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我和女帝鬥智鬥勇》第108章 一股悲哀湧上心頭
總材山的熊熊大火,遮天蓋地的黑煙,驚呆了所有看得到的突厥人。

是失火了?

還是唐軍攻來了?

這兩個念頭第一時間就湧上突厥人的心頭上。

造成這麼大的失火,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麼最大的可能性,是唐軍殺來了。

數十年來,唐軍無敵的陰影還是籠罩在突厥人的頭上,這可不是骨咄祿一場兩場的勝利就能消除得了的。

在順境時可以激活突厥人的自信心,可以掩蓋對唐軍的陰影,可一旦不順,所有的假象都會被擊破。

突厥人看著遠處滾滾黑煙,自信心就被擊潰。

對強大唐軍的恐懼就湧上心頭。

「唐軍來了,唐軍殺來了,快跑啊!」

首先,一個個因為大旱而寒冬難過,從而被骨咄祿召集而來去大唐搶劫的小部落,還沒到達目的地,就此被嚇得原路逃跑了。

其次,一支支集結起來要去進攻大唐的中等部落,見此情景雖然沒有跑路,但也在驚疑不定中停止了腳步,派人前往探查骨咄祿是不是又被唐軍給擊敗了。

最後,消息越傳越廣,帶來的影響是無比巨大的。

在總材山放一把火的唐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骨咄祿和元珍,在忻州和代州之間的埋伏點,眼巴巴地等著秀容城裏的消息。

「阿波達乾,你認為李賢是如期出兵救援代縣,還是會找借口繼續拖延時間,坐等代縣城破?」

元珍搖頭道:「以臣對李賢的研究,此人做法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不好說。」

骨咄祿點點頭,說道:「算了,等下就會知道李賢的抉擇,反正咱們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無論李賢是怎麼想的,咱們都有辦法應對。」

隨著突厥大勝唐國,更是在唐國攻城略地的消息傳開,越來越多的各部突厥人聚集而來,甚至連室韋、烏羅和靺鞨都有部落趕來意圖分一杯羹。

到目前為止,不說勝州、雲州和朔州,只在代州一地,就聚集了十幾萬以突厥人為主的諸部胡人,可謂是近百年來未有的盛況了。

在這種局面下,骨咄祿可謂是雄心萬丈,志得意滿到了極致。

「大汗,只要全殲了李賢的數萬兵馬,就可以一鼓作氣地攻破忻州,進而打破晉陽,再以晉陽堅城為前沿擋住唐軍,轉而攻略河北,這樣咱們的第一步戰略就能圓滿完成。」

骨咄祿哈哈大笑:「只要佔據了唐國的河東和河北兩道,經營兩年,就可以發動第二步戰略了。」

「沒錯,到那時,南可進攻江淮,西可攻兩京,戰略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大汗的手裏。加上吐蕃、突騎施等聯手攻唐,唐國滅亡指日可待!」

「哈哈!」

在骨咄祿得意大笑聲中,他已經在幻想踏入神都的那一刻了。

「報,大汗,秀容城傳來急報,李賢遇刺受傷,推遲出兵!」

這個消息,第一時間送到了骨咄祿和元珍的手裏。

「現在就不知道,李賢是貪生怕死,還是選擇造反了!」

骨咄祿和元珍用腳指頭去想,都認為這是李賢自導自演,目的就是拖延時間,只是李賢的目的,是貪生怕死還是造反,就不得而知了。

「按照計劃,不管是貪生怕死還是造反,在咱們看來都是造反,阿波達乾,請開始你的表演。」

「大汗,您就瞧好吧!」

突厥智者元珍,開始了他的表演!

代縣!

已經被圍困很長時間了。

代縣是代州的治所,地理位置比秀容城還要來得重要,背靠雁門關,地形也非常險要,堅守到現在,主要也是靠這個了。

代州都督徐盛站在城門樓上,望著越來越多的突厥人,心中的陰影也愈發的厚重。

刺史馮都走上城門樓來到徐盛的身邊,低聲問道:「老徐,你說雍王的援軍什麼時候會到。」

徐盛暗嘆一口氣,說道:「老馮,說句實話,我希望雍王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不要盲目出忻州。」

馮都一愣,不解地問道:「老徐,此話怎講?」

徐盛反問道:「老馮,這幾天突厥人都是圍而不打,難道你還沒看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圍而不打?」馮都雖是文臣,可也在邊陲待了不短時間,醒悟過來問道:「老徐,你的意思是突厥人在圍點打援?」

「沒錯,骨咄祿在伏擊了淳於處平後,對咱們代縣攻打了幾天就圍而不打,這些天更是不見骨咄祿的牙帳兵,明顯就是在圍點打援,意圖再次伏擊雍王的援軍。」

馮都大驚失色:「如此說來,要是雍王不察,出兵再次中了埋伏,那麼忻州休矣,連帶著晉陽都危險了。」

「我所擔憂的,也就是這一點了。」

馮都冷靜下來,在心裏默算了一會,說道:「老徐,按照時間來推算,雍王早已經出兵,可到現在還沒有動靜,雍王顯然是發現了骨咄祿的陰謀。」

「即使是雍王識破了骨咄祿的圍點打援計策,就憑著忻州的兵馬,根本無法擊潰突厥大軍。相比較而言,我還是希望雍王就待在忻州不要輕舉妄動。」.

