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亦星編》第4卷 《神亦·玄圃》/第16章 回程
第十六章/回程

——————————————

見此情形,楚王立即說道:「寡人也正愁不知如何確定這塊石頭是否就是隕星。如此說來,只需將這塊石頭與洛京中的那塊隕石比較一番,就清楚了。」

周天子專使滿面微笑,說道:「大王,正是如此。而且,我敢肯定,太史星官見到這塊石頭,必會斷言這就是隕星。」

各國使節見楚王與周天子專使說得十分投合,不禁都在心裏盤算起來,若這塊石頭就是隕星,那他們此行的使命可以說已經完成。可是,這麼一件稀世奇物就放在面前,但馬上就要被楚國獨得,實在讓各國使節心有不甘。於是,有幾位使節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見此情形,辛老將軍故意高聲說道:「大王,若將此石與天子上使所說的那塊隕石比較,那豈不是要將這塊石頭帶往洛京?」

正在旁邊小聲議論的眾多使節忽然注意到這句話,立即異口同聲地說道:「那是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搞清楚這塊石頭是不是隕星。」

辛老將軍和周圍的楚國將士臉上立刻換上了警惕的神情。為了這塊誰都不知道有什麼用的隕石,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各國使節基本已經達成一致,不管這塊石頭最後會落到誰手裏,首先盡量讓它離開楚國,因為現在它正在楚國境內。所以他們才異口同聲,堅持要將這塊石頭帶往洛京進行比較。其實,他們都在想,只要它離開了楚國,想把它弄到自己的國家就容易多了。

楚國將士心裏都清楚這些使節們此行的用意,現在為了配合楚王和大臣們將戲繼續演下去,一個個目如刀劍,看著各國使節。奇怪的是,平常無甚骨氣的各國使節,這一回倒是面無懼色。

楚王心裏清楚:眾使節此刻面無懼色,一是因為若能促成將隕石運出楚國,回國後必能邀功;二是因為,各國派出的密探一路跟隨楚王一行,此刻在雲澤周圍正有許多耳目躲在暗中。各國整備軍馬已有數月,若是楚國不答應運出隕石,正好就此挑起戰端。如此一來,楚國多面受敵,必吃大虧,而各國使節又可藉此邀功。

因此,楚王故做沉默不語,讓各國使節與楚國將士們僵持著。

終於,周天子專使開口說道:「各位將軍、各位使節,不必動怒。我只是說將這塊石頭與洛京中的隕石比較,以辨真偽。並沒有說要將它帶至洛京。」

周天子專使說到這裏,停了下來,看著楚王。

辛老將軍見周天子專使看著楚王,就插話道:「大王,既然要比較,那不把這塊石頭帶到洛京,難不成還把洛京的隕石運到楚國來?」

楚王忽然面帶驚怒,厲聲說道:「辛仲,不得胡言!洛京之中的隕石,是前代遺物,更是周天子之珍器。眾國諸侯,皆受周天子分封,豈敢妄論周天子之珍物!」

辛老將軍趕緊說道:「是。末將知罪。」

然後辛老將軍又轉向天子專使,做禮說道:「老夫一時失言,冒犯周天子,還請專使恕罪。」

周天子專使趕緊面帶微笑,說道:「老將軍言重了。老將軍並無失言之處,只是一時關心,語句顛倒。都怪老夫身體不好,說幾句話就得歇口氣,所以剛才隻說了一半,引得老將軍心急了。」

辛老將軍聽了這話,退了一步,站到一邊看著。

周天子專使接著對楚王說道:「我是說,請大王派兵護送這塊隕石前往洛京,請求天子將其封賜給楚國。同時也就可以藉機辨明真偽,以平眾國之議。這隕石來於天外,誰能得之,當憑天意。」

一旁的各國使節聽到周天子專使的前一句話時,個個面帶怒色。不過,聽到最後一句話,他們就平靜了不少,心裏都在想:好個天子專使,果然狡猾!這隕石一旦離開了楚國,所謂「天意」,不還在於「人為」。我等正愁沒把握逼楚王運出隕石,經他這番話一說,看來楚王只能答應了。

這時,楚王身邊的國老忽然開口說道:「大王,這隕星雖是珍奇之物,但不知吉凶禍福如何。祭典之上忽生變故,或許就是上天示警。」

聽了這話,楚王終於開口說道:「周天子專使言之有理。這隕星來於天外,得之但憑天意。寡人願將其送至洛京,交由周天子處置。」

接著,楚王轉向國老,說道:「不知國老可願意陪同專使一道護送隕星前往洛京?若周天子將隕星賜予楚國,國老也好代寡人早日將其迎回。」

國老雖然年事已高,卻並未推辭,當即說道:「老臣願往。」

原來,國老去過幾次洛京,想趁此次機會再去一趟,再望一望洛京之王氣。

周天子專使聞言大悅,立即轉向各國使節,說道:「不如各位使節也一同前往洛京,待共證真偽,才好回國覆命呀。」

各國使節心裏都明白,即使本國得不到隕星,也不能讓別國輕易得到,當此時節,只能進,不能退,否則就是承認本國放棄這塊稀世奇物。所以,各國使節紛紛表示願意一同前往洛京。

楚王心中大大鬆了一口氣,立即說道:「國老和各位上使此行關係重大。辛仲、項鑭,你們二人負責領兵,隨行護衛,尤其要保護好各國使節,不得有任何閃失。另外,帶上那兩名當事漁夫,和這幾名撈起隕星的兵士,以備周天子詢問。」

