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秦:子嬰的逆襲》第六章 必先利其器
第二就是弩臂兩側的弓有些寬,不適合攜帶,他要把兩側的弓全都變成可摺疊或是拆卸的,這樣一來整個弩摺疊起來就是一個一尺多長的棍子模樣,帶在身上也沒有那麼的突兀。

至於用青銅部件製作而成的望山,牙和懸刀等核心部件,子嬰相信按照自己對力學的理解稍加改動,還是能起到近距離射殺敵人的作用的,畢竟他對這玩意的要求可沒那麼嚴苛,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卒,再被近身了的時候能夠用他保命,出其不意,也就夠了。

子嬰花了幾乎半個時辰來講解這改良縮小後的秦弩,趙賁等三人越是聽,就越是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特別是李必和駱甲倆人,他們本就是大秦騎兵中的一員,一旦配備了這樣的秦弩,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自然不用多說。

「陛下,我大秦騎兵和步卒都配備的事長兵器,一旦與敵軍鏖戰,若是有了這小型秦弩,便可用單手射殺敵軍,稍加練習,我大秦騎兵可以一當十!」

李必興奮的說著,嘴有些笨拙的駱甲也是連連點頭。

「好!此事就教給李必,朕會讓關內所有的工匠在這十天內都趕製這小型秦弩,你就負責監製,做好了之後有什麼地方不順手,立刻糾正,十日後,朕要所有的騎兵都配備一把秦弩在腰間!」

「臣定當不辱使命!」

對於這個差事,李必自然是相當的滿意的,從一個平常的騎兵到如此重要的職位,他的心氣正是最高漲的時候。

「至於馬鐙,爾等跟著朕,去看看吧!」

三人跟著子嬰到瞭望夷宮的馬廄,這裏倒是豢養著不少中原名馬,但之前胡亥幾乎一個都沒騎過,他對騎馬沒興趣,興趣都在騎別的物件上。

子嬰快步走到一匹駿馬身邊,只見在馬鞍的下方,兩側分別掛著之前趙賁三人在圖紙上看到的馬鐙。

到了這個時候,三人還是不能理解,畢竟騎兵的重量越低,戰馬的耐力和速度就越好,一般的親兵連鎧甲都不願意穿,忽然之間在這上面掛了這麼兩個東西,在他們看來好像並沒什麼用。

「駱甲,你上馬。」

子嬰指了指戰馬,對駱甲說道。

駱甲連忙應了一聲,快步走到戰馬之前,翻身上馬。

不過這一上馬,他覺得這馬鐙不光沒用,而且還相當的妨礙他們騎馬,晃悠著一旦告訴飛奔,一定會把自己的雙腿磕碰個夠嗆。

「陛下,這……」

「你把雙腳放進馬鐙中間的圈中,在朕這馬廄裡策馬飛奔,看看如何?」

駱甲之得照做,把雙腳放進馬鐙中,之後開始催動戰馬加速,一轉眼就到了馬廄的另一側。

「駱甲策馬的速度,怎麼好像比平日裏快了?」

李必對於自己的小夥伴還是了解的,疑惑的說道。

「想來是陛下這馬廄裡的戰馬跟咱們那些平平常常的戰馬不同吧?」趙賁也皺著眉頭,試探著答道。

子嬰微微一笑,沒有理會,只是盯著在戰馬上越發穩健了的駱甲。

只見駱甲策馬在偌大的馬廄裡一圈又一圈的跑著,直到趙賁看不下去了高升喝道:「差不多就行了!別賴在好馬上不下來!」

顯然,他是以為駱甲見著了一匹好馬,有些不想下來了。

不過駱甲戀戀不捨的在三人面前下了馬之後,臉上卻還是萬分激動的神色。

「陛下啊!這馬鐙要是能在騎兵中廣泛普及,我大秦鐵騎擊潰六國叛軍,

指日可待!臣請陛下準許,親自監工製作馬鐙!」

說著說著,駱甲的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足以見得他對著馬鐙的滿意程度。

「你不說,朕也要讓你去做這件事。你們二人一定要在這時日之內製造出足夠數量的馬鐙和秦弩,趙賁將軍即刻到軍中,對我秦軍重新進行劃分,原本的打法全部作廢,弩兵全部變成騎兵或是步卒,若是戰馬足夠的話,最好是在十日之後出征的時候我們湊足五萬騎兵。」

五萬裝備了馬鐙和秦弩的騎兵,一旦到了戰場上會是什麼樣的存在,三人的心裏都是有數的,他們看著子嬰,重重的點頭,對於打仗,三人從未這麼期盼過。

三人走了之後,子嬰懸著的心也算是放下了一半,不過十天之內武關會不會失手,他也沒法預測。

劉邦這一路走來,手裏的大軍就像滾雪球一樣攀升,雖說素質一般,但數量上絕對比現在鹹陽城外的精兵多。

子嬰知道,劉邦這一次勢在必得。

棘原的秦軍大營,秦軍和楚軍已經對峙半月,這期間,兩軍並未交戰,其他叛軍也並未靠近。

章邯和董翳、司馬欣三人如今麾下也不過剩下了七八萬人馬,周遭不光有項羽的楚軍,還有陳余和趙歇等趙國人馬,幾乎可以說是四面受敵,只不過敵軍猜疑,誰都不想用自己的人馬死磕秦兵,這才讓他有了喘息之機罷了。

「將軍,項羽也暗中派遣了使者,遞上了請求議和的書信。」

中軍大帳,章邯一身布衣,正坐在石凳上眉頭緊鎖,門口閃進一人,一邊遞給他一封書信,一邊低聲說道。

來者正是司馬欣,在這軍中,章邯能真正信任的人不多,他是其中一個。

「還不是跟之前陳余的書信一樣,,看上了我手裏的這幾萬秦兵,想讓我們當大秦的罪人?」

章邯一邊不屑的看著書信,一邊帶著些憤怒的說著。

他帶著驪山刑徒組成的軍隊,一路所向披靡,幾乎成了叛軍們的夢魘,但無奈巨鹿之戰這麼一敗,之前積累起來的優勢損失殆盡。

如今的章邯,就像是被獵手盯上的獵物,進退不得。

更要命的是,就在幾天前,趙高因為巨鹿之戰的失利派遣了宦官代表胡亥前來責問章邯,章邯派司馬欣回鹹陽向趙高解釋此戰失利,王離戰死的緣由,但司馬欣在司馬門停留三天都沒等到趙高的召見。

得知此事的章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鹹陽不敢回,面前都是敵軍,陳余和項羽都想要讓他降了他們,一時間,章邯心亂如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