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40章 南平夷獠——史萬歲
史萬歲,字萬歲,原州高平人,粟特族,隋朝名將,北周常州刺史史靜的兒子。出身西域史國,擅長騎射,好讀兵書,隨父從軍,北周武帝時,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拜上大將軍。隋朝建立後,受累於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貶為敦煌郡戍卒。跟隨秦州總管竇榮定大敗突厥,參與隋滅陳之戰,平定江南叛亂,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效力,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後遭到宰相楊素陷害,為隋文帝所殺。

史萬歲,是京兆杜陵人,他的父親史靜,任北周滄州刺史,史萬歲年輕時英俊威武,擅長騎馬射箭,勇猛兇悍,敏捷如飛,喜讀兵書,並精通佔卜。北周和北齊戰於洛陽城北之北邙山,15歲的史萬歲隨史靜在軍中,他觀察戰場形勢,認為北周軍將敗,並令左右換裝離去。不久,北周軍果然大敗,史靜因此對他的才能十分驚奇,北周武帝在位時,他由平民百姓提升為侍伯上士。宇文邕率軍平定北齊時期,史靜戰死,史萬歲作為忠臣之子,拜開府儀同三司,襲爵為「太平縣公」。

北周宣帝宇文贇病死,北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大丞相楊堅專政,相州總管尉遲迥,作為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恐怕楊堅專權對北周不利,公開起兵反對楊堅,史萬歲隨行軍總管梁士彥前往征討。軍至馮翊郡,有群雁飛來史萬歲對梁士彥說:「請允許我射下那一行中的第三隻雁。」於是發弓射去,雁應弦而落。三軍見史萬歲射技如此高超,無不心悅誠服。軍至河北,與尉遲迥軍相遇,史萬歲每戰先登,勇冠三軍。

鄴城之戰,官軍初戰不利,稍稍退卻,情勢十分危急,史萬歲大呼:「事情緊急了,我們應當攻破敵陣。」於是身先士卒,馳馬奮擊,連擊數十人,其餘部眾也齊心協力作戰,官軍士氣復振,迅速扭轉了戰局。平叛後,史萬歲因功拜為上大將軍。

數年後,史萬歲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敦煌戍主甚勇武,常常單獨一人騎馬深入突厥部落中,掠奪羊馬,總是有大收穫。突厥無論多少人,沒有敢抵擋他的。因此戍主頗自負,常辱罵史萬歲。史萬歲非常憂慮,於是自言也精於騎射。戍主令其馳射,見果有功底,笑著說:「你定然不錯。」。史萬歲請求騎馬帶弓,再入突厥中掠奪羊馬,很快搶獲大批牲畜回營了。戍主這才改變了對史萬歲的態度,常與他同行,深入突厥境數百裡,名振北夷。

當時隋文帝為完成統一大業,正與突厥作戰,隋在抗禦突厥進攻的同時,已完成了反擊準備。隋軍發起全面反擊。隋文帝楊堅命秦州總管竇榮定率九總管、步騎兵三萬,由涼州道北擊突厥,與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在高越原地區相拒。高越原地處沙漠地帶,乾枯無水。竇榮定軍刺馬血解渴;死者十分之二三。忽然遇雨,隋軍士氣大振。竇榮定乘勢揮軍奮力衝擊,多次挫敗阿波軍。史萬歲此時自投軍門請求報效,要求立功贖罪。竇榮定數聞其驍勇,便於二十五日派人向突厥提出:「士兵有什麼罪過,何必讓他們互相殘殺呢?只在兩軍中各選一位勇士決鬥比個勝負吧!」阿波可汗應允,遂派一名騎將挑戰,竇榮定派史萬歲出馬應戰,史萬歲衝過去,砍下突厥勇士的頭顱得勝而回,突厥大驚,不敢再戰,即請議和而退,因此被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

江南自東晉以來,世家士族一直欺壓寒門庶族,隋滅陳統一中國後,南方士族豪強因對隋實行的限制政策不滿,便利用民間對隋欲移民關中流言的驚恐心理,乘機煽動叛亂。婺州汪文進、越州高智慧、蘇州沈玄儈等均舉兵反隋,自稱天子,署置百官,起兵攻陷州縣,反亂大抵遍及原陳屬地。其規模大者數萬人,小者數千人,互相呼應,殘殺隋朝官吏,楊堅命內史令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平叛。

楊素初敗高智慧後,即派史萬歲率軍二千進攻婺州,楊素則率主力由海道追擊逃入海中的高智慧,直趨溫州。史萬歲率軍從東陽別道而進,平定蔡道人、汪文進,翻嶺越海,攻陷溪洞不可勝數,歷經700多次戰鬥,轉戰千餘裡,擊敗叛軍無數。史萬歲軍數十日杳無音信,遠近皆以為其部已全軍覆沒。由於水陸交通阻絕,信使不通,史萬歲隻得置書信於竹筒之中,浮於水上,順流而下。有取水之人得到竹筒後,報告給楊素。楊素大喜,並上奏報於隋文帝。隋文帝接報後讚嘆不已,賜史萬歲家錢十萬,官拜左領軍將軍。楊素軍也繼續追擊反隋散兵,抓獲高智慧,平定了叛亂。

