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290章 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字承范,隴西成紀人,唐朝初年的宗室、重要將領,唐太祖李虎曾孫,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孫,東平王李韶之子,唐高祖李淵堂侄。起家左千牛備身,冊封略陽郡公,一生功勛卓著,參與攻打劉武周、王世充、東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大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在唐初宗室人物中,與趙郡王李孝恭並稱為賢王,唐太宗晚年,評價李道宗是與李勣、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將,身體不適,轉任太常卿。捲入房遺愛謀反,坐罪流放象州,病死於途中,後來追復官爵,以禮改葬。

李道宗,為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李淵在長安稱帝,李道宗的父親李韶被追封東平王,贈戶部尚書,李道宗則封為左千牛備身、略陽郡公。秦王李世民率軍自龍門關乘堅冰過黃河,屯兵柏壁,與劉武周主力宋金剛軍對峙,並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進逼宋金剛軍。李道宗時年十七歲,隨李世民前去抵抗,李世民登玉壁城觀察軍情,回頭問李道宗:「賊人恃眾想邀我決戰,你認為該怎麼辦?」李道宗答道:「劉武周乘勝,其兵鋒勢不可擋,正好應當用計加以摧敗。況且烏合之眾不能持久,如能堅守壁壘以挫折其銳氣,待其糧儘力屈,可以不戰而擒獲其眾。」李世民說:「你的意見與我相合。」後來劉武周軍果因糧盡連夜退走,唐軍追至介州,一戰而勝,唐軍奪回河東要地,對鞏固關中,爾後爭奪中原具有重要意義,李道宗功不可沒。

秦王李世民又率軍於洛陽、虎牢地區,先後擊破鄭帝王世充、夏王竇建德軍兩大勢力,李道宗在此次作戰中又屢建戰功。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李道宗再次隨李世民出征,雙方相持60餘日,劉黑闥暗中率軍襲擊李世勣軍,李道宗隨李世民率軍襲擊劉黑闥軍側後以救援李勣,結果被劉黑闥包圍,此時尉遲敬德率勇士沖入包圍,李道宗與李世民趁勢脫險。

唐封宗室李道宗等十八人為郡王,李道宗為靈州總管,朔方割據勢力梁師都據夏州,遣其弟梁洛仁帶幾萬突厥兵包圍靈州。李道宗據城固守,並尋隙出擊,大敗突厥軍,唐高祖聞訊後,稱道不已,並對左僕射裴寂、中書令蕭瑀說:」如今道宗鎮守邊陲,以寡製眾,從前魏朝任城王曹彰有退敵之功,道宗勇敢,與之相似。「遂封李道宗為任城王。

當時,突厥與梁師都相勾結,派鬱射設進駐五原故地,李道宗率軍將鬱射設趕出五原,振耀威武,並向北開拓疆土千餘裡。此戰,李道宗採取據城固守,待敵懈怠的策略,一舉擊敗突厥,並為大唐開疆拓土。突厥分路南下攻擾唐邊境,李道宗率軍擊敗來犯靈州的突厥軍,拜鴻臚卿,歷左領軍、大理卿,唐太宗將經略突厥,又拜李道宗為靈州都督。

突厥軍進擾涼州,唐太宗以此為借口,詔命任城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率所部反擊突厥。同時以並州都督李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共率兵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共同反擊突厥,李道宗在靈州擊敗突厥兵。

李靖率所部大破頡利可汗部,頡利可汗逃往靈州西北的沙缽羅部,欲投奔吐谷渾。李道宗領軍進逼,讓蘇尼失交出頡利,俘頡利可汗送回長安,蘇尼失舉兵投降,至此漠南之地遂空,北部邊境數十年無大戰事,李道宗因功賜實封六百戶,召拜刑部尚書。靈州斛薛部反叛,李道宗率部追擊,將其擊破。

吐谷渾伏允可汗依其臣天柱王之謀,進襲唐廓、蘭州,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涼州受到威脅。唐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反擊,追至青海湖後班師,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唐太宗大為震怒,下決心大舉征伐吐谷渾。起用已致仕的右僕射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以李道宗和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為副將,同時出征的還有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東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

