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254章 反武之禍——李慎
李慎,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母為韋貴妃。初封申王,出任秦州都督,後改封紀王,出任襄州刺史,食邑加滿一千戶,授左衛大將軍,出任邢澤二州刺史、荊州都督、安州都督。勤奮好學,擅長文史和觀察星象,武後臨朝執政,授太子太保、太子太師,遷貝州刺史,支持越王李貞起兵推翻武則天政權,坐罪下獄,改為「虺姓」。在流放途中逝世,享年六十二歲,神龍革命後,恢復姓氏和官爵,陪葬於昭陵。

李慎,與唐高宗李治同年,三歲的李慎被封為申王,與梁王、郯王、漢王、申王、江王、代王六王同封,又被任命為秦州都督。唐太宗李世民世襲封建時,李慎被改封為紀王,得實封八百戶,出藩時年僅八歲,被任命為襄州刺史,在地方以善於政事而聞名,百姓為之立碑稱頌。

唐太宗駕崩,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將其實封加滿一千戶,並對其賜以詔書加以勉勵慰勞。被任命為左衛大將軍,徙任荊州都督,多次被任命為邢州刺史,又從澤州刺史,改任荊州都督。李慎好學,擅長文史和觀察星象,皇族中與越王李貞齊名,時被人稱為「紀、越」。

唐高宗李治駕崩,武後臨朝稱製,為了安撫李唐皇室德高望重宗室諸王的不滿情緒,武後紛紛對其以虛位加官進爵,因此,時任安州都督的李慎,被任命為太子太保,加受官職太子太師,同時改任貝州刺史。

然而,李唐皇室與武後之間的矛盾終是不能和平解決。越王李貞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及李元嘉子黃國公李撰、李靈夔子范陽王李藹、李元軌子江都王李緒以及李貞長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李沖等人,秘密謀劃匡複李唐的事業。李貞偽造皇帝璽書,起兵欲推翻武則天,並通報給其他三王和李慎,李慎認為時機不成熟,沒有答應參與。然而在李貞失敗後,李慎還是因此而被牽連下獄,處死臨刑前而被赦免,被武後改姓「虺」。

李慎乘坐囚車,被流放至嶺表,又言是「巴州」,途中死於蒲州,五子同時遇害,家屬流放嶺南。唐中宗李顯復國號唐,振興李唐皇族,唐中宗大量封爵皇室宗親,恢復李慎本姓。李顯追復李慎原有官爵,詔令州縣求訪其葬地而祭祀,然後遷葬昭陵並以禮改葬,同時,封李慎的幼子李誠為嗣紀王,承襲李慎的爵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