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亡國後我嫁給了泥腿子》第174章 第174章傅玄邈環視全場,目光……
大燕聯軍在白蛉平原集結的同時,遼軍也在調兵遣將,紮營於京兆和商州之間的文寧平原。

兩個勢力的主力軍隊,隔著商均兩州相望,大戰一觸即發。

全國上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這場大戰,商均兩州的百姓最為膽戰,一有風吹草動,兩州就有無數拖家帶口的百姓棄家逃亡。

一大清早,李鶩就駕馬奔走在山道上,兩個弟弟在他身後並駕齊驅,三馬急速前進。

「他娘的,又是軍議!」李鶩罵罵咧咧道,「開了幾十回了也沒商量出個結果,隔三差五的就軍議一次——遛老子呢這是!要打就趕緊打,跟個閹狗似的天天在帳篷裡哼哼唧唧做什麼!不知道老子忙著嗎!」

「忙……忙什麼?」李鵾天真道。

「當然是忙著陪嫂子。」李鵲說,「像大哥這種以家庭為重的好男人,最是正直,自然看不慣那些糟老頭子的勾心鬥角。」

「那些老東西們,天天爭來爭去,難道沒有其他可做的事情了嗎?」李鶩帶著一臉天還沒亮就不得不離開沈珠曦和溫暖被窩的怨氣說道。

「又不是人人都和大哥你一樣工作盡職,生活充實。」李鵲甜口婆心道,「忍忍吧,大哥。」

李鵾打了個哈欠,在馬上昏昏欲睡。

一炷香時間後,三匹快馬在聯軍大本營前停了下來。

幾個小兵自覺上前拉走馬匹,李鶩三人快步走入營內主帳。

帳篷中原本響著的低語聲一頓,三三兩兩湊在一起的幾個腦袋不約而同分開。

李鶩環視帳篷,眾人按照各自陣營涇渭分明地坐著,他們三人是帳篷裡唯一的一撥鎮川軍。

李鶩找了個角落落座後,陸續又有幾個將領走進帳篷。

帳篷裡的人越來越多,停滯的交談也再次響了起來。

李鵾吃掉第三盤小兵送上的點心後,李恰帶著親兵,和麾下的均州知府共同走進帳篷。

軍議開始後,主戰派和主和派再次爭執起來。

李鶩厭煩地看著又一次在眼前上演的鬧劇。

「打一次仗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打了仗之後的農田由誰來耕?破壞的城池由誰來修?死掉的百姓的稅,由誰來交?」商州知府神情激動,臉色漲紅,唾沫星子和他的雙手一起在空中飛舞,「幾次徵兵,我商州是一個壯丁也不剩了,一旦開戰,商州必然生靈塗炭!」

「薑大人——徵兵是朝廷的命令,是為了光復我大燕萬裡山河!」均州知府抑揚頓挫道,向頭頂皇天一揖手,轉頭虎視眈眈瞪著商州知府,「你如此推拒畏難,難道是別有打算?」

「你血口噴人!本官還覺得,你不斷慫恿聯軍貿然開戰,是存了什麼大逆不道的心思!」

兩人再次指著對方的鼻子,拍桌對罵起來。

李鶩作壁上觀,裝作無所事事打瞌睡的樣子,視線卻隱秘地觀察著兩人背後的兩股勢力。

商州知府身後代表的是以舒安節度使陳瑜為首的主和派,這一派是因為轄下州城緊挨京畿,開戰必定第一個遭殃。因此,他們極力主張議和,希望同偽遼劃地而治。

另一個主戰派則以鎮川節度使李恰為首。

他們離京畿地帶有一段距離,卻又隔得不遠。都指望著能通過合法的戰爭途徑,以光復之名,行吞併之事。

對主戰派而言,包括商州在內的一系列京畿城池,都是不可多得的大肥肉。

兩派拉鋸至今,雙方首領都沒表態,只是讓手下蝦兵蝦將吵成一團。

李鶩一開始還津津有味地觀察學習官場上的圍魏救趙和暗度陳倉,後來,他漸漸煩了——

他為沈珠曦感到悲哀。

除了這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公主,他所見到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廝殺,大燕的存亡早已被他們拋之腦後。

可憐她還日思夜想地盼望著此次決戰能夠收回失地,重建大燕往日的榮光。

就靠這些各懷心思的烏合之眾?

李鶩對這次大戰已不抱希望。

眼見軍議又要無疾而終了,李恰忽然輕咳一聲,緩緩開口了。

「主戰是陛下的意思,聖旨已下,絕無更改可能。軍議是讓大家拿出個對敵的可行法子,而不是聽薑大人你在這裏一味怯戰,動搖軍心。」

陳瑜輕撫長須,冷笑開口:「軍議是為了讓大家各抒己見,又不是某一個人的一言堂,薑知府也是為國憂心才會出此肺腑之言。聖上雖是金口玉言,但也是廣納諫言的賢明之君,若是因此挽救一方百姓的性命,百年後也稱得上一樁佳話。李大人還是不要隨便拿聖上當擋箭牌,大不敬是小,汙了聖上清名是大。」

