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189章 文成公主——李氏
李氏,唐朝宗室女,漢名無記載,吐蕃尊稱甲木薩,唐太宗李世民封為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乾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文成公主,祖籍山東濟寧市任城,漢名無記載,其父史書也未記載,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因戰功被封為任城王,他的女兒就生在任城,史書中沒有記載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記載她為宗室女。

吐蕃贊普松贊乾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馮德遐出使吐蕃,松贊乾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絕。由於當時吐谷渾王諾曷缽入唐朝見,吐蕃特使回來後便告訴松贊乾布,聲稱唐朝拒絕這個婚約是由於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松贊乾布遂借口吐谷渾從中作梗,出兵擊敗吐谷渾、黨項、白蘭羌,直逼唐朝松州,揚言若不和親,便率兵大舉入侵唐朝。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擊敗了吐蕃軍,松贊乾布大懼,在唐將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到達前,退出吐谷渾、黨項、白蘭羌,遣使謝罪,再次請婚,派大論薛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相等數量的其他珍寶來正式下聘禮,唐太宗將一宗室女封為公主,嫁給松贊乾布。

唐太宗將文成公主下嫁松贊乾布,詔令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前往吐蕃。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松贊乾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謁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後與公主同返邏些,為公主築城、修建宮室。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雖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乾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乾布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乾布還親自穿絲綢衣服,漸慕華風,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去國學以學習《詩》《書》。唐太宗伐遼返回,松贊乾布派人送金鵝並奉表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文成公主與吐蕃松贊乾布和親,開創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松贊乾布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專門為公主修築的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後來毀於雷電、戰火。經過17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佔地面積36萬餘平方米,氣勢磅礴。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這些壁畫構圖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布達拉宮的吐蕃遺址後面還有松贊乾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四壁陳列著松贊乾布、文成公主、祿東贊等的彩色塑像。

松贊乾布迎娶文成公主後,中原與吐蕃之間關係極為友好,使臣和商人頻繁往來,松贊乾布十分傾慕中原文化,他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國學讀書。

唐太宗李世民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繼位後,遣使入蕃告哀,並授松贊乾布「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贊乾布派專使往長安弔祭太宗,獻金十五種供於昭陵,並上書唐高宗,表示對唐朝新君的祝賀和支持,唐高宗又晉封松贊乾布為「王」,並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獎。

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拉薩至今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已有1300多年歷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