在徐盛想來,只要李賢不動,那麼骨咄祿就不會攻打代縣,代縣也能得到喘息時間。

馮都是文臣,心思比武將徐盛想得多,他臉色大變,在徐盛的耳邊低聲道:「老徐,不管是雍王貪生怕死,還是識破了骨咄祿的陰謀,只要待在忻州多一天,就多一天的風險。」

得到馮都的點醒,徐盛也是臉色劇變!

這麼一來,李賢只有兩條路可走。

要麼出兵,要麼造反。

無論哪一條,對被圍困的代縣而言,都是致命的。

二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深嘆了一口氣。

你們娘倆鬥就鬥吧,又何必置這軍國大事於兒戲?

置這千萬百姓的性命於兒戲?

一股悲哀感湧上心頭。

「老馮,身為大唐軍人,唯有死戰而已!」

「老徐,大唐文人,也是提得起劍上得了陣殺得了敵人的。」

二人目視遠處突厥人,面容堅定。

河北道行軍大總管黑齒常之來到易縣。

「河東戰事情況如何?」

「大帥,根據最新消息,雍王到達忻州斬殺淳於處平,正在整軍備戰。」

黑齒常之點了點頭,贊道:「雍王的確有手段,也有魄力。」接著他又問道:「突厥人的情況如何,代縣可曾失守?」

在黑齒常之想來,雲州和勝州都失守了,淳於處平又在代縣西北被擊敗,那麼突厥大軍順勢朝著代縣發起進攻,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代縣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大帥,代縣還在手裏。」

黑齒常之一愣,臉上不喜反驚,再次問道:「能探查得到突厥人有多少?」

「大帥,骨咄祿今年出兵的規模遠勝去年,具體出兵多少,目前還不得而知。」

另一人說道:「大帥,突厥人的兵鋒出現在河北道北方各州,而且不止是突厥人,還有室韋人、栗末人、靺鞨人、烏羅人等,都在蠢蠢欲動。」

「呵呵!」黑齒常之冷笑道:「這是想要聯手攻唐了嗎?」

「大帥,今夏草原大旱,今年諸胡的動靜註定不會小。」

一位偏將見狀咬牙道:「大帥,咱們不能這麼等下去,否則的話形勢一旦糜爛,造成的後果實在是太大了。」

一旦讓突厥人擊敗雍王奪取忻州兵壓晉陽,那麼突厥人將聲勢浩大,其餘諸胡就會不約而同的聯手攻唐。

唇亡齒寒,這些道理,久在邊疆的大小將領都懂。

黑齒常之不可能不明白。

「雲州,就讓咱們河北軍來收復,也讓突厥人見識一下,什麼叫唐軍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晉州、晉陽。

王孝傑已經率部在數日前進入晉陽,上任北都晉陽總管。

儘管了晉陽城防,做出妥善安排,王孝傑的目光就注視在秀容城的李賢身上。

對李賢斬殺淳於處平整頓兵馬的舉動,王孝傑是大加讚賞的。

之前平定徐敬業造反,王孝傑被李賢輕而易舉奪走軍功,從開始的生氣,到現在已經不嫉妒了。

王孝傑也想明白了,人家雍王可是聖人親子,有可能是太宗皇帝般的存在,自己一個將領,跟他比什麼?

這不是自討沒趣麽?

不過,李賢的身份,讓王孝傑也是大為忌憚的。

不敢靠近,也不敢疏遠。

若近若遠,保持一定距離,靜觀其變。

當突厥人的舉動被王孝傑探查得知,他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不祥之感。

「圍點打援,突厥人這是圍點打援。」

看出突厥人奸計,王孝傑經過思索,還是派出了快騎前往秀容城,將這件事告訴李賢。

同時,王孝傑下令集結二千精騎,由堂弟王孝林率領,奔赴忻州支援。

你們母子倆鬥歸鬥,事關軍國大事無數黎民百姓安危,身為大唐軍人,王孝傑懂得取捨。

這也是王孝傑做出的決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