兩位將軍領命退下,站在一旁。辛老將軍本來就了解此次雲澤之行的所有計劃,這會兒當然也聽得懂楚王言下之意:看住各國使節,才能安安全全地把這個燙手的隕星甩給周天子,化解楚國四周的危機。

周天子專使聽到楚王的安排,十分高興,說道:「如此甚好。只是辛苦各位將士了。既然如此,秋風已起,天氣漸涼,我等不如明日就起行。各位以為如何?」

眾人都無意見,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大家都回到營帳,紛紛開始打算歸程。項鑭帶著幾名兵士,將隕星帶回營中守護。

第二天一大早,準備前往洛京的隊伍就集結好了。此次來雲澤的楚國將士多數都在護衛之列。不過,除了辛老將軍和項鑭,其他將士都可以在路過國都附近時,與都中的輪值將士換崗休整,由他們負責往後行程的護衛職責。

這支隊伍即將出發。而楚王還有些事要辦,所以剩下的楚國將士明日才會動身回都。剛一送走前往洛京的隊伍,楚王便上馬,向著南邊的小山馳去。

這些天來,辛老將軍的副將虞钜一直帶領幾名兵士守著那頭白犀牛。至於白犀牛角上的符記,隨行的將軍大臣沒有一人說得清有何涵義。本來虞钜打算按楚王之命,讓人將繪下的圖樣傳回國都詳加研究。現在不必了。因為,大夥不日即可啟程回都,而楚王也已打算將這頭白犀牛帶回都中。

楚王馳上小山包,望見虞钜和幾個值守的兵士正在往山洞中扔新鮮的草料。那頭白犀牛很溫馴,完全不像山中自然長大的野獸。

有兵士看見楚王到來,趕緊高聲行禮。虞钜他們幾個也回過頭,停下手中的活,行禮。楚王下馬,來到山洞邊,問起這幾日裏白犀牛的情況。只見那頭白犀牛似乎比前幾日更加精神,體態更加俊朗。楚王心中嘆道,這確實是一頭珍奇的異獸。

楚王當即宣佈將白犀牛帶回國都,並命虞钜帶人儘快製做一輛合適的籠車,以便裝運犀牛。

虞钜領命行事。

楚王上馬,回到了雲澤邊。

此時,剩下的楚國大臣們有的在收拾東西打算歸程,有的則在四下閑逛,畢竟他們身為大臣也不是常有機會出來。而楚王故意避開眾人,獨自來到了雲澤邊一處僻靜的地方。這段時間裏發生了不少事情,楚王要整理一下思緒。

楚王在心裏盤算著:星耀天象之吉凶禍福尚不得而知。不過隕星一事在周天子和各諸侯國那裏算大致掩蓋過去了,楚國四面的危機也可以暫時平息。多虧昭夢建議以靜製動,致使各國興兵而無所用,徒耗力氣。現在,有兩件事最要緊。一是昭夢他們的情況。二是隕星真正墜落的地方。不知道都中有沒有收到有關隕星的報告。也不知道有沒有昭夢他們的消息……

忽然,楚王想起了祭典那日雲澤中突然出現巨物的情形。楚王想著,這件事雖然對別國人好瞞,但恐怕要在楚國傳得盡人皆知了,這可如何是好?思來想去,楚王想出了一個主意,決定待回都之後,即刻佈告全國,稱祭典東皇之儀式突生變故,實乃太一神示警,為奉安神靈,今年全國貢賦減半。楚王覺得,如此一來,即便有好事之徒喜歡對怪事窮根究底,也不至於傳得人心惶惶。

想到這裏,楚王忽然記起,王子周歲在即。楚王想,不如也照士卿習俗,親自采些菖蒲艾草之類帶回去,王后一定很喜歡。於是,楚王向水邊一帶走去。

一來到水邊,看著清澈的波光和水底的粼粼砂石,撥弄著石隙間的菖蒲,楚王不禁想起了傳國玉琮。以前,他只是聽先王告訴,說這對玉琮是楚國之無上寶器。現在,楚王開始確信玉琮有某種靈力,甚至他隱隱感到內心深處有一種想與這靈力溝通的渴望,只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到。

不知不覺間,楚王又開始思緒萬千,想著:那日,我照著王室流傳的說法,在澤水中激蕩玉琮,然後澤中就出現了饕餮。由此看來,雖然至少已有百年不曾召喚,但饕餮對於玉琮的感應並沒有改變。這雲澤底下藏著如此巨大的怪獸,卻向來風平浪靜,可見澤底還有更多的秘密。如今,祭族已經不再幫助楚國,而巫人的態度還不得而知。不管怎樣,楚國以後要更多地依靠自身了。這玉琮既是傳國寶器,必須好好使用它的秘密和力量。祭師說簡閣的牘冊還有些許殘存,被祭族和巫人分別守護。這玉琮必然與簡閣牘冊中記載的奧秘有關。相傳,先祖熊羽第一次見到簡閣中的圖文,手不釋卷,忘食三日。或許,簡閣中秘藏的就是王族傳說中的天學……若祭師所說的預言中的那個人不是我兒,或許可以借兌現始約之機,向祭族要求簡閣殘存的牘冊,即使是抄錄甚至借閱一遍,也會令楚國受用不盡……

終於,日近中午,一陣清風將楚王吹醒。楚王放眼望了一番雲澤,回到了營帳。

傍晚時分,虞钜來報,給白犀牛準備的籠車已經做好了。

第二天,楚王和剩下的所有人啟程回都。虞钜帶著大部分兵士走在隊伍後部,負責運送白犀牛。回程不用像來時那樣故意折騰,大家走的都是大路,所以不到十日就回到了國都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