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87章 禮部尚書——崔仲方
崔仲方,字不齊,博陵安平人,北周、隋朝時期大臣,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北周大將軍崔猷之子。少好讀書,有文武才幹,為宇文護參軍,向北周武帝獻上滅齊之策。北周宣帝時,遷少內史,出使淮南。楊堅即位,頗受器重,與高熲共議正朔服色,進位上開府,轉司農少卿,封固安縣公,拜代州總管。平漢王楊諒反叛,進位大將軍,拜禮部尚書,出為信都太守。

崔仲方,祖父崔孝芬,北魏荊州刺史,父親崔猷,北周小司徒。從小喜愛讀書,有文才武略。十五歲時,周文帝見到他以後很驚訝,就讓他和皇家子弟一起讀書,楊堅也在其中。因此和楊堅從小就交情深厚,後來,以明經當了晉國公宇文護的參軍,轉為記室,升司玉大夫,和斛斯征、柳敏等一起撰修有關禮儀和音律的書籍。後來,又以軍功被任為平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封爵為石城縣男,當時周武帝已暗暗準備滅齊,崔仲方向他進獻了二十條計策,武帝大為驚奇,又和少內史趙芬確定標準。

不久,跟從武帝攻下了晉州,武帝又讓仲方說降了翼城等四座城池,被任命為儀同,晉爵范陽縣侯。跟隨郯國公王軌在呂梁俘虜了陳將吳明徹,採用仲方計策最多,北周宣帝即位,被任為少內史。

周宣帝死,楊堅任丞相,他和崔仲方見面後,高興地緊緊握手,崔仲方也忠心相隨,當晚他便向楊堅進獻適宜採用的十八條計策,楊堅十分讚許並採納。又勸楊堅順應天意受命為帝,楊堅也聽從了。受禪時楊堅召崔仲方和高熲,一起商議改朝時間及所用的車馬祭牲的顏色,仲方說:「在五行裡,晉朝為金,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帝應以火來繼承木德,況且聖上誕生時,有紅光的吉兆。因此所用的車輛、馬匹、旗幟,祭祀用的牲畜,都應採用紅色。」又勸楊堅設置六部官製,依照漢、魏的舊製,楊堅都採納了。

崔仲方晉位為上開府,任司農少卿,晉爵為固安郡公,帶三萬民工到朔方、靈武修築長城,東至黃河,西到綏州,南到勃出嶺,綿延七百裡。領民工十萬,在朔方郡的東部,沿邊境一帶的險要地方,修築幾十座城堡,以製止胡人入侵。不久,遭父喪而離職,守喪期未滿,起用為虢州刺史。

由於崔仲方奏上平陳的方略,深得皇帝嘉許,賜給他皇袍褲和綾羅綢緞五百段,晉位為開府。當隋朝大舉出兵攻陳時,任命崔仲方為行軍總管,和秦王相會合,平陳後,因事而被免職。不久,又恢復職位,幾年以後,被任命為會州總管。當時,北方各部羌人還沒有歸順朝廷,皇帝傳旨命令崔仲方出征,和敵人打了三十多仗,紫祖、四鄰、望方、涉題、乾碉、小鐵圍山、白男、弱水等赭都的各部敵人均被征服,被賞賜給奴婢一百二十人,黃金三十斤,晉陞為代州總管,後來又被徵召入朝。

正值隋文帝去世,漢王的餘黨佔據呂州,朝廷屢攻不下,隋煬帝派周羅睺去攻打,卻被流箭射中身亡。當派崔仲方帶領這支軍隊時,攻克了呂州,晉封他為大將軍,又歷官戶部、禮部尚書,因事而獲罪,免職。不久,又被任命為國子祭酒,改為太常卿,朝廷因他已年老力衰,讓他出任上郡太守。

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一年多後又起用為信都太守,後來年老請求退休,朝廷予以優待,準許他的請求,後死在家裏。他兒子名燾,官定陶令;叔叔崔宣度,任齊王府司馬、恆農太守;宣度的弟弟宣軌,頗有才學,任尚書考功郎中,宣軌和弟弟宣質、宣靜、宣略都很早就去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