吐谷渾聞唐軍將至,退走嶂山,已距唐軍幾千裡,諸將商議準備回軍,李道宗則堅持追擊,得到李靖的同意,李道宗遂率偏師急行軍十日,在庫山追上吐谷渾部。吐谷渾部憑險殊死作戰,李道宗派千餘騎逾山襲其後,吐谷渾腹背受敵,大敗而逃。伏允可汗燒盡野草,輕兵入磧,李靖分兵兩路追擊,自李大亮、薛萬徹等部由北路切斷其通往祁連山的退路,並迂迴至伏俟城;李道宗和侯君集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在無人的苦寒之地行軍二千餘裡,在烏海追上伏允可汗,大破其眾,俘其名王驍將。

李道宗遷禮部尚書,改封江夏郡王,同時被封的還有河間郡王李孝恭,不久便因貪贓入獄。唐太宗因此事對侍臣們說:「朕擁有四海之富,士馬如林,如使車轍之跡周遍天下,遊觀而不止息,採取絕域之奇玩,海外之珍饈,難道不能得到嗎?只因勞累民眾而自我作樂,因而不為。人心不知滿足,應當以義加以節製。如今道宗已封王爵,稟賜甚多而貪求不止,豈不令人鄙棄!」於是罷免李道宗的官職,削其封邑,以郡王身份歸家。

多彌可汗再次發兵進犯夏州,唐太宗詔令李道宗徵發朔、並、汾、箕、嵐、代、忻、蔚、雲9州兵馬鎮守朔州;右衛大將軍、代州都督薛萬徹、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徵發勝、夏、銀、綏、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馬鎮守勝州;勝州都督宋君明、左武侯將軍薛孤吳,徵發靈、原、寧、鹽、慶5州兵馬鎮守靈州;又命執失思力徵發靈、勝二州的突厥兵,與李道宗等人相互呼應,薛延陀軍入塞,見唐軍已有防備,未敢貿然進攻。

侯君集擊破高昌返回後,心中頗為怨恨不滿,道宗曾從容上奏說:「君集智小而言大,必為禍首。」唐太宗問為什麼說他必會謀反,李道宗回答說:「見其忌嫉而矜其功勛,恥其位在房玄齡與李靖之下,官為尚書,而常懷鬱鬱不平之氣。」唐太宗說:「君集確實有功,也有才幹,我怎會吝惜爵位呢?只是還未輪到他。你不應該隨意猜測,讓人猜疑自危。」不久君集謀反事發,唐太宗笑著說:「正如你所推測的那樣。」

唐太宗出兵征討高句麗,先派營州都督張儉率輕騎渡過遼河偵察形勢,張儉畏敵,不敢深入其境。道宗奏請率百騎前往,唐太宗表示同意,與他商討返回的日期,他說:「臣請用二十天奔走於路,留駐十天觀覽山川形勢,然後還見天子。」隨即餵飽戰馬備好行裝,沿南山深入賊地,觀察險易地勢,測度紮營佈陣便利之處。將要返回時,恰遇高麗軍隊絕斷歸路,道宗另走小路,按期謁見唐太宗。唐太宗說:「孟賁、夏育之勇何以過此!」賜予黃金五十斤,絹帛一千匹。

李勣採用疑兵之計,秘密北上直趨甬道,從通定鎮渡過遼水,到達玄菟,高麗大駭,各城皆閉門自守。李道宗率數千人馬到達新城,派折衝都尉曹三良率十餘騎兵逼近城門,守軍不敢出戰,李道宗與李勣合兵攻打蓋牟城,攻取該城,俘虜二萬餘人,獲糧食十餘萬石。