南寧州羌族首領爨翫於隋初接受招撫,被任命為昆州刺史,後又叛隋。史萬歲為行軍總管擊爨翫,率部經蜻蛉川、弄棟、小勃弄、大勃弄,進入南寧州地區。爨翫依險固守,均被史萬歲擊破。隋軍行數百裡,經過諸葛亮紀功碑,見其背刻銘文:「萬歲以後,超過我的就過此界。」史萬歲令左右將碑倒置,繼續向西挺進,渡西洱河,入渠濫川,轉戰千餘裡,破西南羌族30餘部,俘二萬餘人,諸羌大懼,爨翫被迫再度請降。獻明珠寶物,表示願聽約束,並刻石勒銘,讚頌隋朝聖德。史萬歲遣使飛騎上奏,請將爨翫入朝,隋文帝準其所奏。

但爨翫心懷二志,不想隨軍入朝,便以金寶賄賂史萬歲,於是史萬歲便放爨翫而還。當時蜀王楊秀正在益州,知其受賄,派人索取。史萬歲聞知此事,將所得金寶全部沉於江底,楊秀無所獲,隻得作罷。史萬歲以平定南方各部落之功,位進上柱國,晉王楊廣虛懷敬重他,並用朋友的禮節待他。隋文帝知道他被晉王看好,就派萬歲監管晉王府的軍中事務。

第二年,爨翫又反叛,蜀王楊秀彈劾史萬歲受賄縱賊,致生邊患,毫無大臣氣節。隋文帝下令嚴查此事,查對屬實,其罪當死,隋文帝責問他:「你接受賄賂私自放走賊寇,讓士卒軍馬再度受到勞累。朕每想到將士們的辛苦,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你這種做法難道是社稷臣該做的嗎?」史萬歲辯解說:「臣留著爨翫一條性命,是擔心這個地方會有變故,將他留下加以鎮撫。臣撤軍到達瀘水,詔書才到,因此沒有將他押送入朝,實在不是接受了賄賂。」隋文帝見史萬歲心有欺隱,大怒道:「我原以為你是個良臣,怎麼如今官職大俸祿重,反而變成國賊了呢?」並對有司說:「明朝就殺掉他。」史萬歲懼而服罪,向隋文帝頓首請命。左僕射高熲和左衛大將軍元旻等見他已認罪,便也為他說情:「史萬歲才略非同一般,每次率軍作戰,身先士卒,又善於撫恤將士,大家樂意為他效力,即使是古代名將也難超過他。」隋文帝聽後,怒氣稍解,將他削官為民,一年後,恢復官爵,授河州刺史,兼領行軍總管,以防備胡人來犯。

突厥都蘭可汗被部下所殺,其部落大亂。為挽救突厥頹勢,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可汗,率兵進犯隋邊。隋文帝命晉王楊廣、尚書右僕射楊素出兵靈州,漢王楊諒與史萬歲出兵朔州,合擊步迦可汗。史萬歲率柱國張定和、大將軍李端、楊義臣出塞,軍至大斤山,與步迦可汗軍遭遇。步迦可汗派人問:「隋軍主帥是誰?」偵察騎兵報告說:「是史萬歲。」步迦可汗又問:「莫不是敦煌守卒史萬歲?」偵察騎兵說:「是啊。」步迦確定隋軍統兵將帥是當年威震敦煌的史萬歲後,慌忙引軍回撤。史萬歲揮馬追擊百餘裡,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千。又繼續跟蹤追入沙漠數百裡,凱旋而歸。

史萬歲自大斤山回京後,楊素妒忌其功,在隋文帝面前譖言史萬歲,說:「突厥已經投降了,況且他們本來不是入寇,只是放牧而已。」因此隱瞞了他的功勞,不予褒獎,史萬歲數次上表陳述,隋文帝仍未醒悟。

此時,隋文帝從仁壽宮初還京師,並剛廢掉太子楊勇,所以嚴防東宮結黨謀變。隋文帝問史萬歲在何處,其時史萬歲正在朝堂,但楊素見隋文帝正怒,卻故意說:「萬歲拜訪東宮去了。」以激怒隋文帝。隋文帝果然信以為真,立即下令召見史萬歲。當時出征將士數百人在朝稱冤,史萬歲對眾人說:「我把你們的功勞極力地陳述給皇上,事情會解決好的。」史萬歲見到隋文帝後,說:「將士有功,卻被朝廷所抑製!」他的語氣激昂憤慨,對隋文帝也不順從。

隋文帝越發震怒,令武士將史萬歲暴殺於朝堂,史萬歲死後,隋文帝追悔莫及,但為了尊嚴,還是下詔列出許多罪名,身死之日,全國上下得知消息的,認識或不認識史萬歲的,沒有一個不惋惜的,有一子史懷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