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49章 屢次上表——梁睿
梁睿,字恃德,安定烏氏人,西魏到隋朝時期名將,太尉梁禦之子。生性聰敏,品行出眾,西魏時期,作為功臣之子,撫養於宮中,襲封廣平郡公,出任渭秦二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改封五龍郡公。北周建立後,迎娶宜都公主,外放鎮守新安,數次擊退北齊進攻,拜柱國大將軍、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冊封蔣國公。平定王謙叛亂,威震蜀地,進位上柱國、益州總管,屢勸隨國公楊堅稱帝,稱病賦閑在家,不再與人交往,病卒於洛陽,追贈戴公,謚號為襄。

梁睿,自幼生性聰敏,品行出眾,因是功臣之子被宇文泰收養在宮中,與宇文泰的幾個兒子交情深厚。梁睿襲爵廣平郡公,進封儀同三司,不久又任本州大中正。西魏恭帝年間,梁睿進位開府、渭州刺史,改封五龍郡公。

宇文覺建立北周,梁睿被征拜為禦伯,後出任中州刺史,鎮守新安,防禦北齊,梁睿數次擊退北齊軍,因功升任大將軍,進爵蔣國公,後回朝擔任司會,梁睿隨齊王宇文憲抵禦齊軍,並在洛陽擊退斛律光,因功升任小塚宰。北周武帝在位時,梁睿歷任敷州刺史、涼安二州總管,並加封柱國。

北周靜帝繼位,因年紀尚幼,由丞相楊堅統領朝政,楊堅任命梁睿為益州總管,以取代王謙。王謙起兵造反,攻打始州,梁睿此時剛剛行至漢川,被任命為行軍元帥,率領行軍總管於義、達奚長儒等人征討王謙。當時,王謙部將李三王駐守通谷,梁睿命張威擊破李三王,進軍龍門,又命將士從小路四面出擊,擊敗擁軍十萬的趙儼、秦會,震驚蜀地。梁睿率部擊鼓而進,又迫降劍閣守將敬豪、平林守將梁儼。

王謙部將高阿那肱、達奚惎等人攻打利州,後聞梁睿兵到,便分兵佔據開遠,梁睿對將士們道:「賊軍佔據險要之地,打算阻攔我軍,我們應出其不意,一定能擊破賊軍。」命上開府拓拔宗攻劍閣、大將軍宇文敻攻巴西,又讓大將軍趙達率水軍進入嘉陵江。同時,梁睿派張威、王倫、賀若震等將領分兵攻打達奚惎,達奚惎大敗,逃回益州。

不久,梁睿進逼成都,王謙命達奚惎、乙弗虔守城,自己親率精兵五萬,背城擺開陣勢,結果被梁睿擊敗。王謙打算退入城中,但因達悉惎、乙弗虔舉城投降,隻得率領三十個騎兵逃往新都,被新都縣令王寶捉獲,梁睿將王謙斬殺,平定劍南,因功進位上柱國。

梁睿平定王謙之亂後,認為自己威名太盛,恐怕遭人忌恨,便大肆接受賄賂,自毀名聲。他登記的功勞簿多有不實之處,結果有上百人向朝廷上告。隋文帝命有司調查此事,主使之人大多因此獲罪,梁睿深感恐懼,上表謝罪,請求把自己投入大理監獄,隋文帝予以撫慰。

梁睿威震西川,夷獠等族爭相歸附,只有南寧酋帥爨震倚恃偏遠,不肯投降,梁睿上表朝廷,請求征討南寧。楊堅雖贊同梁睿,但因天下初定,害怕人心不安,所以沒有批準。後來,史萬歲討平南寧,用的也是梁睿的策略。

梁睿恩威兼著,深得邊境百姓之心,聲望越來越高,受到楊堅的猜忌,薛道衡也在蜀地軍中,便讓梁睿上表,請楊堅稱帝。楊堅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對梁睿禮遇更加優厚,梁睿又上平陳策,隋文帝卻認為尚未到伐陳之時,梁睿方才作罷。後來,梁睿見突厥日益強大,又陳奏十幾條鎮邊方略,隋文帝非常讚賞。

梁睿認為自己是北周舊臣,而且久居重鎮,心中不安,屢次上表請求入朝。後來,隋文帝讓梁睿返回京師,並在接見時握手言歡,梁睿回家後,對親友道:「現在是功成身退的時候了。」於是稱病在家,閉門不出,也不再與權貴交往。隋文帝賜梁睿版輿,每到朝覲之時,都要命人將他抬到殿上。梁睿隨隋文帝至洛陽,不久病逝,時年六十五歲,謚號為襄,後來,楊廣追改梁睿為戴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