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306章 吐蕃贊普——芒松芒贊
芒松芒贊,吐蕃王朝第34任贊普,共日共贊的兒子,為吐谷渾妃蒙潔墀嘎所生,也是松贊乾布之孫。松贊乾布去世後,因共日共贊早逝,芒松芒贊年幼即位,年僅十三,由大相噶爾·東贊域松輔政。

芒松芒贊即位初期,攝政的祿東贊致力於安定吐蕃內部,制定稅收制度、制定法律條文,並先後巡視吐蕃下屬的各個地區,以鞏固東臨吐谷渾、西到象雄的疆界。在整頓了內政之後,吐蕃決定出兵攻佔青海湖一帶,祿東贊率12萬大軍討伐吐谷渾的盟國白蘭,大破白蘭,將白蘭變為屬國,為了防止唐朝出兵支援吐谷渾,吐蕃竭力與唐朝保持友好的關係,曾遣使向唐朝請求和親,遭到拒絕。

吐谷渾大臣素和貴叛逃吐蕃,將吐谷渾的虛實全部告訴了祿東贊,祿東贊開始對吐谷渾展開大規模入侵,並徹底攻佔吐谷渾之地,吐谷渾國王諾曷缽與王后弘化公主出奔唐朝避難,此後吐谷渾變成了吐蕃的屬國。吐蕃大論祿東贊留居吐谷渾之地,加強了吐蕃在吐谷渾地區的統治,在吐谷渾故地擁立了傀儡國王,將吐蕃公主嫁給了他,此後不少吐谷渾王都是吐蕃贊普的女婿。

與此同時,唐朝在龜茲、焉耆、疏勒、於闐四鎮的建立安西都護府,勢力達到了粟特地區和克什米爾,唐朝在絲綢之路的貿易上得到了不少利益,引起了吐蕃的垂涎。吐蕃發兵攻打克什米爾地區的勃律,同時吐蕃煽動疏勒、龜茲和西突厥的弓月部反叛唐朝,以牽製唐朝的軍隊。蕃軍大破勃律,勃律分裂為大勃律和小勃律兩國,大勃律臣服於吐蕃,小勃律則臣服於唐朝。吐蕃成功在西域設立了自己的據點,控制了瓦罕走廊,但一系列的戰爭也使其與唐朝的同盟關係徹底決裂。

投靠吐蕃的龜茲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治所,因此唐朝派遣蘇海政,會同西突厥的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前往攻打龜茲。但祿東贊利用繼往絕可汗與興昔亡可汗之間的矛盾,使他們發生內訌,興昔亡可汗被殺。吐蕃招誘興昔亡屬下的咄陸部投奔吐蕃,以抗唐軍。疏勒和弓月部招引蕃軍圍攻於闐,唐朝的安西都護高賢率軍支援,無功而返,吐蕃再攻於闐,被西州刺史崔知辯擊退,繼往絕可汗死後,其屬下的弩失畢部投降吐蕃。

大相祿東贊在吐谷渾逝世,芒松芒贊親政,並任命尚論查莫為大相,不久又將尚論查莫改為副相,以祿東贊的長子噶爾·贊悉若多布為大相。贊悉若的各個兄弟都把持著各地兵權,其中祿東贊的次子噶爾·欽陵贊卓領兵鎮守吐谷渾地區,吐蕃攻陷龜茲撥換城,唐朝罷四鎮。

為了攻滅吐蕃以徹底剷除西部邊境之患,唐高宗派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並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將,率五萬大軍討伐吐蕃。薛仁貴令郭待封率2萬人於大非嶺守輜重。薛仁貴帥部前行,擊吐蕃於河口,大破之,斬獲甚眾。薛仁貴部到達烏海。郭待封不執行薛仁貴的計策,領輜重踵進,被吐蕃二十餘萬軍隊打敗,悉棄輜重。薛仁貴部返回大非川,吐蕃論欽陵將兵四十餘萬進攻,唐兵大敗,薛仁貴與論欽陵約和而還。安西四鎮復歸於唐朝,吐蕃進佔安西四鎮,崔知辯擊吐蕃,唐朝佔安西四鎮,唐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

芒松芒贊逝世,葬於松贊乾布陵之左,陵墓中填滿了財寶,稱「俄謝曬波」陵,其子杜松芒波傑嗣位。由於杜松芒波傑年幼,唐與吐蕃的戰爭又十分激烈,重臣皆統兵在外,因此吐蕃保密了芒松芒贊的死訊三年,使唐朝不知道吐蕃的權力的真空。

吐蕃王朝崩潰後,吐蕃爆發了各種屬民奴隸起義,四名奴隸軍首領,將歷代吐蕃贊普王陵瓜分並大肆挖掘,芒松芒贊的陵墓被尼哇分得,因此未被挖掘,保存了下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