唐軍進至遼東城下,高句麗步騎兵四萬餘人救援,李道宗率四千騎兵迎擊,軍中士兵都認為眾寡懸殊,不如挖深濠溝加高壁壘堅守,等候大軍到來時在戰。李道宗說:「不可,賊人赴急遠來,其兵必定疲憊,我軍定能一鼓而摧。不把賊寇留待君父掃除,我等既為前軍,就應當掃清道路以迎大駕,還等待什麼呢?」李勣也認為有道理,遂與高麗軍展開激戰,行軍總管張君乂接戰不利,敗退。李道宗收集散兵,登高觀察敵陣,見高麗軍陣形混亂,遂率領幾十名驍勇騎兵衝擊敵陣,左進右出,右進左出。李勣又領兵助陣,大敗高麗軍,斬首千餘級。唐太宗禦駕渡過遼水,駐紮在馬首山,對李道宗大為讚賞,賜奴婢四十人。

唐軍進至安市城時,唐軍久攻不下,李道宗率部在安市城東南築土山,逼近城牆,士卒輪番作戰,每日達六七次,唐軍用衝車和發射石塊,撞開城牆垛,城中隨即立木柵欄以堵塞缺口。李道宗腳部受傷,太宗親自為他針灸,並賜給他禦膳。唐軍晝夜不停地加築土山,共用60餘日,土山頂離城只有幾丈,可以向下俯瞰城內。此時,李道宗讓果毅都尉傅伏愛領兵駐守在山頂,以防備高麗兵突襲,不巧的是土山坍毀,壓向城牆,城牆也崩塌,正趕上傅伏愛擅離職守,使數百名高麗兵從城牆缺口處出來迎戰,乘混亂之機搶佔了土山,挖溝塹守護。唐太宗大怒,將傅伏愛斬首示眾,命諸將攻城,但唐軍連攻三天未能奪回。李道宗光著腳到唐太宗的麾旗下請罪,唐太宗說:「你的罪按律應當處死,但朕認為漢武帝殺掉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視,況且你有破蓋牟、遼東的功勞,所以特赦你。」

李道宗被任命為瀚海道安撫大使,與其他幾路唐軍一起討伐薛延陀。薛延陀的多彌可汗見勢不妙,逃到阿史德時健部落,卻被回紇兵圍攻,多彌可汗被殺。部眾擁立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伊特勿失可汗向大唐朝廷上書請和,要求駐留在鬱督軍山北麓,唐太宗表示同意,派李勣和崔敦禮前往安撫,李勣發現伊特勿失可汗並非真心歸附,而是暗中圖謀不軌,就和李道宗一起,在鬱督軍山北痛擊薛延陀,斬首五千餘級,俘虜薛延陀男女三萬餘人。李道宗渡過沙漠,追擊薛延陀,與數萬餘眾激戰,斬首千餘級,追出了兩百裡,滅薛延陀之戰取得了完勝,咄摩支被帶回京城獻俘。

李道宗因身體不適請居閑職,轉為太常卿,加授特進,增實封並前共六百戶。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因謀反被殺,房遺愛、高陽公主謀反一案牽連了眾多的皇親國戚,其中包括長孫無忌一向忌憚的吳王李恪,還有與長孫無忌、褚遂良有宿怨的江夏郡王李道宗。在這場血淋淋的權利鬥爭中,駙馬都尉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被斬首示眾,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巴陵公主、高陽公主都被賜死,李道宗持身再正,也逃不出報復式的清洗,被流放象州,在路上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四歲。權利鬥爭周而復始,武則天得勢,長孫無忌、褚遂良重蹈李道宗的命運,李道宗又被追復爵邑。

李道宗,晚年頗為好學,敬慕賢士,從不以勢凌人,在唐初宗室之中,只有他和河間郡王李孝恭最受時人的稱讚。有一件事情足以證明他的心胸,李世民大擺酒宴,尉遲敬德也在邀請之列,尉遲敬德發現有人的席位排在自己之上,大為不悅。任城王李道宗出面勸解,尉遲敬德一拳打在他的臉上,差點把李道宗的一隻眼睛打瞎,但是李道宗並未與尉遲敬德計較。李世民非常生氣,事後嚴厲警告尉遲敬德,「我以前一直認為劉邦對功臣做得太絕,自己當上皇帝後,希望君臣能夠和睦相處。但是看到你如此無法無天,才知道當年劉邦殺韓信,實在是迫不得已。這次我可以原諒你,你以後一定要自我約束,不要日後追悔不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