跟大秦的這一次決戰。

不管是對於大秦還是楚國,君主的性情已經根植在了這些將士的心中。

對於現在的楚軍來說,最佔優勢的一點其實無非就是他們曾經在兩軍的上一次交戰中戰勝過章邯帶著的大秦騎兵。

他們對於大秦騎兵的裝備和戰鬥力都有著相當深刻的了解,大概知道自己面對的將會是什麼,雖然大秦騎兵裝備和兵器都是相當的強悍,但是按照項羽對他麾下將士們的訓導,已知的敵人並不可怕。

項羽索性就不再走了,畢竟他們在途中標註出來的一個地方距離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並不遠,一旦敵人真的在那,到時候可能還真就得有點措手不及,這樣的事項羽是不會去做的。

斥候散出去之後的兩個時辰之後,項羽開始漸漸收到了一些回報。

首先被確定的就是那個距離自己並不遠的空地上沒有敵軍的蹤跡,這讓項羽下定決心再往前走上一段路。

在繼續前行了數十裡之後,項羽終於有些發現了秦軍的所在,因為秦軍的斥候也在監視他們,兩隊人馬心照不宣之下,顯然都了解到了對方的存在。

韓信得知了此事之後,臉色又是凝重了幾分,他知道,項羽還真就不是之前的那個愣頭青了,偷襲的可能性現在幾乎是一丁點都沒有了。

「將軍,現在楚軍多半是也已經知道了咱們的存在,甚至知道了咱們大概紮營的地點了,畢竟咱們雙方帶著的人馬數量太大了,一旦距離近了,想要完全隱藏起來是不可能的。」

韓信把李左車找到了自己的身邊,直接說出了現在的情況。

其實這個情況還真就沒怎麼超過他們兩人的計算,不過既然現在坐實了這個情況,把之前他們心裏面一點點的小幻想也都已經破滅了掉了,所以就到了定計的時候了。

「現在看來,項羽並不懼怕跟我軍一戰,但是戰事的主動權還是掌握在我軍的手裏,我們現在的所在是他回到彭城的必經之路,在這發生了戰事,進還是退,都得由我們掌握才行,若是讓項羽來抉擇,他只能進,不能退。」

「咱們自然也不能退,不過事到如今,咱們也不必搞什麼突襲了,之前不是已經找到了一片合適的戰場了嗎?咱們就先把人馬散過去,在那候著他項羽!」

韓信這個時候脾氣也已經上來了,他自然不會說自己要退出之類的話,他就是要選擇一個地方跟楚軍決戰。

秦兵在楚軍也在行軍的時候開始動了,這個消息也傳遞到了項羽的耳朵裡。

「從秦兵調動的方向上看起來,他們並不是退兵,多半是在找合適的作戰地點,這要是讓他們先找到了作戰的地方做好了佈置的話,我們豈不是落入了下風?」

鍾離昧親自去探查了一番之後,回來跟項羽回報了一番,對於秦兵的這個行為,他顯然並不怎麼舒服。

但是項羽嘴角卻連一丁點的弧度都沒有,直接擺擺手說道:「咱們楚軍是以騎兵為主,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display:inline-block;wdata-ad-client="ca-pub-12data-ad4185134""data-ad-region="cont_mid"

data-ad-slot="6246767822"data-ad-

[]).push({});

他們秦軍也是以騎兵為主,戰場不管誰選擇,都是差不多的,他們再如何佈置,也是難有什麼大的作為,等他們到了,咱們趕過去,正好一戰!」

項羽這麼一說,已經能讓周遭的將士們感受到他強大的自信了。

他們相信跟秦兵相比,他們不只有這一個優勢,他們楚國這一次帶兵的,那是他們的大王項羽,秦兵想要達到跟他們一樣的程度的話,怎麼說也得是皇帝親自帶兵。

所以這兩個優勢在不少楚國將士的眼裏已經完全能夠跟秦軍裝備和兵器上的差距媲美了。

但是楚國人並不知道的是,統一後的秦軍則通過對戰國時代戰爭的總結,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軍隊管理制度和理念。

首先,「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其次,在軍隊的治理上,大秦將領更看重「以法治軍」的重要,從軍隊的管理、教育、訓練和作戰各個方面保證「製必先定」、「以法治軍」。

當然,這些都是始皇帝時代就有的東西,雖然經過了胡亥和趙高這幾年的禍害,但是大秦骨子裏的東西還在。

在這個基礎上,騎兵更是大秦自參與到了中原紛爭中以來就最能依仗的東西,老秦人養馬起家,不僅出了造父那樣的非凡禦手,還因養馬為周立功,這就是他們的老本行。

再加上大秦地處西陲,在與戎狄的長期融合過程中,更是在戎狄騎兵的基礎上加以中原先進的弓弩和訓練技術編練騎兵。

因此,早在春秋時期,秦國就組建了戰鬥力強大的騎兵軍團。

在從春秋到始皇帝這些漫長歲月中,大秦對於騎兵的打造過程也是相當的花心思。

大秦騎士個個精強勇悍,一律穿短甲,以持弓弩為主,兼有少量持戈或短劍者。

不僅是人,秦對軍馬考核也極為嚴格,凡上交車騎部隊的軍馬,均須身高「五尺八寸以上」,平治羈繫要得心應手,馱乘跋涉要有耐力,否則主管官吏會被視為訓練調教不力,要受處罰。

而且在軍馬考核中一旦成績落後,主管官吏也要受罰,甚至革職。

後世秦俑坑出土的鞍馬,高度正好一米三三以上,這也算是從側面反映了秦軍對軍馬選擇的嚴格程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