兩派首領首次在軍議上對陣,說明拉鋸戰已經進入尾聲,依附於兩派的各方州官和武將都陸續站隊,貢獻一分火力。

大燕式微,朝廷也說不上什麼話,兩派都急著在此時爭出高下,為的就是在朝廷派來的大將軍到來之前,先一步握緊聯軍的實際兵權。

雖說大家都不把元龍帝放在眼裏了,但此時此刻,最好的武器還是元龍帝。

藉著元龍帝急於收回京畿失地的東風,又有在聯軍中壓倒性的兵力支持,李恰逐漸掌控軍議桌上的局勢。

「我們如今爭執不休,說來說去還是沒有一個領頭人的原因。朝廷派來的大將軍還在路上,偽遼大軍就在商州外虎視眈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發動突襲。」鋪墊了這麼多天,李恰終於說出主題,「所以我提議——諸位推舉一名心服口服之人出來,讓他來暫時帶領我們聯軍對敵作戰。」

李恰的提議一出,數人撫掌叫好,放眼一看,都是鎮川軍的下級官員。

陳瑜不願就這麼認輸,說:「既然是聯軍首領,那麼就採用投票表決的方式吧。帳內眾人,有軍職的每人一票,選出最不負眾望的領導之人。」

他睨了臉色不虞的李恰一眼,冷笑道:

「如此,才算公平公正。」

白蛉平原上的兵,李恰更多,帳篷裡的人,陳瑜更多。

李恰冷笑一聲,沒說話。自有手下知情識趣,為他衝鋒陷陣:

「照陳大人的說法,上戰場的時候也是你們舒安軍先吧!陛下號召此次聯軍,你們舒安軍才出了六萬,定然是什麼非同小可的精銳,屆時一定要讓我們這些烏合之眾見識見識!」

陳瑜有人心又如何?

亂世當頭,誰握有兵權誰就是老大!

在場所有主和派加起來,也只能勉強和獨大的鎮川軍相抗衡,李恰再幾個棒子甜棗下去,主和派便開始分裂。

推舉李恰出任聯軍首領的聲音越來越大,陳瑜的臉色越來越青。

李恰勝券在握,眼底露出一分得意。

塵埃落定在即,軍帳外忽然響起一陣騷動。

「怎麼回事?」李恰不滿皺眉,「何人在外喧——」

一隻纖長瘦削的手撩開門簾。

冷冽的秋風灌進帳篷,凍結了帳內所有言語。

來人身形頎長,穿著月灰色的衣裳,外披天青色絨裘,一頂水紋玉冠束著三千青絲,背著初升之陽,清如隱山之玉。

傅玄邈環視全場,目光在微微坐直的李鶩身上停留片刻,大步走了進來。

自他身後,傅家軍的骨幹將領和宦官模樣的監軍魚貫而入,頃刻便填滿了軍帳。

帳內將士接二連三站了起來,李恰和陳瑜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如出一轍的警惕。

「這……」

「聯軍聽旨——」

監軍上前一步,從袖中抖出明黃綢布,拖長了的聲音抑揚頓挫念了起來。

軍帳內烏壓壓眾人一齊向著聖旨方向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李鶩扯著還懵著的李鵾跪在人群中,始終感覺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審視目光在後頸纏繞,如盤旋的禿鷲,正在尋常獵物適合下口的地方。

他微微抬頭望去,周圍人聽旨的聽旨,宣旨的宣旨,沒有任何人在看著他,剛剛的意識,好像只是他的錯覺。

李鶩緊緊盯著目不斜視的頎長青年,知道那不是錯覺。

世事難料,當年暫住金帶閣的「貴人」竟然就是沈珠曦名義上的未婚夫,天下第一狗。

就是他,派人四處搜尋越國公主蹤跡,並陰差陽錯差點讓手下的人害死呆瓜。

原來,他們在那麼早之前就已經見過。

「……特命參知政事傅玄邈統禦聯軍,奪回失陷山河。」

身旁一個影子猛地一顫。

李鶩側頭看去,李鵲面色蒼白,一動不動地盯著地面,垂在膝前的雙手用力緊握,指骨泛著青白。

「雀兒,你怎麼了?」李鶩壓低聲音道。

李鵲恍若未聞,像是陷入了自己的世界。

不知不覺,頭頂的聖旨念完了,宦官緩緩道:

「傅參知,接旨吧。」

「微臣接旨。」傅玄邈伸出雙手,躬身低頭。

宦官捲起黃綢,雙手遞到躬身待命的傅玄邈手中。

托著聖旨的傅玄邈起身後,李恰和陳瑜才帶領帳中眾人起身。

「傅參知,陛下命你率領聯軍,這麼大的事,怎麼事前一點風聲都沒透出來?」李恰皮笑肉不笑道。

傅玄邈淡淡一笑,沉著道:「聯軍統帥是誰,對李大人之後的行軍策略會有影響嗎?」

「當然不會……」

「那大人何時知曉,也就無關緊要了。」傅玄邈神色一轉,不待李恰開口,不容置疑道,「七大節度使可已來齊?」

李恰說:「來——」

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隴北節度使站了出來,揖手說道。

「回稟大將軍,七大節度使已經來齊。」

被搶了話的李恰面色難看,怒視著隴北節度使,對方卻視若未見。

「三十六州城的兵力可已集結?」傅玄邈再問。

李恰說:「回——」

「回稟大將軍,三十六州城共計六十萬大軍已經集結!」

慶延節度使出列拱手道。

李恰和陳瑜對視一眼,兩人的臉色都倏地沉了!

現在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傅玄邈要來的事實,恐怕只有他們雙方的勢力才不知曉!

深藏在聯軍裡的傅黨和直臣早就知道了這一消息!

「既然該到的都到了,」傅玄邈環視眾人,冷靜淡然的聲音裏帶著天然的威儀,「那就正式開始軍議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